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1章 科室更迭忧传承 生命抉择悟初心(第1页)

梁明远主任推开中医科办公室的门时,陈墨正对着桌上的《本草纲目》出神——书页间夹着的老药方是他爷爷留下的,泛黄的纸面上还能看到模糊的墨迹。“小李,有个事跟你说。”梁主任的声音带着几分疲惫,手里攥着一个牛皮纸文件夹,“罗启成大夫要搬到隔壁第二诊室,帮刚退休的王大夫整理遗留病例,王大夫的退休申请批下来了,明天起你就一个人用这间办公室。”

陈墨愣了一下,手里的药方差点滑落:“王大夫退休了?是第二诊室那位?”中医科有两位王大夫,一位专攻针灸,一位擅长调理,两人年龄相仿,平时都话不多,其中第二诊室的王大夫最是老派,总爱对着年轻人摆架子。

“对,就是他。”梁主任拉开椅子坐下,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退休审批表,“中午已经走了,走之前就把东西收拾好了,没跟你们年轻人打招呼。”他叹了口气,手指在审批表上轻轻摩挲,“这老伙计啊,一辈子认死理,总说你们年轻人‘毛没长齐,懂什么中医’,可真要走了,倒还挺利索。”

陈墨想起平时和王大夫的交集——每次在走廊遇见,对方要么低头走过去,要么就哼一声扭头,从不肯跟他探讨药方。有次陈墨用针灸治好了一个多年的偏头痛患者,王大夫还在办公室跟人嘀咕“瞎猫碰上死耗子”。可即便如此,听到他退休的消息,陈墨心里还是有点空落落的:“那第二诊室不是还有张大夫吗?让罗大夫搬过去,会不会太挤了?”

“张大夫的身体你又不是不知道。”梁主任揉了揉太阳穴,眼里满是担忧,“他有严重的风湿,冬天连把脉都费劲,今年年底就要退休了;另外那位王大夫也撑不了两年,到时候中医科就真没人了。”他从抽屉里拿出一本厚厚的登记册,翻开泛黄的内页,“你看,这是十年前的科室名单,光坐诊大夫就有八个,现在算上你,满打满算才四个。”

陈墨凑过去看——登记册上的名字大多带着墨痕,有的旁边还画着小圈,梁主任解释:“画圈的都是走了的,要么退休,要么转去西医科室,还有的……去乡下支援了就没回来。”他的声音低了下去,“民国那会西医进来,中医就受排挤;现在政府虽然没说不重视,可医学院连个中医专业都没有,明年第一批中医本科生毕业,能不能分到咱们协和,还不一定呢。”

陈墨心里也沉甸甸的——他重生前就知道,往后几十年中医传承会越来越难,老大夫退休一个少一个,年轻人又大多愿意学西医,觉得见效快、名声响。他想安慰梁主任,却不知道说什么——总不能说“几十年后中医会慢慢好起来”,只能含糊道:“梁主任,您别太担心,我以后多跟张大夫学学,要是有学生来,我也能帮着带带。”

梁主任拍了拍他的肩膀,眼里闪过一丝光亮:“好小子,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中医不能断在咱们手里,你爷爷当年可是京城有名的中医,你得把他的本事传下去。”他站起身,背着手往门口走,走到门口又回头,“对了,王大夫的病例你有空也看看,他治妇科调理很有一套,别让好东西浪费了。”

陈墨点头应下,看着梁主任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又低头看向桌上的《本草纲目》——书页上“医乃仁术”四个字,仿佛在提醒他肩上的责任。他拿起王大夫的退休审批表,上面贴着一张黑白照片,照片里的王大夫穿着中山装,眼神严肃,嘴角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或许这位老派的大夫,也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中医吧。

正出神时,罗启成大夫推门进来,手里抱着两本书,看见陈墨就笑着抱拳:“李大夫,新年好啊!刚听梁主任说,我明天就要搬去第二诊室了?”他说着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前,开始收拾东西——桌上只有一个搪瓷缸子、两本医书,还有一个装着草药种子的小布包。

“梁主任说你今天就能搬,不用等明天。”陈墨站起身,想帮忙收拾,却被罗启成拦住:“不用不用,就这点东西,我自己来就行。”他拿起搪瓷缸子,擦了擦上面的茶渍,忽然凑到陈墨身边,压低声音问:“李大夫,我早上看见你盆里泡的白大褂,上面都是血,昨晚是不是出大事了?我听外科的护士说,热电厂塌了,死了好几个工人?”

陈墨皱了皱眉——他不喜欢把别人的生死当作八卦谈论,那些逝去的工人,背后都是一个个等着他们回家的家庭。“昨晚确实抢救了不少伤员,情况比较紧急。”他含糊地回答,转身拿起桌上的听诊器,“我去妇产科看看邻居,你要是收拾完了,直接锁门就行。”

罗启成撇了撇嘴,没再追问,只是小声嘀咕:“有什么不能说的,院里都传遍了……”陈墨没理会,拿着听诊器走出办公室——他实在不想在这种沉重的话题上多做纠缠,生命应当被敬畏,而不是被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妇产科住院部很安静,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走廊上,暖洋洋的。陈墨走到一大妈的病房门口,轻轻敲了敲玻璃——病房里,一大妈躺在床上熟睡,脸色比前两天红润了不少,旁边的婴儿车里,小宝宝裹在粉色小被子里,闭着眼睛,小嘴巴时不时动一下,像在吃奶。何雨水坐在旁边的病床上,手里拿着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看得入神。

听到敲门声,何雨水抬头看过来,看见陈墨就放下书,轻手轻脚地走出病房:“小楚哥,你怎么来了?”

“过来看看大妈恢复得怎么样,一大爷呢?”陈墨压低声音,怕吵醒熟睡的一大妈和宝宝。

“医生早上来检查,说大妈恢复得很好,明天就能出院了。”何雨水笑着说,眼里满是欣慰,“一大爷昨晚在这守了一夜,没休息好,中午吃完饭我就让他回去睡觉了,晚上再过来换我。”

陈墨点了点头——这个年代的产妇,大多是生完孩子当天就出院,像一大妈这样住了好几天的,已经算是特殊照顾了。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水果糖,递给何雨水:“这糖你拿着,自己吃,也给宝宝留几块,等他长大了就能吃了。”

何雨水接过来,剥开一颗放进嘴里,甜丝丝的味道让她眼睛都亮了:“谢谢小楚哥!这糖还是水果味的,比供销社卖的好吃多了。”她小心翼翼地把糖放进兜里,又说:“等大妈出院了,一大爷说要请你吃饭,谢谢你帮忙送大妈来医院。”

“都是邻居,不用这么客气。”陈墨笑着摆手,“大妈还在睡觉,我就不进去了,你也早点休息,别太累了。”

何雨水点头应下,看着陈墨走远了才回到病房——她轻轻走到婴儿车旁,把一颗水果糖放在旁边的小桌子上,心里想着:等宝宝长大了,一定要告诉他,有个很厉害的陈叔叔,在他出生的时候帮了很多忙。

刚走到住院部门口,陈墨就看见外科主任何建国匆匆走来,他两眼通红,眼底布满血丝,下巴上冒出了青色的胡茬,显然是很久没休息了。“小李,你怎么在这?”何建国停下脚步,声音沙哑地问。

“我来看看邻居,刚生完孩子。”陈墨看着何建国疲惫的样子,忍不住问:“何主任,你还没休息?昨晚的手术还没结束吗?”

“刚结束一台,还有一台等着。”何建国揉了揉眼睛,忽然想起什么,拉住陈墨的胳膊,“小李,昨晚那个高位截瘫的伤员,走了。”

陈墨心里一沉——他还记得那个伤员,下半身被压得血肉模糊,当时他扎了十几针才稳住气息。“是……没抢救过来吗?”

“是他自己放弃的。”何建国叹了口气,眼神里满是无奈,“你走了以后,他清醒了一阵,我跟他说以后可能要在轮椅上度过,他沉默了很久,就说不想再拖累家里人。今天早上,他就开始不吃不喝,中午的时候,心跳就越来越弱了……”他拍了拍陈墨的肩膀,“我知道你尽力了,可有时候,医生能救得了命,却救不了心。”

陈墨站在原地,脑海里不断浮现出那个伤员的样子——他被抬上卡车时,还在断断续续地喊“救我……我还要回家……”,可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作为医生,他一直坚信“生命至上”,可面对这样的情况,他又不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或许对于那个伤员来说,放弃也是一种解脱,不用再看着家人为自己奔波劳累,不用再面对没有质量的生活。

“何主任,您也别太自责。”陈墨轻声安慰,“您已经做得很好了。”

何建国点头,又匆匆往手术室走去:“我得赶紧过去,还有病人等着我。”看着他的背影,陈墨心里满是感慨——医生这个职业,总是在见证生死,却也在一次次的生死抉择中,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

回到中医科办公室,罗启成已经收拾完东西走了,桌上空荡荡的,只剩下一个贴着“罗启成”名字的搪瓷缸子,显然是忘了带走。陈墨把搪瓷缸子收好,放到抽屉里——等下次见到罗大夫,再给他送过去。他坐到办公桌前,拿起王大夫的病例,翻开第一页——上面记录着一个妇科调理的病例,字迹工整,还画着草药的图谱。或许这位老派的大夫,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把中医的知识传承下来。

下午的阳光渐渐西斜,中医科办公室里很安静,偶尔有护士路过走廊,脚步声很轻。陈墨整理着王大夫的病例,时不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见解——有的药方可以适当调整剂量,有的可以搭配针灸,效果会更好。他想,等以后有机会,把这些病例整理成册,或许能帮到更多学习中医的年轻人。

下班铃声响起时,陈墨才现自己一下午都没起身——桌上的病例已经整理了大半,旁边放着一杯凉掉的茶水。他伸了个懒腰,脱下白大褂,叠整齐放在椅背上,又拿起王大夫的病例,决定带回家继续整理。他不想让这些珍贵的经验,随着老大夫的退休而消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回家的路上,陈墨刻意绕了远路——他想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不想把工作中的沉重带回家。路过街角的供销社,他进去买了一包水果糖,还有丁秋楠爱吃的花生糕;又在路边的小摊上买了一串糖葫芦,红色的山楂裹着晶莹的糖霜,看着就让人心情变好。

刚推开四合院的院门,就看见小黑从屋里冲出来,夹着尾巴,慌慌张张地往院外跑,差点撞到他身上。陈墨愣了一下,随即就乐了——小黑的爪子上沾着白色的棉絮,尾巴上还挂着一根红色的线,显然是闯祸了。

“小黑,你又干什么坏事了?”陈墨笑着叫住它,小黑停下脚步,回头看了看他,又飞快地跑回屋里,躲到了桌子底下。

这时,丁秋楠从厨房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一个针线筐,无奈地笑着说:“你可回来了!小黑把我缝衣服的棉絮打翻了,还把我给宝宝准备的小鞋子咬坏了一只!”她指着桌上的针线筐,里面的棉絮撒了一地,一只蓝色的小布鞋躺在旁边,鞋尖被咬了一个小洞。

陈墨走过去,从口袋里掏出花生糕递给丁秋楠:“别生气了,我给你买了花生糕,小黑肯定是太想我了,才不小心闯祸的。”他蹲到桌子底下,摸了摸小黑的头,“下次可不能这么调皮了,再闯祸,就不给你吃肉罐头了。”

小黑“汪”了一声,用头蹭了蹭陈墨的手,像是在道歉。丁秋楠看着这一幕,忍不住笑了:“就你惯着它!快洗手,我做了你爱吃的红烧肉,还有你早上说的猪肉大葱馅包子,热一热就能吃。”

陈墨点头应下,洗手的时候,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眼神里的沉重已经淡了不少。或许生活就是这样,有生离死别的沉重,也有柴米油盐的温暖。他想起梁主任的担忧,想起那个放弃治疗的伤员,想起一大妈和宝宝熟睡的样子,心里忽然明白了什么——作为医生,他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守护生命,同时珍惜身边的幸福。

晚饭时,丁秋楠说起今天在钢厂的事——同事给了她一个热乎乎的烤红薯,她特意留了一半,想等陈墨回来一起吃。陈墨听着,心里暖暖的,夹了一块红烧肉放到丁秋楠碗里:“明天一大妈出院,咱们去看看她,顺便把整理好的产后调理方给她带过去。”

“好啊!”丁秋楠笑着点头,“我还想抱抱宝宝呢,昨天何雨水说,宝宝的小手特别小,握起来软软的。”

小黑趴在桌子底下,啃着陈墨给它的肉骨头,尾巴摇得像螺旋桨。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亮了桌上的花生糕和红烧肉,整个屋子都充满了温馨的味道。陈墨看着身边的丁秋楠,心里满是感激——是她的陪伴,让他在面对生死的沉重后,还能感受到生活的暖意;是中医的传承,让他在时代的变迁中,找到了自己的初心。

他拿起筷子,夹起一块红烧肉放进嘴里——甜丝丝的味道,像极了此刻的生活。或许未来中医的传承会遇到很多困难,或许还会面对更多生死抉择,但只要他坚持初心,守护好身边的人,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吃完晚饭,陈墨坐在沙上,继续整理王大夫的病例,丁秋楠坐在旁边缝衣服——她要把被小黑咬坏的小鞋子补好,送给一大妈的宝宝。灯光下,两人的影子依偎在一起,小黑趴在脚边,出轻微的鼾声。这样平凡而温暖的日子,或许就是对“生命”最好的诠释。

喜欢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请大家收藏:dududu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苏木李昭卿

苏木李昭卿

重回十年前的相逢苏木李昭卿完结文完整文本是作者黑怕小猫又一力作,重回十年前的相逢是作者黑怕小猫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现代言情,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苏木李昭卿,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我为了就爱慕虚荣的老婆惨死河中。重来一世,我决定这次过好自己的生活!...

作茧(百合ABO)

作茧(百合ABO)

韩婧嫚喜欢我?凌遇嗯,喜欢你。韩婧嫚我是姐姐。凌遇没血缘的。韩婧嫚我比你大六岁。凌遇正好,我可以做你的学生。反正岁月悠长,徐徐图之。前期奶后期狼,学生AlphaX体贴温柔Omega导师。(正文番外pdf一起55rmb,po上订阅的...

旗有辞礼

旗有辞礼

央美一枝花钓系旗袍美人VS表面清冷内里腹黑法学教授壁画修复师VS法学系教授江南多雨,宋辞礼第一次见长大后的舒静妤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烟雨季节里,十七岁的少女身子纤细,一身黑色旗袍包裹着少女曼妙的身姿,衣襟前别着一朵白花,苍白的脸色,浮肿的眼眶,让她看上去带着几分破碎的美感…都说京北风水养人,宋辞礼第三次见舒静妤是在自家...

灵气逼人 1V1(重生 乱伦)

灵气逼人 1V1(重生 乱伦)

简介她有一具三十岁的老灵魂,却寄生于十五岁的身体里。灵魂已残破不堪,身体却还娇嫩芬芳。江灵决意不再爱陈止安。她的身体有股甜香,像某种动物发情时的味道。陈止安吃上了瘾,想舔一舔她孤傲的灵魂。涉及乱伦SM男渣女贱...

邪王通缉令:傻妃,哪里逃

邪王通缉令:傻妃,哪里逃

外界传言,阴冷恐怖,从不懂怜香惜玉的邪王竟娶了一位王妃。  此女不但是个身份低贱天生痴傻容貌丑陋的医学废柴,还曾是太子不要的未婚妻。  可那位貌美如仙...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