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一年正月十三,皇帝奉皇太后离京,经直隶、山东至江苏清口。二月初八,渡黄河阅天妃闸、高家堰,皇帝下诏准许兴修高家堰的里坝等处,然后由运河乘船南下,经扬州、镇江。丹阳、常州至苏州。三月,御驾到达杭州,观敷文书院,登观潮楼阅兵,遍游西湖名胜。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何况是江南三月,柳绿烟蓝,动若莲步轻移,婀娜多姿;静如少女独处,袅袅婷婷,姹紫嫣红,浓淡相宜,就那样偎依在西湖的周围,晕染着。守望着西湖一湾碧水。
皇帝对江南向往已久,终于一偿夙愿,守着晴也是景,雨也是景,烟雾蒙蒙又是一景的西湖,沉醉其间,如溺醇酒,不能自拔。
除了与文官诗酒相和,如懿亦陪着皇帝尝了新摘的雨后龙井,鲜美的西湖莼菜和宋嫂醋鱼,还有藕粉甜汤、桂花蜜糕。虽然年年有岁贡,但新鲜所得比之宫中份例,自然更受一筹。闲暇之时,苏堤春晓、柳浪闻莺、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都留下皇帝纵情浏览的足迹。
然而,人后皇帝亦感叹,虽然是春来万物生,自然有“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之美,但断桥残雪不能访见,曲院风荷亦是新叶青青,未见满池红艳擎出了。
这一夜本是宫中夜宴,皇帝陪着太后与诸位王公、嫔妃临酒西湖之上。亲贵们自然是携带福晋,相随而行;后妃们亦是华衫彩服,珠坠摇曳,更不时有阵阵娇声软语传开。人们挨次而入,列上珍馐佳肴,白玉瑞兽口高足杯中盛着碧莹莹的醇香琼浆,更要添一枝明艳似得,陪行的官员将侍奉的女子都换成年方二八的少女,软于烟罗。嫔妃们虽然出身汉军旗,却也不得不稍逊江南女子的柔媚了。
皇帝叹道:“皇额娘属意曲院美景,只是风荷未开,唯有绿叶初见,不能不引以为憾了。”
太后笑吟吟道:“哀家承皇帝的孝心,才得六十天灵还能一睹江南风光。爱家知道皇帝最爱苏堤春晓,可惜在咱们不能在杭州留到夏日,所以也难见曲院风荷美景了,只是哀家想,既然来了,荷叶都见着了,怎么也得瞧一瞧荷花再走啊。”
说罢,太后轻轻击掌,却见原本宁静的湖面上缓缓飘过碧绿的荷叶与粉红荷花。那荷叶也罢了,大如青盏,卷如珠贝,小如银钱,想是用色色青绿生绢裁剪而成,与湖上的真荷叶掺杂其间,一时难辨真假。而那一箭箭荷花直直刺出水面,深红浅白,如胭脂,如粉黛,如雪花,荷叶田田,菡萏妖娆,清波照红湛碧。偶尔有淡淡烟波浮过,映着夹岸的水灯觳波,便是天上夭桃,云中娇杏,也难以比拟那种水上繁春凝伫,潋滟彩幻。
其中两朵荷花格外大,几油斑人许高,在烟波微澜之后渐渐张开粉艳的花瓣。花蕊之上,有两个穿着羽黄绢衣的女子端坐其中,恰如荷蕊灿灿一点。二人翩翩若飞鸿轻扬,一个缓弹琵琶,一个轻唱软曲。
灯火通明的湖面渐渐安静下来,在极轻极细的香风中,琵琶声淙淙,有轻柔舒缓的女子歌声传来,唱出令人沉醉的音律:
西湖烟水茫茫,百顷风潭,十里荷香。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尾尾相衔画舫,尽欢声无日不笙簧。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那女子的歌声虽不算有凤凰泣露之美,但隔着春水波清韵,一咏三叹,格外入耳,更兼那琵琶声幽丽入骨,缠绵不尽,只觉得骨酥神迷,醉倒其间。直到有水鸟掠过湖面,又倏忽飞入茫茫夜气,才有人醒转过来,先击节赞赏。
皇帝亦不觉赞叹,侧身向如懿道:“词应景,曲亦好,琵琶也相映成趣。这些也就罢了,只这曲子选的格外有心。”
如懿低首笑道:“素来个赞西湖的词曲多是汉人所作,只这一首《仙吕·太常引》乃是女真人所写,且情词独到,毫不逊色于他作。”
皇帝不觉含笑:“皇后一向好汉家词曲,也读过奥敦周卿?”
如懿轻轻侧首,牵动耳边珠络玲珑:“臣妾不是只知道‘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元曲名家如奥敦周卿,还是知道一些的。”
皇帝伸出手,在袖底握一握她被夜风吹得微凉的手:“朕与你初见未久,在宫中一起看的第一出戏便是这白朴的《墙头马上》。”他的笑意温柔而深邃,如破云凌空的旖旎月色,“朕从未忘记。”
如懿含羞亦含笑,与他十指交握。比之年轻嫔妃的独出心裁,事事剔透,她是一国之母,不能轻歌,亦无从曼舞,只能在不动声色处,拨撩起皇帝的点滴情意,保全此身长安。
太后转首笑道:“皇帝是在与皇后品评么?如何?”
皇帝笑着举杯相敬,道:“皇额娘又为儿子准备了新人么?”
太后笑着摇首,招手唤荷花中二女走近:“皇帝看看,可是新人么?”她的目光在如懿面上逡巡而过,仿佛不经意一般,“宫中新人太多,只怕皇后要埋怨哀家不顾她这个皇后的辛劳了。”
如懿心头一突,却笑得得体:“有皇额娘在,儿臣怎么会辛劳呢?”
太后不置可否地一笑,只是看着近前的两名女子,弹琵琶的是玫嫔,而唱歌的竟是入宫多年却一直不甚得宠的庆贵人。
玉研举起自己手中的酒盏,抿嘴笑道:“旧瓶装新酒,原来是这个意思。”
皇帝颇有几分惊喜之意:“缨络,怎么是你?”
绿筠亦笑:“玫嫔的琵琶咱们都知道的,除了先前的慧贤皇贵妃,便数玫嫔了,但是庆贵人的歌声这样好,咱们姐妹倒也是第一次听闻呢。”
众人的目光都只瞧着庆贵人,唯独玫嫔立在如懿身旁。如懿无意中扫她一眼,却见她脸色不大好,便是在娇艳的脂粉也挡不住面上的蜡黄气息。她正暗暗诧异,却听太后和缓问道:“庆贵人,你是哪一年伺候皇帝的?”
庆贵人依依望着皇帝,目中隐约有幽怨之色,道:“乾隆四年。”
太后叹息一声:“是啊,都十二年了呢,哀家记得,你刚侍奉皇帝那年是十五岁。”
庆贵人垂下娇怯怯的脸庞:“是。太后好记性。”
“哀家记得,你刚伺候皇帝的时候,并不会唱歌。”
庆贵人害羞带怯望了皇帝一眼,很有几分眉弯秋月、羞晕彩霞的风采:“臣妾自知不才,所以微末技艺,也是这十二年中慢慢学会,闲来打发时光的。还请皇上和太后不要见笑。”
庆贵人这几句话说的楚楚可怜,皇帝听得此处,不觉生了几分怜惜:“这些年是朕少少冷落了你,以致你长守空闺,孤灯寂寞,只能自吟自唱打发时光,以后必不会了。”
玉研媚眼横流,笑吟吟道:“皇上待咱们姐妹,总是新欢旧爱都不辜负的。”
婉嫔亦打趣:“嘉贵妃难不成还说自己是新欢么?自然是最难忘的旧爱了。”
如此闲话一响,太后略觉得湖上风大,便先回去。只留了嫔妃们陪伴皇帝笑语。
彼时皓月当空,湖上波光粼粼,有三五宫裳乐伎坐于湖上扁舟之中,或素手抚琴,或朱唇启笛。笛声顺着和煦的微风飘来,细长有如山泉溪水,醇和好似玉露琼浆,丝丝绵绵宛若缠萦的轻烟柔波,在耳畔萦绕不绝,湖边彩灯画带,悉数投影在微凉如绸的湖水中,让人仿似身处灿灿星河之中。
皇帝与身侧的庆贵人絮絮低语,也不知是谁先来惊唤起来:“是下雪了么?”
此时正当三月时节,南地温暖,何曾见三月飘雪。然而,众人抬起头来,却果然见有细碎白点缓缓洒落,尽数落在了湖上,恍惚不清。
有站在湖岸近处的宮眷伸手揽住,唤起来道:“不是雪花,是白色的梅花呢!”
如懿惊喜:“人间三月芳菲盛,怎么此时还会有梅花?”
和亲王弘昼素来好风雅,便道:“皇嫂有所不知,孤山与灵峰的寒梅开得晚,或许还有晚梅可寻。再不然,附近的深山里也还有呢。”他转首惊叹:“寒梅若雪,此人倒有点心思。”
如懿微微不悦:“梅花清雅,乃高洁之物,只这般轻易抛撒,若为搏一时之兴,实在是可惜了。”
玉研托腮欣赏,手指上累累的宝石戒指发出炫目的光。只见一叶墨色扁舟不知何时已经驶到了漫天如虹的绸缎之下,一名着莹白色薄缦纱杉的女子俏立当中,举着一枝盛开的红梅和韵轻盈起舞。她的衣衫上遍绣银线梅花,上面缀满银丝米珠,盈盈一动,便有无限浅浅的银光流转,仿若星芒萦绕周身。画舫上的彩灯将湖面映得透亮,连夜空也有几分透亮,照得那女子眉目如画,顾盼生情,更兼大片月光倾泻如瀑,玉人容色柔美,如浸润星月光灿中,温柔甜软,人咫尺可探。更有身后青衫乐姬相衬,几乎要让人以为身处蓬莱仙岛之境。
婉嫔低声惊道:“这不是令嫔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水月洞天之赵云作者迷迭香薰第一章七月十四,是传说中百鬼出行的日子。这一夜,月黑风高,幽深诡异,然而雕梁画柱的韩宅内,树影摇动,花香阵阵。九曲回廊外忽然走来一位穿着翠色衣衫的少女,她有着姣好的容颜,眉目精致如画,身段婀娜风流,任谁见了都会忍不住多看几眼。这女专题推荐迷迭香熏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
躺平后的谢凝打算回村躺平,经营了一家偏僻的杂货铺。机缘巧合之下发现铺子竟然能跟古代互通,某日暗夜出来一个身姿魁梧,英俊非常的破落将军。他生于王朝,奈何奸佞当道,战乱四起,围城被攻,士兵弹尽粮绝,百姓民不聊生。谢凝看着一身古装怪的男人,眼眸含笑这位顾客,你想要买些书名?她犹如男人的救世主,挽救他和全城百姓于绝境...
这是一篇关于光遇的同人故事,他们是光遇世界的勇士们,他们是崩坏国度的唯一希望。愿光遇的世界迎来崭新的光,而我们都是光遇的光。...
执行任务的李尘在执行一次特殊任务的时候不幸与敌人同归于尽,再睁眼发现自己来到了不良人的世界,最离谱的是自己竟然是主角同父异母的哥哥那个连名字都不配有的假李星云,知道假李的结局,逢此乱世,这一世绝对不能当他袁天罡的工具这一次,不良人天尘星,请大帅赴死...
苏陌陌穿越成末世文中的终极小白型炮灰女配苏陌陌开始,苏陌陌说不就装小白嘛,这还不简单然后,苏陌陌说装小白怎么这么难,我还是回老本行吧再后来,苏陌陌说嗷嗷嗷其实女王也不错...
醒了?别怕,哥哥们会好好疼你的。其中一个混混伸手去扯她的衣服。你们是谁,放开,放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