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2章 世界的针艾文明的对话(第1页)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巨大的玻璃幕墙将初升的朝阳切割成无数跃动的金斑,洒在庄严肃穆的建筑主体上。清晨的微风还带着一丝夜的凉意,却已然充满了忙碌的气息。广场之上,来自世界各国的旗帜迎风招展,猎猎作响,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着一场跨越文化与疆界的盛会即将拉开帷幕。

主会场入口处的广场早已布置妥当,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巨大的“全球艾草资源保护与创新应用论坛”背景板。背景板前,一排精心设计的玻璃展柜如同等待检阅的士兵,静静陈列着此次论坛的核心展品。来自云南深山、色泽深绿如墨,仿佛凝聚了大地火魄的“火魂艾”;来自终南山秘境、叶脉隐隐透着紫红色雷纹,据说曾在古籍记载中引动过天雷地火的“雷火艾”;以及,最受瞩目的,来自广袤西域、通体呈现奇异银白色,叶片边缘覆盖着一层肉眼难辨的细腻冰晶绒毛的“冰魂艾”。

每一份标本下方,都配有制作精良的中英文双语标签,不仅详细标注了其独特的药性、生长环境和采集时间,还简略提及了与之相关的民间传说或药理典故。几位早到的外宾正围着展柜,或俯身仔细端详,或举起手机、专业相机从不同角度拍照,低声交流着,眼中充满了惊叹与好奇。工作人员穿着统一的制服,进行着最后阶段的检查与调整,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完美无瑕。

后台走廊,相较于前场的喧嚣,显得相对安静。林墨独自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深邃的目光越过广场,望向更远处逐渐苏醒的城市天际线。他的指尖在西装裤袋里无意识地摩挲着一个冰凉的水晶盒。盒子里,静静躺着一片经过特殊改良的冰魂艾叶片,那银色的绒毛在透过玻璃的晨光照射下,泛出一种极其细腻、柔和的光泽,仿佛将一片微缩的星空纳入其中。

他的思绪飘回了三天前,西域火洲那片广袤而酷热的艾田。热浪扭曲着空气,脚下的土地滚烫。老农户阿卜杜拉,那位脸上刻满了风霜皱纹的维族老人,用一双布满老茧、却异常温暖的大手,紧紧握住了林墨的手。老人的眼眶有些湿润,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林专家,这片艾草,这片土地……它们能让全世界都看到,我们西域不是只有戈壁和沙漠,我们这里也能长出宝贝!这是真主的恩赐,也是你们带来的奇迹啊!”那一刻,老人眼中质朴的期盼与自豪,比火洲的阳光更让林墨感到灼热。此刻,这份沉甸甸的、承载着土地希望与老人信任的“恩赐”,正安稳地贴在他的胸口,即将跟随他,站上这个汇聚了全球目光的国际舞台。

“在想什么?这么出神。”一个清悦而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打断了林墨的思绪。

林墨转过身,看到苏清瑶正微笑着走来。她今天穿着一身得体的藕荷色职业套装,长挽起,显得干练而又不失温婉。她手中拿着一份装订整齐的演讲手稿,页边贴满了各种颜色、写满娟秀字迹的便签,显然经过了精心的准备和修改。

“刚会务组那边传来消息,巴西、印度,还有西非贝宁的代表团都提前到了,他们对冰魂艾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培育数据和适应性研究方面,询问能不能在论坛正式开始前,先了解一下核心数据。”苏清瑶将手稿递过来,语气平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我把你在火洲进行生态治理的关键数据,重新整理并做成了动态图表,嵌入了演讲ppt里。你讲解的时候,只需要点击屏幕上的相应按钮,就能实现图表切换和动态演示,这样更直观,也更有说服力。”

林墨接过那份还带着打印余温的手稿,入手微沉。他翻开页,映入眼帘的并非冰冷的标题,而是用毛笔精心誊写的一行苍劲有力的行书:“艾者,爱也,以火传情,以温治病。”——这是从他祖父林鹤年留下的珍贵医案中摘录的一句话。字迹是苏清瑶的,她深知这句话对林墨、对这次论坛的意义。

“还是你想得周到。”林墨抬起头,目光中充满了感激。苏清瑶总是这样,能在他专注于技术和大方向时,替他补足那些细腻而关键的部分,无论是学术上的支持,还是精神上的共鸣。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只见陈小雨抱着一大摞几乎要遮住她视线的论坛手册,小跑着过来,额头上渗着细密的汗珠,脸颊也因为奔跑而泛着红晕。

“林哥!清瑶姐!哎呀,真是没想到!”陈小雨把手册小心地放在旁边的桌子上,长长舒了口气,用手扇着风,“加印了五千份手册,眼看就要完了!刚才我过来的时候,碰到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部的负责人,琼斯博士,他特意拦住我,说咱们这手册内容太扎实了,不仅要带十份回总部给专家团队参考,还非常正式地提出请求,问我们能不能授权,将手册最后附带的那个‘家庭常用艾灸保健指南’翻译成英文、法文等多个版本,在他们官网上向全球推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顿了顿,眼睛亮晶晶的,继续汇报:“还有啊,李建国爷爷带着社区银志愿者团队的爷爷奶奶们已经到了,他们没闲着,直接去了文化交流体验区。这会儿正手把手地教几位来自中东和欧洲的嘉宾编传统的艾草绳呢!那些外国嘉宾学得可起劲了,场面特别温馨!”

陈小雨的话音未落,又一个沉稳的身影出现在走廊另一端。是马明哲,他推着一个颇具科技感的银色便携式医疗箱,箱体表面,“国际艾脉联盟”的徽标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林墨,刚和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联合实验室最后确认过,远程实时验证系统已经全部调试完毕,信号稳定。”马明哲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冷静、清晰。他熟练地打开医疗箱的密码锁,箱盖开启,内部是定制的海绵衬垫,稳稳地固定着三支小巧的试管,试管中装着一种略显粘稠的、透着不祥幽紫色的液体。“这是我们从火洲变异艾草中提取并纯化的高浓度神经毒素样本,编号apha-型。稍后我在技术演示环节,会现场滴入我们基于冰魂艾特性研的解毒剂。整个过程,毒素颜色会在三十秒内从紫色变为完全透明,并且,旁边连接的生物活性传感器会实时监测并传输神经细胞的存活率数据,所有这些数据都会通过加密链路,同步到卡罗林斯卡学院的后台服务器,确保结果的客观性和权威性。”

他合上箱盖,向前半步,压低了些声音,对林墨和苏清瑶说:“另外,安全部门的同志刚刚同步了最新消息,‘暗影阁’在境内的几个主要秘密资金账户已经被全部冻结,他们的活动能力受到极大限制。论坛期间,安保级别是最高级,预计不会出现异常干扰。大家可以安心专注于会议本身。”

林墨点了点头,心中稍定。马明哲总是能将最复杂的科学验证和最棘手的安全问题,都处理得如此条理分明。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转向走廊尽头的“民间艾灸技艺与文物展”区域。只见精神矍铄的赵铁山老爷子,正站在一个独立的玻璃展柜前,中气十足地向几位戴着同声传译耳机、神情专注的外国学者讲解着。展柜内,一支造型古朴、甚至有些斑驳的苗疆青铜火针,在射灯下闪烁着幽冷的历史光泽。

“……这火针,讲究的就是个‘火候’!”赵铁山比划着,“必须得在特制的艾绒火里烧,烧到通体透红,仿佛要滴下铁水来,但那火候又不能过,过了就伤了针的灵性。然后,趁着那股子灼热的天火之力,快、准、稳地刺入特定的穴位,深度、角度,差一丝都不行!对付那些深入骨髓的寒湿痹痛,尤其是老风湿、老寒腿,比很多西药起效都快,关键是治本,几乎没有副作用!”

见到林墨走近,赵铁山脸上露出笑容,招手道:“小墨,来得正好!快来给这几位来自德国和美国的专家讲讲,你祖父当年是怎么用这看似吓人的火针,活生生把一个被西医判了‘截肢’的病人给救回来的!你讲得比我这个老头子生动,有细节!”

林墨走上前,指尖轻轻拂过冰凉的展柜玻璃,目光落在那支承载着家族记忆和中医智慧的青铜火针上,思绪仿佛也随之回到了祖父讲述故事的年代。

“那大概是二十多年前,我祖父林鹤年先生去湘西大山深处进行义诊。”林墨的声音平和而富有磁性,通过同声传译,清晰地传入每位听众的耳中,“当地有一位以打猎为生的老苗人,姓石,因为长年累月在山林潮湿环境中劳作,双腿患了极其严重的风湿痹症,关节肿痛变形,后来展到完全无法站立,瘫痪在床。家人抬着他去省城的大医院,西医诊断后,认为腿部神经和肌肉已经大面积坏死,并严重感染,除了截肢,没有其他办法保全性命。”

“石猎人的家人几乎绝望,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找到了我祖父。祖父检查后,现老人家的病虽然沉重,但并非完全没有生机,关键是体内寒湿邪气太重,闭塞了经络气血。于是,祖父决定冒险一试,用了这支传承的火针。”林墨的手指向展柜,“他选取了最上等的陈年金艾绒,点燃后,将火针烧得通红,然后迅在老人家的环跳穴、委中穴等几个关键穴位,各施了三针。针尖刺入的瞬间,会出轻微的‘滋’声,并伴有艾草的特有香气。针刺之后,并不急于取针,而是配合以温和的艾条悬灸,持续温通经络,驱散深层的寒湿。”

“整个过程,病人会感到一股强烈的热流顺着经络窜动,虽然当时会有灼痛,但痛过之后,是前所未有的轻松。就这样,祖父每天为他治疗一次,配合内服祛湿活络的中药。半个月后,奇迹生了,原本肿胀如桶的双腿明显消了下去,老人家的脚趾头开始能微微活动。又过了半个月,他竟然能在旁人的搀扶下,尝试着下地站立了!后来,他不仅完全康复,还能重新上山打猎。为了感谢祖父的救命之恩,石猎人将家中祖传的一本手抄医书——《北方脐疗秘要》,郑重地送给了祖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墨指着展柜里那本已经泛黄、但保存完好的线装手抄本说:“就是这本秘要。里面记载了许多民间验证有效的脐疗配方和方法,我们团队后来对其中的配方进行了现代化的研究和改良,现在,我们还在使用里面的一个经典配方,制成方便安全的脐疗贴,专门用于小儿消化不良、脾胃虚弱的调理,效果非常显着。”

这个真实而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让几位外国学者听得入了神,不时出低声的惊叹,看向那支青铜火针和那本手抄本的目光,充满了敬畏。

上午九点整,庄严的开幕乐曲响起,论坛正式开幕。能够容纳数千人的主会场内,座无虚席,灯光璀璨。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汇聚一堂,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期待与交流的热烈氛围。当主持人介绍到林墨,他稳步走上讲台时,台下响起了持久而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中,林墨清晰地捕捉到了来自不同角落、用不同语言出的欢呼和鼓励声,这让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肩上承担的责任与期望。

他将那个贴身携带的水晶盒轻轻放置在演讲台中央的展示台上。聚光灯精准地打在盒子上,内部的冰魂艾标本仿佛被激活了一般,银色绒毛折射出如梦似幻的光晕,瞬间成为了全场的焦点。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林墨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的每个角落,沉稳而有力,“今天,我放在这里的,不仅仅是一株珍贵的植物标本,也不仅仅是一项最新的科研成果。我认为,它更是一份跨越了千年时光的对话——是古老的东方中医智慧,与现代尖端科学技术的深度对话;是绵延不息的人类文明,与慷慨又严峻的自然界之间,寻求和谐共生的对话。”

他点击手中的遥控器,身后巨大的led屏幕瞬间亮起,呈现出震撼人心的画面——那是火洲艾田治理前后最直接的卫星对比图。三年前,那片土地在图片中呈现的是刺眼的红褐色,艾草枯萎,地表龟裂,充满了死寂的气息;而三年后的图片,则是大片生机勃勃的银绿色,艾草茁壮,绿意盎然。

“各位请看,这里,中国的西域火洲。三年前,由于极端高温气候和地下矿物质变化的共同作用,这里的艾草生了罕见的恶性变异。”林墨切换图片,显示出变异艾草狰狞的形态和释放的紫色毒素在显微镜下的活动影像,“它们产生的新型生物碱毒素,能够强烈干扰人的神经系统,甚至诱可怕的幻觉。当时,这片土地被视为生命的禁区,传统的治理方法束手无策。”

“我们团队介入后,并没有简单地采用化学消杀或基因摧毁这种‘对抗’性的思路。我们回归到中医最核心的‘阴阳调和’、‘天人合一’的理念。变异艾草的本质是‘热毒’过盛,那么,我们就寻找能够克制这种热毒的‘寒性’力量。于是,我们将目光投向了同样生长在极端环境,但属性至寒的‘冰魂艾’。”

屏幕上开始动态演示团队的研究过程:如何提取冰魂艾的寒性基因片段,如何通过非破坏性的基因编辑技术,将其与火洲变异艾草进行定向融合,如何在中和毒素的同时,保留并强化艾草本身的药用特性,最终培育出能够在火洲恶劣环境中健康生长、且完全无毒的新品种艾草。

“整个过程,就像一位高明的中医治病,并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从整体出,调理病人全身的气血阴阳,恢复其内在的平衡,让身体自身的修复能力被激活,从而从根本上祛除病邪。我们对待这片土地,也是如此。我们不是在‘消灭’一种有毒植物,而是在‘治愈’一片生病的土地,帮助它恢复生态平衡。”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苏木李昭卿

苏木李昭卿

重回十年前的相逢苏木李昭卿完结文完整文本是作者黑怕小猫又一力作,重回十年前的相逢是作者黑怕小猫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现代言情,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苏木李昭卿,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我为了就爱慕虚荣的老婆惨死河中。重来一世,我决定这次过好自己的生活!...

作茧(百合ABO)

作茧(百合ABO)

韩婧嫚喜欢我?凌遇嗯,喜欢你。韩婧嫚我是姐姐。凌遇没血缘的。韩婧嫚我比你大六岁。凌遇正好,我可以做你的学生。反正岁月悠长,徐徐图之。前期奶后期狼,学生AlphaX体贴温柔Omega导师。(正文番外pdf一起55rmb,po上订阅的...

旗有辞礼

旗有辞礼

央美一枝花钓系旗袍美人VS表面清冷内里腹黑法学教授壁画修复师VS法学系教授江南多雨,宋辞礼第一次见长大后的舒静妤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烟雨季节里,十七岁的少女身子纤细,一身黑色旗袍包裹着少女曼妙的身姿,衣襟前别着一朵白花,苍白的脸色,浮肿的眼眶,让她看上去带着几分破碎的美感…都说京北风水养人,宋辞礼第三次见舒静妤是在自家...

灵气逼人 1V1(重生 乱伦)

灵气逼人 1V1(重生 乱伦)

简介她有一具三十岁的老灵魂,却寄生于十五岁的身体里。灵魂已残破不堪,身体却还娇嫩芬芳。江灵决意不再爱陈止安。她的身体有股甜香,像某种动物发情时的味道。陈止安吃上了瘾,想舔一舔她孤傲的灵魂。涉及乱伦SM男渣女贱...

邪王通缉令:傻妃,哪里逃

邪王通缉令:傻妃,哪里逃

外界传言,阴冷恐怖,从不懂怜香惜玉的邪王竟娶了一位王妃。  此女不但是个身份低贱天生痴傻容貌丑陋的医学废柴,还曾是太子不要的未婚妻。  可那位貌美如仙...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