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成功引入,如同为“锦绣”这台日益庞大的机器注入了高效的润滑剂和精密的控制系统,使得内部的运转愈顺畅,数据驱动的决策逐渐取代了过去的经验主义。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依旧,办公楼里键盘的敲击声渐起,一种现代化的企业气息开始悄然弥漫。
然而,站在全新数据视野构筑起的高台上,苏晚眺望到的,并非是“一览众山小”的从容,而是更远方、更雄伟峰峦带来的全新压迫感,以及脚下基座在某些领域依然存在的、令人不安的脆弱。企业这艘航船,在经历了管理工具升级后,航更快,姿态更稳,但苏晚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醒地意识到,真正决定这艘船能航行多远、能征服多广阔海域的,终究是船上的人——是那些掌舵、了望、操帆、乃至设计新船型的人才。
这种“人才的渴望”,最初并非源于空洞的战略规划,而是在一系列具体而微的“挫败感”中,如同细密的针脚,一针一针地绣上了苏晚的心头。
第一次深刻的触动,来自与一位德国客商的续约谈判。对方对“锦绣”过去一年的产品质量和交货准时率表示高度赞赏,但在讨论新一年度的合作框架时,对方代表,一位戴着金丝眼镜、举止优雅却言辞犀利的中年经理汉斯先生,拿出了一份厚厚的、全英文的合同补充协议。其中涉及复杂的知识产权共同开条款、国际市场渠道利润分成模式、以及基于销售数据的动态定价机制。
杨建华会计的英语水平仅限于简单的商业信函,面对这份充满了法律和专业术语的合同,额头冒汗,只能连蒙带猜。苏晚凭借着前世模糊的记忆和这一年多的恶补,能理解大概,却无法精准把握其中的陷阱与机遇。以往,他们更多的是依赖外贸代理公司,但这次涉及更深度的合作,代理公司也无法提供足以让他们完全放心的解读。
谈判一度陷入僵局。最终,虽然在外贸代理的斡旋下,合同得以签署,但苏晚心中却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问号:我们是否在懵懂中,让渡了本应属于我们的长远利益?如果我们自己拥有精通国际商法和外贸实务的专业人才,何至于如此被动?
第二次冲击,则来自新季度产品设计评审会。厂里新招聘的设计师小陈,是省工艺美院的毕业生,很有灵气,对色彩和流行趋势敏感,他主导设计的新一季女装系列,在内部获得了不少好评。然而,当样品被送到几位重要的国内百货采购经理和那位德国客商汉斯先生面前时,反馈却出乎意料的冷静。
一位见多识广的百货经理委婉地指出:“设计感不错,很新颖。但是……似乎缺少一点独特的、能让人一眼记住的‘魂’。或者说,辨识度还不够高。”而汉斯先生的评价则更为直接:“苏,你们的工艺无可挑剔。但设计,还在模仿和追随的阶段。要想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尤其是进入中高端商场,你们需要拥有自己的设计哲学,而不仅仅是漂亮的款式。”
小陈的脸涨得通红,既委屈又不服。苏晚却听懂了其中的深意。“锦绣”的设计,缺少的是文化底蕴的沉淀、品牌故事的注入,以及对目标市场消费者深层心理的洞察。这需要的不再是仅仅会画图的设计员,而是真正懂得品牌塑造、具备深厚美学素养和市场洞察力的设计总监。
第三次,则是在一次讨论是否投资一条全新自动化印染生产线的内部战略会议上。这条生产线价格昂贵,但能极大提升面料品质和产品独特性。周志刚工程师能从技术角度分析设备的先进性,杨会计能测算投资回报周期,但关于这条生产线可能带来的产品战略转型、市场定位升级、以及与之匹配的营销体系变革,整个管理层却无人能够提出系统性的、具有前瞻性的见解。
大家依旧习惯于在现有的框架内思考,解决眼前的问题,却缺乏打破边界、引领变革的视野和知识结构。
苏晚坐在主位上,听着同事们热烈却始终无法触及核心的讨论,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立感包裹了她。她意识到,自己作为企业的领航者,在很多时候,竟然是团队中唯一一个在努力眺望远方的人。而她的知识储备、她的眼界,也已经在高强度的使用和企业的快展中,逼近了极限。她需要同样能眺望远方,甚至能看到她所未见之处的同行者。
冲突并非来自内部管理的阻力,而是转向了外部,一种无形却坚固的壁垒——乡镇企业的出身,在争夺高端人才的市场中,几乎是一个“原罪”。
苏晚下定决心,开始尝试吸引专业人才。她让办公室起草了招聘启事,瞄准外贸、设计和战略管理三个方向,提出了在当时看来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甚至许诺了住房分配(厂里新建的职工宿舍)和未来的展空间。
招聘启事通过关系,在省城的报纸上刊登,也到了几所重点大学的相关院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反响寥寥。
偶尔有几个求职信寄来,多是籍贯在本县或周边、学历普通的年轻人,真正符合苏晚期望的、有经验的外贸经理、资深设计师或者具备现代管理知识的人才,一个也没有。
一次,好不容易通过轻工局一位领导的引荐,一位从国营大厂退休、经验丰富的财务总监表示有兴趣来看看。苏晚和林长河亲自陪同,参观了崭新的厂房、自动化生产线、明亮整洁的食堂和宿舍。老总监对硬件设施赞不绝口,但当他坐着厂里的吉普车,驶出工业园区,看着窗外依旧带着浓郁乡土气息的集镇街道、远处连绵的稻田和村庄时,他脸上客气的笑容渐渐淡了下去。
临走时,他握着苏晚的手,语气带着几分惋惜:“苏厂长,你们企业搞得是真不错,比我待过的很多国营厂都有活力。但是……恕我直言,这个地方,终究还是太偏僻了。生活不便,信息闭塞,孩子的教育、家人的医疗……都是问题。我这把年纪,图个清闲,怕是难以适应了。”
这番话,像一盆冷水,浇在了苏晚的心上。她明白,对方说的都是实情。“锦绣”可以用优厚的待遇吸引人,却难以提供大城市那种完善的生活配套、广阔的展平台和丰富的社会资源。对于大多数高学历、有抱负的人才而言,选择乡镇企业,意味着一种需要巨大勇气的“降维”,不仅要克服物质生活的落差,更要面对社会认同和心理上的挑战。
另一次,一位南方大学企业管理系的应届毕业生,在家人的劝说下来面试。小伙子对“锦绣”的展度很感兴趣,问了不少问题。但当苏晚问及他是否愿意从基层车间实习开始,了解生产流程时,他眼神中的热切明显冷却了。
“苏厂长,我在大学学了四年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是希望能在管理岗位上直接应用的。”年轻人的话语带着掩饰不住的优越感,“下车间……是不是有点大材小用了?我以为至少是从厂长助理或者部门主管做起。”
苏晚没有反驳,只是心中叹息。她需要的是能接地气、能理论联系实际的人才,而不是眼高手低、只会纸上谈兵的“少爷”。这次不愉快的面试,让她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找到既有能力、又有意愿与企业共同成长、接地气的专业人才,是何其困难。
接连的碰壁,让苏晚感到了深深的疲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自我怀疑。夜晚,她独自坐在办公室里,窗外是寂静的厂区,只有巡逻保安的手电光柱偶尔划过。巨大的落地玻璃映出她略显单薄和迷茫的身影。企业做大了,舞台变宽了,她却感到了比创业初期更加深刻的孤独与压力。现有的团队忠诚、可靠,是她最坚实的后盾,但大家的知识结构、思维模式,似乎已经触摸到了天花板。未来的路,需要新的引擎,新的头脑。
林长河将她的焦虑和挫败都看在眼里。他不懂那些复杂的国际贸易条款,也说不出现代企业管理的各种理论,但他懂苏晚,懂她每一个细微表情背后隐藏的情绪。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穿越重生被迫营业後咸鱼女星爆红了作者容黎完结番外 简介 穿越工作者陆萌攒够後半生的养老钱,潇洒辞职了。 不想系统出bug,下班前一秒她被拉入小说世界 成为人嫌狗憎丶双商低下的糊星炮灰女配 被迫加班的「炮灰」表示不想费力逆袭只想当咸鱼路人甲! 无奈原主虚荣超前消费给她留了一笔几百万...
这真的是让何慧秀叫苦不迭,那些话又绕口,她也没读过几本书,根本记不住。学不会就不学了。秦闵看着何慧秀一脸的苦恼直接发话了,只是嬷嬷收的是谢皎的银子,秦闵的话她就当屁给放了。无妨的,姐姐都是一片好心。夫人自然是心好的,就怕有些狼心狗肺的不领情!如今嬷嬷对何慧秀是处处看不惯,说起话来更是毫不留情面。这间铺子是怎么回事,怎得连续两月都是亏损。谢皎提起的铺子是个杂货铺的,平日里卖些米面粮油之类的,收益虽说没有多好但绝不是现在的这种赤字。奴婢依稀记得这个掌柜是年前才换的,之前一直是铺子的小二。这个铺子芙蓉记得比较清楚,之前的老掌柜一直在谢家,这也是年龄大了才特地请辞。走的时候把这个小二给推了上来,想着掌柜的这些年的辛苦她也...
我叫王刚,今年十八岁,个子不高,甚至可以说是有点矮了,相貌当然没有特别帅啦,但应该可以称为可爱吧,跟室友一比我就像一个小孩子,谁能想到我已经上大学,成为了一名大学生了呢。之前一直都在家附近上学,...
...
火影手游不知名策划陈言穿越到火影忍者的世界。身为不会忍术的普通人,他却因为开发游戏,而使得忍界的风云因其搅动。在通关游戏关卡波之国剧情之后,卡卡西带着一众上忍埋伏再不斩。在通过中忍考试启临后,三代目带着木叶的高端战力集体蹲守大蛇丸。忍者们看着被做成游戏角色的自己,纷纷陷入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