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正在大伯家里准备做饭的方瑞娟,突然觉得鼻子里一痒,接着一股强气流,从鼻子根部喷薄而出,“阿嚏!”响亮地吓了周围的人一跳。一旁的大伯母,还有大堂嫂,都立刻伸手想摸摸方瑞娟的额头,在半空中相遇,又都相视一笑,放下。
婆媳俩的笑容还没完全褪下,方瑞娟!“阿嚏!阿嚏!阿嚏”一连三个喷嚏打出来,大伯母嘴里嘀咕:“一想!二骂,三念叨。这是谁念叨你哩?!你爸妈,还是……”面已经醒好了,大堂嫂为主,大伯母和方瑞娟为辅,三人一起开始揉面蒸馒头,蒸花卷……大堂嫂是胶东人,最会做面食。
我们一起做面食,一边说着笑着,手里的活儿一点没耽误。我想起小时候,我爸在青岛海军服役,我和妈妈去探亲。正赶上“八一”建军节,跟着爸爸我们去食堂吃饭。
当时,就看见有许多随军家属也来打饭,听她们念叨今天的馒头比平时的馒头要白许多,用的应该是“八五粉”,我那时候三岁左右,就理所当然地问我爸:“爸!今天是八一哎,怎么不吃八一粉,吃八五粉……”食堂里的众人,听到的人,莫不哈哈大笑。
我妈从来不会嫌我好问个为什么,连忙给我解释:“哎呦喂,我的闺女啊,‘八五粉’是标准粉也叫标粉,可不是你想的八月五号吃的面粉,即oo斤小麦磨出斤面粉,所以称八五粉。”
“除了标准粉,娟儿还知道有精粉是不,精粉是精白粉的简称小麦粉磨过程中,面粉提取的精度,越白的面粉就越精,它是oo斤小麦磨出o斤面粉。”我当时听了,恍然大悟,一句:“哎!爷爷姥爷常说:生活处处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果然诚不欺我!”
我爸的战友们听了,纷纷说道:“老方,你这闺女真可爱,真聪明,懂得还不少呢……”方瑞娟的思绪渐渐飘远,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食堂。她笑着,一边揉着面,一边继续回忆着那些美好的时光。
方瑞娟将手里的面团团成椭圆形,将它放进模子里,在案板上轻轻地磕一下,鱼尾上翘的“鱼”就做好了,放在盖帘上,盖上一块半湿不湿的白粗布,饧xg着。
而大堂嫂那边,把把包上豆沙的面团,团成水滴状,用剪刀在馒头尖的一头横着剪一刀,就成了刺猬的嘴巴。然后用剪刀斜着度左右在面团的处开始剪出小刺。又拿了两颗小绿豆按在嘴巴和刺之间空白的地方即成刺猬的眼睛。
大伯母做的是枣馒头和枣卷子,不一会儿,在大家默契的配合下,大伯家的厨房里就飘出一股股香气。随着“哧哧哧”的蒸汽声,又白又大的馒头、花卷、刺猬包子、鱼包子、枣馒头和枣卷子就热腾腾地出锅了。
方瑞娟拿了一个馒头,一掰两半,从碗橱里找出装麻汁的瓶子,用筷子弄出一些麻汁抹在了馒头上,再均匀地撒上一层盐,舀了一大口,新麦的香,还有芝麻香,充斥在口中,令人回味。
大堂嫂说起小时候,有一位家庭条件不如自家的同学,曾经看到过她把刚出锅的白馒头上抹上麻汁,撒上白糖空口吃,非常羡慕。说等他家日子好了,天天吃白馒头抹麻汁,再撒上多多的白糖。
大伯母也回味地说道:“我小时候,窝头用油炸得金黄酥脆,用筷子把伴着香油、京葱末的臭豆腐抹在金黄金黄,焦焦脆脆的窝头片上,舀上一口,又臭又香,那滋味可真是没的说……”
正在大家品味着美食的时候,大伯突然问了一个问题:“你们知道馒头是怎么来的吗?”大堂嫂和大伯母都摇摇头,表示不知道。方瑞娟则微微一笑,她想起了小时候爷爷给她讲的故事。
“据说,馒头是由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明的。”方瑞娟开始讲起了故事,“当时,诸葛亮为了平定南方的叛乱,率领大军南征。南方之地多山,军队行进困难,粮食供应不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诸葛亮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命令士兵们用面粉制作一种可以长期保存的食品,这就是馒头的雏形。”
“馒头不仅易于携带,而且营养丰富,非常适合军队的行军需要。后来,馒头的制作方法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了民间的一种美食。现在,馒头已经成为了我们中国人的主食之一,不仅在北方流行,南方也有很多人喜欢吃馒头。”
听完这个故事,大家都觉得非常有趣。大伯感叹道:“没想到馒头还有这么一段历史啊!以前我只知道馒头好吃,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的故事。”大堂嫂也表示:“没想到馒头还有这么深的来历呢!以后我也要给我的孙辈们讲这个故事。”
方瑞娟笑着说:“是啊,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看似普通的东西,其实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些,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到了腊月二十九的晚上,大伯母开始打酥锅。家里最大的铁锅,先放上大骨棒,再放海带卷,再就是藕瓜,鱼、五花肉、豆腐、白菜盖上锅盖,压上一块大青石。大火烧开,小火焖炖,临睡前,大伯母会将炉灶封上,都是不会封严,只余留一条细缝,保持锅似开似不开。
到了第二天早上,酥锅就好了,酸香满屋。山东的济南,还有淄博,过年打酥锅是过年家家户户几乎必备的一道菜。所谓“穷也酥锅,富也酥锅。”
年三十终于到了,爷爷虽然不用做这做那,可也是非常忙的,写对联,写福字,不但给自家写,还有村里一直靠到年三十,来方家拿不花钱的对联的几家。方瑞娟的爸妈年三十才放假,腊月二十九一下班,就会紧赶慢赶地来方家庄,陪着老父亲过年。
年三十的午饭也不差,可大家更注重年夜饭,因为除夕年夜饭是流传千百年的传统习俗,是对过去一年的送别辞行,也是对新的一年的期待祝福,有着承上启下的重大意义,因此年夜饭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饭,不仅要吃好喝好,每道菜还要有好的寓意。
喜欢穿越重生纪事请大家收藏:dududu穿越重生纪事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有着现代灵魂的十二岁渔村小村姑江小鱼,说的好听点是单纯不谙世事,醒来却成了江小余,为保护小姑姑斗小白花,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学医救人,却给自家救了个大麻烦回来,当朝七皇子遇险受伤,幸好遇到了初学医术的小村姑,装失忆留下来,顺便见证了小村姑的发家史,世人眼中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医,因缘际会,呆萌皇子化身恶狼要她一生相...
...
一纸泛黄婚约,连起两个不同轨迹的人。姜清雨穿过烟雨朦胧的小巷和他擦身而过。顾云翊衣冠楚楚,清冷的眸子在看到她的一刻却涌出前所未有的情绪。后来她躺在他怀里听他说这段的时候,锤着他胸...
全文已完结,欢迎收看不小心手滑杀了县太爷怎麽办?有狗赖狗,无狗赖小,什麽都没有的话…就随机赖一个咯无辜路过的华应飞???因目睹杀人现场,被误认成了秦不弃的情夫,还被卷进杀县太爷的罪名里,于是学了一身武艺的堂堂皇子,只能提桶跑路秦不弃没想到自己杀个人也能走上狗屎运,随随便便就遇上了个身份不凡的人,还能屡次三番被对方所救,这等天赐的良机,她怎麽可能会放过,必须要好好利用一下于是,二人的相处模式变成了…线索查不到?华应飞,上!报案不让报?华应飞,上!非常好用的华应飞(指自己帮助秦不弃极大的缩短了调查时间,只不过结果有点出人意料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查自家人秦不弃也没想到,查到最後她要和华应飞的家人玩对对碰,这太欺负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了,而且华应飞这次好像不打算继续帮她了,还要她冷静冷静个屁,不帮就不帮,弱女子孤身跋涉千里,进京告御状,也不是不行身为不学无术的代表,华应飞什麽离谱事都干过,追鸡撵狗翻墙爬洞样样在行,唯独没被人当成过情夫追的满街跑,他这辈子大概都没有今天丢脸丢的多自从认识了秦不弃,他每天遇刺,杀杀杀,查案,查查查,报官…哦,县太爷死了,不给报,秦不弃每天利用华应飞,像吃饭喝水一样简单自然那他的国家大事咋个搞哦,只能自个加班加点了关于被人利用,华应飞有话要说华利用就利用呗,反正除了我她还能利用谁?华应飞的随身侍卫阿辅有言我家公子真的很不值钱主页有待开预收,喜欢可以点点收藏哦内容标签宫廷侯爵江湖布衣生活市井生活正剧...
顶级京圈太子爷VS娇贵小玫瑰原书名(他吻小玫瑰)重生后再见到自己曾爱的死去活来的人,宁秋棠干涸的心里只剩下害怕。她处处逃避水泥封心,卸了脸上曾为了他一句不喜欢乖乖女就大胆改变的艳丽妆容,穿上曾经被自己丢在角落的碎花裙,当回了他最讨厌的乖乖女。可当她提出和他解除婚约后。高不可攀,恶劣风流的太子爷突然低头眷顾,顶着那张绝世容颜开始明目张胆的撩拨他的小玫瑰。他曾说你不配喜欢我。他现在求你再爱我一次。—我吻玫瑰,也在吻你。—冬风过境八万里,回头是岸也是春。—为你颠覆命运,为你迎来归途。是重蹈覆辙,也是十万次我爱你。女主死在男主手里有误会,耐心看男主纯坏高智商心狠手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