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会议开始前,我坐在会议室后排靠窗的位置,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桌角。阳光斜斜地照进来,落在手边那份打印好的汇报材料上,纸张边缘被晒得微微白,像是被时间悄悄吻过。窗外是灰蓝色的冬日天空,几片云慢吞吞地飘着,仿佛也被这座城市的节奏压得喘不过气。空气里还残留着早晨咖啡的香味,混着旧地毯和空调风的味道,安静得能听见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
赵勇坐在我旁边,衬衫领口松了一颗扣子,袖子卷到小臂,露出洗得白的一截布料。他手里捏着一支黑色签字笔,在笔记本上来回涂改,写了几行又划掉,眉头轻轻皱着,眼神落在桌面某处,像是在整理什么重要的思绪。我知道他昨晚又熬夜了——前天夜里突袭k-据点时,他是第一个冲进地下室的人。回来后谁都没多问,可我记得他站在警车边抽烟的样子:烟头一明一灭,映着他脸上那道还没愈合的擦伤。
李悦来得晚了些,抱着笔记本快步走进来,肩上的帆布包晃了一下,差点撞倒门口的绿植架。她动作麻利地把设备接上投影仪,调试画面。屏幕亮起的瞬间,冷光打在她脸上,衬得肤色有些苍白。她抬头看了我一眼,轻轻点头。那一眼很轻,却像在说:“我准备好了。”我知道她在等我开场——不只是这场会议,而是我们为“回声计划”努力这么久以来,第一次真正走到台前。
郑铭坐在主位,翻着手里的文件,神情平静,看不出喜怒。他穿着深灰色夹克,里面是素色高领毛衣,整个人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更沉稳。作为分管刑侦的副局长,他向来话不多,尤其对这种“非传统警务”项目,一向持保留态度。其他部门的代表也陆续到齐了,政委、技术科、治安大队、法制办……十几个人围坐在椭圆桌两侧,低声交谈。有人翻材料,有人刷手机,还有人盯着ppt封面出神。“回声计划”四个字印得不大,却像一颗埋下的种子,静静等待破土而出。
“下面由陈昭同志,就‘回声计划’专案行动做总结汇报。”主持会议的政委开口,声音不高,但整个房间立刻安静下来。
我站起身,走到前面,打开ppt第一页。屏幕上出现一张照片——徐文芳穿着浅蓝色外套,站在小学门口,身边是个扎马尾的小女孩。背景是清晨的校门口,家长三三两两地送孩子上学,阳光洒在水泥地上,泛着暖意。没有代号,没有编号,只有名字:徐文芳。
会场里原本的低语声戛然而止。
“这不是一起普通的绑架案。”我说,“她是被遗忘的人。”
这句话落下,我能感觉到好几道目光投了过来,有怀疑,也有好奇。我顿了顿,继续说:“三个月前,我们在城西废弃化工厂地下三层捣毁了一个非法拘禁窝点,代号k-。现场解救了六名受害者,都是长期失踪人员。他们被连接在一种神经映射装置上,持续接受外部信号刺激,用来训练行为模型。”
投影切换到现场照片:昏暗潮湿的地下室,铁架床并排摆放,电线像藤蔓一样缠绕在人的四肢上。受害者瘦得只剩皮包骨,眼神空洞,皮肤上有明显的电极灼痕。有人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
“这些设备不属于任何已知科研机构或医疗单位。”我接着说,“经技术鉴定,核心算法与境外某个黑市数据交易平台高度吻合。嫌疑人周雄曾任职于人工智能伦理研究所,离职后组建地下团队,专门筛选社会边缘人群进行‘人类样本采集’。”
赵勇接过话:“我在火车站片区巡逻两年,见过不少这样的人。冬天冻伤送医,治好了也没人管后续安置,出院第二天又回到桥洞。我们报过几次临时救助,但流程太长,等批下来人早就不见了。”他说得很平静,可我知道他在说去年冬天那个倒在天桥下的流浪汉——抢救三天后去世,身份至今没查清。
有人问:“你们的意思是,警察还要负责社会救助?”
李悦打开她的程序界面,调出“脆弱指数”模型。“我们不是要扩大职责,而是建立预警机制。”她说,“系统只对同时满足三项以上高危条件的人触提醒,比如连续三个月没领补助、露宿公共场所过五次、有精神类就诊史但中断治疗。目前模拟测算,全市每月平均触预警四十七人次。”
她说话不紧不慢,逻辑清晰,每个词都像经过精密计算。她是市局最年轻的算法工程师,三十出头,却已在公共安全数据分析领域干了十年。当初是我把她从省厅借调过来的,很多人不理解,觉得搞技术的不懂一线疾苦。可她用了三个月跑遍全市十二个街道救助站,亲手整理上千份档案,才建成了这个模型。
“然后呢?警察上门送棉被?”治安大队的老张语气带着质疑。他五十多岁,作风硬朗,一直认为警察的任务就是抓贼破案。
“不是送棉被。”我说,“是核实情况,协助联系民政、卫健或街道。哪怕只是确认他还活着,知道他需要帮助,就够了。周雄团队能精准锁定目标,是因为他们知道哪些人不会被人找。如果我们先一步介入,就能打破他们的筛选逻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现场沉默了几秒。有人低头记录,有人交换眼神,还有人望着窗外若有所思。
技术科一位老同志开口:“隐私问题怎么解决?采集这么多个人信息,合规吗?”
“不采集。”李悦答得干脆,“所有数据来自已有公共系统,包括医保缴费记录、低保放台账、医院就诊信息、街头监控识别结果等。我们不做新增收集,也不留存原始信息。预警生成后,仅推送最后一次出现地点和外貌特征,由辖区民警人工核查。整个过程可审计、可追溯。”
她说完,会议室安静了一会儿。我能感觉到,最初的怀疑正在一点点退去。
这时郑铭终于开口:“想法不错,但执行难度不小。基层警力本来就紧张,再加任务,怕是顾不过来。”
我没有回避他的目光。他知道我说服不了所有人,所以我必须直面他。
“我们不要求全员参与。”我说,“试点期间只覆盖两个区,每个街道指定一名联络民警,配合街道办和救助站联动响应。刑警大队负责技术支持和数据维护,不增加一线负担。而且——”我顿了顿,“这不是额外任务,这是预防犯罪。”
他翻了一页材料,语气缓了些:“三个月评估期。如果效果达不到预期,项目自动终止。”
“可以。”我点头,“我们会按月提交运行报告,包括预警数量、处置结果、误报率和典型案例。”
赵勇补充:“我已经跟城西所和南湖所的负责人沟通过,他们愿意配合试点。”
李悦当场调出第一个成功干预案例——陈志明。屏幕显示他在救助站的照片,脸色红润了些,眼神也不再涣散。系统记录显示,从预警出到民警上门,用时三小时十七分钟。
“他昨天打了电话给他姐姐。”李悦说,“这是三年来第一次联系家人。”
会议室里的气氛变了。有人开始主动提问,讨论如何优化响应流程;政委拿出笔在本子上记下几个关键节点;就连老张也低声说了句:“要是真能把人拦在坠落之前……也算功德一件。”
最终决定下达:在城西、南湖两个区试行“回声计划”。各部门配合提供必要支持,纪检组同步监督数据使用流程。
散会后,我收拾材料准备离开。刚走到门口,郑铭叫住我。
“陈昭。”
我停下脚步。
他站在窗前,手里拿着那份方案复印件。阳光斜斜地落在他肩头,影子拉得很长。他没看我,而是望着远处一栋老旧居民楼,外墙斑驳,晾衣绳纵横交错。
“你很执着。”他说,“但别忘了,我们的要职责是破案、抓人、维护治安秩序。别把破案的功劳,变成越权的理由。”
我没有反驳。这句话我听过太多次了,从领导嘴里,从同行口中,甚至从我自己心里冒出来过。可我还是记得k-地下室里那个女人的眼神——当她终于被唤醒,第一句话是:“我还活着吗?”
“我只是不想再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档案上的代号。”我说完,转身走出会议室。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分身一号,你可是我最看重的手下,你赶紧去福利副本给我打点钱!你要打多少?先定一个小目标,打他一个亿。分身二号,你可是跟了我不少年了,你竟然背...
重生之复仇女王苏瑶林宇结局番外精品小说是作者神元帝国的独孤兄又一力作,喜欢你了。苏瑶恍然大悟。(自己想。)在程阳的陪伴下,苏瑶逐渐放下了心中的仇恨,重新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最终,苏瑶与程阳携手走进了幸福的婚姻殿堂,过上了平静而又甜蜜的...
巫医蛊毒年代种田金手指圣巫空间各类蛊虫微群像,不圣母,有极品二哈类大狼狗VS傲娇猫系巫蛊师在村里人面前穷到吃虫子!在自家人面前红烧肉已经吃腻了,明天涮火锅吧。女主锦世殊,异界巫蛊世家的顶级巫蛊师,被送到种花国六十年代,享受悠闲的田园生活。男主容时晏在战场被地雷炸断双腿跟腱(上一世被截肢),回乡养...
徐清妍却始终沉默,陪了一会就不想再陪他演下去了。时间太晚了,我先走了。陆逸洲也跟着起身要走,几个兄弟连忙拦住他。嫂子身体不好要多休息,咱们兄弟几个这么久没聚,你可不能先走!...
小说简介排球少年猫薄荷作者九杯醉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