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初夏的辰时已带着几分燥热,养心殿内的龙涎香与墨香交织,却压不住满语对话带来的凝滞感。江兰捧着刚温好的银壶站在屏风后,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壶壁的云纹——这是她升为贴身侍女的第五日,按规矩需全程随侍胤禛处理政务,可此刻,她却像被隔在一层无形的屏障外。
内间传来胤禛与满族大臣马齐的对话,满语的卷舌音与短促音节混在一起,江兰只能勉强捕捉到“火耗归公”“山西”等零星汉语词汇,其余全是陌生的音。马齐手持一本满文奏折,语气带着几分急切,手指在纸页上快滑动,胤禛则眉头微蹙,偶尔用满语回应几句,音节铿锵,显然是在讨论新政推进的细节。
“去把那本满文奏报取来。”胤禛突然用汉语吩咐,江兰连忙应声,轻步走到御案旁,目光却不敢乱扫——满文奏折的标题是弯弯曲曲的蝌蚪状文字,她一个都不认识,只能凭位置判断哪本是马齐刚才递上的。刚将奏折递到胤禛手中,就听他对着马齐用满语说了句简短的话,马齐随即看向江兰,用生硬的汉语补充:“皇上让你……去取‘ho’,你知道是什么吗?”
江兰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ho”?她从未听过这个音,愣在原地,指尖攥紧了银壶的提梁,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内间的空气骤然安静,马齐的目光带着几分审视,胤禛也抬眼看向她,眉头微挑,显然在等她回应。
“回……回大人,奴才……奴才不知‘ho’是何物。”江兰躬身回话,声音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窘迫——这是她升为贴身侍女后第一次“失仪”,竟是因为听不懂满语。
“是炭火。”胤禛的声音带着几分淡意,没有责备,却让江兰的脸颊瞬间烫。她连忙应声“是”,快步退到外间添炭火,银壶的提梁被手心的汗浸得滑,心里满是懊恼——护理知识能处理伤口,财务思维能查染料价差,可若是连皇上的满语指令都听不懂,再强的本事也没法近身分忧,更别提参与满文新政奏折的处理。
添完炭火回到内间,马齐已告退,胤禛正低头批阅一本满文奏折,明黄色的常服袖口搭在御案边缘,露出的手腕上青筋微显。江兰轻步将新添的炭火盆往御案旁挪了半尺,动作比往常更轻,却依旧能感受到胤禛投来的目光——那目光里没有不满,却带着几分“知晓短板”的通透,让她愈清醒:在这满汉交融的御前,满语不是“可选技能”,是“必备门槛”。
当日午后当差,江兰整理奏折时特意留意——内务府送来的新政奏报中,近三成是满文书写,涉及“蒙古王公朝贡”“东北垦荒”等核心事务,连山西火耗归公的奏报里,都夹着满族官员的满文批注。她捧着一本满文垦荒奏报,指尖划过陌生的文字,护理课上培养的“问题解决思维”让她立刻意识到:若不学满语,别说参与新政决策,连基础的奏折整理都做不周全,之前靠细心攒下的信任,迟早会因这短板受损。
“江兰姑娘,你对着满文奏折呆呢?”苏培盛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手里还拿着一本刚核对完的清单,“这些满文奏报,都是给满族大臣看的,你不用急着整理。”
江兰转过身,躬身道:“公公,奴才是在想,若是听不懂满语、看不懂满文,往后怕是没法帮皇上处理这些奏报。您看,这垦荒奏报里的满文批注,奴才一个字都认不得,万一漏了关键信息,可就误事了。”
苏培盛看着她手里的奏报,眼底多了几分认可:“你能想到这点,说明你心思真在做事上。御前确实需要懂满语的近侍,之前的总管嬷嬷就会些基础满语,可惜去年告老了。你若是想学,我可以帮你找个人——负责教宫女读书的魏公公,他是镶黄旗出身,满语说得地道,还会写满文,就是性子有些刻板,得好好求他。”
江兰心里一喜,连忙躬身道谢:“谢公公!奴才定当好好求教,绝不辜负公公的好意!”
次日辰时,江兰特意提前半个时辰到养心殿,按苏培盛的指引,去了位于西跨院的“教习房”。魏公公的书房不大,靠墙摆着满架的线装书,大多是满文典籍,桌案上放着一支狼毫笔,砚台里的墨汁还泛着新鲜的光泽。魏公公年近六十,须花白,穿着深蓝色的绸缎太监服,正低头用满文抄写《八旗则例》,见江兰进来,头也没抬,只淡淡道:“苏培盛跟我说了,你想学风满语?”
“是,奴才江兰,求魏公公指点。”江兰躬身行礼,腰弯得比往常更低,“奴才深知满语对御前当差的重要性,愿每日抽两个时辰学习,绝不耽误本职差事。”
魏公公这才放下笔,抬眼打量她——目光扫过她腰间的“御前近侍”腰牌,又落在她指尖残留的墨渍上,语气缓和了几分:“御前侍女想学满语,倒是少见。不过满语不比汉语,音绕口,文字复杂,你得有耐心。我每日辰时前有空,你过来,我先教你基础音和常用词汇,能不能学会,就看你的悟性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谢魏公公!奴才定当用心!”江兰连忙应下,从随身的蓝布包里掏出一个新做的粗布本子——是春桃帮她缝的,里面用炭笔写着“满语学习笔记”五个字,她特意留了空白页,准备记录词汇。
接下来的日子,江兰把“卷王”劲头全用在了满语学习上。魏公公每日教十个基础词汇,从“茶(cha)”“水(uke)”“炭火(ho)”这些日常事物开始,再到“奏折(bithe)”“笔墨(oosuigan)”等御前常用词。江兰现,满语的音虽绕口,却有不少词汇与汉语音相近,或是能与具体事物绑定,这让她想起现代学英语时用过的“联想记忆法”——将陌生词汇与熟悉的场景、事物绑定,能大幅提高记忆效率。
她立刻把这个方法用在满语学习上:记“茶(cha)”时,就盯着手里的银壶,每次奉茶都默念三遍“cha”;记“炭火(ho)”时,添炭时就摸着炭盆的纹路,把“ho”的音和炭火的温热感绑在一起;记“奏折(bithe)”时,整理奏折就用指尖划过满文标题,默念“bithe”的音节。为了强化记忆,她还在东偏院的各处贴满了粗布纸条:樟木衣柜上贴“衣服(biyan)”,紫檀木书桌上贴“笔(oo)”“墨(siyan)”,甚至连院中的石榴树上都贴了“树(dergi)”——每次看到这些纸条,就像护理课上背解剖名词一样,反复强化印象。
白日当差时,她还会抓住一切机会“实战”:听到苏培盛用满语跟小禄子吩咐“取纸(fiyan)”,就悄悄在心里重复“fiyan”;看到满族小太监递满文文书,就盯着文书封面,默念“bithe”。遇到记混的词汇,她会在夜间回到东偏院后,借着宫灯的光翻笔记,用现代“思维导图”的思路,把相关词汇归类——比如“御前事物类”(茶、炭火、奏折)、“日常用品类”(衣服、笔、纸),每个类别下画简单的符号,比如“茶”旁画个小银壶,“炭火”旁画个小炭盆,让记忆更具象。
短短五日,江兰就掌握了三十多个常用满语词汇,甚至能听懂简单的短句。比如苏培盛用满语说“ukebuye”(添水),她能立刻反应过来去提温水;小禄子说“hosabu”(看炭火),她能马上检查炭盆的火势。魏公公见她学得快,还额外教了她几句常用指令,比如“bithedeo”(递奏折)、“”(拿茶),甚至笑着说:“你这丫头,记性比当年学满语的格格还好,果然是用心了。”
转机生在第七日的午后。当时胤禛正伏案批阅一本满文垦荒奏报,窗外的蝉鸣有些聒噪,御案旁的炭盆已烧得只剩半盆红烬,火星偶尔迸出,却没了之前的热度。江兰站在一旁候着,正低头在心里默念刚学的“冷(sikan)”“热(duen)”,就听胤禛头也没抬,用满语随口说了句:“hodasaha。”
这句话音节简短,江兰的第一反应就是“炭火”相关——“ho”是炭火,“dasaha”是“添”的意思(前几日魏公公刚教的动词)。她没有犹豫,也没有像上次那样愣神,而是快步走到外间,提着炭筐轻步回到内间,动作熟练地往炭盆里添了三块银霜炭,还特意用炭夹将旧炭拨匀,让新炭能更快燃烧。
“你听得懂满语?”胤禛突然抬头,目光落在她身上,带着几分明显的意外。他刚才说“hodasaha”(添炭火),本是随口吩咐,没指望江兰能听懂——之前马齐在时,她连“ho”都不知道,不过几日,竟能立刻反应过来。
江兰添炭的手顿了顿,连忙躬身回话,语气带着几分谦虚:“回皇上,奴才前几日跟魏公公学了些基础满语,刚好听懂了‘添炭火’的吩咐,若是有音不准的地方,还请皇上指正。”
“哦?魏公公教你的?”胤禛放下笔,指尖轻轻敲击御案,目光里的意外渐渐变成了认可,“学了几日?”
“回皇上,七日。”
“七日就能听懂简单指令,倒是学得快。”胤禛的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弧度,目光扫过她腰间的腰牌,又落回满文奏报上,“这满文垦荒奏报里,提到东北垦荒的‘牛录’数量,你知道‘牛录’用满语怎么说吗?”
江兰心里一紧——“牛录”是满族的军事编制单位,魏公公没教过,可她记得整理满文奏报时,见过“niru”的音标注。她犹豫了片刻,还是小声回道:“回皇上,奴才……奴才在奏报上见过‘niru’的标注,想来是‘牛录’的满语说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错,是‘niru’。”胤禛点了点头,语气比刚才更温和,“往后你整理满文奏报时,若是遇到不懂的词汇,可以问魏公公,也可以来问朕。新政涉及不少满蒙事务,懂些满语,对你帮朕整理奏报有好处。”
“谢皇上恩典!奴才定当用心学,不辜负皇上的信任!”江兰躬身道谢,后背已沁出薄汗——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激动。胤禛的这句话,不仅是对她满语学习的认可,更是默许她接触更深的满文新政事务,这比任何赏赐都让她踏实。
退出内间时,苏培盛正站在屏风旁,见她出来,悄悄比了个“好”的手势,眼里满是赞许。“我听说你听懂皇上的满语指令了?”苏培盛压低声音,语气带着几分兴奋,“魏公公刚跟我说,你学满语比谁都用心,连夜里都在背词汇,果然没白费功夫。”
“都是托公公的福,帮奴才找了好老师。”江兰笑着回话,心里满是暖意——苏培盛的扶持、魏公公的指点、自己的努力,终于让她突破了满语这个短板。
当日傍晚,江兰回到东偏院,看着墙上贴满的粗布纸条,伸手摸了摸“ho”的纸条,又摸了摸胸口的墨玉佩——外婆曾说“兰兰学东西快,只要用心,没有学不会的”,如今在这雍正朝,这句话依旧管用。她从布包里掏出满语笔记,翻开新的一页,写下“niru(牛录)”“dergi(树)”等新学的词汇,还在“niru”旁画了个小旗帜(代表军事编制),心里默默盘算:接下来要学满文奏折的专业词汇,比如“火耗归公(huohaoguigong,满语需音译+意译,她暂时记为‘huohaogggun’)”“摊丁入亩(tandgruu,暂记为‘tandgu’)”,这样才能真正帮皇上处理新政事务。
夜里,宫灯的暖光映在满语笔记上,江兰还在背诵新学的词汇。院中的石榴树在风里轻晃,花瓣落在窗台上,带着淡淡的清香。她想起白日胤禛的认可,想起魏公公的夸奖,心里愈坚定:满语只是第一步,往后还要学更多本事,比如满文书写、满蒙事务常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新政的核心,帮皇上推进火耗归公、摊丁入亩,也让家人彻底摆脱包衣身份。
次日清晨,江兰刚走进养心殿,就见魏公公在文书房等她,手里拿着一本满文小册子:“这是《满语常用指令集》,你拿去看,里面有不少御前常用的句子,对你当差有帮助。”
江兰接过小册子,指尖触到泛黄的纸页,心里暖暖的:“谢魏公公!奴才定当好好研读!”
“你不用谢我,是皇上让我给你的。”魏公公笑着说,“皇上还跟我说,若是你学得快,往后可以让你帮忙整理满文奏报的摘要,用汉语标注关键信息,方便皇上查阅。”
江兰心里一震——这意味着,她的满语能力已得到皇上的认可,即将参与到满文新政奏折的处理中,离新政核心又近了一步。她躬身道谢后,捧着小册子走到文书房,翻开第一页,“hodasaha(添炭火)”的字样映入眼帘,旁边还有魏公公用汉语写的注释。她想起七日前听不懂“ho”的窘迫,再看如今能看懂简单句子的自己,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在这雍正朝的御前,只要肯用心,再大的短板都能变成进步的阶梯。
内间传来胤禛翻奏折的声音,江兰深吸一口气,捧着刚整理好的满文奏报轻步走进去。这次,她的目光扫过满文标题时,不再是全然的陌生,而是能认出“bithe(奏折)”“niru(牛录)”等词汇。她将奏报轻轻放在御案旁,用刚学的满语轻声道:“bithedeo,皇上。”(递奏折,皇上。)
胤禛抬头看了她一眼,眼里满是笑意,用满语回道:“yasui(好)。”
这简短的对话,像一道暖流,瞬间淌过江兰的心底。她知道,学习满语的必要性,不仅在于突破沟通障碍,更在于获得了参与新政的“入场券”。往后,她会继续用现代的学习方法,高效掌握满语,为推进新政、实现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窗外的蝉鸣依旧,却不再显得聒噪,反而像为她的进步奏响的序曲,伴着满文奏折的墨香,在养心殿内久久回荡。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dududu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在末世痛苦挣扎了三年之后,林碧玉穿越了。带着与动植物交流沟通的能力,穿越进了红楼梦混杂清朝九龙夺嫡的世界。好消息嫡出长女高官千金家庭和睦富得流油。坏消息弟弟注定夭折父...
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版权归作者所有,请于阅览后24小时内删除。快穿霉姐逆袭作者甘笔梅杰人如其名,是只霉运当头的姐。在她被未婚夫不是人弄得家破人亡的当儿,一只恶魔出现在她面前,许诺帮她,条件则是梅杰泪流满面姐后悔了行不?姐不想当没有知情权的主角OR配角!本文属快穿类,但剧情并非事先设定好,需要女专题推荐甘笔快穿逆袭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
小说简介炮灰虽蠢,却实在美丽作者苍久零完结番外晋江VIP20250215完结总书评数417当前被收藏数4424营养液数322文章积分35359664简介雄竞禁忌挖墙脚万人迷修罗场强取豪夺夺人所爱沉浸式穿越炮灰系统一直在三千小世界寻找合适的宿主她不需要有力量不需要有手段,甚至不需要有智慧,只需要老老实实当给主角铺路...
无系统,无套路,无狗血,重点是看起来超爽,作者更新超快的,一章4000字左右,还有谁能给你写出来?入灵界后,我靠卡牌制霸,谁见了不得叫一声霸霸。...
沈南城喜欢我女友周思雅。在校门口跟我宣战时,一辆失控的轿车冲了过来。是沈南城的爸爸救了我们。自此以后,沈南城一口咬定他父亲是为了救我而死。为了还恩,周思雅逼着我答应替沈南城做100件事偿还恩情。她逼着发烧40度的我,冒着瓢泼大雨给沈南城送伞。也逼着我在台风天气,穿过大半个城市给沈南城送药。逼着我在冻雨天为沈南城爬千层天梯祈福。我曾把辛苦了一年的工作成果拱手相让也曾在千金难求的画作上冠以他名更在他病入膏肓时赠他一肾。可这些都不够!眼看快做满第100件事时,沈南城却想要我的心脏。这一次,对沈南城予取予求的周思雅却犹豫了...
人是需要亲密接触的,她何尝不希望被人抚摸头发,被人紧紧抱着。此时此刻,弟弟的拥抱让她肌肤长久以来的干渴得以缓解。久旱逢甘霖,她刚从书上看到这句话了。敢爱敢恨的姐姐×温柔的小哭包弟弟,同父异母,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