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173章 军垦城不会缺席(第1页)

他砌出的护坡,石块错落有致,缝隙均匀,仿佛天然生成,比机械喷涂的水泥护坡更多了一份厚重与美感。

在砌完最后一块石头后,库尔班江老人在一个不显眼的角落,用凿子轻轻刻下了一个小小的、抽象的白杨树图案——那是他独特的标记。

施工队长好奇地问:“大叔,您刻这个干嘛?”

老人望着即将通水的渠道,目光深邃:

“这渠,以后要流很多年水,养很多人。我老了,可能看不到它完全挥作用的那天。”

“但留下这个记号,以后我的孙子,孙子的孙子,路过这里,就能知道,他们的爷爷,曾经为这条‘生命渠’出过一份力。”

“这就像……就像在这片土地上,签下了我的名字。”

一番话,让在场所有人无不动容。原来,这位沉默的石匠,是在用他独有的方式,将自己的生命与这项伟大的工程,以及这片土地的未来,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在环境最恶劣的戈壁段,施工队面临着另一个挑战——风沙对已建成渠道的侵蚀和淤积。虽然设计了防沙网,但效果有限。

马建国项目部的技术员小赵,一个刚从林学院毕业的年轻人,看着被流沙不断掩埋的管沟,忧心忡忡。

他提出了一个在大家看来“不务正业”的建议:

在渠道两侧,因地制宜地种植耐旱的梭梭树和红柳,构建生物固沙带。

“小赵,咱们是修水利的,不是搞绿化的!工期这么紧,哪有闲工夫种树?”有人反对。

“就是,种了能活吗?这鬼地方,水比油还贵!”

小赵没有放弃,他找来了大量的资料,向马建国和陈山河论证:

梭梭和红柳耐旱、耐盐碱,根系达,固沙效果极好。

一旦成林,可以大大减少风沙对渠道的威胁,降低长期维护成本。而且,它们还能改善小气候,意义深远。

他还算了一笔账:“前期投入一些水养护树苗,看起来是浪费,但从渠道全生命周期看,是省钱的!这叫‘以生态养工程’!”

马建国被小伙子的执着和长远眼光打动了。

他力排众议,划拨出一部分经费和人力,支持小赵的“副业”。

于是,在紧张的施工间隙,出现了一支“不务正业”的小分队。他们利用施工废水和收集的雨水,小心翼翼地在渠道两侧的沙地里,栽下一株株看似弱不禁风的树苗。

这个过程充满了艰辛。树苗常常被风沙掩埋或被烈日烤焦。

小赵和他的“植树小队”就像呵护婴儿一样,不停地补种、浇水、搭建简易遮阳棚。

很多工人一开始不理解,甚至嘲笑他们。但小赵不为所动,日复一日地坚持。

奇迹在坚持中生。几个月后,第一批成活的梭梭苗在风中挺立,泛出点点绿色。

虽然稀疏,却给茫茫戈壁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希望。

老石匠库尔班江看到后,对马建国竖起了大拇指:“这个巴郎子(小伙子),亚克西(好)!他做的,是给子孙后代积德的事情。”

阿迪力和其他当地的管水员看到后,也主动加入了植树队伍,带来了本地特有的沙生植物种子。

渐渐地,渠道两旁出现了一条断断续续的绿色丝带。

它们不仅守护着渠道,更成为了戈壁滩上的一道风景线,吸引了一些小鸟和小动物前来栖息。

小赵的“不务正业”,最终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他的行动证明,真正的工程建设,不仅是征服自然,更是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为未来播下绿色的种子。

就在戈壁段施工最吃紧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强沙尘暴袭击了工地,持续时间长达三天。

通往外界的道路被流沙阻断,补给车辆无法进入。工地的存粮和饮用水眼看就要见底。

工人们顶着风沙,坚守岗位,保护已完成的工程,体力消耗巨大。饥饿和焦躁的情绪开始蔓延。

消息传到附近的阿瓦提乡,乡亲们急了。艾山大叔第一个坐不住了,他拄着拐棍,在村里大声吆喝: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霍司野江心月

霍司野江心月

恭声答复后,抬头看了看她的脸色,犹豫着开口。小姐,你真的要和先生离月姐,这大...

全宗门穿到古代后我带头造反

全宗门穿到古代后我带头造反

农科院出身的穆清刚睁眼发现穿越到了一个婴儿身上,不仅得知这个朝代即将灭国,天灾当道,而且全家还被冤枉贬到百姓贫穷吃不起饭的下县!从现代穿到修仙界再穿到古代的穆清和全宗门在乱世一起造反,大搞工业革命。种花家基因觉醒的穆清表示,造反的同时种田不香吗。用所学知识培育杂交水稻!利用修仙力量大搞工业革命!炼铁炼钢水泥铺路...

闪婚总裁,沈总家小娇妻又孕吐了

闪婚总裁,沈总家小娇妻又孕吐了

甜宠先婚后爱暗恋双洁大叔爱哭包女大学生宋乔被渣男抛弃,继妹陷害,和一个陌生男人做了糊涂的事,第二天放下两张红票偷偷离开。谁知道晚上就有陌生男人找上她,威胁她和他结婚。片段一沈司翰沉着脸宋乔,你这是提裤子不认人,是不想负责吗?宋乔惊讶地看着男人,不,不是,我给你钱了。不想吃官司,和我结婚沈...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