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异乡客尝鲜记 外地朋友品客家味(第1页)

《异乡客尝鲜记:外地朋友品客家味》

若外地的朋友踏足梅州,不必急着打卡网红景点,先循着晨光里的烟火气,钻进老街巷弄,那些藏在竹棚下丶铁锅旁的客家味道,才是打开这座城的正确方式——从清晨的一碗热汤,到宴席上的三道硬菜,每一口都是客家人捧出的真诚,不花哨,却足够动人。

天刚蒙蒙亮,老街的早餐摊就支起了竹棚,炭火在铁桶里“噼啪”跳着,把空气烘得暖融融的。先寻那飘着浓郁蒜香的腌面摊,往往不用看招牌,闻着味就能找到。师傅站在竈台後,左手执竹笊篱,右手握长筷,碱水面在沸水里“咕嘟”煮得透熟,捞起时手腕一甩,水珠溅在热锅上,“滋啦”一声化成白汽。沥干的面倒进竹笸箩,淋上一勺熬得金黄的猪油,撒把炸得焦香的蒜粒,再滴几滴生抽,长筷翻飞间,面身均匀裹上油香,筋道得能弹起。装进粗瓷碗里,递过来时还烫得要垫张草纸,挑一筷子塞进嘴里,碱水的微涩混着猪油的润,蒜香在齿间炸开,面身滑溜却不软塌,嚼起来带着股韧劲,像极了梅州人的性子。

配一碗三及第汤才够地道。隔壁摊的老板正蹲在矮凳上,菜刀在砧板上“笃笃”敲出节奏,猪脊肉切得薄如蝉翼,对着光能看见纹路;猪肝带着粉润的血筋,切得大小均匀;粉肠头要选最厚实的那段,斜切成圈,边缘泛着清白的脂。客人刚报“一碗三及第”,他便抓一把猪杂扔进沸水,浮沫刚冒头就被竹勺撇去,顺手扔进一把新鲜的枸杞叶——那叶子得是清晨刚从田埂摘的,带着露水的清。汤滚两分钟,连肉带叶舀进碗,撒勺细盐,滴几滴香油,递过来时,碗沿烫得能焐热手指。喝第一口的人总忍不住眯眼:猪脊肉嫩得像脂,轻轻一嚼就化;猪肝粉得泛光,没有丝毫腥气;粉肠头脆得带响,咬开时爆出点汤汁;枸杞叶的微苦刚好中和了肉的鲜,清亮的汤里,藏着山泉水的甘。一碗汤下肚,额头沁出细汗,晨露的凉意便全散了,只觉得浑身的毛孔都舒展开来。

再往巷子里走,捆粄的竹蒸笼正冒着白汽,一屉叠着一屉,像座矮矮的白塔。阿婆戴着蓝布头巾,掀开最上层的笼盖,米皮蒸得半透,像层软玉,用竹片轻轻一刮就起,铺在案板上,薄得能看见底下的木纹。她舀一勺剁得细碎的肉末,撒点切碎的豆干,再抓把翠绿的韭菜,指尖翻飞间,米皮就卷成了紧实的筒状,边缘捏得严丝合缝,绝不漏馅。有人爱辣,她便舀一勺自制的蒜蓉辣酱,红亮的油汁顺着捆粄的褶皱往下淌,滴在竹筐上,凝成浅浅的痕。咬下去的第一口,是米香的柔滑,像含了口糯米饭;接着是肉末的鲜,混着豆干的香;韭菜的辛在舌尖炸开时,米皮的甘才慢慢漫上来,层次多得像首短诗。辣得人直吐舌头,却舍不得停筷,手里的半根还没吃完,眼睛已经瞟向了蒸笼。

若往大埔方向去,百侯薄饼的摊子前总排着队。老师傅站在鏊子後,面糊在他手里像活了一般:舀一勺倒在烧热的铁板上,手腕一旋,面糊便“滋啦”摊成圆片,薄得能映出背後的天光,烙到边缘微焦,揭下来时像张透明的纸,能看清对面人的眉眼。卷馅料时更见功夫,豆芽要掐去头尾,只留中间最脆的段;肉末要拌上香菇碎,炒得油亮;火候到了,抓一把塞进饼皮,卷成月牙状,递过来时还带着鏊子的馀温。咬进嘴里的瞬间,先是饼皮的微脆,像咬了口烤得刚好的薄脆;接着是豆芽的清爽,带着水汽的鲜;肉末的润混着香菇的香,在舌尖慢慢散开,却一点不腻——百侯薄饼的妙,就在这“淡中见浓”里,像大埔人的性子,温和里藏着醇厚,吃着吃着,心就静了。

偏爱滑爽口感的,不妨试试老鼠粄。早稻米磨成粉,和着山泉水揉成面团,在特制的筛板上搓,漏下来的粉两头尖,像窜动的小老鼠,“簌簌”落进沸水,“咕嘟”冒泡。捞进碗里,浇上用猪骨熬了整夜的浓汤,汤面上浮着层亮亮的油花,撒把葱花和白胡椒粉,筷子一搅,粉身便滑溜溜地钻进喉咙。它的口感最是特别,不像面条那样软,也不似米粉那般脆,带着点弹牙的韧,两端的尖梢咬下去,还能尝到点细微的嚼劲,像在舌尖跳了段轻快的舞。有人爱加一勺自家腌的咸菜碎,咸香混着粉的鲜,能多吃两大碗。赶圩的阿婶常买一碗,边走边吃,汤汁溅在蓝布围裙上,也顾不上擦,只觉得这口鲜,能撑到晌午。

这些早餐,是梅州人给清晨的见面礼,热乎丶扎实,没有花哨的名头,却藏着把日子过暖的热忱。无论是扛锄头的农夫丶赶圩的阿婶,还是背着书包的娃,都在这一口热乎里,尝到了家的滋味。外地的朋友若能蹲在竹凳上,和当地人一起唆面丶喝汤,听着身边的客家话像溪水般流淌,便也算触到了梅州的魂。

待到正餐,宴席上的三大招牌菜,更是不能错过的重头戏,少了它们,再丰盛的席面都像缺了魂。

酿豆腐端上桌时,还冒着热气。石磨磨的老豆腐切成方块,煎得两面金黄,像镀了层琥珀,中间的窝里嵌着三分肥七分瘦的肉馅,裹着香菇的香丶虾米的鲜。夹一块放进嘴里,牙齿刚咬破豆腐的嫩,肉馅的汁就“啵”地爆开来,豆腐的清甜裹着肉的醇厚,香菇的香在舌尖绕,鲜得人直眯眼。这道菜藏着客家人的乡愁,当年南迁的先辈念着北方的饺子,却在南方寻不到面粉,便用石磨磨的豆腐做皮,把猪肉馅裹进去,煎得金黄,焖出汁,一口下去,既有对故乡的念想,又有在他乡扎根的实。如今成了团圆宴上的定盘星,夹一块放进碗里,配着米饭吃,不知不觉就多扒了半碗,连带着碗底的汤汁都要拌着饭舔干净。

盐焗鸡上桌时,不用开盖,香气就已漫了半间屋。选的是散养在山坳里的三黄鸡,羽毛油亮,脚爪结实,得养够一年才够味。处理干净後,用盐焗鸡粉抹遍鸡身,连鸡肚子里都要塞一把,静置两小时,让味道钻进每根肉丝。粗盐在铁锅里炒得发烫,瓦煲底部铺一层热盐,放上篾架,鸡架在上面,再覆一层热盐,盖严盖子,小火焗一个钟头。盐粒的热气慢慢焐透鸡身,鸡油渗出来,混着盐香,在煲里凝成一层晶亮的膜。开盖的瞬间,香气能惊得竈台上的苍蝇都飞起来,鸡皮金黄油亮,像镀了层蜜,撕开鸡腿时,能听到“咔嚓”的脆响,肉纤维里渗着盐粒,却不齁,鲜得扎实,连骨头缝里都带着香。客家人说,这鸡要手撕才够味,戴着手套撕下一块,趁热塞进嘴里,肉的嫩丶盐的香丶皮的脆,在舌尖缠成一团,是待客时最隆重的心意,吃着吃着,就懂了什麽叫“实在”。

梅菜扣肉压轴登场,油亮的肉皮皱着,像幅浸了岁月的老画,底下的梅菜吸足了肉香,黑亮黑亮的。夹一块放进嘴里,五花肉的肥被梅菜的咸香中和,酥烂得入口即化,一点不腻;梅菜带着阳光的味道,混着肉的醇厚,咸中带甜,像在吃一块有故事的咸菜。这道菜是客家人把苦日子过出甜的智慧,以前肉金贵,便用晒足半年的梅菜吸足肉香,让每一口都吃得值;如今日子好了,这道菜却还在桌上,像是在提醒,别忘来路。配着米饭吃,梅菜的咸香能让人多吃两碗,连碗边都要用舌头舔干净。

外地的朋友若来梅州,不必刻意寻高档酒楼,街角的早餐摊丶寻常人家的餐桌,藏着最地道的客家味。一碗腌面的热,一块酿豆腐的鲜,一口盐焗鸡的香,都是客家人用日子熬出的真味。尝过这些,便懂了梅州的烟火——不花哨,却扎实;不张扬,却暖心,像这里的人,捧出的是最实在的热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温韵灵顾洛琛

温韵灵顾洛琛

处理,你先自己好好吃饭。说完,他就匆匆上楼去...

花心总裁遇强夫

花心总裁遇强夫

祁俊低着头,推了推鼻梁上的镜架,翻了翻白眼,道刚才多谢…话还没说完,祁俊就察觉到一只大手已经扯出了自己的衬衣,摸上了自己的腹部,顿时满脸黑先,额角青筋直跳。这个男人还真是不怕死!啧啧,现在的...

穿到霸总年少时

穿到霸总年少时

季临雪是A大有名的校草,也是人人眼中的高岭之花。某天他意外去世,穿进了一本霸道总裁文。作为原著里的男二,他与女主青梅竹马,对女主一片痴情,奈何对方心里只有男主,每次两人吵架他都会被波及...

爱意如星海

爱意如星海

沈慕青只想搞钱给妈妈治病,顺便搞垮她的渣爹,可是偏偏沾上了纪言沉教堂的白鸽不会亲吻乌鸦,她有意的想要躲避,直到被他堵在墙角说了一句我可能,会比你的那些相亲对象靠谱一些。某天,一群记者扛着长枪短炮堵住了她见客户的路,问她勾引纪言沉是不是为了钱,她只粲然一笑,答了一句纪总身材好,众人哗然,引得全网热议待...

穿越诸天,我是阿瓦达剑圣

穿越诸天,我是阿瓦达剑圣

陈羽,他有很多身份。他是一名玩家,也是霍格沃茨的学生。他是托尼史塔克的救命恩人,也是被卡玛泰姬的法师们尊称为第二至尊。他是第五次圣杯战争的胜利者,也是埃尔梅罗二世的学生和兼最大资助人。开局获得三大不可饶恕咒,差点进入斯莱特林。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探索不同世界的魔法奥义。最想做的事,就是对着敌人打出一发阿瓦达索命光炮...

只想做普通人

只想做普通人

邬温别从小到大身边都被精神病环绕,所以他有个梦想就是读个寻常大学寻常专业。奈何因为出身环境,他大学还是就读了民俗专业。不过没关系!同学们普通就好!只是时间久了后,邬温别发现他的合租室友有点问题。比如总被同学们吹捧充满神性的脸和那慈爱的目光,像是人间天使的寝室长总喜欢在寝室里cos恶魔,背着巨大到让窗帘当场退休的骨翼在半夜坐在阳台忧郁叹气我最讨厌天使。比如总被同学们夸典型的黑皮肌肉帅哥,就像是驰骋草原的猎豹的老二,会在深夜泡在无人的游泳馆里,cos成人鱼,不知道哪买来的炫光鱼尾闪着五彩斑斓的光,让泳池内的霓虹灯黯然失色没水我真的会死。比如舞蹈系总被夸人间腰精天下第一媚的老三在深夜时会盘腿坐在布置得像神龛的床上,打开一个个的纸团今天向我许愿的人也很多啊。邬温别陷入了沉思,并接受了看着只是长得过帅了的普通人庄彧的邀请,和他开始了同居。于是许久之后邬温别一把推开不知道第多少次亲着亲着就开始咬他的庄彧庄彧你大爷的把止咬器给我戴上!!!文案最初版截图于2022年3月,后删改娱乐圈设定截图于20231120ps关于为什么在衍生频,因为文内有大量山海经中外神兽妖兽神话产物,但又有很多私设!且会引用个别漫画的设定有点像AU?(思索)...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