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4章 跨洋援医与古卷新谜(第1页)

林墨刚将非洲带回的灵艾种子种进百草堂后院,手机就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动的“肯尼亚医疗署”字样让他心头一紧——三个月前在非洲并肩抗疫的当地医生奥马尔,曾说过若再遇棘手病症会第一时间联系他。

“林医生,求你帮帮我们!”电话那头的奥马尔声音嘶哑,背景里混杂着急促的救护车鸣笛,“沿海村落爆了奇怪的皮肤病,患者浑身长满红斑,溃烂后会流出绿色汁液,西医的抗生素完全没用,已经有十几个孩子病危了!”

林墨攥着手机走到窗边,看着院子里刚芽的灵艾幼苗,突然想起祖父医案里记载的“瘴疠疮”——症状与奥马尔描述的高度吻合,需用“艾灰调麻油外敷+隔蒜灸足三里”的古法治疗。他立刻回复:“我们马上组建医疗队过去,你先收集患者的舌苔照片和脉象视频,我远程先配个应急药方。”

挂了电话,林墨第一时间召集团队。苏清瑶正在实验室分析圣根的最新检测数据,听到消息后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我去整理医疗器械,把便携式光谱仪和艾灸枪都带上,方便在当地检测病原体。”赵铁山则翻出珍藏的陈年艾绒:“这是三年陈的伏艾,火力足,对付瘴气效果最好,我再配些驱蚊的中药包,防止队员被蚊虫叮咬感染。”

陈小雨抱着平板电脑跑过来,屏幕上是她刚整理好的“非洲医疗物资清单”:“我已经联系了国际物流,防护服、消毒水和儿童专用的艾条都能在小时内送达内罗毕。对了,我还在直播间起了‘中医援非众筹’,网友们都特别支持,已经筹到了二十多万善款!”

林小婉的奶奶也主动提出同行:“这种瘴气引的皮肤病,可能和当地的蛊虫有关,我带上解蛊的草药和符纸,说不定能帮上忙。”林小婉则默默收拾着行李,将《解蛊秘要》和祖父留下的青铜罗盘仔细放进背包——上次苍梧山之行让她明白,这些老物件在关键时刻总能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出前一晚,林墨在祖父的祠堂里停留了很久。他将非洲患者的症状记录和应急药方放在供桌上,点燃三根灵艾香:“爷爷,这次要去更远的地方传播中医,您放心,我一定会带着大家平安回来,让更多人知道艾火的力量。”香灰落在供桌的角落,露出一本被遗忘的蓝布封皮古籍,封面上用朱砂写着“海外艾考”四个字——正是祖父当年游历东南亚时留下的手札。

林墨好奇地翻开古籍,里面详细记录了祖父在南洋治疗“瘴疠疮”的案例:“当地多湿热,瘴气易侵入肌肤,需用当地野生艾草与国内伏艾混合制成艾条,再配合‘刺络拔罐’排出毒血。”他赶紧将这个现告诉团队,苏清瑶立刻调整物资清单:“我们多带些伏艾,到了肯尼亚后采集当地艾草混合使用,效果应该会更好。”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医疗队终于抵达肯尼亚内罗毕。奥马尔早已在机场等候,他黝黑的脸上满是疲惫,手里拿着一叠患者的检查报告:“情况比想象中更严重,已经有五十多人感染,而且还在扩散。”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更奇怪的是,感染的人都是接触过海边某片红树林的村民,我们怀疑和那里的某种生物有关。”

医疗队立刻前往沿海的蒙巴萨村落。车子行驶在颠簸的土路上,沿途能看到不少皮肤红肿的村民,他们有的用布条包裹着溃烂的伤口,有的则躺在路边痛苦呻吟。林小婉的奶奶掀开一位村民的伤口查看,眉头紧锁:“这不是普通的瘴气,伤口里有细小的虫卵,是‘蛊疮’!”

林墨赶紧用随身携带的显微镜观察伤口分泌物,果然现了类似蛊虫的幼虫。他立刻按照祖父医案里的方法,让队员们用伏艾和当地野生艾草混合制成艾条,再用隔蒜灸的方式为患者治疗。苏清瑶则用光谱仪检测当地的水源和土壤,现红树林附近的水中含有一种未知的寄生虫卵,正是引“蛊疮”的元凶。

“我们得先阻断传染源!”林墨对奥马尔说,“让村民们暂时不要靠近红树林,我们用中药熬制消毒水,对周边的水源和住所进行消毒。”赵铁山则带着队员们采集当地的艾草,教村民们制作简易的艾条:“晚上睡觉前点燃艾条,既能驱蚊,又能驱散瘴气,预防感染。”

治疗过程中,一个名叫卡玛的小女孩引起了林墨的注意。她只有五岁,浑身长满了红斑,溃烂的伤口已经化脓,连续几天高烧不退。林墨轻轻握住她的手,用中文和斯瓦希里语混杂着安慰她:“别怕,我们会治好你的。”他先用消毒后的银针为卡玛刺络拔罐,排出毒血,再将混合艾条制成的艾绒敷在伤口上,用纱布轻轻包裹。

林小婉的奶奶则在卡玛的床头点燃了一支解蛊符,符纸燃烧的青烟中夹杂着淡淡的草药香。“这符纸里加了驱蛊的草药,能帮助她排出体内的虫卵。”奶奶解释道。卡玛的母亲在一旁激动地流泪:“谢谢你们,来自中国的医生,之前西医说我的孩子没救了,是你们给了她希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接下来的日子里,医疗队分成两组行动。林墨和苏清瑶负责为重症患者治疗,赵铁山和林小婉则带着村民们制作艾条和消毒水,林小婉的奶奶则挨家挨户为村民们放解蛊草药包。陈小雨则用直播记录下这一切,镜头里,村民们跟着队员们学习制作艾条,孩子们拿着小小的艾条好奇地观察,偶尔传来的笑声让紧张的抗疫氛围多了几分温暖。

经过一周的努力,感染“蛊疮”的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卡玛的高烧退了,伤口也开始结痂,她拿着自己画的画送给林墨,画上是一个拿着艾条的中国人,周围环绕着许多小爱心。奥马尔看着这一幕,感慨地说:“中医不仅治好了村民的病,更拉近了我们和中国人民的距离。等疫情结束,我一定要去中国,到百草堂好好学习艾灸技法!”

就在医疗队准备返程时,林小婉在红树林附近现了一块奇怪的石碑。石碑上刻着与《海外艾考》中相似的纹路,还有一些看不懂的象形文字。林墨赶紧拿出祖父的古籍对比,现这些纹路竟然是古代中医治疗“蛊疮”的穴位图,而象形文字则记载着“艾生于海,可解百蛊”的秘密。

“原来这里的红树林里生长着野生艾草!”苏清瑶兴奋地说,“我们可以采集一些种子带回中国,和灵艾杂交培育,说不定能培育出更适合在湿热地区生长的艾草品种。”林墨点点头,小心翼翼地采集了一些艾草种子,放进特制的密封袋里——这不仅是中医的新资源,更是中非友谊的见证。

返程前,奥马尔代表当地政府为医疗队颁了“国际人道主义勋章”。在送行的人群中,林墨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曾经卧床不起的老人能拄着拐杖走路了,皮肤溃烂的孩子能笑着奔跑了,村民们手里拿着自制的艾条,用不太标准的中文喊着“谢谢中国”。

飞机起飞时,林墨看着窗外渐渐缩小的肯尼亚大地,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自豪感。他打开祖父的《海外艾考》,在扉页上写下一行字:“艾火无国界,中医暖人心。”苏清瑶靠在他身边,轻声说:“这次回来后,我们可以申请一个‘中医海外推广项目’,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中医,让艾火真正燎原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回到百草堂,林墨第一件事就是将从肯尼亚带回的艾草种子种进后院的试验田。他按照祖父古籍里的方法,将种子与灵艾种子混合播种,每天亲自浇水、施肥。陈小雨则忙着整理援非的视频素材,制作成“中医援非纪录片”,在网上布后很快就登上了热搜,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表示想要加入中医传承的队伍。

几天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亲自来到百草堂,为医疗队颁了“中医国际交流先进集体”的荣誉证书。领导握着林墨的手说:“你们在非洲的表现,让世界看到了中医的魅力和价值。接下来,国家会加大对中医海外推广的支持力度,希望你们能继续挥带头作用,让中医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就在林墨和团队沉浸在荣誉的喜悦中时,林小婉突然现《海外艾考》的最后几页夹着一张泛黄的信纸——是祖父写给一位“南洋老友”的信,信中提到“在苏门答腊岛现了一种‘海底艾’,能解百蛊,却被当地的‘守艾族’守护,若能得到这种艾草,可解全球瘴气之毒”。

林墨看着信中的内容,心里泛起一阵涟漪。他想起肯尼亚红树林里的石碑和野生艾草,突然意识到,祖父当年可能已经现了海外艾草的秘密,只是因为某些原因没能将“海底艾”带回国内。苏清瑶也兴奋地说:“我们可以申请去苏门答腊岛考察,寻找‘海底艾’,如果能成功,不仅能丰富中医的药材资源,还能为全球防治瘴气类疾病提供新的方法!”

赵铁山则有些担忧:“‘守艾族’既然守护着‘海底艾’,肯定不会轻易让外人接触。我们得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仅要带上足够的物资,还要了解当地的习俗和文化,避免产生冲突。”林小婉的奶奶则从怀里掏出一个平安符:“这是用灵艾和朱砂制成的,能驱邪避灾,到时候我们每人带一个,保平安。”

就在团队积极筹备苏门答腊岛考察之行时,陈小雨收到了一个匿名包裹。包裹里没有寄件人信息,只有一本破旧的牛皮笔记本和一张地图。笔记本里的字迹潦草,记录着一个神秘组织“天枢余部”的阴谋:“他们想要夺取‘海底艾’,用其炼制‘蛊王’,控制全球的艾草资源。”地图上则用红笔标注着“海底艾”的位置和“守艾族”的聚居地。

林墨看着笔记本里的内容,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想起之前天枢药业的种种恶行,意识到这次苏门答腊岛之行绝不会轻松。苏清瑶则冷静地分析:“我们得提前联系当地的中医协会,寻求他们的帮助。另外,我们可以将‘天枢余部’的阴谋告知当地警方,让他们协助我们保护‘海底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出前一晚,林墨再次来到祖父的祠堂。他将《海外艾考》、匿名笔记本和地图放在供桌上,点燃灵艾香:“爷爷,这次要去寻找您当年没能带回的‘海底艾’,还要阻止坏人的阴谋。您放心,我一定会保护好中医的宝藏,让艾火继续燎原。”香火摇曳中,供桌抽屉里的青铜印章突然出微弱的绿光,与笔记本上的“天枢余部”标记产生了奇妙的共鸣。

林墨好奇地拿起青铜印章,现印章背面的纹路与地图上的“守艾族”图腾竟然完全吻合。“原来这枚印章不仅是‘守艾盟’的信物,还是打开‘海底艾’秘境的钥匙!”他激动地说。苏清瑶也凑过来查看:“有了这枚印章,我们就能获得‘守艾族’的信任,顺利找到‘海底艾’了。”

第二天一早,医疗队带着满满的信心和准备出前往苏门答腊岛。飞机降落在棉兰机场,当地中医协会的会长李建国(与国内的李建国同名)早已在机场等候。他热情地握住林墨的手:“欢迎你们来到苏门答腊!我已经安排好了住宿和车辆,还联系了‘守艾族’的长老,他们同意在明天接见你们。”

在李建国的带领下,医疗队来到了“守艾族”的聚居地——一个隐藏在热带雨林深处的村落。村落里的房屋都是用竹子和茅草搭建的,村民们穿着传统的民族服饰,看到医疗队的到来,纷纷热情地挥手致意。长老阿卜杜勒是一位白苍苍的老人,他手里拿着一根用“海底艾”制成的权杖,眼神威严而慈祥。

“你们是林鹤年的后人?”阿卜杜勒看到林墨手中的青铜印章,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林墨点点头,恭敬地将印章递过去:“我是林墨,林鹤年是我的祖父。当年他曾来过这里,与贵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次我们来,一是为了寻找‘海底艾’,研究其药用价值;二是为了阻止‘天枢余部’的阴谋,保护‘海底艾’不被坏人利用。”

阿卜杜勒仔细查看了青铜印章,又翻了翻林墨带来的《海外艾考》,终于点头认可:“林鹤年是我们‘守艾族’的老朋友,他当年帮助我们治疗了一场严重的瘴气疫情,我们一直铭记在心。既然是他的后人,我们愿意相信你们。”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海底艾’生长在附近的海底溶洞里,那里地势险要,还有许多未知的危险,我会派族里最勇敢的年轻人带领你们前往。”

在“守艾族”年轻人的带领下,医疗队沿着蜿蜒的山路向海底溶洞进。山路两旁长满了茂密的热带雨林,时不时能看到各种奇异的动植物。林小婉的奶奶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这里的草木都带着一股邪气,大家小心,可能有蛊虫出没。”她一边说,一边从包里拿出驱蚊的中药包分给大家。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跋涉,终于到达海底溶洞的入口。洞口被茂密的藤蔓覆盖,散着淡淡的海水腥味。“守艾族”的年轻人用特制的刀具割开藤蔓,露出一个漆黑的洞口:“里面很黑,而且路很滑,大家一定要跟紧我。”他从怀里掏出一个火把,点燃后率先走进溶洞。

溶洞里潮湿阴冷,墙壁上布满了青苔,时不时能听到水滴的声音。苏清瑶打开手电筒,照亮了前方的道路:“大家注意脚下,别滑倒了。”林墨则拿着青铜印章,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印章的绿光在黑暗中变得更加明亮,似乎在指引着方向。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方突然出现一片光亮。众人加快脚步,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惊呆了——一个巨大的地下湖泊出现在眼前,湖水中生长着一种奇异的植物,叶片呈深绿色,表面泛着淡淡的蓝光,正是他们要找的“海底艾”!

“太好了!终于找到‘海底艾’了!”陈小雨兴奋地举起相机,想要记录下这神奇的景象。就在这时,溶洞的入口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一群黑衣人冲了进来,为的正是“天枢余部”的领——一个脸上带着刀疤的男人。

“多谢你们帮我们找到‘海底艾’,现在把它交出来,我可以饶你们不死!”刀疤脸冷笑一声,挥手示意手下上前抢夺。林墨立刻将“海底艾”护在身后,点燃一根混合艾条:“想要‘海底艾’,先过我们这一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太好了!是穿越兽世,她没救了

太好了!是穿越兽世,她没救了

二十一世纪网瘾少女江玥美滋滋看完小说进入梦乡,一觉醒来却身处异世。看着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江玥懵了,她就一破看文的,没想真穿越啊。金手指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地方无法安身立命,为了能早日回家,江玥决定先活下来,抱紧救命恩人的大腿。白狐云霁看了看身后的跟屁虫你多大了,是哪个族群的雌性?二十二…意识到自己身处一个男...

白月光宋薇群

白月光宋薇群

我兼职吉他老师,她却故意在我搬重物的时候松手,导致我右手轻度残废无法工作。她将我打扮成白笙的样子以此羞辱我,却又在看到我穿着白笙衣服时发疯撕碎。将我困在这个牢笼,一遍又一遍逼我赎罪。七年里每一年纪念日都是白笙的祭日,别的夫妻都是烛火晚餐情...

付明嫣顾景程林见欢

付明嫣顾景程林见欢

美好的一幕惹得付明嫣旁边的两个女孩子感动的抱在一起,不住的羡慕。啊啊啊啊!顾景程真的好爱付明嫣啊!...

(综漫同人)越前君对我告白了+番外

(综漫同人)越前君对我告白了+番外

越前君对我告白了作者林宴歌文案我以为我的暗恋对正主来说绝对隐秘,他是个脸盲,遇到人的台词十有八九都是XX,谁啊?直到有一天,他对我告白了!我强行装作可爱活泼的人设差点被吓崩掉。阅读指南大小姐女主,人设非完美,高武力值,喜欢在越前君面前装开朗柔弱,醋坛转世占有欲强预收工藤君的魔法少女文案暂定,失去魔法力的魔法少女X专题推荐综漫暗恋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