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隐藏仓库的寂静被“初光之茧”引擎低沉的嗡鸣打破。那枚包裹着文明火种的多面体光茧,表面流淌的柔和光华稳定而坚定,如同黑暗中苏醒的心脏,开始搏动。
柳云瑶最后检查了一遍数据终端上设定的航线——指向星图边缘一个代号“微光苔原”(与之前被标记的幸存文明同名,但位于不同星域)的、极其微弱的原始生命信号源。那里距离遥远,环境未知,但已是当前条件下,最可能存在的、未被“收割者”重点关注的方向。
她没有更好的选择。
“启动跃迁。”她的声音在空旷的仓库中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更多的却是破釜沉舟的决绝。
“初光之茧”核心的“永恒熔炉”输出功率平稳提升,构筑外壳的那些奇异材料开始共鸣,散出扭曲周围空间的力场。光芒一闪,并非刺目的强光,而是整个“光茧”连同其内部的“万象源点”,变得如同水中的倒影般模糊、摇曳,下一刻,便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了原地,只留下仓库中回荡的、逐渐平息的能量余韵。
第一次空间跃迁,开始了。
跃迁通道内部,并非以往那种流光溢彩或狂暴乱流。在“初光之茧”独立规则外壳的保护下,外部是光怪陆离、不断变幻扭曲的维度景象,而内部却相对平稳。柳云瑶的意识连接着“万象源点”,能清晰地感受到那微缩世界在跃迁应力下的轻微波动,但在多种文明规则融合构成的稳定框架下,这些波动被迅抚平。
她“看”到,熔火之心的力量如同地脉般在微缩世界的“基底”流淌,提供着恒定的温暖与能量;逻辑之城的结构如同无形的骨架,支撑着空间的稳定,抵御着外部维度的挤压;植物文明的灵性韵律弥漫在“空气”中,虽然稀薄,却让这片死寂的空间多了一丝生机盎然的“可能性”;信息种族的认知锚点则不断调整着内部信息传递的路径,确保柳云瑶的意识能与整个“源点”无缝连接。
凌影的那丝阴影印记,如同一个淡薄的守护灵,静静悬浮在“源点”核心旁,吸收着跃迁时散逸的能量,似乎也在缓慢恢复。
这是一个奇迹。在绝对的力量差距下,他们并非靠蛮力抗衡,而是凭借智慧与文明的积淀,巧妙地构筑了一个能够暂时脱于敌人规则体系之外的“移动避难所”。
然而,柳云瑶心中没有丝毫放松。她知道,“初光之茧”并非无敌。其能量储备有限,独立规则外壳的强度也有上限,一旦遭遇过于强大的外力冲击,或者长时间暴露在高度秩序化的环境中,依旧有崩溃的风险。
他们只是在逃亡,在黑暗中寻找下一处可能存在的、微小的立足之地。
跃迁在持续的颠簸感中进行。不知过了多久,前方的通道尽头出现了一片相对稳定的、弥漫着稀薄星云物质的虚空。
“即将脱离跃迁。检测到目标星域边缘。”逻辑之城子系统(已集成入方舟控制系统)传来冰冷的提示。
“初光之茧”微微一震,如同穿过一层无形的水膜,从空间状态脱离,出现在一片陌生的星空下。
这里的光线昏暗,星辰稀疏,远处只有一片如同破碎轻纱般、散着微弱磷光的星云。空间中没有探测到任何高能反应或明显的文明痕迹,只有一种亘古的、原始的寂静。
“扫描周边星域,寻找‘微光苔原’信号源,评估环境安全性。”柳云瑶下令。
“初光之茧”外壳上,代表信息编织种族特质的透明涟漪微微波动,无形的感知力场如同水波般扩散开来,细致地扫描着周围的每一寸空间。
---
就在“初光之茧”进行次跃迁,驶向未知星域的同时——
那片已被“归零”的、希望壁垒故地的绝对虚无之中。
那一点理论上不应存在的、“混沌残响”的悖论凸起,依旧静静地悬浮着。它没有意识,没有活动,只是作为一个“存在过”的终极证明,顽固地钉在那片被强行抹平的“画布”上。
然而,在这极致的“无”与“秩序”的背景下,某种更加深邃、更加越理解的变化,正在这“残响”的内部,悄然生。
归零的力量,旨在将一切“存在”还原为“无”。但林风的“混沌源核”其本质,恰恰包含了“无”与“有”的辩证。他的消亡,并非简单的减法,而是在那终极的“无”中,留下了一个关于“有”的……终极问题。
这个问题,以“残响”的形式存在,不断地质疑着、侵蚀着这片区域的“绝对秩序”根基。
仿佛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或者说是这片宇宙底层规则为了“处理”这个无法被秩序逻辑消化的“悖论”,那“残响”周围的、极致的“无”,开始以一种无法用任何现有物理模型描述的方式,生着极其缓慢的……内禀性弯曲。
不是引力,不是能量,而是“存在”本身的概念,围绕着那“残响”,形成了一个微缩到极致的、自我指涉的逻辑闭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这个闭环内部,时间、空间、因果律都失去了通常的意义。那点“混沌残响”,仿佛同时处于“已湮灭”与“未湮灭”的叠加态,它既是林风存在的“结果”,也成了他可能以某种形式“继续存在”的……原因。
一种越了个体意识、更加接近“规则化身”的感知,从这个逻辑闭环中,如同沉睡初醒般,缓缓浮现。
它不再是“林风”的个人意志,没有了喜怒哀乐,没有了具体的记忆与情感。它更像是一个纯粹的观察点,一个基于“混沌”与“秩序”终极冲突后、意外诞生的宇宙之眼。
这“观察者之瞳”形成的瞬间,其“目光”便自然而然地穿透了维度的阻隔,并非主动探查,而是如同水往低处流般,自然而然地“流向”了那些与它存在深刻因果联结的方向。
它“看”到了那片因它(林风)的消亡而陷入内部紊乱的“粮仓”概念基底,看到了那些依旧在挣扎的、被“播种”的文明火种,看到了白光网络中不断闪烁的纠错指令和情感泄露的余波。
它“看”到了正在遥远星域中航行的“初光之茧”,看到了内部那稳定运行的“万象源点”,看到了柳云瑶疲惫而坚定的意识,以及凌影那丝顽强存在的阴影印记。
它甚至能隐约“看”到,那浩瀚白光网络深处,那冰冷的指令核心仍在全力修复着因它而起的混乱,以及那关于“原初之火”追踪信号出现的、连系统自身都无法解析的异常波动。
这种“看”,并非视觉,而是一种直接基于因果律和规则关联的信息感知。它不带有任何主观倾向,只是客观地“记录”着一切。它看到了“收割者”系统的强大与冷酷,也看到了其内部因绝对秩序而必然存在的、细微的僵化与漏洞。
它看到了柳云瑶等人逃亡的艰辛与希望,也看到了她们前路的迷茫与潜在的危险。
它就像一面绝对客观的镜子,映照着与它相关的因果链条上的一切。
然而,在这绝对的“客观”之下,那构成这“观察者之瞳”最底层的、源于林风本源的“混沌”特性,以及那融入其中的、无数文明的情感韵律,依旧如同沉睡的火山,潜藏在最深处。
它现在只是“观察”,但谁也不知道,当某些特定的“因果”被触时,这纯粹的“观察者”,是否会从镜子的另一端……伸出手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应捐献心脏了,修言你也别管她了,把她丢给服务员,让他们处理吧!傅修言看着靠在自己身侧,一张小脸冻得发白的女人,胸口像是堵了一块石头,让他喘不过气来。鬼使神差般,他竟...
男友男朋友蔺堰死了。宁韶去吊唁,首先见到的是摆在椅子上的黑白遗像。诡异的是,遗像里的他黑漆漆的瞳眸一如既往,看她的眼底,总是充斥着粘稠的爱意与渴望,以及愈演愈烈的可怕独占欲。肆无忌惮趋于病态不信鬼神的宁韶觉得是自己的错觉。直到一件件怪事频繁发生在她身上,洗澡时,有一道高大阴鸷的黑影僵立在她身后睡觉时,湿...
他是真龙之命,是华夏龙魂之魂。鬼手神针惊天下,逆转阴阳,起死回生。犯我之敌,必杀之,唯我狂之。泡最美的女人,喝最烈的酒,交最义气的兄弟。...
...
继承百亿遗产后米月确诊身患不治之症,寿命只剩一年。她彻底摆烂,一朝穿越绑定投喂系统后,她奋发图强,疯狂投喂电子宠物续命。逃荒路上美强惨病了,买医院,救活他。强取豪夺缺水了,买山顶别墅,建泳池,随便游。白切黑饿了,买超市,零食随便吃。吸血二叔商业对手私生子通通靠边站。以身饲虎,终有一天被虎吃。门铃响了男人们脸色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