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十一章学术沙龙与星桥项目展
周末的物理学院学术沙龙,如同一场思想的盛宴,在古雅而充满学术气息的小型报告厅内徐徐展开。封瑶如期而至,她选择了一个靠前且视角绝佳的位置,很快便沉浸在与会的师生们严谨而活跃的思维碰撞之中。
正如周屿所言,几位讲者的分享极具启性。特别是it归国的张淮教授,他关于“ai赋能量子计算模拟:从黑箱到可解释性”的前沿报告,仿佛在封瑶面前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张教授提出,将物理学的第一性原理作为底层约束嵌入ai模型,可以有效提升模型在未知领域的泛化能力和可靠性,这恰好击中了“星桥”项目在模拟极端复杂意识场景时,面临的“黑箱”困境和泛化能力不足的核心痛点。封瑶的笔尖在笔记本上飞移动,不仅记录下关键公式和思路,更在空白处飞快地勾勒着将这些理念融入“星桥”架构的初步构想,脑海中技术与灵感火花四溅。
中场休息的铃声响起,封瑶仍沉浸在思维的激荡中,直到一杯温水递到眼前。她抬头,看到周屿温煦的笑容:“感觉如何?张教授的观点向来以犀利和前瞻着称。”
“受益匪浅,谢谢学长。”封瑶接过水杯,真诚地道谢。她随即就几个关键点与周屿展开了讨论,比如如何将特定的物理守恒定律量化为有效的算法约束,以及如何平衡引入新约束带来的计算复杂度提升。周屿的回应一如既往地展现出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他引用了几个前沿的数学工具,并指出了几个可能的技术路径。他的引导精准而富有建设性,交谈的分寸感拿捏得恰到好处,让封瑶确实觉得这是一次纯粹而高效的知识交流。
然而,封瑶没有察觉,在沙龙略显昏暗的角落,一个戴着黑色鸭舌帽、穿着普通休闲装的年轻男生,正看似百无聊赖地刷着手机。他的镜头伪装得很好,偶尔抬起,精准地捕捉着封瑶与周屿交谈时的神态、动作,甚至是封瑶笔记本上不经意间露出的草图轮廓。他是徐明辉手下擅长信息收集的人,任务是持续跟进“星桥”核心成员的动态,尤其是近期在项目中表现愈突出的封瑶,以及与徐卓远关系匪浅的她,是否能成为潜在的“突破口”。
沙龙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周屿自然而然地提出送封瑶回计算机学院,封瑶微笑着婉拒:“谢谢学长,我还得赶回实验室把刚才的灵感整理一下,怕一会儿忘了。”她的理由充分且符合她一贯的学术风格。
周屿并未坚持,只是在封瑶转身欲走时,状似随意地提点道:“封瑶,以你的学术敏感度和思维深度,仅仅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现有框架,会不会觉得有些局限?我看过你之前独立表的那篇关于神经网络的论文,很有见地。你的潜力,完全可以尝试主导更前沿、更独立的交叉学科课题,这无论对你的个人展,还是对学术界的贡献,可能都会更大。”
这番话,表面是前辈对后辈的赏识与期许,但其中隐含的对“星桥”团队架构的微妙质疑,以及对封瑶个人野心的试探,让封瑶心中轻轻一凛。她停下脚步,抬眼看向周屿。他金丝眼镜后的目光依旧温和含笑,却仿佛隔着一层无法穿透的薄雾,让人看不清真实意图。
她深吸一口气,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谢谢学长的提醒和看重。不过,‘星桥’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科研课题或者晋升的阶梯。它承载着我和团队伙伴们,尤其是和徐卓远,共同的愿景和心血。目前来看,这里正是最适合它,也是最适合我成长的土壤。”她微微欠身,礼貌而疏离,“今天非常感谢您的邀请,让我学到了很多,我先回去了。”
看着封瑶挺拔而决绝的背影消失在门口,周屿脸上的温润笑容缓缓收敛。他抬手,指尖轻轻推了推鼻梁上的镜架,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混合着欣赏、挑战乃至算计的光芒。他确实欣赏封瑶的才华与心智,但促成这次接触,更深层的原因,是来自于家族内部对“星桥”项目,尤其是其背后可能蕴含的巨大商业价值和应用前景的评估报告,以及……对徐氏集团内部,特别是徐明辉一系动向的密切关注。徐明辉不久前曾私下与他接触,言语间不仅透露出对苏晴力排众议投资“星桥”的强烈不满,更隐晦地表达了对徐卓远这个名义上的“弟弟”、实际上的潜在竞争者的戒备。周家深耕学术界,与商界盘根错节,他作为家族着力培养的年轻一代,并不介意在复杂的棋局中,为自己和家族争取更多的筹码与主动权。封瑶,这个看似环绕在徐卓远身边的、温柔而坚韧的女孩,或许能成为一个意想不到的支点。
---
与此同时,实验室里,徐卓远刚刚结束与苏晴战略展部团队的第一次线上深度会议。会议过程比他预想的更为顺畅。苏晴展现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合作诚意,她带来的团队成员个个精明强干,双方围绕封瑶提出的“阶梯式、模块化”合作方案进行了深入探讨,就初步的技术验证节点和资源投入达成了基本共识,约定下周给出详细的合作框架草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视频会议断开,徐卓远向后靠在椅背上,揉了揉有些胀的太阳穴。身体传递着疲惫的信号,精神却处于一种奇异的亢奋状态。这种将深奥的技术理念置于商业逻辑下审视、打磨,与顶尖专业人士博弈、寻求共赢的过程,对他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挑战,也意外地激了他更强的斗志和掌控欲。他下意识想转头,和身边那个最理解他、最能与他共鸣的人分享会议的细节与感受,却现旁边的座位空着——封瑶去参加沙龙了。
实验室里只剩下他和还在全神贯注调试代码、键盘敲得噼啪作响的李锐。空荡的环境放大了内心的细微声响,那股被高强度会议暂时压下的、关于周屿的细微不安,再次悄然浮上心头。他点开手机,封瑶的聊天界面还停留在她早上出时来的那个元气满满的表情包“我出啦”。他的指尖悬在输入框上方,犹豫着是否要问一句“什么时候回来?”,却又觉得这样的询问过于黏人,更带着一种他不愿承认的不安与试探,最终还是没有出。
正当他内心进行着无声的拉扯时,实验室的门被轻轻推开。
“我回来了!”封瑶带着一身室外微凉的清新空气走了进来,脸上洋溢着汲取新知后的满足与兴奋。她一眼就看到徐卓远,立刻像归巢的鸟儿般快步走到他身边,眼睛亮晶晶的,满是期待,“会开得怎么样?还顺利吗?”
她那全然关注、毫无杂质的热切眼神,瞬间驱散了徐卓远心中最后一丝阴霾。“嗯,比预想顺利。”他嘴角不自觉扬起一抹真实的弧度,将会议的主要成果、苏晴团队的反应以及达成的初步共识,清晰地向她复述了一遍。
封瑶听得非常认真,不时点头,并敏锐地抓住几个关键节点提出问题,思维迅切换到技术迭代层面,分析着合作可能带来的算力提升和算法优化机会,完全沉浸在项目推进的兴奋中。分享完会议情况,她才想起自己的收获,立刻拿出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迫不及待地和徐卓远分享起沙龙上的见闻,特别是张淮教授的研究,以及她与周屿讨论后迸出的新想法。
“……引入物理规律作为底层约束,这个思路简直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封瑶一边说,一边抽出草稿纸,熟练地勾勒出算法改进的初步框架,“你看,如果我们在这里嵌入能量守恒的约束,在这里加入时空连续性的条件……或许能从根本上解决模型在模拟极端情感或意识碎片时出现的逻辑崩塌问题。周屿学长在这方面确实见解独到,他提到的几个微分几何和拓扑学的工具,正好可以用来构建这个约束框架……”
她的话语坦荡而自然,充满了对学术探索的热情,不带任何私人情感的偏向。徐卓远看着她因专注而愈清澈明亮的眼眸,听着她条理清晰、直指核心的阐述,心中那点因周屿而产生的微妙比较和不安,彻底烟消云散。他清晰地意识到,封瑶的视野和追求,远比他想象的更为开阔和坚定。她积极向外探索,汲取一切可能的养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反哺他们共同的“星桥”。自己若因内心的敏感和隐秘的占有欲而试图束缚她的脚步,那才是对这份信任和才华最大的辜负,也是前行道路上真正的遗憾。
“这个思路非常棒,”徐卓远拿起笔,身体微微倾向封瑶,在她的草稿上补充了几个关键参数和可行性评估要点,“我们可以先从这几个相对简单、计算量不大的物理定律约束开始尝试,在小范围数据集上验证效果。如果初步结果理想,下周我们就集中时间,一起把这个改进方案细化,整合进下一版的模型里。”
他的肯定和毫无保留的支持,让封瑶脸上的笑容愈灿烂夺目。她用力点头,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好!就这么说定了!”
就在这时,徐卓远的手机在桌面上震动了一下,屏幕亮起,显示收到一封新邮件。件人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加密邮箱地址,而邮件主题却让他瞳孔骤然收缩——“关于周屿及其家族背景的一点信息,或许对你们有帮助。”
他不动声色地拿起手机,快点开邮件。内容简洁却信息量巨大,清晰地列出了周屿所在的周家在学术界的深厚人脉网络、与徐氏集团部分元老股东隐秘的商业往来,以及……周屿本人近期与徐明辉有过至少一次非公开会面的模糊提示。邮件最后写道:“小心看似善意的接近。风暴正在酝酿。一个关注你们的朋友。”
徐卓远的心猛地一沉,仿佛坠入冰窟。他迅按灭手机屏幕,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他强行压下翻涌的情绪,面上维持着惯常的冷静,对仍在兴奋构思的封瑶说:“不早了,今天脑力消耗都很大,我们先回去休息吧。这些思路明天精神好了再继续深入讨论。”
封瑶不疑有他,看了看时间,也确实不早了,便顺从地点点头,开始收拾自己的笔记本和草稿。
送封瑶回宿舍的路上,夜色宁静,月光如水。徐卓远看似平静地走在封瑶身边,听着她偶尔对今晚学术灵感的补充,内心却已波涛暗涌。那封匿名邮件像一道冰冷的闪电,猝不及防地劈开了看似平静的湖面,揭示了水下潜藏的暗流与旋涡。周屿的接近果然并非单纯的学术交流,其背后牵扯着徐氏内部复杂的权力博弈,甚至可能直接指向他和封瑶,以及他们视若珍宝的“星桥”。那个偷拍者……是否也与周屿,或者徐明辉有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将封瑶安全送到宿舍楼下,看着她带着清浅笑容走进灯火通明的大厅,才缓缓转身,融入浓郁的夜色之中。他的身影在路灯下拉得很长,显得有些孤寂,却又透出一股逐渐凝聚、坚毅无比的力量。
他没有直接回自己的宿舍,而是绕到了实验室后面那条僻静无人的林荫道。他再次点开那封邮件,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件人使用了高级的匿名技术,无从追溯;邮件里的信息虽然指向明确,但目前也无法立刻核实。但这警告本身,已经足够具有分量。
“关注你们的朋友……风暴正在酝酿……”徐卓远低声重复着这两句话,脑海中迅闪过几个可能的身影。苏晴?她是最了解徐明辉动向、也最有意愿维护“星桥”稳定的人。还是……父亲徐宏正那边的人?或者是其他窥伺“星桥”价值、意图搅浑水的势力?
若按照前世的轨迹,遭遇如此隐秘的警告和潜在的危险,他大概率会选择立刻封闭自己,用更冷漠尖锐的外壳来抵御外界,甚至可能因恐惧和猜忌,不理智地将部分责任归咎于封瑶的社交,认为她带来了不必要的关注和麻烦。但此刻,他握着手机,感受着夜风吹过脸颊的微凉,心中涌起的却不是退缩和怨怼,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冷静与沉重的责任感。
他不能再像前世那样,任由自卑、敏感和猜忌摧毁来之不易的信任与关系。他必须变得更强大,不仅是在技术领域追求极致,更要在心智、谋略和手段上快成长。他需要保护“星桥”这颗幼苗免受风雨摧残,保护封瑶不因他而卷入是非,保护他们共同构筑的未来。
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拿出手机,没有尝试回复那封无法追踪的匿名邮件,而是直接拨通了苏晴的电话。电话只响了两声便被接通,苏晴干练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询问:“卓远?这么晚找我,有事?”
“苏总,”徐卓远的声音在寂静的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晰而沉稳,透着一股与他年龄不符的决断力,“关于我们下午讨论的合作框架,我有些新的、更深入的想法,希望能尽快与您进行一次面谈,细化细节。另外,”他顿了顿,语气加重,“考虑到项目进入关键阶段,以及可能面临的……复杂环境,我希望徐氏集团能为我们团队核心成员,提供一些必要的、非公开的安全支持与项目保密性保障措施。”
他没有直接提及匿名邮件和周屿,而是换了一种更成熟、更策略性的方式,主动向可靠的盟友寻求资源和支持,并将潜在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电话那端的苏晴微微顿了一下,似乎对徐卓远突然提出的、出纯技术范畴的要求感到些许意外,但很快,她的语气中便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和凝重:“明白了。好,明天上午十点,集团楼下那家‘静谧时光’咖啡厅,我们见面详谈。”
挂断电话,徐卓远抬头望向深邃的夜空。星子寥落,月光清冷地勾勒出校园建筑的轮廓。他知道,从这一刻起,前路注定不会只有实验室的宁静和学术探索的纯粹。来自商业世界的明枪暗箭、人际关系的复杂微妙、家族内部的暗流涌动,都将接踵而至。
但这一次,他不再是一个人在黑暗中独行。他有封瑶作为最坚实的后盾并肩作战,有必须守护的梦想作为灯塔,也有了些许可供借力的资源与盟友。更重要的是,他有了直面阴影、主动出击的勇气,以及不再重蹈覆辙的觉悟。
青春的遗憾,或许无法全然避免世事的坎坷与阴暗,但可以选择成长,选择强大,选择用智慧和力量去守护珍视的一切。他正在学习,如何一边小心翼翼地珍视掌心的温暖与光明,一边毫不犹豫地磨砺迎战风雨的锋芒。
光与影的边界,从来模糊而动荡。而他,必须亲自去勘定,去守护,去为他们的“星桥”,划下一片得以安心成长的领地。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dududu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如果不努力穿越多元宇宙拯救世界,就会被反派家长抓回家继承亿万家业(?)。你继承了人间之神的力量,身负守护世界的使命,但是你身上另一半血脉来自这个世界上最邪恶的罪犯,在既定的未来之中,你会成为他的剑,他的武器,他统治世界的兵刃。系统这样告诉他你应该反抗这样的命运,选择拯救世界的道路。他生来就应站在耀眼的光芒下,享受无尽的簇拥与爱。那个人这样说他是我永远明亮的人造小太阳。cp小红鸟大白话简洁版这是一个被反派养大,并且血缘概念上作为大反派莱克斯卢瑟和超人的崽,大明星小超人康艾尔(KonEl)在多元宇宙之中穿越的故事。慢穿,内含其他角色一块穿。wb同作者名!水生狸...
兄弟问起,他只淡淡一笑,就是觉得,她不再年轻了,有些丢人。兄弟哄堂大笑,你这么说她,就不怕她离开你?...
家里空的让人害怕,冯嘉勋...
种田萌宝团宠爽文虐渣三岁的贱丫丑得吓人,受灾三年,她被亲娘卖了当菜人,却被兽群救下,送给了莫家。呸!这死丫头就是个灾星,养了她你们等着倒霉吧!可是,莫家人却高兴坏了!丫头到家之后,家里能吃上肉了!一夜之间,她面容恢复正常,如有神助!出门捡到野鸡,上山遇到獾子,砍柴碰到药材!只要她愿意,没有做不成的事...
朋友临死前把漂亮妹妹托付给我,让我抚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