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王铁根的手指在准考证上反复摩挲,纸面的纹路硌着他的老茧,突然想起自己十五岁辍学那天,班主任拉着他的手说的最后一句话:“铁根,读书不是唯一的路,但它是最宽的那条,别让自己以后后悔。”那天的风很大,吹乱了他的头,却没吹醒他,直到二十年後的今天,他才懂那句话的意思。
第四节:迟来的入场券
王铁根报成人高考那天,天刚蒙蒙亮。他拿着张哥给的招生简章,在工棚里反复看,手指在“报名时间”那行字上画了圈。王盼蹲在旁边,正在背单词,手里拿着本旧课本,是李明亮中学时用过的,args里写满了笔记,有些地方还画着小小的笑脸。“爸,你真要考?”王盼的声音里带着惊讶,手里的单词卡上,“engeer”这个词被圈了又圈,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钢筋架。
“你也得考。”王铁根把成人高考报名表推到儿子面前,又从口袋里掏出张职高的招生简章,“先去读职高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再考大专,跟你李哥一样。”他顿了顿,声音有些沙哑,“爸这辈子就这样了,没读过书,只能靠力气吃饭,但你不能像我,连扇门都打不开,明明有本事,却没人看得见。”
备考的日子像在焊一根特别长的钢筋,枯燥却充满希望。王铁根白天在工地干活,汗水湿透了工装,晚上就在工棚里看书,字典翻得卷了边,每个生字旁边都画着钢筋的图案——他用自己的方式记单词,“混凝土”旁边画着搅拌车,“力学”旁边画着弯曲的钢筋,“误差”旁边画着焊枪和标尺。工棚里的灯很暗,他就把书本凑到灯泡底下,眼睛看酸了,就滴几滴眼药水,继续看。
李明亮成了他们的“编外老师”。每天下班后,他都会带着教材和试卷来工棚,放弃了空调房,坐在满是油污的小板凳上,耐心地给王铁根讲数学公式:“王叔,这道勾股定理题,就像您焊直角钢筋的时候,两条直角边是钢筋,斜边就是对角线,算出来的长度才能保证直角标准。”他总能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工地上的实际活儿联系起来,让王铁根豁然开朗。给王盼补英语时,他会用最简单的单词造句:“thisisasteebar(这是一根钢筋)”“hedued(他会焊接)”,让王盼更容易理解。
工友们起初还嘲笑他们:“都这把年纪了,还折腾啥?读书能当饭吃?”可当王铁根用学来的工程知识,指出设计院图纸上的一处错误——那处钢筋的受力计算有误,可能导致结构不稳,避免了一场重大事故时,没人再笑了。那天,监理拍着他的肩膀说:“老王,你这水平,比很多科班出身的技术员还扎实,要是有个文凭,早就当主管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盼的职高录取通知书寄到工地那天,王铁根正在焊一个特别复杂的桥梁钢筋节点。儿子举着红色的录取通知书,在他面前蹦着转圈,声音里满是兴奋:“爸!我考上了!机电一体化专业!以后我就能修自动化设备了!”王铁根的手突然抖了下,焊枪的火花溅在手套上,烧出个洞,他却没觉得疼。他摘下手套,接过录取通知书,红色的封面在阳光下闪着光,烫得他手指麻。他想起自己年轻时,把父亲的遗像藏在工具箱里,每次遇到难处,就拿出来看看,照片里的老人穿着打补丁的中山装,手里攥着半截没抽完的烟,眼神里满是期待:“铁根,咱娃要是能读书,可别拦着。”
那时候他总嫌父亲唠叨,觉得“读书不如学手艺”,直到现在才懂,父亲不是盼着儿子当大官、赚大钱,是盼着儿子能有选择的余地,不用像他一样,一辈子攥着钢筋,指缝里的铁锈洗都洗不掉。王铁根把录取通知书贴在胸口,粗糙的指腹反复摩挲着封面上的校徽,突然红了眼眶——这张纸,不仅是儿子的入场券,也是他对父亲的交代。
成人高考的前一晚,工棚里格外安静。王铁根翻来覆去睡不着,索性坐起来看书,台灯的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映在满是钢筋锈的墙上。李明亮提着个保温桶过来,里面是刚煮好的鸡蛋和牛奶:“王叔,明天考试别紧张,就像您焊钢筋一样,稳着来就行。”他还带来了父亲当年的准考证,“您看,我爸当年比您还紧张,考前一夜没睡,结果考了全县第三。”
王铁根摸着那张泛黄的准考证,指尖能感受到纸面的磨损,仿佛能摸到李建国当年握笔的温度。“我怕考不上,给盼儿丢人。”他的声音有些颤,活了四十年,在工地上跟钢筋较劲从不怯场,可面对考场,却像个没底气的孩子。
“您都把《建筑力学》背下来了,还怕啥?”李明亮笑着把牛奶递给他,“您记得上次您指出图纸错误时,监理怎么说的?您的实践经验,比课本上的知识还金贵,考试只是让您把这些经验,变成能被看见的凭证。”
考试那天,王铁根特意穿了件干净的衬衫,是王盼用攒了半年的零花钱买的。走进考场时,他看见很多跟他一样的中年人,有的穿着工装,有的背着工具包,手里都攥着准考证,眼里满是紧张和期待。监考老师检查准考证时,看着他布满老茧的手,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了鼓励的笑容:“加油,不容易。”
拿到试卷的那一刻,王铁根的心跳得飞快,可当他看见第一道题——“简述钢筋焊接的常见缺陷及预防措施”时,突然就不慌了。这是他干了二十年的活儿,每一个缺陷的成因、每一种预防的方法,都刻在他的骨子里。他握着笔,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那些曾经让他头疼的文字,此刻变成了最熟悉的语言,就像在给年轻工友讲解焊接技巧一样自然。
成绩公布那天,王铁根正在工地指导年轻焊工。张哥拿着手机跑过来,声音都在抖:“铁根!考上了!你考上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了!”王盼从后面冲过来,抱着他的脖子又蹦又跳:“爸!你太厉害了!我们以后都是学生了!”
去学校报到那天,李明亮开车送他们父子俩。车里放着老歌:“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王铁根看着窗外掠过的高楼大厦,玻璃幕墙上映出自己的影子——不再是那个满身钢筋锈、只敢在工地上抬头的工人,而是个背着书包、眼里有光的学生。他突然觉得,那层曾经让他绝望的玻璃天花板,其实是面镜子,以前只照出自己的狼狈和不甘,现在却能照出未来的模样,清晰又明亮。
开学第一课,老师让每个人介绍自己的经历。王铁根站起来,手里拿着那张皱巴巴的初级技能证,声音洪亮:“我叫王铁根,干了二十年钢筋工,以前我觉得文凭没用,直到我儿子因为没学历找不到工作,我才知道,学历不是废纸,是能让别人看见你本事的钥匙。今天我坐在这里,不是想跟年轻人抢机会,是想告诉大家,只要愿意学,什么时候都不晚。”
台下的掌声响了很久,王铁根看见很多同学都红了眼眶,其中有个跟他一样的农民工,手里攥着跟他相似的技能证,朝他用力点了点头。那一刻,他突然明白,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有很多像他一样的人,在为自己、为孩子,重新寻找人生的考场。
第五节:两代人的考场
三年后的毕业典礼上,阳光格外明媚。王铁根穿着深蓝色的学士服,帽檐上的流苏垂在耳边,跟王盼并肩站在主席台下——儿子已经从职高毕业,凭借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本科院校的机械工程专业,手里拿着国家奖学金证书,笑得像朵迎着阳光的向日葵。
李明亮作为优秀校友代表站在台上言,目光扫过台下,最后落在王铁根身上:“我想给大家讲一个人的故事,他是我们学校年龄最大的学生之一,每天白天在工地干活,晚上熬夜看书,字典翻烂了两本,笔记记满了五本。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没有‘太晚’,只有‘不敢’。我父亲常说,矿井里的金子不会自己光,得有人用锄头把它挖出来,而读书,就是那把最锋利的锄头,能帮我们挖开障碍,看见更大的世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台下的掌声雷动,王铁根看见张哥坐在第一排,手里拿着崭新的成人高考准考证——去年他也报了名,今年刚入学,专业是“工程造价”;看见当年嘲笑他的工友老周,现在正拿着笔记本在角落里记笔记,据说他也打算考个技能证,以后想当技术员;还看见李明亮的父亲李建国,那个跟他一样的老农民工,穿着笔挺的西装,胸前别着校徽,眼里的泪水在阳光下闪着光,像两滴融化的金子。
王铁根的毕业论文题目是《钢筋焊接的误差控制与实践应用》,里面引用了他二十年工地生涯里积累的上千组实践数据,详细分析了不同环境、不同型号钢筋的焊接技巧,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答辩那天,评委老师拿着他的论文,连连称赞:“你的研究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价值,解决了很多工地上的实际问题,比很多科班出身的学生做得还扎实。”
毕业后,王铁根被一家大型建筑公司聘为技术顾问,负责指导年轻技术员的实操工作,月薪是他当钢筋工时的五倍。他依然会经常去工地,戴着安全帽,手里却多了个平板电脑,里面存着最新的行业规范和设计图纸。但他从不放弃手工焊接,每次有新员工入职,他都会亲自演示:“机器再精准,也焊不出人情味儿,你们得记住,每一根钢筋后面,都连着一栋楼的安全,连着很多人的家。”
王盼的毕业设计是一台“智能钢筋焊接设备”,他把父亲的实践经验融入到设计里,设备能根据钢筋的材质、直径自动调整焊接参数,还能实时检测焊点质量,避免误差。这个设计不仅获得了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一等奖,还被多家企业看中,想要合作量产。企业来签约时,问他有什么要求,王盼想了想,说:“我想在厂里设个免费培训基地,教农民工师傅学技术、考证书,让他们也能有机会当技术员。”
培训基地揭牌那天,王铁根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坐满了和他当年一样的农民工——他们穿着工装,手里拿着课本和准考证,眼里的光像焊枪的火花,明亮又坚定。他想起自己曾经说过“文凭没用”,想起王盼摔碎的半导体,想起李建国那张泛黄的准考证,突然明白,所谓的“龙门”,其实是一座用知识和努力铺成的桥,前辈们铺的砖,后辈们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课程结束时,王铁根给每个人了一张自己当年的准考证复印件,上面用红笔写着一行字:“人生的考场没有年龄限制,没有身份区别,只要你愿意提笔,永远都有机会写下属于自己的答案。”
夕阳透过教室的窗户,照在一张张年轻或沧桑的脸上,也照在王铁根的老茧上。那些曾经攥着钢筋、搬过砖头、拧过螺丝的手,现在握着笔,在试卷上写下工整的字迹,在笔记本上记下专业的知识,像在焊一根特别长的钢筋——一头连着过去的苦难和不甘,一头通向未来的光明和希望。
王铁根站在教室门口,看着夕阳把父子俩的影子拉得很长,两代人的脚印叠在一起,在通往未来的路上,踩出了坚实的声响。他知道,自己和儿子只是跨过了人生的第一道门槛,后面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但他不再害怕,因为他已经懂得:读书不是为了摆脱底层,而是为了让底层的人有更多选择的权利;学历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让每个努力生活、认真做事的人,都能被世界看见,被命运温柔以待。
就像此刻,晚风拂过教室的窗户,带来远处工地的钢筋碰撞声,那声音不再是枯燥的劳作信号,而是变成了一充满希望的歌——一属于劳动者、属于追梦者、属于所有在人生考场上永不放弃的人的歌。
喜欢人间烟火故事集请大家收藏:dududu人间烟火故事集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有些人生来就是绿叶,只为衬托花朵的美丽,林栀意就是天生的女配命。她会在各个小说的女配身上觉醒意志,搅合不受欢迎的剧情,以免小说世界崩裂。本想过好自己小日子,少上演读者老爷膈应的恶毒女配剧情,却万万想不到,她不爱后男主不干了。为她痴,为她狂,按着她头咣咣撞胸膛第一世界美女秘书要和前男友复合(霸总文学)喜欢男主四...
文案女设计师做个上门调查,却意外开启了NP体质几个千年老妖,修炼成人,需要炉鼎提升妖力,渡过天劫什幺?我就是炉鼎?等等,这淫荡的身体是怎幺回事?姑娘,你需要和我等双修,才能活下去一个女设计师和四个千年老妖的...
叶罗丽雷影相随作者冰凌寒幽文案暴躁的雷电也有安静的时候。叶罗丽魔法,电的声色,雷的颤意,晃若长空!叶罗丽魔法,如影随形!影子无处不在,它虽不能如光一般闪耀,但却可以治愈雷电的暴躁,也可以成为你的影子,使你更加强大。庞尊,影子会伴你左右,如影随形。到底是死后的重生,还是命定的回归。敬请期待,叶罗丽雷影相随专题推荐治愈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
言情部好不容易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新书灵,部长看着新书灵由内而外散发出的高贵气质,大气不敢喘一下。一想到这是容貌TOP级的书灵,部长发任务的时候还千叮咛万嘱咐别人喜欢你是应该的,你可别沉迷爱情不回来了。生怕自己丢了个得力助手。结果,新书灵以一己之力以十倍的数量拉高了言情部的投诉率。部长一打听才知道,新书灵叫甘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