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晨光熹微,薄雾如轻纱般笼罩着渭水河畔。一支精干的马队悄然驶出咸阳东门,人数不过三十,皆作商旅打扮。为之人,身披灰色斗篷,面容隐在风帽之下,唯有一双深邃的眼眸,在晨光中闪烁着洞察世事的光芒。这正是化名“赵先生”的嬴政(子婴),与其贴身护卫蒙坚及精选的玄鸟卫。
马蹄包裹着厚布,踏在官道上只出沉闷的声响。沿途所见,尽是战争留下的创伤——废弃的村落,荒芜的田埂,偶尔可见面黄肌瘦的难民蜷缩在残垣断壁间。这与嬴政记忆中那个“车同轨、书同文”,驰道纵横、村落俨然的盛秦景象,形成了刺目的对比。他沉默地看着,指节因用力握住缰绳而微微白。蒙坚紧随其后,警惕的目光不断扫视四周,如同护主的鹰隼。
临近霸上,汉军营垒的轮廓逐渐清晰。与楚军的咄咄逼人不同,汉军的营寨布局更显务实与效率。哨塔林立,巡弋的骑兵队伍纪律分明,营区内部,能听到士卒操练的呼喝声与匠人打造器械的叮当声,混杂在一起,透着一股蓬勃的生气。
“来者止步!”一队汉军巡骑迎上前,为什长语气严厉,但并未过分倨傲,“前方乃军事重地,闲杂人等离去!”
蒙坚上前,递上一份名刺与一枚古朴的玉珏:“我家主人‘赵先生’,乃关中行商,特来拜会沛公,有要事相商。此物,请呈予张良先生,他自然知晓。”
那什长见来人气度不凡,且直呼张良之名,不敢怠慢,接过名刺玉珏,命人飞回营禀报。
不过一刻,营门再次打开,出来的并非张良,而是一位文吏打扮的中年人,面容敦厚,目光却精明内敛。他快步上前,对着嬴政拱手一礼,语气不卑不亢:“在下萧何,忝为沛公麾下丞督,奉军师之命,特来迎候先生。沛公与军师正在中军大帐相候,先生请。”
张良并未亲自出迎,派萧何前来,既是礼数,也是一种不动声色的地位宣示与观察。
嬴政微微颔,目光掠过萧何因常年处理文书而略带墨渍的手指,以及那双洞察世情的眼睛。他翻身下马,动作流畅自然,毫无商贾的市侩之气:“有劳萧先生。”
在萧何的引导下,嬴政仅带蒙坚一人步入汉营。他看似随意,实则敏锐地观察着营中一切:粮垛的堆放井然有序,兵器架上的长矛擦得锃亮,士卒面色虽带风霜,眼神却大多坚定,偶有军官路过,与萧何打招呼时态度恭敬自然,显见其管理之高效,人心之凝聚。
中军大帐并不奢华,陈设简单实用。刘邦与张良已立于帐前。刘邦今日未着戎装,一身寻常布袍,脸上挂着标志性的、略带市井气的热情笑容,但眼底深处的那抹精明与审视,却逃不过嬴政的眼睛。张良则依旧是一袭青衫,风姿清雅,见嬴政入内,他拱手为礼,目光平静无波,仿佛早已料到此次会面。
“哎呀呀,赵先生大驾光临,邦有失远迎,恕罪恕罪!”刘邦热情地迎上来,如同接待一位久别重逢的老友。
“沛公客气了。”嬴政还礼,声音平和,“在下冒昧来访,还望沛公与子房先生勿怪。”
分宾主落座,侍从奉上清水。寒暄几句后,张良率先切入正题,语气温和却直指核心:“先生此来,想必非为商贾之事。如今咸阳城外,楚汉数十万大军云集,商路断绝,不知先生有何‘要事’,需此时来此险地?”
嬴政端起陶碗,轻啜一口,不答反问:“在下入营时,见营中秩序井然,士卒用命,萧先生治理之才,令人钦佩。然,在下有一事不明,欲向沛公与子房先生请教。”
“先生请讲。”刘邦笑道。
“沛公起于微末,斩白蛇而起义,聚豪杰而抗暴秦,志在天下。然,如今暴秦将倾,霸王势大,沛公夹于秦楚之间,下一步,欲如何行止?是助楚破秦,取而代之?还是……另有他图?”
此言一出,帐内气氛微凝。刘邦脸上的笑容不变,眼神却锐利了几分:“先生此话,似有深意啊。”
张良接口道:“天下大势,瞬息万变。良亦想反请教先生,以先生之见,当今之势,何为上策?”
嬴政放下陶碗,目光扫过二人:“在下乃商贾,不懂军国大事,只知营商之道。譬如经营,若市场已被豪强独占,后来者欲分一杯羹,是正面与之争夺头破血流为好,还是另辟蹊径,寻其薄弱之处,徐徐图之为妙?”
他顿了顿,继续道:“霸王者,豪强也。其势如烈火,然刚不可久。秦室者,昔日之主,如今困守孤城,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沛公此时,若急于择一而攻,无论攻秦还是攻楚,即便胜,亦是惨胜,徒耗实力,恐为他人作嫁衣裳。”
“先生之意是……”刘邦身体微微前倾。
“何不坐观其变?”嬴政淡淡道,“秦楚相争,必有一伤。沛公可稳守霸上,整军经武,抚慰民心。待其两败俱伤,或可出面调停,以‘仁义’之名,收渔翁之利。届时,关中民心向背,岂不系于沛公一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正当帐内陷入沉思之际,帐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与整齐的脚步声。萧何起身告罪,出帐查看。片刻后回返,禀报道:“沛公,是韩信将军在操演新阵。”
刘邦似乎兴致勃勃,对嬴政邀请道:“韩信练兵,颇有些门道。先生若有兴趣,不妨一同观看?”
嬴政欣然应允。众人登上营中一座望楼,只见下方校场上,数千士卒正在一员年轻将领的指挥下变换阵型。那将领身形挺拔,面容冷峻,指挥若定,口令清晰有力。士卒们在他的调度下,进退有序,阵型变幻莫测,虽杀气不似楚军那般外露,却透着一股严谨与高效。
“此子原在项羽麾下不得志,投我之后,确有大将之才。”刘邦语气中带着几分得意,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
嬴政静静地看着,心中了然。韩信之才,他已有耳闻,亲眼所见,更觉名不虚传。汉营之中,文有张良、萧何,武有韩信,其人才之盛,确实远表面所见。
回到大帐,气氛似乎融洽了许多。嬴政借着刚才的话题,再次看向张良:“子房先生,在下还有一事请教。昔年博浪沙一击,震动天下。世人皆言先生为韩复仇,其志可嘉。然,暴秦若亡,天下当立何样新朝?是复六国旧制,诸侯并立,战火不休?还是……能有新路,使天下苍生,免受离乱之苦?”
这个问题,比之前更加深刻,直指张良的理想与信念。
张良沉默良久,帐内只闻灯花噼啪之声。最终,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种悠远的意味:“良年少时,确只为家国之仇。然行走天下日久,见百姓流离,士卒白骨,方知私仇易解,天下之安难求。复六国,不过是重蹈覆辙。然新路何在……”他望向嬴政,目光深邃,“良亦在探寻。或许,如先生方才所言,‘仁义’之名,辅以‘务实’之策,约束兵戈,安定民生,方是根基?”
嬴政颔:“子房先生高见。然,‘仁义’需制度保障,‘务实’需力量维系。无制度,则仁义为空谈;无力量,则务实为虚妄。如何平衡二者,缔造一个既非独夫暴政,亦非诸侯乱战的天下,或许,才是真正的难题。”他这番话,既是对张良的回应,也隐约透露出自己越时代的思考。
刘邦听着二人的对话,眼神闪烁,显然这些话题对他而言有些深奥,但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的关键——民心、制度、力量。
会谈持续了近两个时辰。当嬴政起身告辞时,刘邦与张良亲自送至营门。
“先生之言,人深省。”张良拱手道,“望日后还有机会,与先生坐而论道。”
“定有机会。”嬴政还礼,意有所指。
离开汉营很远,蒙坚才低声道:“陛下,看来这刘邦,并非只想做个割据一方的诸侯。”
“他的野心,写在眼里。”嬴政望着远方咸阳的轮廓,“而张良所求,比朕想象的更为深远。此行不虚,至少……种子已经播下。”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冷峻:“现在,该回去处理那些躲在暗处的‘朋友’了。黑冰台关于‘逆流’和那股关东资金的调查,该有结果了。”
夜色渐浓,马队悄然返回咸阳。一场深入敌营的“问道”暂告段落,但由此引的思想涟漪与战略转向,才刚刚开始扩散。而咸阳城中,一场针对潜伏敌人的清剿行动,也已悄然部署完毕。
喜欢我,嬴政,带领逆臣开创新世请大家收藏:dududu我,嬴政,带领逆臣开创新世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如果不努力穿越多元宇宙拯救世界,就会被反派家长抓回家继承亿万家业(?)。你继承了人间之神的力量,身负守护世界的使命,但是你身上另一半血脉来自这个世界上最邪恶的罪犯,在既定的未来之中,你会成为他的剑,他的武器,他统治世界的兵刃。系统这样告诉他你应该反抗这样的命运,选择拯救世界的道路。他生来就应站在耀眼的光芒下,享受无尽的簇拥与爱。那个人这样说他是我永远明亮的人造小太阳。cp小红鸟大白话简洁版这是一个被反派养大,并且血缘概念上作为大反派莱克斯卢瑟和超人的崽,大明星小超人康艾尔(KonEl)在多元宇宙之中穿越的故事。慢穿,内含其他角色一块穿。wb同作者名!水生狸...
兄弟问起,他只淡淡一笑,就是觉得,她不再年轻了,有些丢人。兄弟哄堂大笑,你这么说她,就不怕她离开你?...
家里空的让人害怕,冯嘉勋...
种田萌宝团宠爽文虐渣三岁的贱丫丑得吓人,受灾三年,她被亲娘卖了当菜人,却被兽群救下,送给了莫家。呸!这死丫头就是个灾星,养了她你们等着倒霉吧!可是,莫家人却高兴坏了!丫头到家之后,家里能吃上肉了!一夜之间,她面容恢复正常,如有神助!出门捡到野鸡,上山遇到獾子,砍柴碰到药材!只要她愿意,没有做不成的事...
朋友临死前把漂亮妹妹托付给我,让我抚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