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急诊室》剧组正式开机。场景直接搭建在合作医院的真实急诊科旁,力求最大限度地还原真实紧张的医疗环境。这不是普通的影棚布景,呼吸间都弥漫着消毒水与某种未知紧张感混合的特殊气味。监控生命体征的仪器屏幕幽幽光,各种叫不出名字的器械闪烁着金属冷光,连来回走动的群演中都有不少是真实的医护人员,他们脸上那种习以为常的疲惫与专注,是任何演员都难以完全模仿的。整个氛围逼真得令人窒息,一踏入这里,就不由自主地被卷入那种与死神赛跑的节奏中。
沈清梧做足了前期功课。她花了大量时间泡在急诊科,不是走马观花,而是真正地跟着医生查房、观察抢救、甚至帮忙推过担架床。她对急诊的整套流程、医护之间的默契配合、乃至各种仪器的基本操作都已熟练掌握。她对自己饰演的副主任医师林静,那种在混乱中保持冷静、在压力下果断决策、背负着巨大情感消耗却依然坚守的职业信念感,也揣摩得十分到位。她本以为准备已然充分。
然而,开机后没多久,一个她从未预料到的、极其具体而棘手的难题,如同一条冰冷的毒蛇,猛地窜出,死死缠住了她的脚步——那便是大量、密集、且必须在高度紧张情境下精准、流畅、甚至带点不耐烦地脱口而出的西医专业术语和药物名称,尤其是其中夹杂的大量英文缩写和古怪读音。
“家属呢?通知家属没有?病人需要立刻做giography排除主动脉夹层!同时准备ntg静脉泵入控制血压,b-bocker跟上控制心率!抽血查d-dir、bnp、tropon!动作快!”
一场争分夺秒的抢救戏,饰演科室主任的老戏骨陈汉年语极快,气息稳而急,那一长串英文缩写和专业药名如同经过千锤百炼的本能,从他口中喷射而出,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和紧迫感,无比自然。
镜头迅推向沈清梧,她需要立刻接话,下达更具体、更细致的指令:“ntg从μg开始,每分钟上调μg,目标收缩压压到oo-o!抽血加急r!联系icu备床,可能需要紧急手术!”
“cut!”导演皱着眉头从监视器后抬起头,“清梧,台词节奏不对,bp和ptr之间停顿太长了,像是在回忆!还有ntg的读音有点飘,不够肯定!再来一条!”
再来一条。
“cut!肾上腺素是g静脉推注!不是静滴!重来!”
又一条。
“cut!胺碘酮的‘酮’字吃掉了!语气!注意语气!你是医生在下指令,不是学生在背书!急促!有力!”
一场又一场的抢救戏,充斥着各种西药名、操作名、英文缩写。肾上腺素、多巴胺、胺碘酮、电除颤、双向波、静脉泵入、μgkg……这些对于现代医生而言如同呼吸般自然的词汇,对沈清梧来说,却如同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艰涩咒语,陌生、拗口、难以捕捉。她的大脑需要先急地将这些音节捕捉到,转换成中文理解其含义,再组织成符合林静医生身份的流利台词,并配以恰到好处的急促语气和权威感表达出来。这个复杂的转换过程在需要瞬间反应的急诊表演情境中,显得格外艰难、滞后,甚至笨拙。
这完全触及了她知识体系中最深的盲区。大宋宫廷纵然有医术高、能起死回生的太医,用的也是君臣佐使的中药方剂、精准玄妙的针灸推拿,何曾见过这些化学合成药名和冰冷的英文缩写?原身沈清梧更是个标准的学渣,记忆库里对此没有半点遗留,指望不上分毫。
导演看出了她遇到了真正的困境,不是态度问题,而是硬性的技术壁垒,于是喊了暂停,让大家休息调整。休息间隙,沈清梧独自坐在角落一个闲置的输液椅上,微微佝偻着背,看着剧本上那些用荧光笔密密麻麻标记出的英文术语和药物名称,眉头紧锁,指尖无意识地用力,几乎要将纸张捏破。这是她进组以来,第一次在纯粹的专业领域感到了如此真切而沉重的挫败感。这不是靠揣摩情绪、理解角色内心就能解决的,这是硬性的、需要大量记忆和形成肌肉熟练度的知识高墙。
苏墨急得嘴上都快起泡了,赶紧找来剧组特意配备的资深医疗顾问,希望能给沈清梧开小灶恶补。医疗顾问也非常尽力,拿着剧本一个一个词地帮她纠正读音,讲解含义和背景。但语言习惯和口腔肌肉记忆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养成,越是着急,越是容易卡壳。
“沈老师,这些术语确实非常拗口,需要大量时间熟悉才能形成条件反射。”医疗顾问委婉地建议,“要不……我跟导演组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在某些非重点的特写镜头或者过场戏里,适当用一些中文替代说法?比如‘硝酸甘油’代替‘ntg’,‘抽血化验’代替具体项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沈清梧却立刻摇了摇头,态度异常坚决:“不行。这里是急诊室,真实情况就是争分夺秒,医生之间的交流就是这样高效到近乎粗暴,用了替代词,节奏感和真实感就全没了,观众里的专业人士一眼就能看出来,会显得非常假。必须原汁原味,一个字都不能错。”
她骨子里的那份对“真实”的执着和艺术上的完美主义,不允许她在这种关键细节上做出任何妥协和退让。
这时,饰演主任的老戏骨陈汉年端着一杯温水走了过来,递给她:“遇到坎了?”
沈清梧接过水,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让陈老师您见笑了,这些药名术语,像是天书,确实是我的盲区,拖累大家进度了。”
陈汉年笑了笑,眼神温和而睿智,他压低了声音,语重心长地说:“我年轻时演过一个苏联翻译官,也有过类似问题,大段大卷舌音的俄语外交辞令,怎么都说不对味儿。后来我明白了,硬背是没用的,就算背下来了,也像背书,不像人话。你得找对方法。记住,丫头,你不是在演一个背诵药名的学生,你是在演一个用了这些药千百次、闭着眼睛都不会弄错的医生。你得相信,这些词就是你脑子里的东西,是你思考的一部分,它们不是你需要回忆的文本,而是你决策后自然而然的结果。”
这番话,如同暗夜中的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沈清梧心中的迷雾,让她豁然开朗!
对啊!她是演员!她的终极任务不是真的去考取医师执照,而是“相信”自己是林静,并让观众相信她是林静!硬背单词是最笨拙、最低效、也最容易出戏的方法。她需要的是找到一种方法,将这些冰冷的术语“内化”成自己的“本能”,让它们成为“林静”这个角色思维和语言的一部分。
她立刻彻底改变了策略。
她不再捧着剧本像高中生背英语单词一样死记硬背单个词汇。而是请求医疗顾问,将常见的几种急救场景、典型病例的完整处理流程用最快的语录成音频,其中包括所有术语、指令、操作、甚至医护人员之间习惯性的对话语气。她就像当年在宫里初入宫闱,聆听教导嬷嬷严厉训导宫规礼仪一样,拿出全部的心神,反复地、沉浸式地聆听这些音频。她不是在“记忆”,而是在让自己完全沉浸在这种独特的语言节奏、那种争分夺秒的紧迫氛围、那种不容置疑的权威语气里。
她让晓芸把各种高频出现的药名、仪器名、检查项目缩写,用最大的字体打印出来,做成一张张硬卡纸,贴满了酒店房间的墙壁、浴室镜子前、甚至床头。她不是盯着它们拼命记,而是像熟悉自己宫中的摆设和路径一样,在日常起居的每一个瞬间,不经意地扫视它们,让这些符号和词汇强行侵入她的视野,成为她环境里最“自然”的一部分。
她甚至开始“走火入魔”。在和苏墨、晓芸日常对话时,她也会有意无意地尝试夹杂一两个刚刚记住的简单术语,比如“帮我把那份‘stat’(加急)的文件拿过来”、“今天下午的采访安排‘prn’(必要时)调整一下”,用一种近乎偏执的方式,强行将自己代入医生的语言体系和思维习惯,惹得苏墨和晓芸哭笑不得,却又心疼她的拼命。
更重要的是,她运用了自己最为强大的观察力和模仿力。她向导演申请了更多时间,当然都是在不影响正常拍摄和医院工作的前提下,待在真实的急诊科里。但这一次,她的观察目标不再仅仅是医疗流程,而是精准地聚焦在“人”身上——她死死盯着那些资深医生和护士的嘴,看他们说话时的口型、语、在极度疲惫和紧张下脱口而出指令时的特殊语调、轻重音,甚至他们下达指令时伴随的微表情、手势和眼神。
她现,那些经验丰富的医生说起这些术语时,眼神是聚焦在病人或仪器上的,他们的注意力完全在“病情”和“决策”上,那些词汇是思考结果的自然流淌,而非需要从大脑词库里费力“回忆”和“提取”的东西。他们关注的是指令本身和病人的反应,而非词汇本身。
她开始疯狂地模仿这种“状态”。在后续的拍摄中,她拼命地告诉自己,忘记台词,忘记音,忘记镜头。她努力将全部注意力投入到情境本身——“病人现在什么情况?”、“我作为林静,此刻该做什么决策?”。她尝试让那些术语成为她做出决策后,自然而然、不加思考的延伸表达工具。
这个过程极其痛苦、煎熬,需要极强的专注度和信念感,是对意志力的巨大考验。常常是一场戏要反复拍上十几条、二十几条,才能捕捉到那一两条“感觉对了”的。有时她卡在一个词上,全场静默等待,那种压力几乎让人崩溃。但她硬是咬着牙,一条一条地磨,一个词一个词地啃。
导演和剧组人员都清晰地看到了她的努力和肉眼可见的进步。从最初几天的明显卡顿、生涩、不自信,到后来的渐入佳境,台词逐渐流畅,语气开始有了医生特有的那种果断甚至是不耐烦,直至最后,她竟然真的能在那种高度紧张、嘈杂逼真的拍摄氛围中,将一大段复杂至极的指令清晰、准确、快且充满力量地说出来,眼神专注而坚定,周身散着一种专业的权威感,仿佛她真的就是在急诊室里奋战了无数个日夜、从死神手里抢人的林静医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好!这条过了!完美!”导演盯着监视器里沈清梧的特写镜头,忍不住一拍大腿,大声赞叹,“就是这个感觉!对了!林静医生就是这个感觉!冷静、果断、专业!清梧,你找到了!你完全抓住了这个人物的魂!”
沈清梧听到“过”的瞬间,身体几不可查地晃了一下,长长地、近乎虚脱般地吁出了一口气,这才感觉到后背早已被汗水湿透,冰凉地贴在身上。只有她自己知道,在刚才那条表演里,有那么一两个瞬间,她不是沈清梧,也不是在“演”戏,她仿佛真的“成了”林静,那些复杂绕口的术语是从“她”的医学思维中自然生成的决策指令,而非大脑皮层费力背诵出来的台词。
休息间隙,手机震动,是秦谕来的消息。他显然通过他的渠道听说了她开机初期遇到的巨大困难。“听说你最近在急诊科‘进修’得很辛苦?遇到专业壁垒了?需要专业‘外援’吗?我认识几个医科大的教授,或许可以帮你突击特训一下。”
沈清梧看着手机屏幕,汗水顺着额角滑落,她微微扬起嘴角,指尖敲击回复。这一次,她是真的靠着自己那股不服输的狠劲,爬过了这道看似不可逾越的高墙。“多谢秦老师关心。‘进修’暂告一段落,‘患者’病情已趋稳定。”
她收起手机,仰头喝掉晓芸递来的整瓶矿泉水,目光再次投向那片依旧忙碌喧嚣、仿佛永不停止的片场。西医术语如天书般佶屈聱牙?那便将其一一攻克,化为我指尖银针,口中律令。古今智慧虽迥异,然心之所向,道皆可通。
第七十一回,术业专攻。
西医术语成天堑,读音药名屡碰壁。
硬背无效生挫败,前辈点拨寻本质。
沉浸音频磨语感,观察真实摹神态。
信念代入化本能,术语自成决策延。
艰难磨合终过关,导演盛赞感觉对。
影帝关切询外援,清梧自信已通关。
古今智慧虽迥异,心志坚处道相通。
喜欢满级嬷嬷穿成黑料网红后请大家收藏:dududu满级嬷嬷穿成黑料网红后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穿越港综世界,李峰成了黑二代,老爹靓坤。绑定,帮老爹上位,获得地盘,资源,财富,便可得奖励。老豆,你太废了,洪兴龙头都坐不稳,我帮你清除绊脚石。打打杀杀没有前途了,我们要打造自己的商业帝国。矮骡子始终上不了台面,洗白从政吧,提早跟北边建立友好关系。靓坤父凭子贵,洗白身份,平步青云。李峰也水涨船高,成为港...
林落和孟萦认识两年,网恋五个月,酒店面基七天,然后她就被孟萦断崖式分手了。无原因,无理由,无征兆。后来家里给她安排了相亲,实在没办法,她只好去了,没想到相亲对象她妈竟是她前女友孟萦。林落喵喵喵???这是怎么回事???不过她很快就调整好心态。在相亲对象眼里,她妈又温柔又可靠。而林落眼里,相亲对象她妈就是个变态!林落总结一下,就是我被分手后,发现相亲对象她妈竟是前女友!孟萦你怎么看起来很激动?林落因为事情变得更刺激了啊!孟阿姨,你也不想让你女儿知道,她的相亲对象竟然是她妈妈的前女友吧?孟萦相亲对象为我发声!为我发声!...
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婚姻大事,说得这么儿戏。谢景安连忙解释你别激动,你先听我说完,我们俩青梅竹马,话也能说到一处,这洛阳城我就乐意跟你玩,若是我们结为夫妻,一辈子快快乐乐多好。原来是为了这个目的。...
星河帝国西北。民风彪悍而质朴,上至大公,下到百姓,个个热情豪爽!就连那些个卖笑的女子,都有股子仗义执言的劲头。故事就生在燕云大公麾下封地内。...
本书名称穿到老爸相亲那年本书作者花若锦本书简介一直吃爸爸们狗粮的傅小宝,意外得知他们竟然是假结婚!傅小宝天都塌了,尚未来得及做些什么,就穿越到了爸爸们相亲那年。他决定,假结婚是不可能的,一定要帮助爸爸们恩恩爱爱的过日子!可偏偏,他穿到了与两个爸爸都有过节的纨绔子弟的身上。傅小宝稳稳心神,无所谓,重新和爸爸们打好关专题推荐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