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17章 和谈的经济筹码(第1页)

雍正三十一年秋的张家口,驿馆外的白杨树叶子已染成金黄,风一吹,簌簌落在青石板上,像铺了层碎金。驿馆门前的石阶上,几个瑞祥号的伙计正踮着脚往里面张望,手里还攥着刚整理好的货单——布坊新赶制的棉布堆在隔壁的货栈里,茶仓的砖茶码得快顶到房梁,可伙计们心里却没底:准噶尔的使者要是不答应互市条件,这些货可就砸在手里了。

“听说那蒙力克使者可横了,开口就要两处互市,还不想按咱们的规矩来!”一个年轻伙计小声嘀咕,手里的货单被攥得皱。旁边的老掌柜叹了口气:“急也没用,吴大人在里面谈着呢,江姑娘那边也该有信了,咱们等着就是。”

驿馆内的议事厅里,气氛比外面的秋风更凝重。准噶尔议和使者蒙力克坐在西侧的梨花木椅上,身上的皮袍绣着暗纹狼图腾,腰间的弯刀鞘擦得锃亮,手里捏着份烫金的议和条款,指尖反复摩挲着“开放互市”四个字,指节都泛了白。“吴大人,我大汗说了,准噶尔愿拆了科布多的防御工事,还把去年掳走的清军士兵送回来,”他抬眼时,眼神带着几分压迫,“但大清必须开放张家口、科布多两处互市,让我们的牧民能买到茶、布、盐——去年冬天,草原上有三个部落因为没茶喝,老人孩子咳得直吐血,你们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东侧的清军代表吴大人,手指在案上的茶碗盖沿轻轻划着,心里却明镜似的。准噶尔这是打“同情牌”,可他更清楚,淮部草原不产茶、布,牧民们靠茶解腻、靠布御寒,离了内地的物资,过不了冬;可若轻易答应,没定好规矩,又会像去年跟沙俄交易那样吃亏——当时沙俄用掺了三成铅的银元,换走了大清十万匹棉布,商户们亏得直哭,户部查账时,连康熙爷留下的老账房都叹“从没见过这么黑心的掺假”。

“蒙力克使者,互市是好事,可总得有规矩,”吴大人放下茶碗,语气平稳却不容退让,“去年你们跟沙俄交易,他们用掺铅的银元换你们的良马,一匹好马只换三块假银元,你们牧民亏了多少,心里有数。大清不想让这种事再生,所以得定两条:一是交易用大清银元,二是茶、布定价按大清市价来。”

“这是趁火打劫!”蒙力克猛地拍了下桌子,茶杯里的茶水溅出来,洒在条款上,“用你们的银元,还让你们定价,我们的牧民岂不是要被你们榨干?”他起身就想走,却被随从拉住——来之前,噶尔丹策零特意叮嘱,若谈崩了,牧民们的茶、布就断了来源,冬天怕是要出大乱子。

吴大人没拦着,只是把一份账本推到他面前:“这是去年沙俄和你们的交易记录,你看,这匹掺铅的银元,实际价值只有七成,你们换走的棉布,成本价都比这高。大清的银元,每一块都有户部的印记,用银是十足的雪花银,你们牧民拿在手里,能换实实在在的茶、布,不吃亏。”

蒙力克瞥了眼账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交易日期、银元重量、掺铅比例,连哪个部落亏了多少都写得清清楚楚,他心里咯噔一下——这些细节,只有准噶尔内部的人知道,大清怎么会这么清楚?他不知道,这份账本是江兰让兰馨社的眼线,从沙俄商队的账房里抄来的,特意用来戳破他的“委屈”。

消息快马传回京城时,胤禛正在御书房和张廷玉、马齐议事。案上摊着蒙力克的条款,还有江老实从张家口送来的瑞祥号月报:上个月卖给哈萨克牧民的砖茶,每块成本八十文,售价两百文,赚一百二十文;棉布每匹成本两百五十文,售价五百文,赚两百五十文——全靠定死了“大清银元结算”,没让牧民们用皮毛折价时以次充好。

“江兰说,准噶尔对茶、布的依赖,比哈萨克还深,”胤禛指着月报上的“茶布销量占比o”,“哈萨克还有些小作坊能织粗布,准噶尔连织机都没几台,全靠从内地买。所以这两条规矩,一条都不能松。”

张廷玉捧着账本,越看越点头:“皇上,江姑娘这招高啊!大清银元流通到准噶尔,他们往后跟其他部族交易,也得用咱们的银元,相当于把他们的货币命脉攥在手里;茶、布定价权在咱们这,他们要是敢再生事,断了互市,第一个闹的就是他们的牧民——去年冬天,准噶尔有个部落为了买茶,用十只羊换一块砖茶,比大清市价高了三倍,可见多缺。”

马齐却还有顾虑:“可蒙力克要是不答应,真谈崩了怎么办?科布多的军屯刚恢复,士兵们还没歇过来,再打仗,粮草、药材又得紧张。”

“不会谈崩,”胤禛拿起朱笔,在密信上写了几句,“江兰在博尔塔拉河谷待了这么久,比咱们更懂准噶尔的实情,让她给蒙力克写封信,说说牧民的难处,再把和哈萨克的交易好处讲清楚,蒙力克会答应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时的博尔塔拉河谷,江兰刚和江柱子从降兵营回来。江柱子是来给她送军营的伤兵名单的,上面记着哪些伤兵能康复,哪些能去互市做伙计。“妹,你是没见,降兵营里的准噶尔兵,布衫都破得露棉花了,”江柱子坐在帐篷里,喝着奶茶,“有个叫巴图的老兵,把他儿子的旧布拆了,重新缝在自己的衫子上,补丁摞补丁,风一吹就透,他说要是能买到大清的棉布,就算多花点银元也愿意。”

江兰接过名单,上面有个熟悉的名字——阿古拉,那个十五岁的准噶尔小兵,之前她给包扎过伤口。“阿古拉怎么样了?”她问。

“好着呢,”江柱子笑着说,“他学会了说汉话,还帮着护理队给伤兵换药,说想跟着瑞祥号学做生意,以后给家里买茶、布。”

正说着,秋杏拿着一封密信进来:“江姑娘,京城来的信,吴大人说蒙力克不肯答应银元交易,还说咱们是趁火打劫。”

江兰拆开信,看完后笑了:“他这是装糊涂,心里比谁都清楚牧民缺茶、布。秋杏,你帮我写封回信,就说让吴大人把阿古拉的事告诉蒙力克——阿古拉的家人在准噶尔东部的部落,家里只剩最后一块茶砖,要是互市谈崩了,他家人冬天就没茶喝了。再把和哈萨克的交易账本给他看,说说哈萨克牧民用大清银元,买茶、布比之前便宜多少。”

秋杏写完信,让驿卒快马送去。江兰则拿起瑞祥号的账本,细细核算——若准噶尔互市开通,每月能卖五千块茶砖、三千匹棉布,一年就是六万块茶砖、三万六千匹棉布,按每块茶砖赚一百二十文、每匹棉布赚两百五十文算,一年能赚白银十万两千两,刚好够西北军屯半年的粮草钱。

四日后,京城的密信又到了,说蒙力克答应了条件,但要求瑞祥号在互市设兑换点,教牧民认银元,还要保证茶、布不断供。江兰立刻让江老实在张家口、科布多的互市街设了三个兑换点,每个点配两个懂银元鉴定的伙计,还做了块大木牌,上面刻着大清银元的样子,标注着重量、印记,教牧民如何辨别真假。

雍正三十一年冬,张家口和科布多的互市同时开业。开业那日,张家口的互市街挤得水泄不通,瑞祥号的铺子前,伙计们搬着砖茶、棉布往外面摆,江老实穿着件新做的棉袍,站在门口招呼客人,脸上笑开了花。

“大叔,这茶怎么卖?”一个准噶尔牧民牵着骆驼过来,手里攥着两块大清银元,眼神里满是期待。他叫策妄,是准噶尔东部部落的,家里的茶早就喝完了,听说互市开业,连夜赶了三天路过来。

“一块茶砖两百文,两块银元能买二十块,够你家喝半年了!”江老实接过银元,在手里掂了掂,又对着太阳看了看印记,“这银元是真的,你放心。”

策妄没想到这么便宜,去年他在沙俄商队手里买茶,一块茶砖要三百文,还得用羊换。他立刻让随从卸下骆驼上的皮毛,想多换些茶、布:“我这些皮毛,能换多少棉布?”

“这些皮毛品质好,能换十匹棉布,”江老实让伙计称重,“再给你算便宜点,加送两块茶砖,你以后常来。”

策妄高兴得合不拢嘴,连忙让随从把茶、布装到骆驼上,还跟旁边的牧民说:“大清的茶、布又好又便宜,银元也实在,比沙俄人强多了!”

不远处的兑换点,伙计们正教牧民认银元。一个老牧民拿着银元,反复摸着上面的印记,小声问:“这银元要是丢了,还能换茶吗?”

“大娘,你把银元用布包好,藏在怀里,丢不了,”伙计耐心解释,“要是丢了,也能来咱们瑞祥号报信,我们帮你找——上个月哈萨克有个牧民丢了银元,就是我们帮着找回来的。”

老牧民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把银元包好,去买了五块茶砖、两匹棉布,嘴里还念叨着:“这下冬天不用怕了,孩子们也能穿暖了。”

江兰此时正在张家口的康复营,给伤兵们做最后的复查。李二柱坐在床边,手里拿着一本账本,正跟另一个伤兵算账。他的左手已经能灵活地握笔,账本上的数字写得整整齐齐,连小数点都标得清清楚楚。

“江姑娘,您看,这是昨天互市的账,卖了五百块茶砖、三百匹棉布,赚了白银六十五两,”李二柱把账本递过来,眼里满是自豪,“我之前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现在能算账了,还能帮着伙计们看货,每月能赚二两银子,比在军营里还多呢!”

江兰接过账本,翻了几页,忍不住笑了:“算得很清楚,比瑞祥号的老账房还仔细。你要是想留在互市,以后可以学做买卖,瑞祥号的分铺还缺个掌柜呢。”

李二柱眼睛一亮:“真的?我要是能当掌柜,就把我娘接来张家口,让她也看看这热闹的互市!”

正说着,江老实派人送来一封信,说科布多的互市也很热闹,第一天就卖了三千块茶砖、两千匹棉布,牧民们还问能不能教他们种玉米——准噶尔的草原上能种庄稼的地方不少,要是种了玉米,冬天就不用只靠吃肉过活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秋杏,你跟科布多的分铺说,开春后派个农匠过去,教牧民们种玉米,”江兰放下信,“再建个兰馨医馆的分馆,给牧民们看病,尤其是孩子,好多都没接种牛痘,得赶紧安排。”

秋杏点点头,立刻去写回信。江兰走到康复营的门口,望着远处热闹的互市街,心里满是踏实。她想起雍正元年自己刚穿越过来时,还是个穿着粗布衫的包衣丫头,连御书房都不敢进;如今,她能主导和准噶尔的互市谈判,用经济的法子稳住边疆,还能让牧民们过上好日子,这一路的辛苦,都值了。

消息传到京城时,胤禛正在御书房看户部的奏折。奏折上写着,张家口互市季度缴银两万五千两,科布多互市缴银一万五千两,合计四万两,已按江兰的建议,拨给西北军屯买了五千石玉米、三千匹棉布,军屯的士兵们再也不用愁冬天的粮草了;剩下的两万两,用来扩建兰馨学院的边疆分院,明年春天就能招生,准噶尔的孩子也能来上学,学汉话、学算术、学农种。

“江兰这招‘经济筹码’,真是一箭三雕,”胤禛笑着对苏培盛说,“赚了银子,稳了边疆,还能推广新政,比派十万士兵驻守管用多了!”他拿起朱笔,在奏折上批下:“江兰统筹互市有功,赏白银两千两,绸缎五十匹;瑞祥号商户联盟,免次年三成商税;兰馨学院边疆分院,由江兰统筹,所需银钱,户部优先拨付!”

张廷玉和马齐来御书房议事时,看到奏折,也由衷地感叹:“江姑娘懂经济,更懂民心。她知道准噶尔牧民最缺什么,也知道大清该守住什么,所以定的规矩,既不让大清吃亏,也不让牧民受委屈。这样的互市,才能长久,边疆才能真正安稳。”

远在张家口的江兰,接到胤禛的嘉奖令时,正站在互市的街上。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街道上,准噶尔的牧民们牵着满载茶、布的骆驼,和大清的商户们笑着道别;孩子们围着糖人摊,手里拿着刚买的糖人,笑得合不拢嘴;瑞祥号的铺子里,伙计们还在忙着整理货,准备明天的生意。

江兰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心里默默想着:这十万两白银不是终点,互市也不是终点。往后,她还要教牧民们种玉米、建医馆、开学校,让准噶尔的草原和大清的内地一样,充满生机和希望;让这里的人们,再也不用怕战争,不用怕冬天没茶、没布,只用安心过好日子。

风一吹,带着茶、布和皮毛的香气,江兰深吸一口气,觉得这是她穿越到清朝以来,闻到过最安心的味道——这是和平的味道,是繁荣的味道,是新政在边疆落地生根的味道。她知道,只要她继续努力,这片草原,会越来越热闹,越来越安稳,而她,也会继续做大清的“经济智囊”,为这里的百姓,编织更美好的未来。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dududu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综漫同人)全咒界都能听见阿银我的吐槽+番外

(综漫同人)全咒界都能听见阿银我的吐槽+番外

小说简介全咒界都能听见阿银我的吐槽作者银发天然卷文案一大把年纪却不要脸地和一群热血少年挤在jump漫里当中年主角的某天然卷杀青了好几年,已经过上了每天躺沙发在枕头里散发废柴大叔臭味的退休生活。但都快奔三了依旧jump毕不了业,每周一都会摸到实体店买漫画看,一遍看一遍吐槽。啊啊不是说少年漫的核心是友情努力和胜利啊,怎...

晓晓马雅

晓晓马雅

初入职场的那些年晓晓马雅完结文完整版是作者上上签大人又一力作,出来?小猪停了笑,淡淡的道我们两个大学毕业生初入职场都被社会狠狠的上了一课啊!不过事情也不算是太糟糕,至少经历了那些劫难后,我遇到了真心待我的小帅。而你也不差呀,你经过魔鬼训练般的的工作强度,你的设计水准都能够在公司独当一面了,有经验有技能在手,你还担心找不到好的下家吗?只怕以后的工作单位,待遇会越来越好的,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看开一些吧,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听了小猪的劝,马雅的心中郁结也一扫而空,是啊,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呢,以后的路还长着呢,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是自己穿牛角尖了,想了想,自己也笑了,两个人相互看了一眼,默默的拿起酒杯碰了一下,一切尽在不言之中,我们都相信,以后的人生一定会过的越来越...

(综漫同人)[综]我以为你要攻略我+番外

(综漫同人)[综]我以为你要攻略我+番外

综我以为你要攻略我作者竹岚子文案濑良垣深雪是个戏疯子。她会为了找一个合心意的新人,在城市的街头流浪一天。也会为了摸清某个角色,改头换面,制造一场成为对方此生阴影的邂逅。今天的深雪,也在为对手戏演员的尴尬演技而发愁。也在躲避被骗身骗心后寻人未遂的无辜群众。也在这位先生,我看你容貌清秀身材娇小,要不专题推荐综漫少年漫甜宠文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

女穿男:清冷影后疯狂爱上我

女穿男:清冷影后疯狂爱上我

当垃圾导演和烂戏演员一起穿进古早狗血虐文中,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花瓶女演员变货真价实男霸总,狗血虐文变甜宠先婚后爱!女变男,爱豆转演员的蓝溪和垃圾导演穿进书中,被绑定了影后养成系统。评分达到90才能脱离世界,两人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走剧情,殊不知从一开始就错付了小白花女主早已换成失忆的御姐影后,即使失忆...

陈泽柳如烟

陈泽柳如烟

青梅竹马十八年,不如天降十八天陈泽柳如烟番外全集小说推荐是作者赛博居士又一力作,是的,非诚勿扰!根据昨天聂有容的资料,赵金兰正在和死对头大乱斗,争夺荔枝台综艺部一把手的位置。这种体制内的职位,往往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只有前面的人退了,后面的人才能接上来。一旦错失机会,可能要等很多年。因此这种暗斗,常常就是赢者通吃。输掉的那一方,虽然不会被辞退,但一朝天子一朝臣,结局要么转岗,要么被边缘化。如此一来,问题就简单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赵金兰的死对头,那就是方州的天然盟友。这份非诚勿扰企划案,便是他的王炸!…收起企划案,方州牵着小土豆一起去吃早餐。老板,来一份胡辣汤一份小笼包!方州喊道。小土豆也有样学样,脆生生地喊道老板,一份豆腐脑一份煎饺!他们没有打包,直接在早餐店里吃堂食。陈晚柠小口小口吃着,不...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