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9章 人口普查的幽灵下(第1页)

没过多久,我又遇到了一位让我记了好多年的老人。老人姓赵,住在老城区的平房里,独门独户,听说老伴去世十几年了,一直一个人过。

我们去的时候,是个周末的上午,阳光特别好,赵阿姨正在院子里晒被子,浅蓝色的被单在风里飘着,上面印的小碎花都褪色了。看见我们,她赶紧放下手里的竹竿,笑着招呼:“同志,快进屋坐,我刚烧了开水。”

屋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桌子上铺着块格子桌布,虽然有点旧,却平平整整的。桌子中间摆着个相框,里面是赵阿姨和老伴的黑白照片,照片的边角都磨圆了,却擦得一尘不染。老爷爷穿着中山装,戴着眼镜,看着特别精神;赵阿姨梳着两条辫子,笑得眼睛都弯了。

我拿出表格,刚问了一句:“赵阿姨,您家现在就您一个人吗?”老人脸上的笑突然就没了,声音一下子高了起来:“不是!还有我老伴呢!你们得把他也写上!”

我愣了愣,没敢接话。赵阿姨颤巍巍地走进里屋,抱出一个木盒子,盒子是红漆的,漆皮掉了不少。

她打开盒子,里面装着老伴的结婚证、死亡证明,还有几张泛黄的老照片。

“我老伴是o年走的,走的时候才五十八岁,”她用手指轻轻摸着死亡证明上的名字,声音有点哽咽,“他走了这么多年,我天天都想他。你们不记他,他这辈子不就白来了?我这屋里,到处都是他的影子——你看,那把椅子是他当年最喜欢坐的,那台收音机还是他攒钱买的,就连这院子里的石榴树,都是他亲手种的。怎么能算就我一个人呢?”

我看着赵阿姨通红的眼睛,心里一阵酸。对于她来说,老伴从来没离开过,他还在这屋里陪着她,陪着她看日出日落,陪着她过每一天的日子。我跟同行的普查员小吴对视了一眼,轻声说:“阿姨,我们在备注栏里,把叔叔的名字和生卒年写上,您看行吗?”

赵阿姨听了,脸上一下子就有了笑,连连点头:“行,行,这样就好,这样他就没白来这世上一趟。”

离开的时候,赵阿姨站在门口,挥着手跟我们说再见,阳光洒在她花白的头上,像是镀了一层金边。走在巷道里,听见身后传来“吱呀”一声,是赵阿姨关上了院门。

我心里想着,有些思念,能抵得过岁月,能让一个人,在孤独里也过得有盼头。这思念,是深埋在心底的一颗种子,在岁月的土壤中悄然生根芽,虽不见其形,却能感受到它蓬勃的生命力。

孤独的日子,虽然如同一幅单调的画卷,没有色彩,没有生机。而思念,便是那画笔,为这画卷添上了绚丽的色彩。它让孤独的人在每一个寂静的夜晚,不再感到寒冷与无助;让她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都能找到生活的意义。

我想,赵阿姨是否学会了在孤独中与思念对话,倾听老伴那低沉而又温柔的声音。告诉她,不要害怕孤独,因为在这孤独的背后,隐藏着一份深深的牵挂与爱意。这份思念,让她懂得了珍惜,珍惜曾经与对方在一起的美好时光,珍惜每一个与思念相伴的瞬间。

有时,她是否会在旧物中寻找思念的痕迹。一件旧衣服,一张旧照片,都能勾起她无尽的回忆。

那些回忆,如同电影般在脑海中放映,让她沉浸其中,无法自拔。她知道,过去的已经过去,无法再回到从前,但这份思念,却能让那些美好的瞬间永远定格在她的心中。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她会带着这份思念,坚定地走下去。无论前方的道路有多么崎岖,无论会遇到多少困难与挫折,她都不会放弃。因为她知道,思念的那一端,有一个人,也在同样地在天上关注着她,这份相互的牵挂,将成为她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直到永远,伴她走完余生。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九月初遇到的一个“失踪者”。那天我在整理户籍档案,翻到一本泛黄的册子,里面有个叫陈明的人,备注写着“o年失踪,户籍未销”。档案里还夹着一张纸条,是当年派出所写的:陈明当年是红卫兵,参加武斗后就没了消息,最后有人看见他躲进了城北的一座废弃的庙宇里。

我把这事告诉了汪主任,汪主任跟派出所打了招呼,让我跟着民警小张一起去看看。废弃的庙宇在城北的半山腰上,是民国时期游走到这里的僧人所建,后来僧人圆寂之后,无人打理,现在只剩下断壁残垣,门口长满了半人高的野草,风一吹,“沙沙”地响,看着有点冷清。我们推开虚掩的大门,里面落满了厚厚的灰尘,阳光透过破碎的玻璃,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撒了一把五颜六色的碎玻璃。

宇宙的阁楼在二楼,楼梯扶手都朽坏了,有的地方还缺了一截,我们扶着墙,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往上走。刚走到阁楼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一阵轻微的咳嗽声。

“有人吗?我们是街道办和派出所的,想跟您了解点情况。”小张喊了一声,声音在空荡的庙宇里回荡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门慢慢开了,一个中年男人站在门口。他穿着一件洗得白的和尚长袍,袖口都磨破了;剃了光头,看着有点沧桑,可眼神却特别平静,像一潭没波澜的水。他看见我们,没有惊讶,只是点了点头:“进来吧,里面有点乱。”

阁楼里很简陋,只有一张木板床,床上铺着稻草,盖着块旧毯子;还有一个旧木箱,一个小桌子。桌子上放着一本《华严经》,封面都破了,书角卷得厉害;旁边摆着个木鱼,是用木头做的,打磨得很光滑。男人给我们倒了两杯白开水,杯子是搪瓷的,上面印的字都看不清了。他坐在床边的小凳子上,轻声说:“我就是陈明。”

民警小张说明了来意,陈明沉默了一会儿,慢慢说起了往事。o年,他才十八岁,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年纪,跟着一群红卫兵到处闹,参加武斗。有一次,他亲眼看见自己最好的朋友被人打死了,躺在地上,流了好多血。“那时候我才知道怕,”他的声音很轻,像是在说别人的事,“我觉得整个世界都是疯的,我不想再跟他们一起闹了,就跑了出来,躲进了这里。”

他在这里一躲就是十二年。刚开始的时候,靠在山下帮人砍柴、种地换点吃的;后来找到了一本《华严经》,就天天读,慢慢就想通了:人活着,不是为了打打杀杀,是为了心里的平静。

这些年,他没跟家里联系过,也没出去过,他说:“我对不起家里人,可我现在这样,回去了也只会给他们添麻烦。在这里挺好的,安安静静的。”

我拿出笔记本,认真地记录着,写下“现失踪人员陈明,现状:自愿隐居,宗教信仰佛教”。写完后,我看着这行字,心里沉甸甸的。这短短的十几个字,怎么能概括他十二年的孤独?怎么能说清他心里的痛苦和释然?离开的时候,陈明送我们到教堂门口,手里拿着那本《华严经》,说:“谢谢你们,不用告诉我的家人,我在这里,真的很好。”

日子一天天过去,跟这些人打交道多了,我心里的那些苦闷,慢慢也就淡了。说句心理话,时间真的是治愈心病的良药。

我看着李嫂用红墨水守护孩子,看着赵阿姨用思念留住老伴,看着陈明用信仰找到平静,他们都在用力地活着,用自己的方式,在这世上找一个能安身的地儿。

跟他们比起来,我的这点挫折算什么呢?高考没考上,招工没选上,爱情走了,可我还有能走路的腿,还有疼我的父母家人,还有一份能让我吃饭的活儿。

我不再整天琢磨自己的苦,而是把心思都放在工作上:普查员有不懂的地方,我就耐心讲;居民有不配合的,我就上门跟他们聊家常,慢慢说。有时候晚上加班,看着办公室里亮着的灯,看着桌子上堆得整整齐齐的表格,心里突然就明白了:每个人都想在这世界上留下点痕迹,证明自己来过、活过。而我,能帮他们把这些痕迹记下来,这本身就是件有意义的事啊。

十月底,人口普查工作终于快结束了。我们把所有的表格都整理好,按社区分类,装订成厚厚的名册,每一本都有砖头那么厚,上面盖着街道办的红色公章,看着特别郑重。

汪主任拿着名册,笑着说:“这些都是咱们的战果,得好好保存。将来后人翻开这些册子,就能知道年的时候,咱们这座城市有多少人,大家都过着什么样的日子。”

我是最后审核的人之一,负责翻阅最终的名录表。表格是那种厚实的牛皮纸封面,翻开时能听见纸张摩擦的“沙沙”声,里面的名字密密麻麻挤在一起,像春天里刚冒芽的麦田,一眼望不到头。

每个名字后面都跟着几串简短的字:年龄是冰冷的数字,性别是简单的“男”或“女”,职业是“工人”“教师”“家庭主妇”这类概括性的词——可我知道,这寥寥几字背后,藏着多少没说出口的日子。

比如那个写着“纺织厂挡车工”的名字,或许是每天天不亮就骑着自行车赶去车间,手指被棉纱磨出茧子的女人;那个标着“退休干部”的,可能正每天提着鸟笼去公园,偶尔还会对着老照片叹气。

我一页一页地翻着,指尖划过粗糙的纸面,偶尔会触到前几人留下的、没干透的墨迹,带着点温热的潮气。翻到“迎江社区”那一页时,目光突然被一行字钉住了——“张毅,男,o年生,汉族,高中文化,健康状况:残疾,职业:社居委工作人员”。

这是我的名字。

钢笔写的字迹很工整,是我自己填的,可此刻看着,却像第一次认识这几个字。“残疾”两个字格外扎眼,比旁边的“年龄”“职业”都要重似的,压得我指尖微微颤。

我想起之前总怕别人盯着我的腿看,怕招工办的人那句“影响形象”,怕女友字条里“不是一个世界”的暗示——我总觉得自己是“特殊”的,是被人群落在后面的那一个。

可现在,我的名字混在这么多人里,跟“王秀英,女,年生,汉族,小学文化,职业:家庭主妇”“李建国,男,年生,汉族,初中文化,职业:汽修工”挨在一起,没有任何不同。我们都是这张纸上的一个名字,一个数字,一份构成这座城市的微小分量。

我盯着那行字看了好一会儿,手指无意识地在名字旁边蹭了蹭。或许是纸上的墨迹还没完全干透,或许是手心出了汗,指尖沾到的墨痕轻轻晕开一点,像一滴墨掉进了河里,慢慢融在水里,没了原本的形状。

那一刻,心里突然松了口气——原来我不是什么“特殊”的存在,我只是这千万人中的一个,像路边的一棵树,河里的一滴水,安安稳稳地长在属于自己的地方。之前那些纠结的、痛苦的,觉得自己“多余”的念头,好像也跟着那点晕开的墨迹,慢慢淡了下去。未完待续

喜欢轮渡上的逆流人生请大家收藏:dududu轮渡上的逆流人生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蓝沧墨渊

蓝沧墨渊

问鼎掌控蓝沧墨渊完结文完整版是作者青椒红了吗又一力作,众人正寒暄间,一位白发苍苍的长老缓缓步入殿中。他目光威严地扫视一圈,原本有些喧闹的大殿瞬间安静下来。长老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此次派你们出去历练,关乎我不死族的未来。宇宙中危机四伏,但也机遇重重。你们十个人,皆是族中年轻一代的佼佼者,务必团结一心,探索未知,带回对不死族有益的消息与宝物。说罢,长老手中光芒一闪,出现了一道有着古老气息的石门,这是我不死一族收纳储存宝物的万宝阁,你们进去可以选取自己合适的宝物,对你们此次历练有很大帮助。众人听闻,皆面露惊喜与期待之色,纷纷朝着那散发着古老气息的石门走去。蓝风与月晴亦跟在其后。踏入万宝阁,只见其内空间辽阔,无数闪耀着奇异光芒的宝物陈列于架子之上悬浮于半空之中。有散发着幽冷蓝光的利...

南朝玄怪录

南朝玄怪录

凭什么神佛妖魔可以随意操弄人间?凭什么帝王公卿视天下为私产,视百姓为牛马?凭什么士族门阀永远高高在上?凭什么我等草民就要当牛做马,永无出头之日?!我不服!有朝一日剑出鞘,斩尽世间虎狼妖!但教天下能公平,我身百死犹带笑!...

父子二三事+番外

父子二三事+番外

父子二三事作者凤麒云涌文案父攻子受。腹黑强攻。单纯弱受。无虐轻松文,霸道攻X小白受。完全是根据蕾子同学的叙述而产生的一篇文。父子原型是蕾子及其父。若有雷同,纯属巧合。内容标签不伦之恋近水楼台搜索关键字主角黎缘,黎深┃配角┃其它Chapter1黎缘有个儿子,叫黎深。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黎缘发现,他对自己儿子的感情不是专题推荐凤麒云涌轻松近水楼台父子文腹黑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

[原神+星铁] 貌美社恐被迫相亲

[原神+星铁] 貌美社恐被迫相亲

巫玥是武神帝君搓下来的一片鳞,被当做儿子养得白白嫩嫩,有一天老父亲不满他孤独终老,语重心长道儿啊,你该去找对象了。巫玥人看着稚嫩,实际有两千岁高龄,早年在魔神战争遗骸苟活而落了病根,还...

娘娘不承欢:皇上是匹狼/后宫生存手册:媚行深宫+番外

娘娘不承欢:皇上是匹狼/后宫生存手册:媚行深宫+番外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人家不想纵欲过度啦!(一)人家不想纵欲过度啦!(一)入夜后,繁星点点,在幽暗的夜空之中,伴着一弯细细的月牙互相辉映着光亮,秋天的凉风习习轻柔地拂上了桂花树梢,带着一袭清新的香气吹进了小湖央心的暖阁里。娘娘,这是御厨新做桂花糕点,皇上吩咐奴婢拿来给娘娘先尝尝。宫女...

林倾夏顾颂年

林倾夏顾颂年

林倾夏顾颂年完结篇精品小说,作者嘎揪,本书林倾夏顾颂年完结篇的主角是林倾夏顾颂年,属于短篇小说类型,出自作家嘎揪之手,情节紧凑,引人入胜。本站TXT全本,欢迎阅读!本书共计32451字,27章节。在本网muqianyuncom上目前完结。小说详情介绍志愿填报截止的最后一分钟,温予慈将华大改成了北大。关掉电脑后,她像是了结了一件心头大事,直到靠在椅背上的时候,目光不小心看向桌面上摆放着的三人合照。照片上三个人站在华大校门口,温予慈搞怪地吐着舌头,身后一左一右是裴言澈和宋星野。裴言澈清冷的眉眼始终注视着她,眉宇间带着宠溺的笑意。宋星野则是大大咧咧地圈住她的肩头,下巴抵在她头顶,望着她,有种霸道的占有欲。温予慈自嘲一笑,撕下合照上贴着的微微泛黄的便利贴。上面写着温予慈裴言澈宋星野要一起上华...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