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3章 三伏灸前的暗流与期许(第1页)

老城区的晨雾像被揉碎的棉絮,黏黏地贴在青灰瓦檐和斑驳墙面上,将整条巷子裹得严严实实。百草堂门楣上那块黑的木匾隐约可见,“百草堂”三个鎏金大字被岁月磨去了大半光泽,却仍在雾色中透着股沉稳的底气。挂在门廊下的铜铃裹着湿气,本是清脆的声响,此刻被晨雾滤过,竟带了几分悠远的钝重,直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哐当”一声撞在门板上,才让那铜铃猛地挣脱雾的束缚,叮当作响地在巷子里荡开涟漪。

林墨正站在柜台后,指尖捏着块浸过茶油的软布,细细擦拭着祖父留下的那只陶制艾灸盒。这盒子是祖父三十年前亲手烧制的,胎质细密,表面刻着缠枝莲纹,纹路里积着经年的艾灰,却被打理得一尘不染。盒盖内侧刻着极小的“鹤年”二字,是祖父的字,笔画遒劲,藏着老一辈手艺人的风骨。他擦得极慢,目光落在纹路间时,总会不自觉地想起祖父坐在这张柜台后的模样——也是这样的晨雾天,祖父戴着老花镜,一边擦艾灸盒,一边听着巷口卖豆浆的梆子声,偶尔抬头对路过的街坊点头致意。

“师父当年总说,这艾灸盒要养,就像养心性。”林墨低声呢喃,指尖抚过冰凉的陶面,想起祖父临终前攥着他的手说的话,“墨儿,百草堂的根不在这铺子,在人心里;艾灸的魂不在技法,在仁心。”那时他刚大学毕业,抱着现代医学的课本,对祖父这些“老古董”的说法还有些不以为然,直到后来接手百草堂,治好了陈小雨的哮喘,帮李建国缓解了关节炎,才渐渐懂了祖父话里的分量。

晨雾从半开的木门缝隙里钻进来,带着巷口早点摊的香气——是张记油条刚出锅的焦香,混着隔壁王婶家熬粥的米香。林墨放下软布,伸手拢了拢柜台后的艾草捆。这是上周从老君山采来的新艾,叶片肥厚,绒毛浓密,抓在手里能闻到清冽的草香。他刚把艾草捆摆整齐,就听见巷口传来陈小雨标志性的呼喊,伴着书包带子摩擦的“沙沙”声,越来越近。

“师父!师父!你快看我带来了什么!”人还没进门,声音先撞了进来,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脆,把晨雾里的沉闷都驱散了几分。陈小雨背着洗得白的双肩包,额前的碎被汗水打湿,贴在脑门上,脸颊红扑扑的,像刚摘的苹果。她一进门就急着把书包往柜台上放,动作太急,差点碰倒林墨刚摆好的艾灸盒,还好林墨眼疾手快扶了一把。

“慢着点,没人跟你抢。”林墨笑着帮她把书包带子往下拉了拉,指尖触到她后颈的汗,“跑这么快,早饭吃了吗?”陈小雨摆摆手,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迫不及待地拉开书包拉链:“师父你先看这个!早饭我在巷口买了包子,边走边吃了!”说着,她哗啦一声把书包里的东西倒在柜台上,五颜六色的物件瞬间铺了一片,在晨雾里泛着细碎的光。

最显眼的是一摞印着“百草堂”字样的宣传扇,扇面是明快的青绿色,正面印着“三伏灸预约中”几个楷体大字,笔锋圆润,是陈小雨练了半年的成果;背面画着简易的穴位图,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着肺俞、脾俞、膻中几个常用穴位,旁边还配了小小的卡通插图,一看就是花了心思的。除了宣传扇,还有装订整齐的养生手册,封面是百草堂的门头照片,拍的时候正好是傍晚,夕阳洒在木匾上,暖融融的;手册里面印着三伏灸的原理、适应症、注意事项,还有几个简单的养生小妙招,字迹娟秀,排版工整。

“这些都是我用兼职赚的钱买的!”陈小雨拿起一把宣传扇,献宝似的递到林墨面前,扇面上的油墨香混着她身上的汗味,透着股鲜活的气息,“上周我去给隔壁辅导班传单,赚了三百块,正好够印这些东西。你看这宣传扇,我特意选了青绿色的底色,跟艾草一个颜色,多应景!还有这养生手册,我找同学帮忙排版的,她学设计的,说这样看起来更专业!”

林墨拿起宣传扇,指尖摩挲着扇面上清晰的字迹,心里像被晨雾里的阳光晒过,暖烘烘的。他还记得陈小雨第一次来百草堂时的样子——十二岁的小姑娘,瘦得像根豆芽,穿着洗得褪色的校服,一说话就气喘吁吁,连走几步路都要扶着墙。她妈妈红着眼睛说,孩子五岁那年感冒落下哮喘的病根,西医中医都看遍了,钱花了不少,效果却越来越差,听说百草堂的三伏灸能治哮喘,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的。

那是三年前的初伏,陈小雨第一次做三伏灸,因为怕疼,全程攥着林墨的袖子,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硬是没掉下来。林墨用的是麦粒大小的艾炷,隔姜灸肺俞穴,刚点燃的时候,小姑娘身体还忍不住抖,直到艾火的热力透过姜片渗进去,她才渐渐放松下来,小声说:“师父,暖暖的,不疼。”三个伏季下来,她的哮喘好了大半,到去年冬天,已经能跟着同学去操场跑步了。

从那以后,陈小雨就成了百草堂的“编外人员”,放学就往店里跑,帮着扫地、擦桌子、给患者倒水,后来还主动学起了线上运营,用林墨教她的中医知识,在网上解答网友的问题。林墨本来想给她算点工钱,可小姑娘说什么都不肯要,说:“师父治好我的病,就是给我最好的礼物了,我帮点忙是应该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做得真不错,”林墨举起宣传扇,对着晨光看了看,油墨均匀,印刷清晰,看得出来是找了靠谱的印刷厂,“不过你看这里,”他指着扇面上的三阴交穴位图,“这个位置标注得稍微有点偏,得改一改,不能误导大家。”陈小雨凑过来,顺着林墨的手指看去,眉头立刻皱了起来:“啊?我明明是照着医书抄的呀!上周我特意把师父你那本《针灸大成》借回家,对着上面的穴位图一笔一划画的,怎么会偏呢?”

她说着就从书包里掏出那本泛黄的《针灸大成》,翻到三阴交的穴位图那一页,指着上面的标注说:“师父你看,医书上就是标在这儿的呀!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缘,我就是照着画的。”林墨接过医书,指尖抚过书页上的批注,那是祖父当年写的,用红笔圈出穴位的准确位置,旁边注着“以骨度分寸为准,勿拘于图”。

“医书上的穴位图是示意图,”林墨耐心解释道,“你看祖父这里的批注,说要以骨度分寸为准。三阴交确实是内踝尖上三寸,但这个‘三寸’不是尺子量的三寸,是指患者本人的四指并拢的宽度,而且准确位置是胫骨内侧缘后际,不是紧贴着骨头,你标得太靠近胫骨了,这样要是有人照着按,可能会按到骨膜上,反而不舒服。”他一边说,一边拿起笔,在宣传扇上轻轻画了个圈,“应该在这里,稍微往后一点,靠近肌肉的地方。”

陈小雨凑近一看,果然现自己画的位置比林墨标出来的要偏前一点,她懊恼地拍了下额头:“难怪我上次给我妈按的时候,她说有点疼,我还以为是按的力度太大了,原来是位置标错了!都怪我太粗心了,没仔细看祖父的批注。”林墨笑着揉了揉她的头:“不怪你,刚开始学穴位都这样,容易被示意图误导。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把足三里和上巨虚搞混过呢。”

正说着,巷口传来一阵轻微的自行车铃铛声,伴着熟悉的脚步声,苏清瑶推门走了进来。她穿着米白色的连衣裙,手里提着两个保温桶,肩上挎着帆布包,头用一根木簪挽着,额前的碎被晨雾打湿,透着几分温婉。“早啊,”苏清瑶笑着打招呼,把保温桶放在柜台上,“刚路过张记,买了你们爱吃的豆浆和茶叶蛋,快趁热吃。”

她放下东西,目光落在柜台上的宣传扇和养生手册上,拿起一把宣传扇看了看,眼里露出赞许的神色:“小雨这字写得越来越好了,扇面设计得也很清爽。”陈小雨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苏师姐,我把三阴交的位置标错了,正跟师父认错呢。”苏清瑶闻言,接过宣传扇和《针灸大成》,对比着看了看,笑着说:“我当是什么事呢,这个问题我刚开始学的时候也犯过。”

她从帆布包里拿出一支笔,在宣传扇上轻轻修改:“你看,标注穴位的时候,不能只对着图抄,要结合实物记忆。比如找三阴交,先摸到内踝尖,然后往上量自己的四指宽度,找到胫骨内侧缘,再往后移一点,能摸到一块轻微的凹陷,那就是准确位置了。”说着,她拉起陈小雨的手,让她摸自己的三阴交穴位,“你试试,是不是这里有酸胀感?”

陈小雨按了按,果然感觉到一阵轻微的酸胀,她眼睛一亮:“对!就是这种感觉!上次我给我妈按的时候,她没这种酸胀感,原来就是位置没找对。”苏清瑶点点头:“以后标注穴位,最好先在自己身上找到准确位置,再画到图上,这样就不容易错了。”陈小雨连忙拿出笔记本,把苏清瑶说的话记下来,字迹工整,还画了个小小的示意图。

林墨看着两人认真的样子,端起保温桶里的豆浆喝了一口,温热的豆浆滑过喉咙,暖到了心里。苏清瑶是他大学时的学姐,学的是中药药理,毕业后本来在一家大医院的药剂科工作,去年因为不满医院过度依赖西药的做法,主动辞职来到百草堂。她不仅懂药理,还擅长把中医理论和现代科学结合起来,帮着林墨改进了不少艾灸技法,比如用现代仪器检测艾条的燃烧温度,确定不同穴位的最佳施灸距离,让艾灸的效果更稳定。

“对了,”苏清瑶放下笔,从帆布包里拿出一份文件,“我昨天去市中医院找王教授,他看了我们整理的三伏灸病例,很感兴趣,说愿意帮我们在医院的宣传栏里贴宣传海报,还推荐了几个哮喘和关节炎患者过来。这是他给的患者名单,都是符合三伏灸适应症的,我已经跟他们联系过了,这周会陆续过来咨询。”

林墨接过名单,上面写着五个患者的名字、年龄、病情和联系方式,王教授还在旁边用红笔注着每个患者的注意事项,比如“李娟,女,岁,类风湿关节炎,怕冷,忌生冷”“张强,男,岁,慢性支气管炎,痰多,忌辛辣”。他心里一阵感激,王教授是中医界的前辈,以前对年轻中医师很严格,没想到这次会这么支持他们。

“王教授还说,”苏清瑶补充道,“如果我们这次三伏灸的效果好,他愿意帮我们申请市级的中医药推广项目,到时候能获得一笔扶持资金,用来改善店里的设备,还能组织免费的义诊活动。”林墨眼睛一亮,这对百草堂来说可是个好消息。现在店里的设备还是祖父那时候留下的,虽然还能用,但有些已经老化了,比如艾灸用的排烟设备,效果不太好,每次施灸的时候,诊室里都烟雾缭绕,有些患者会觉得呛。要是能申请到扶持资金,就能换一套新的排烟系统,还能添置一些现代的理疗设备,让中医治疗更精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太好了,”林墨把名单收好,“等下我给王教授打个电话,谢谢他。对了,我们的艾草精油制作得怎么样了?上次你说还差最后一道提纯工序。”苏清瑶点点头:“昨天已经完成提纯了,我带来了样品,你闻闻。”她从帆布包里拿出一个小玻璃瓶,里面装着淡黄色的液体,拧开瓶盖,一股浓郁的艾草香立刻散出来,比新鲜艾草的香气更醇厚,还带着淡淡的姜香。

林墨凑过去闻了闻,香气清新而不刺鼻,带着温热的感觉:“不错,比上次的样品好很多,姜和红花的比例掌握得正好。”这艾草精油是他们根据祖父医案里的配方改良的,在传统艾草精油的基础上,加入了生姜汁和红花汁,不仅能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还能活血化瘀,特别适合关节炎和痛经患者。他们本来想在三伏灸期间推出,作为辅助调理的产品,现在有了王教授的支持,说不定还能进医院的便民药房。

“我已经送了几瓶样品给王教授和他的同事,”苏清瑶说,“他们试用后反馈很好,王教授的爱人有痛经的毛病,用了两天,说疼痛缓解了不少。不过我们还得做个成分检测,确保安全,我已经联系了省药检所,下周就能出结果。”林墨点点头:“安全第一,一定要等检测结果出来,确认没问题了再推出。”

就在这时,门口的铜铃又叮当作响了一下,晨雾里走进来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的中年男人,手里牵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男人的工装袖口磨出了毛边,裤腿上沾着点水泥灰,看起来是刚从工地上过来的;小男孩穿着洗得白的运动服,脸色苍白,嘴唇干裂,不停地咳嗽,每咳一声,肩膀就跟着抖一下,眼睛下面挂着淡淡的青黑,显得很没精神。

“请问是林墨大夫吗?”男人的声音带着几分沙哑,还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他把小男孩往身边拉了拉,让他靠在自己腿上,“我是隔壁建材市场的,叫王强,听李建国老师说你治哮喘很厉害,想带孩子来试试三伏灸。”林墨连忙让他们坐下,从柜台里拿出一个干净的水杯,倒了杯温水递过去:“孩子叫什么名字?先喝点水,缓一缓。”

王强接过水杯,小心翼翼地喂给小男孩喝了几口,小男孩咳嗽稍微缓解了一点,小声说:“谢谢叔叔。”“这是我儿子,叫王小宇,”王强叹了口气,揉了揉儿子的头,眼里满是心疼,“五岁那年感冒,烧烧到四十度,当时没及时治,落下了哮喘的病根。这几年一到换季就犯,冬天更严重,晚上咳得睡不着,脸都憋得紫。我们去了不少医院,西医开的雾化药、激素药都用了,只能暂时缓解,一停药就复。”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沓病历本和检查报告,递给林墨:“这是这几年的病历,你看看。上个月李建国老师来我们市场买建材,跟我聊起他的关节炎是你治好的,说你的三伏灸能根治哮喘,我们就想来试试。本来早就该来的,可我最近在工地上赶工期,一直没时间,昨天才抽出身来。”

林墨接过病历本,一本本翻看着。最早的一本是五年前的,上面写着“急性支气管炎,继哮喘”,后面的病历记录着一次次的复,用药越来越强,从最初的沙丁胺醇气雾剂,到后来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还有几次因为严重作住院的记录。最新的检查报告是上周做的,肺功能检测显示“中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确实是典型的支气管哮喘。

“小宇平时是不是很怕冷?”林墨放下病历本,伸出手,轻轻搭在王小宇的手腕上。小男孩的手腕很细,皮肤冰凉,脉象浮而无力,带着一丝虚数,是典型的肺气虚表现。他又让小宇伸出舌头,舌苔薄白而腻,舌尖有点红,眼底青,这是肺脾两虚、寒邪内伏的症状。

王强连连点头:“对对对!这孩子冬天穿得比别人多还怕冷,手脚总是冰凉的。吃饭也挑得很,不爱吃蔬菜,稍微吃点油腻的就拉肚子,人也比同龄的孩子瘦很多。”林墨点点头,这和他的诊断一致:“小宇这是先天不足,后天喂养不当,导致肺脾两虚,寒气积在体内,一到秋冬季节,阳气不足,寒气就容易作,引哮喘。”

“那三伏灸真的能治好吗?”王强的声音带着期待,又有些不确定,“我们之前也试过中医,喝了大半年的中药,苦得孩子直吐,效果也不明显。”林墨理解他的顾虑,很多哮喘患者都试过各种治疗方法,对疗效已经有些怀疑了。他从柜台里拿出祖父的医案,翻到“三伏灸治哮喘”的章节,指着上面的病例说:“你看,这是我祖父留下的病例,三十年前,有个跟小宇情况差不多的孩子,五岁得的哮喘,也是用西药控制不好,后来经过三个伏季的三伏灸调理,就再也没复过,现在已经结婚生子了。”

他又翻到后面的治疗记录,上面详细写着每次施灸的穴位、艾炷大小、施灸时间,还有患者的反馈:“初伏第一次施灸后,咳嗽减轻,夜间能睡四小时;中伏第三次施灸后,哮喘未作,活动后无气喘;末伏结束后,肺功能检测正常,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王强凑过去仔细看着,手指轻轻摩挲着泛黄的纸页,眼里的希望越来越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哮喘在中医里叫‘哮证’,”苏清瑶在一旁补充道,“三伏灸是‘冬病夏治’的典型方法,夏季阳气最盛,这时候用艾灸刺激穴位,能借助阳气的力量,驱散体内的寒气,补益肺脾,从根源上调理。小宇这种情况,正好适合三伏灸,不过需要坚持,不能半途而废。”她拿出一张三伏灸的时间表,上面标着初伏、中伏、末伏的具体时间,还有每次施灸的注意事项,“初伏、中伏、末伏各灸一次,每次间隔十天左右,连续调理三个伏季,大部分患者都能明显好转,甚至不再复。”

“那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什么?”王强连忙问道。“饮食上要忌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林墨说,“多给孩子吃点健脾补肺的食物,比如山药、莲子、百合、小米粥这些。平时要注意保暖,不要让孩子吹空调、吃冷饮,适当带孩子晒晒太阳,增强体质。另外,雾化药和吸入剂不能突然停,要根据病情逐渐减量,具体怎么减,我会跟你说。”

陈小雨也凑过来说:“王叔叔,我以前哮喘比小宇还严重,稍微跑两步就喘,经过三个伏季的调理,现在能跟同学一起打羽毛球了!我师父的医术可好了,你就放心吧!”她拉着王小宇的手,笑着说:“小宇,艾灸一点都不疼,暖暖的很舒服,等下我陪你一起好不好?”王小宇看了看陈小雨,又看了看爸爸,轻轻点了点头。

王强还是有些犹豫,他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受苦:“我听说艾灸会很烫,孩子这么小,皮肤嫩,能承受得住吗?会不会留下疤痕?”林墨笑着说:“这个你放心,儿童皮肤娇嫩,我们会用麦粒大小的艾炷,采用隔姜灸的方法。姜能隔热,还能温胃散寒,不会烫伤孩子,也不会留下疤痕。”为了让他放心,林墨决定当场演示一下。

他从柜台里拿出一块新鲜的生姜,切成一片薄薄的姜片,厚度约两毫米,然后在姜片中间用针扎了几个小孔。“你看,”林墨把姜片放在陈小雨的足三里穴上,“足三里是健脾养胃的穴位,平时灸一灸对身体好。”他又捏了个麦粒大的艾炷,放在姜片上,用打火机点燃:“你试试,有没有疼痛感?”

陈小雨闭上眼睛,感受了一下,笑着说:“只有一股温热的感觉,慢慢渗进皮肤里,很舒服,一点都不疼。”王强凑过去看了看,艾炷燃烧得很平稳,姜片挡住了火焰,没有直接接触皮肤,他心里的顾虑终于放下了:“好,那我们现在就预约初伏的艾灸时间。”

林墨拿出预约本,登记了王强的联系方式和王小宇的病情,约定三天后初伏当天来施灸。“这三天你先给孩子调整饮食,”林墨叮嘱道,“不要吃冷饮和零食,晚上早点睡觉,保证休息。我给你开个食疗方,你每天给孩子煮点山药莲子粥,先调理一下脾胃,这样艾灸的效果会更好。”他拿起笔,在纸上写了食疗方:山药o克,莲子o克,小米o克,大枣枚,煮粥食用,每日一次。

王强接过食疗方,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钱包里,又给林墨鞠了一躬:“太谢谢你了林大夫,只要能让孩子好起来,我们一定好好配合。”他牵着王小宇的手,小男孩走的时候,还回头对林墨和陈小雨笑了笑,脸色比刚才好看了一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太好了!是穿越兽世,她没救了

太好了!是穿越兽世,她没救了

二十一世纪网瘾少女江玥美滋滋看完小说进入梦乡,一觉醒来却身处异世。看着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江玥懵了,她就一破看文的,没想真穿越啊。金手指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地方无法安身立命,为了能早日回家,江玥决定先活下来,抱紧救命恩人的大腿。白狐云霁看了看身后的跟屁虫你多大了,是哪个族群的雌性?二十二…意识到自己身处一个男...

白月光宋薇群

白月光宋薇群

我兼职吉他老师,她却故意在我搬重物的时候松手,导致我右手轻度残废无法工作。她将我打扮成白笙的样子以此羞辱我,却又在看到我穿着白笙衣服时发疯撕碎。将我困在这个牢笼,一遍又一遍逼我赎罪。七年里每一年纪念日都是白笙的祭日,别的夫妻都是烛火晚餐情...

付明嫣顾景程林见欢

付明嫣顾景程林见欢

美好的一幕惹得付明嫣旁边的两个女孩子感动的抱在一起,不住的羡慕。啊啊啊啊!顾景程真的好爱付明嫣啊!...

(综漫同人)越前君对我告白了+番外

(综漫同人)越前君对我告白了+番外

越前君对我告白了作者林宴歌文案我以为我的暗恋对正主来说绝对隐秘,他是个脸盲,遇到人的台词十有八九都是XX,谁啊?直到有一天,他对我告白了!我强行装作可爱活泼的人设差点被吓崩掉。阅读指南大小姐女主,人设非完美,高武力值,喜欢在越前君面前装开朗柔弱,醋坛转世占有欲强预收工藤君的魔法少女文案暂定,失去魔法力的魔法少女X专题推荐综漫暗恋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