大美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7章 数据突围 信任筑基与情暖归途(第1页)

周三清晨的顾氏总部项目工地,光伏幕墙的玻璃在晨光下泛着冷冽的蓝光。苏晚刚把过去三个月的电数据按光照强度分类整理好,就看到陈特助快步跑来,手里的文件夹捏得皱:“苏小姐,米勒团队的车已经到门口了!他们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天,还带了便携式碳足迹检测仪,说要先测光伏组件的生产碳足迹——顾总刚跟供应商联系,他们的硅料运输碳排放台账还没整理好,缺了上个月的运输路线数据!”

苏晚心里一沉,碳足迹检测是全链条评估,从硅料开采、运输到组件生产,任何一个环节的数据缺失都会影响可信度。她快步走向工地大门,远远就看到一辆黑色商务车停下,米勒总监穿着深色风衣,手里提着银色的检测设备箱,眼神锐利地扫过现场:“苏小姐,早上好。我们希望先验证组件的生产碳足迹,这是国际零碳项目的基础要求,贵方应该提前准备了完整数据吧?”

“米勒总监,早上好。”苏晚稳住心神,伸手示意他到旁边的临时会议室,“我们确实准备了碳足迹数据,但硅料运输台账有部分细节需要补充——上个月供应商的运输路线调整过,原始数据正在加急统计,预计两小时内就能送达。不过我们有行业权威的运输碳排放系数表,可以先基于系数做初步测算,后续用实际数据修正,确保结果准确。”

米勒皱了皱眉,打开检测设备箱:“行业系数只能作为参考,我需要的是实际数据。如果贵方连基础台账都不完整,我很难相信后续的零碳方案能落地。”

“米勒总监,您先别急。”顾沉舟的声音突然从门口传来,他手里拿着一份厚厚的文件,额角沾着晨露,“这是组件生产厂的实时监控数据,包括硅料进场的过磅记录、生产车间的能耗曲线,还有上个月运输调整的临时报备函。虽然完整台账没到,但这些数据能证明我们的记录是连续的,只是需要时间整理成规范格式。”

他把文件放在桌上,翻开其中一页:“您看,这是硅料进场的gps定位记录,对应的运输车辆信息、载重数据都有,只是碳排放计算需要结合油耗数据,供应商正在从运输公司调取,不会影响整体检测进度。我们可以先从组件生产环节开始检测,等运输数据到了再补测,这样能节省时间。”

米勒拿起文件,逐页翻看,眼神里的质疑渐渐缓和。苏晚趁机补充:“我们还准备了组件生产过程的能耗监测报告,每道工序的电力、天然气消耗都有实时记录,碳排放计算误差能控制在以内——这是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能耗核验证明,您可以参考。”

米勒沉默片刻,终于点头:“好,我们先测生产环节的碳足迹,但运输数据必须在今天下午补全。如果到时候还是缺失,我们需要重新评估合作可行性。”

临时会议室里,检测设备很快调试完毕。苏晚和德国团队的工程师一起操作,将组件生产的能耗数据输入检测系统。顾沉舟坐在旁边,笔记本上快记录着关键参数,偶尔在苏晚需要补充数据时,及时递上对应的文件页——他提前把所有资料按环节分类标注,连页码都标在笔记本上,省去了翻找的时间。

“生产环节的碳排放量是kg㎡,低于国际零碳项目的okg㎡标准。”德国工程师看着检测结果,对米勒说,“数据逻辑通顺,能耗记录完整,初步来看没问题。”

米勒点点头,目光落在苏晚身上:“生产环节的数据确实合格,但运输环节还需要验证。希望贵方能按时补充数据,我不希望因为细节影响合作。”

上午十一点半,供应商的运输台账终于通过邮件来。苏晚和老周快核对,将运输路线、油耗、载重数据录入碳足迹计算模型,得出最终的全链条碳排放量:kg㎡,刚好符合米勒团队的要求。她拿着计算报告找到米勒时,他正在查看光伏幕墙的现场安装质量,手指划过玻璃接缝处:“组件的安装精度很高,密封胶的厚度也符合标准,看来贵方的施工管控很严格。”

“这是我们的施工质量管控手册,每个环节都有抽检记录。”苏晚递过报告,“运输碳足迹数据已经补全,全链条排放量kg㎡,符合要求。我们还做了敏感性分析,即使运输路线再调整,碳排放量的波动也不会过,能保证稳定性。”

米勒接过报告,仔细看了十分钟,终于露出笑容:“苏小姐,顾总,你们的专业态度让我印象深刻。虽然过程中有小插曲,但你们总能用数据解决问题,这正是零碳项目需要的严谨性。下午我们可以正式讨论城东智慧零碳园区的初步方案了。”

下午的方案讨论会在顾氏集团的会议室举行。苏晚提出“光伏幕墙+地源热泵+雨水回收”的三联供系统,结合华东地区的气候特点,将夏季制冷负荷降低;顾沉舟则补充了成本控制方案,通过批量采购设备和优化施工流程,将项目总投资控制在改委的预算范围内。米勒团队对方案高度认可,甚至提出要将顾氏总部项目作为“中德零碳合作的示范案例”,在国际建筑期刊上推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会议结束时已近傍晚,米勒握着苏晚的手说:“苏小姐,我很期待和你们的合作。你们不仅有专业的技术能力,更懂得如何在标准与实际之间找到平衡,这很难得。”

送走德国团队后,苏晚靠在会议室的椅背上,长出一口气。顾沉舟递过一杯热咖啡:“累了吧?今天忙了一天,还没好好吃午饭。我让餐厅留了你喜欢的清蒸鱼和蔬菜沙拉,现在去吃还热着。”

苏晚接过咖啡,看着他眼底的淡青色,心里泛起一阵暖意:“今天要是没有你提前找的生产监控数据,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跟米勒解释。你总是在我需要的时候,刚好准备好我需要的东西。”

“因为我知道,你做事严谨,不会让数据出问题,只是需要时间补充。”顾沉舟坐在她身边,手指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背,“而且,咱们是合作伙伴,更是要一起走一辈子的人,互相支撑是应该的。”

餐厅里,暖黄的灯光映在餐桌上。苏晚吃着清蒸鱼,突然想起第一次和顾沉舟在工地吃外卖的场景,那时的他们还在为核心筒的配筋参数争论,如今却能并肩应对国际团队的挑战,从“图纸交锋”到“国际合作”,从“专业认可”到“心意相通”,每一步都走得坚定又温暖。

“对了,新家的装修进度怎么样了?”苏晚突然问,最近忙着项目,她都没怎么去看过。

“已经到收尾阶段了,露台的紫藤花苗也种好了。”顾沉舟给她夹了一块鱼,“我昨天去看过,师傅把你喜欢的悬浮吊顶装好了,暗藏灯带的效果很好,晚上开灯的时候,整个客厅都很温馨。等城东项目的初步方案定下来,咱们就去选家具,争取下个月能搬进新家。”

苏晚点点头,心里满是期待。她想起露台的秋千,想起书房的落地窗,想起顾沉舟为她准备的每一个细节——这些不是图纸上的冰冷参数,而是充满温度的生活印记,是他们从“专业伙伴”走向“人生伴侣”的最好证明。

晚上七点,顾沉舟送苏晚回家。车子行驶在夜色里,苏晚靠在车窗上,看着外面掠过的灯火,突然说:“今天米勒说要把总部项目作为示范案例,我突然觉得,咱们当初的坚持很值得。从最初的方案漏洞,到后来的供应商刁难,再到现在的国际认可,每一个难关都没白过。”

“当然值得。”顾沉舟握住她的手,指尖轻轻摩挲着她无名指上的钻戒,“因为我们不仅做了一个标杆项目,还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彼此。苏晚,谢谢你愿意相信我,愿意和我一起面对所有挑战——没有你的专业,这个项目成不了;没有你,我的生活也不会这么完整。”

苏晚转头看向他,月光透过车窗落在他脸上,勾勒出温柔的轮廓。她突然想起庆功宴上他当众护她的坚定,想起订婚仪式上他用项目余料做戒指盒的用心,想起无数个熬夜改图的夜晚他送来的热饮——这些细节,一点点织就了她对他的爱,从最初的欣赏,到如今的依赖,再到往后余生的坚定。

车子停在苏晚小区楼下,顾沉舟下车为她打开车门,顺手从后备箱拿出一个小盒子:“这是我今天让工匠做的,用的是总部项目核心筒的余料。”

苏晚打开盒子,里面是一个小小的钥匙扣,上面刻着“零碳同行”四个字,旁边还有光伏幕墙的简笔画。“等城东项目启动,咱们就带着它一起去现场,算是新项目的‘启动礼’。”顾沉舟的声音很柔,“我想和你一起,做更多有意义的项目,一起把‘科技+绿色’的理念落地,也一起把咱们的小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苏晚把钥匙扣握在手里,冰凉的金属触感却让心里暖暖的。她抬头看向顾沉舟,踮起脚尖轻轻吻了吻他的脸颊:“顾沉舟,谢谢你走进我的生活,让我知道,专业可以被尊重,努力可以被看见,爱意可以被珍藏。未来的路,不管是项目的挑战,还是生活的琐碎,我都想和你一起走。”

顾沉舟笑着把她拥入怀中,夜色里,两人的身影紧紧相依。远处的顾氏总部项目亮着灯,像一座沉默却温暖的见证者,见证着他们从“初遇时的图纸交锋”,到“合作中的并肩破局”,再到“余生里的情定相守”——第一卷的故事,在这场跨越国界的专业认可与温暖情感里,画上了最厚重的一笔。

而属于他们的新旅程,关于城东智慧零碳园区的国际合作,关于新家的温馨日常,关于工作室的成长壮大,才刚刚在月光下,铺展开带着希望与暖意的序章。

喜欢星脉之心破渊者请大家收藏:dududu星脉之心破渊者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颜茉谭京礼

颜茉谭京礼

颜茉谭京礼颜茉谭京礼谭京礼颜茉谭京礼颜茉...

重生后我成了看不见的小透明

重生后我成了看不见的小透明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替嫁后,腹黑总裁彻底沦陷

替嫁后,腹黑总裁彻底沦陷

清城有四大家族苏家林家许家和宋家他是苏家的掌权人她是宋家让人嫌弃的养女为了攀上苏家这艘大船,宋家人设计让女儿嫁给他,可阴差阳错,嫁给他的是她。他不愿意娶她,她知道。娶她,只是他的权宜之计。他有他的白月光。但是,他最终还是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了...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