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胤禛听得连连点头,手指在奏请册上轻轻敲了敲:“就按你说的办!朕给你三样支持:一,内务府拨银一千两,作为调研经费和批试点启动资金;二,让兵部调十辆带棉帘的马车,给调研团赶路用,免得天冷冻着人;三,朕下一道‘护理推广谕旨’,明着要求各州县官员全力配合,不许推诿拖延。朕给你半年时间,先在江南、山东、西北各选一个基础好的州县做试点,做出能复制的样板,再逐步往全国推。”
江兰躬身叩谢,起身时指尖仍有些颤——这不仅是护理坊的“新机遇”,更是她从“京城护理推动者”走向“全国民生决策者”的关键一跃。从前她的事业局限在京城的几间护理坊和合作医馆,如今有了胤禛的政策支持,她能把现代护理知识带到江南的漕运码头、山东的灾后村落、西北的边疆军营,救更多此前触及不到的百姓,这正是她穿越而来的初心,也是她一步步靠近“时代变革者”目标的重要印记。
从养心殿回来,江兰没敢有片刻耽搁,立刻让人去太医院请合作的大夫,又召集春桃、玲儿、小莲、江丫蛋、钱贵、孙强这些核心成员,在研究室里开起了全国推广筹备会。案上摆着刚画好的地域地图,江兰用炭笔在上面圈出四个调研方向,指着地图说:“现在咱们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是组建调研团,尽快分四路出;第二步是结合调研情况,制定‘地方护理坊建设最低标准’;第三步是提前培训一批‘地方讲师储备队’,等试点确定了就能直接派过去。”
组建调研团是第一步,也是最考验人选的一步。江兰按“地域适配、能力匹配”的原则一一敲定:江南组选懂工匠护理的玲儿当队长,配两名有医馆合作经验的学员,再加太医院的陈大夫——陈大夫本是江南苏州人,熟悉当地的潮湿气候和常见的工匠外伤;山东组由懂灾后护理的小莲带队,配两名参与过艾草膏制作的学员,搭配太医院的李大夫,李大夫上个月刚从山东赈灾回来,清楚流民的居住条件和染疮情况;西北组交给有军队护理经验的钱贵,配两名曾在军营当医护兵的学员,加太医院的王大夫,王大夫常年研究西北草药,知道哪些本地草药能替代京城的止血消炎药材;西南组则让懂小儿护理的江丫蛋牵头,配两名擅长跟百姓打交道的学员,再请太医院去过西南的张大夫同行,张大夫熟悉山地里的跌打损伤和小儿常见病症。
“你们去了地方,要重点做三件事,”江兰给每个队长了一本提前印好的“调研手册”,手册里按“病症记录、物资考察、需求访谈”分了三大栏,每栏都列着具体的问题,“一,记病症:当地百姓最常犯的病是什么,是因气候、劳作还是环境引起的,记录清楚症状和常见处理方式;二,看条件:当地能找到哪些可用的草药、布料,有没有闲置的房屋能改造成护理所,百姓家里有没有炭火、陶锅这些基础工具;三,问需求:跟官员聊他们最急着解决的护理问题,跟百姓聊他们最想学的护理法子,跟工匠聊干活时最容易受伤的地方。每周必须写一封回信,把调研情况详细报回来,咱们也好及时调整计划。”
玲儿接过手册,指尖摩挲着封面上的“江南组”字样,认真保证:“姑娘您放心,江南的工匠护理我熟,一定把当地的需求摸得明明白白,不耽误后续推广。”江丫蛋也攥紧手册,抬头时眼里满是坚定:“姐姐,西南的小儿护理我会好好学,张大夫也答应教我认山地草药,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托付。”
第二步制定“地方护理坊建设标准”,江兰交给心细的春桃牵头。春桃整理了京城护理坊的建设经验,又结合各地可能的条件,反复修改后定下“最低标准”:场地至少要两间房,一间接诊用,一间做培训,地面得平整,能开窗通风——尤其江南潮湿,通风不好容易让草药霉;人员配置上,每个护理分坊配名从京城派去的讲师,再选名本地识字、细心的百姓当学员,跟着讲师学三个月就能独立处理基础护理;物资方面,必备“三物”:当地能找到的、煮软或捶软的布料(代替京城的粗布)、三种以上本地常见的止血消炎草药、按地域定制的简化版护理手册——比如西北版手册里会多写羊毛布包扎和本地止血草的用法,江南版则侧重防疮和潮湿环境下的伤口护理。
“标准不能定得太高,”江兰特意拉着春桃核对细节,“比如西北州县可能找不到太多棉布,就允许他们用当地的羊毛布代替,只要煮软了不扎皮肤就行;西南山地找不到沙棘叶,就教他们用当地的止血草捣成粉,关键是‘实用、能落地’,不能为了追求跟京城一样,让地方官员觉得难办。”
第三步培训“地方讲师储备队”,江兰从京城护理坊的学员里挑了五十名实操最优秀、能吃苦的,组成储备队,每天抽两个时辰专门教“地方适配护理法”。比如教他们江南潮湿地区如何用艾草煮水给百姓擦身防疮,西北干燥地区怎么准备冷水桶应对突烫伤,山东灾后如何教流民勤晒被褥防感染,西南山地怎么用竹筒做简易的蒸汽吸入工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孙强是储备队的队长,他之前在军队里培训过医护兵,最懂怎么快教“能直接用的法子”。他拿着模拟的竹筒蒸汽工具,跟队员们演示:“西南山地缺陶锅,咱们就教百姓用竹筒装热水,上面盖块布,让咳嗽的人对着布呼吸蒸汽,一样能缓解症状。记着,教百姓的法子越简单、越用得上,推广得就越快。”他还跟江兰保证:“姑娘,我们一定把这些适配法子学扎实,等调研团回来确定了试点,我们随时能出,把护理坊的法子教给更多人。”
护理坊要向全国推广的消息,没几日就传遍了京城的街头巷尾,百姓们的反响比预期更热烈,处处都是盼着推广落地的温暖细节。文兴堂的王掌柜第一个乐呵呵地跑来报喜:“江诰命,您这消息一出来,俺们书铺的护理手册更卖疯了!刚才有个从杭州来的商人,一下买了五十本,说要带回杭州给知府大人看,催着杭州也快点设护理所呢!”
南城护理所的张老栓,听说玲儿要带队去江南,特意揣着一双新做的布鞋来护理坊。他把布鞋塞给玲儿,搓着手说:“玲儿姑娘,你要去江南,江南冬天潮得很,这鞋是俺用新棉花做的,鞋底纳得厚,暖和还防潮。俺在码头听江南来的工匠说,他们干活时总砸伤手,你去了一定要好好教他们护理法子,让他们少遭点罪。”
江老实和江王氏也忙着给调研团准备路上的东西。江老实扛着斧头在院子里劈柴火,把劈好的干柴装了十个布包:“西北冷,调研团的孩子们带去烤火,别冻着;江南潮,俺还晒了些干艾草,装在小布包里让他们带去,煮水擦身能防疮。”江王氏则在厨房忙着做芝麻饼,把烤得喷香的饼子分装在油纸袋里:“路上赶路饿了就能吃,别饿着肚子调研。他们是去给外地百姓办事的,得好好的才能干成事。”
连宫里的太后,都特意让宫女送来了二十匹质地上乘的绸缎:“兰丫头,让调研团的孩子们带上这些绸缎,去了地方给州县官员送些做小礼,往后办事也能顺畅些。你这推广护理的事,是积德行善的大好事,哀家肯定支持你。”
江兰看着眼前这些琐碎却温暖的细节,心里满是感动——护理坊的品牌效应,从来不是她一个人的功劳。是京城百姓的口口相传、太医院的专业协作、军队的实战反馈、胤禛的政策支持,还有家人的默默陪伴,才让这个“品牌”有了温度,有了能跨越地域、向全国辐射的力量。
调研团出那日,天刚蒙蒙亮,护理坊门口就挤满了送行的人。玲儿带着江南组的人,背着装满定制手册和草药样本的包袱,走到江兰面前深深鞠躬:“姑娘,俺们走了,一定不辱使命,把江南的情况摸清楚!”江兰递过一个裹着棉套的暖炉:“路上小心,多写信回来,遇到解决不了的事别硬扛,随时让人传消息。”
看着四队调研团的马车渐渐消失在巷口,春桃轻声感叹:“姑娘,您的事业,这下真的要走出京城,走向全国了。”江兰望着马车远去的方向,轻轻点头——她仿佛能透过清晨的薄雾,看到江南漕运码头上,工匠们用着改良的包扎法,不用再因伤口感染耽误干活;山东的灾后棚子里,流民们擦着艾草膏,身上的疮疡渐渐愈合;西北的边疆军营旁,护理分坊里的伤兵正接受后续护理,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西南的山村里,母亲们按着小儿护理法,小心地给孩子喂着调理的草药,孩子不再因小小的风寒就夭折。
这就是护理坊“品牌效应”的真正意义——它从来不是一句空泛的名声,而是能实实在在走进百姓生活的“救命法子”,是能解官员燃眉之急的“民生方案”,是能成为百姓依靠的“希望符号”。而对江兰来说,这更是她“卷王之路”的新——从京城的几间护理坊,到覆盖全国的护理网络;从单纯的护理技术输出,到参与全国性的民生规划;她将借助这次推广机遇,整合更多地方的医疗资源,建立更广泛的民生影响力,为胤禛的新政搭建起“医疗民生保障体系”的框架,也为自己从“穿越者”到“时代变革者”的蜕变,铺就更广阔、更坚实的道路。
此时的养心殿里,胤禛正捧着江兰呈上来的“全国护理推广规划图”细细翻看。图上用不同颜色的炭笔标注了试点州县、调研路线、讲师储备数量,甚至连各地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应对办法都列得清清楚楚,细致又周全。他指着江南试点的标注,对苏培盛说:“江兰这丫头,做事总是这么稳妥周全。她的护理坊,往后就是新政民生的‘基石’,各州县把护理推广好了,百姓健康了,能安心干活、过日子,新政才能扎下根,走得更稳、更远。”
苏培盛在一旁躬身应和:“皇上英明!江诰命不仅有真本事,还能得民心,让她来推动这事,比派多少官员去督促都管用。您看京城百姓的反应就知道,这护理坊的法子,是真真正正落到百姓心坎里去了。”
窗外的雪还在轻轻飘落,落在护理坊的院墙上,也落在养心殿的琉璃瓦上,却挡不住春天的脚步。护理坊的“品牌效应”,就像这雪地里埋下的种子,即将在全国的土地上生根芽,在江南的漕运码头、山东的田间地头、西北的边疆军营、西南的山地村落,开出一朵朵“健康民生”的花。
江兰站在护理坊的院子里,望着远处渐渐亮起来的天色,心里清楚——这只是开始。未来,她还要把护理坊的模式延伸到更多领域:比如针对农民的“农耕护理”,教他们怎么预防插秧时的脚疮、收割时的镰刀伤;针对商旅的“漕运急救”,给漕工和马帮准备便携的急救包,教他们应对路上的突伤病。她要让现代护理知识真正融入清代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推动这个时代一点点进步的、微小却坚实的力量,也为自己从穿越者到时代变革者的最终蜕变,写下更厚重、更有温度的篇章。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dududu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在末世痛苦挣扎了三年之后,林碧玉穿越了。带着与动植物交流沟通的能力,穿越进了红楼梦混杂清朝九龙夺嫡的世界。好消息嫡出长女高官千金家庭和睦富得流油。坏消息弟弟注定夭折父...
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版权归作者所有,请于阅览后24小时内删除。快穿霉姐逆袭作者甘笔梅杰人如其名,是只霉运当头的姐。在她被未婚夫不是人弄得家破人亡的当儿,一只恶魔出现在她面前,许诺帮她,条件则是梅杰泪流满面姐后悔了行不?姐不想当没有知情权的主角OR配角!本文属快穿类,但剧情并非事先设定好,需要女专题推荐甘笔快穿逆袭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
小说简介炮灰虽蠢,却实在美丽作者苍久零完结番外晋江VIP20250215完结总书评数417当前被收藏数4424营养液数322文章积分35359664简介雄竞禁忌挖墙脚万人迷修罗场强取豪夺夺人所爱沉浸式穿越炮灰系统一直在三千小世界寻找合适的宿主她不需要有力量不需要有手段,甚至不需要有智慧,只需要老老实实当给主角铺路...
无系统,无套路,无狗血,重点是看起来超爽,作者更新超快的,一章4000字左右,还有谁能给你写出来?入灵界后,我靠卡牌制霸,谁见了不得叫一声霸霸。...
沈南城喜欢我女友周思雅。在校门口跟我宣战时,一辆失控的轿车冲了过来。是沈南城的爸爸救了我们。自此以后,沈南城一口咬定他父亲是为了救我而死。为了还恩,周思雅逼着我答应替沈南城做100件事偿还恩情。她逼着发烧40度的我,冒着瓢泼大雨给沈南城送伞。也逼着我在台风天气,穿过大半个城市给沈南城送药。逼着我在冻雨天为沈南城爬千层天梯祈福。我曾把辛苦了一年的工作成果拱手相让也曾在千金难求的画作上冠以他名更在他病入膏肓时赠他一肾。可这些都不够!眼看快做满第100件事时,沈南城却想要我的心脏。这一次,对沈南城予取予求的周思雅却犹豫了...
人是需要亲密接触的,她何尝不希望被人抚摸头发,被人紧紧抱着。此时此刻,弟弟的拥抱让她肌肤长久以来的干渴得以缓解。久旱逢甘霖,她刚从书上看到这句话了。敢爱敢恨的姐姐×温柔的小哭包弟弟,同父异母,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