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2节(第1页)

·

当然,恐惧归恐惧茫然归茫然,该把握的机会还是得把握的。世子尝试着提出了几个琢磨了许久又实在没有把握的请求,果然李再芳毫不犹豫,一口都答应了下来;就是实在超出司礼监权限的事,也答允会尽力向皇帝转呈——从表情来看,这转奏的成功率估计还不小。

彼此谈了半日之后,双方都算是满意而归。李再芳是自觉出色完成了飞玄真君万寿帝君交托的使命,此番回报之后应该可以不用看圣上的臭脸,日子都要轻松不少;穆祺则更是兴奋难耐,知道自己所筹谋的计划终于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李总管已经代表了宫中直接允诺,同意在京郊与河北划拨土地,开设作坊大规模生产由世子开发的所谓飞升“丹药”;并在天津卫一带开设港口、平整道路,方便后续船只的停靠与休整。

这两样都是推动海贸刺激产业所必不可少的后手,他原本是打算长篇大论引经据典乃至撒泼打滚,拼尽全力也要强行保证过关。但现在好像是真有人给他开了加速挂,李再芳只是过问几句,居然就直接答应下来了。

……这这,这效率是不是也太魔幻了啊?

这还是他熟悉的那个吃啥啥不够干啥啥不成沙滩一趟两年半万事不往心里去的老登吗?

难道照着后脑勺来一下真的能把人的性格改变到这种地步吗?他要不要将此秘诀传授给张太岳,方便将来给摆宗也这么来一下啊?

穆祺拎着几张珍贵之至的批红回府,一路上脑子犹自晃晃荡荡,几乎怀疑自己尚在梦中。直到将批红全部寄出,一切办理妥当之后,系统在耳边叮咚一声,才终于拉回了他的注意。

显然,这样迅猛激烈的效率极速刺激了历史的变动,偏差值疯狂上涨,又兑换来了一节全新的历史回响,而且还是接续着先前那通“看不见的大手”的暴论:

【……三千万两白银的收入仅仅是变法辉煌成功的一个序幕。随着东瀛及殷地(部分文献亦称美洲)超级银矿的开采、全新提炼技术的进步,大安国库几乎是以匪夷所思的速度在迅速膨胀。在天津、青岛、秦皇岛诸港口修建成功之后,保守派用来攻讦变法的最后一个借口也消失了——甲寅变法后的第八年,仅经由海贸输入京师的粮食多达三百九十万石,数量之多完全超出预计;以至于京城的仓库都不堪负荷,不能不紧急调用天津的府库。

由于天津卫的库房荒废多年、有失打理,淤积的粮食存放数月之后,竟因高温而腐烂发芽,给沿途百姓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当时天津一带酸腐文人狂拍马屁,竟然还引用史记“太仓之粟充溢露积於外,至腐败不可食”的记载,夸赞这是堪比文景之治一样的盛世。

但很快,粮食腐败的恶臭就随海风四散飘洒,所过之人无不作呕,当然也就舔不下去了。而天津卫的地方官颇为不满,称呼彼时的内阁为“豆汁阁老”,据说是因为当时存放的粮食中有大量的绿豆,腐坏后与京城小吃豆汁的滋味相差无几;又是在阴阳当时掌枢的某位内阁重臣喜喝豆浆,估计是一时癫狂不明所以,才会想出这种馊主意……】

穆祺:…………

不是,你都已经写明白这个份上了,何必还要遮遮掩掩呢?什么叫“爱喝豆浆”的某位重臣?内阁里除了老子还有谁天天喝豆浆排重金属?!

再说了,其余的种种污蔑也就罢了,“一时癫狂”又是个什么意思?

所以说历史片段就是这点不好,在满足好奇心之余往往也会叫人破防。譬如在穆祺心里,这个什么“豆汁阁老”的称呼就实在是冤枉到了极点,万万不能忍受——天可怜见,就算他真能在内阁话事了,又怎么指挥得动天津卫呢?

天津卫九河下稍,算是拱卫京师最紧要的一道门户。以当今圣上那种猜忌冷酷阴晴不定的性子,怎么可能会把这样紧要的地方托付给外人?事关天津的一切大事都必定是由老登亲自裁决,轮得到他这个小小的外臣发言吗?

什么“豆汁阁老”,无非是一群怂货不敢找飞玄真君叫板,只好将锅往可怜无助又胆小的穆国公世子头上扣罢了——仅仅甩锅也就罢了,偏偏这些人为了污蔑口不择言,竟然还给他栽了个“癫狂”的罪名!

难道我看起来像是会随时癫狂的人吗?穆国公世子只觉愤愤不平!

不过,哪怕是栽赃的废话也是有它的用处的。从这个无理之极的“豆汁阁老”中,穆祺依旧能窥伺到未来的一点痕迹——官僚们当然不会闲着没事痛骂一个毫无影响力的空架子;无论是甩锅也好污蔑也罢,能被人私下里阴阳怪气,至少说明在这所谓“甲寅变法”的第八年里,自己依旧能牢牢掌握着局势。改革的步调还在预期之内……

当然,这倒不是说他是有意要运几万斤绿豆把天津熏成豆汁的(再说这不得怪地方官自己保管不善吗?凭什么甩锅给内阁!),但能够从海外运输三百九十万担粮食入京城,其意义之重大恐怕还在岁入的那三千一百余万两白银之上。

粮食的密度大大的低于白银,能够平安无事的运送如此之巨量的粮食,意味着航海技术已经有了一次巨大的突破,足以改变整个海运格局的突破——所谓民以食为天,这个数量级别的海上粮食运输,引发的变故必定是难以想象的。

穆祺思索片刻,再次向下一划。

【三百九十万石。如果对这个数字没有印象的话,那么可以回顾大安一朝至关重要的漕运。为了满足京城及北方边军的粮食需求,自太宗永乐十六年开始,命令浙江、江西及苏州等九府,每年向京师运粮三百万石;至成化年间,数字进一步上涨,朝廷定下规制,将漕运的数量固定为四百五十万石每年,从此再无变更。

若以此计算,那么仅通过海运输入京城的粮食便几乎可以与漕运的总和相媲美;京城存粮骤然暴增一倍,也难怪储备上会出大岔子。】

老子就是说嘛!这分明得怪前代的皇帝没有成算,不晓得提前在京城准备好空地扩建粮仓,又怎么能责怪我们这些大臣!

……不过,这个数字的确是惊人的。自大安迁都北方之后,由南向北的漕运已经是朝廷绝对的命脉,决定了整个华北生死存亡的大血管。究其根本,在自然条件迅速恶化之后,淤积了大量权贵与军队的京城是根本无法自给的,必须要仰仗江南源源不断的粮食供应。而内河的水运是唯一可以大规模运送粮食的方案,绝没有其他的备选。所以,无论耗费多大的代价,无论将民力压榨到什么地步,朝廷都必须维持这一条航路。

但是,如果海运也能运输数量相同的粮食,那政治意义可就大不一样了。

穆祺沉吟片刻,又向下一滑,果然看到了意想中的内容:

【巨大数量的粮食极大的冲击了保守的大安朝廷。而这种冲击还远没有停止——事实上,这三百九十万石的粮食仅仅是海贸威力的冰山一角而已。当时浙江江苏及淞沪一带的棉布陶器及丝绸的生产已经极度兴旺,甚至因为技术革新而出现了生产过剩的征兆。

为了解决过多的布匹与陶器铁器,当时的浙江巡抚海刚峰秉承内阁阁员穆祺的指示,与东南亚的暹罗、缅甸、吕宋等国及英占天竺签订了一份大额的供销合同,约定以工业品交换粮食,并由海商承运到天津港口,史称穆-海协定。】

……说实话,在后世文献中看到自己的名字还是蛮羞耻的,尤其是什么“穆-海协定”,听起来就很不正规。即使以穆祺的脸皮,一时也不觉微微一红。

不过他转念往好处一想,迅速又心平气和了:

——名字古怪又怎么样呢?反正又不是我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陈轩顾小霜

陈轩顾小霜

吃了女友苹果后,我迷上了死人香陈轩顾小霜番外全集免费阅读是作者夜幽影又一力作,这个声音吓得我一哆嗦。急忙回过头去,只见身后站着一个六七十岁,穿着黑寿衣的矮瘦老太婆。她黑着一张脸,站在我身后三米远的地方。一双黑亮黑亮的眼睛,死死的瞪着我。那表情,恨不得活吃了我一样,看得我很是不舒服而且她的样子,好像还有点眼熟。好像是,那天电梯里遇到的那个骂我的老太婆。可那老太婆,不是已经被车撞死了吗?正在我惊疑之间,这个穿着黑寿衣的老太婆,再次开口道人吃饭,鬼吸香。这死人香,好吃吗?一听这话,我显得有点彷徨无措。嘴里更是下意识的脱口而出死,死人香说话之间,我上下打量了她一眼。这一眼过后,我只一股惊悚的感觉,猛的在我心里炸开。因为我发现这个老太婆,她这会儿是踮着脚。而且她脚下,没有影子人是有影子的。没有影子的...

误惹疯子后,医女带球跑

误惹疯子后,医女带球跑

常溪是一名医女,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小医馆。薛酌奉命下江南调查贪污案,一时不慎中了春药春风绕,那日常溪去青楼为姑娘看诊,阴差阳错之下二人春风一度。清醒后,男人本想给她名分对她负责,却不想遭到拒绝。常溪的阿娘就曾告诉过她女子活这世上一遭,清白并不是最重要的东西,活得自在方是真理,不必活在他人的言语中,...

夫郎喊我回家吃软饭了

夫郎喊我回家吃软饭了

杜衡穿成了一个瘸子,一个凶悍哥儿捡回家做相公的瘸子。哥儿(凶巴巴)你腿脚不方便就别想着走了,老实做我相公,我肯定不会饿着你。杜衡他堂堂一个大老爷们儿,竟然要沦落到吃软饭!不可能,即使是穿越了也绝对不会屈服!次日,哥儿下地回来,看见院子里晾晒好了他前一天晚上换下来的脏衣,桌上又多了色香味俱全的三菜一汤。杜衡只要是自己做的饭,那就不算软饭。夜里,杜衡准备吹灯睡觉,哥儿走了进来,一边脱衣服,一边上了床。哥儿趁着农闲赶紧把事情办了,你躺着别乱动,我来就行。杜衡抱着被角咬牙,他连对象都没处过,清清白白!这人才认识了三天就要办事,不行!他绝不就范!次年,小崽子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杜衡放下书叹了口气,把孩子抱了起来,还得去叫他夫郎回家吃饭。纯情攻×直球受...

(原神同人)[原神]献给提瓦特的煎蛋+番外

(原神同人)[原神]献给提瓦特的煎蛋+番外

原神献给提瓦特的煎蛋作者草莓牛奶双倍糖文案白鸟梦想开一个提瓦特七国风味料理饭馆。她计划走遍提瓦特,收集所有国家的料理,在这期间做流动摊铺赚钱。但是,她没有启动资金。过于强烈的愿望使她头顶闪烁着蓝色惊叹号。旅行者空来到她的面前,请问你需要什么帮助吗?我呃,我需要摩拉。空沉默地与她对视,倏忽转脸,脸红专题推荐原神同人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