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阿豆下葬后的第三天,梁山的晨雾格外厚重,像一层冰凉的透明纱,裹着后山的墓碑,连聚义厅前的杏黄旗都蒙着朦胧水汽。我站在阿豆坟前,手里捧着新修订的“战术手册”,封面上“阿豆之愿?守护梁山”八个字用炭笔写得格外用力,墨痕深深嵌进粗糙纸页,像是要把这份承诺刻进梁山的泥土里。
墓碑是后山青石板砌的,“梁山守护者阿豆之墓”九个字,是林冲用长枪尖一点点凿的。他凿得极慢,每一笔都反复打磨,生怕刻得不够郑重。坟前新土还泛着湿意,旁边摆着阿豆生前用的草纸和炭块——那是他总揣在怀里,用来学画光网参数的东西,现在叠得整整齐齐,像在等主人回来继续书写。
“西西哥,俺们把‘预警陷阱’都埋好了!”李逵的声音从山下传来,他带着五个弟兄扛着尖木头往这边走,板斧别在腰间,粗布褂子沾着泥点,却没了平时的急躁。他脚步放得极轻,连呼吸都刻意放缓,怕惊扰了沉睡的阿豆:“乱石滩、黑松林、陈家庄路口,都埋了‘触铃铛’,绳子拴在尖木头上,只要有人踩进去,铃铛就响,再也不会让漏网敌人靠近!”
我蹲下身,把“战术手册”轻轻放在墓碑前,手册里夹着一片鲜红枫叶——是上次黑松林奇袭时,阿豆捡的。他当时举着枫叶笑说“像会光的小旗子”,非要夹在草纸里当书签。如今叶片虽干,却仍保持着鲜活的红,边缘纹路清晰,像阿豆从未离开。“阿豆,防御更牢了,没人能伤害梁山的人了。”我轻声说,指尖拂过墓碑,冰凉石板竟透出一丝暖意,心里的沉重慢慢化作坚定。
oo从后面走来,手里捧着个细竹条编的小盒子。竹条被砂纸磨得光滑圆润,没有一丝毛刺,盒底铺着柔软干艾草——是阿豆生前常去后山采的,他说艾草能驱虫,现在刚好垫令牌。“这是俺和时迁编的‘令牌盒’,”她把盒子递我,侧面刻着细小的“替天行道”纹路,每个字都刻得认真,“以后把令牌放里面,既不磨手,也能带着阿豆的心意,像他还在身边守梁山。”
我接过竹盒,指尖触到温润竹面,心里一阵酸。打开盒子,将腰间青铜令牌轻轻放入,淡蓝色光芒透过竹缝微微闪烁,像是回应这份心意。以前总觉得令牌是冰冷金属、织光网的工具,此刻却清晰感觉到它的温度——那是阿豆用生命炙热的信仰,是弟兄们用信任凝聚的力量,成了承载牵挂的“守护者徽章”。
回到聚义厅,吴用正对着沙盘讲防御部署,烛火映得“梁山”轮廓格外清晰。宋江、林冲、武松、时迁都围在旁,每人手里都有“战术手册”,册子里夹着不同颜色布条:红布标“紧急防御点”,蓝布标“奇袭路线”,绿布标“村民避难所”,都是阿豆牺牲后我们连夜修订的,每处都藏着“不让更多人受伤”的心意。
“按西西的方案,梁山分‘三层防御圈’,”吴用扇着羽扇,指尖在沙盘划三道弧线,将梁山稳稳裹住,“外圈是预警陷阱和铜镜阵,提前探敌;中圈是光网和加固矮墙,阻敌进攻;内圈是粮草库和避难所,最后保障。每层设‘传信哨’,一处有动静,全山立刻知晓,再也不会像阿豆牺牲时那样被动。”
武松手里的手册夹着红布,布条系着个小铜铃,和预警陷阱的铃铛一样。他指着手册标记:“俺带弟兄试过每个铃铛,顺风能传三里地,还在旁边埋了‘信号烟’——硫磺混干草,铃铛触就燃烟,白天冒黑烟,晚上冒红火,比哨子管用,再也不会漏预警。”他目光落在“阿豆之愿”上,语气比平时沉,显然把守护责任刻进了心里。
时迁掏出张桑皮纸地图,厚实防水,上面用炭笔标满细节:“触铃铛”绳长、“信号烟”燃烧时间、光网节点距离,连避难所饮水井位置都标得清楚。“俺还画了‘逃生路线’,路口钉木牌画箭头,不识字的村民也能找着避难所,再也不会像陈家庄那样慌乱,让老人孩子受惊。”他把地图铺在沙盘,指尖在“阿豆牺牲的黑松林路口”画小圈,写“阿豆哨”,声音轻得像对阿豆低语。
我走到沙盘旁,打开竹盒,将青铜令牌放在“聚义厅”标记上,蓝光瞬间照亮“三层防御圈”,像给梁山罩上温暖保护罩。“从今天起,这令牌不只是织光网的工具,”我声音沉却坚定,“它是阿豆的守护,是所有人的信仰。以后制定战术、调防御,都要想‘能不能守住家’,能不能不辜负阿豆的牺牲,能不能让梁山人安稳吃饭、睡觉,不怕敌人突袭。”
宋江拿起令牌,指尖摩挲竹盒上的“替天行道”,眼神郑重:“俺提议,以后梁山‘战术会议’,先在阿豆坟前立誓,让他看着咱们守承诺;新弟兄入山,带他来这儿,讲阿豆的故事——十五岁小英雄,为护令牌、守梁山,把生命留在黑松林。让‘守护’二字,永远刻在每个梁山人心里,永不忘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俺同意!”李逵第一个举手,板斧往地轻顿,怕扰了宁静,“俺教新弟兄耍板斧、埋陷阱,告诉他们这是阿豆想学的本事——上次他还跟俺说,想学制柴练力气,帮着扛尖木头。现在教别人,像教阿豆一样,让他们替阿豆守梁山!”
林冲点头,长枪往沙盘旁一靠,枪尖朝后山:“俺把阿豆护令牌的事编进梁山歌谣,让弟兄们传唱,让后人都记得,咱们有个勇敢小英雄,用生命护住信仰。”
接下来的日子,梁山人都为“守护”忙碌,却没了往日战斗后的疲惫,多了份沉甸甸的责任。林冲带年轻弟兄在防御点反复演练,从光网触到紧急撤退,每个动作练上百遍,直到所有人闭着眼能找对位置,能说清“阿豆哨”的意义。
武松在每个“触铃铛”旁的石头上刻阿豆的名字,一笔一划都认真,路过的人见名字,就想起那个瘦小却勇敢的身影。时迁带人设木牌,上面写“阿豆之愿?平安梁山”,木牌磨得亮,阳光下像小太阳,温暖每个经过的人。
我和oo教弟兄们“基础参数计算”——不是复杂公式,是实用的“距离估算”“角度判断”。比如用脚步量光网节点(一步半米,十步五米),看树枝倾斜度判断地形(三十度易滑,不适合埋陷阱)。阿豆生前总拉我衣角说“想学会西西哥的本事,帮着算参数、守梁山”,现在教的每个弟兄,都像替他圆心愿,多一个人学会,就觉得阿豆的笑容更近。
“西西哥,俺算得对不对?”十二岁的小石头举着草纸跑过来。他是阿豆下葬后入山的,父母被方腊所害,瘦小却有倔强眼神。草纸上的“光网节点图”虽有误差,却比初学者整齐,看得出花了心思。
我蹲下来,握他的手调整炭笔角度,改偏斜的节点:“节点要离路边两步,别挡自己人,像阿豆护令牌时,总把安全让给别人。咱们设防御,是挡敌人,护弟兄和村民,对不对?”小石头点头,眼里闪光,笔尖划纸的“沙沙”声,和阿豆学写字时一模一样,我眼眶忍不住热。
喜欢四大名着穿梭记请大家收藏:dududu四大名着穿梭记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受够了(完结)作者celiacici萧诚冉的父亲在妻子去世后娶了个富有的女人,带着十九岁的他搬进了豪宅。萧诚冉终日被女人及女人前夫的儿子莫卫当佣人使唤甚至欺辱。为了早日摆脱寄人篱下的命运,他偷偷打工攒钱,接了朋友谢昕介绍的大户人家的家教,谁知那男孩的父亲便是专题推荐celiacici家教同人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
黑暗的房间中,只有一面挂满了屏幕的墙壁,着荧光,将房间昏暗的照亮。墙壁的下方桌子上,一位长少女盯着眼前的笔记本,手指在键盘上敲出砰砰的机械之音。看向屏幕。那是一个对话框,是少女与某一位的对话。大大,我认识了一位女孩,是我的学妹,而且要考来同一所大学了,我早就对她一见钟情,我喜欢上她了,可是,我也是女生,她也只是个普通女孩,我该怎么办?少女问道。...
小说简介题名红楼黛玉弟弟又不做人了作者云间刀文案当黛玉幼弟顺利长大,林家屹立不倒林筠(很有礼貌)第一次当人,如有冒犯,还请多多担待。被冒犯的二房被冒犯的薛家被冒犯的其他人黛玉人生在世,岂能困于方寸宅院?英莲世间孤女多苦难,我自扶之探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惜春大漠敦煌,我之故乡湘云我就只能和林姐姐双宿双栖了林筠and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