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赋税减少,这是实情。
原本朱允炆还真信了,听信身旁之人的进谏,都是因为天灾不断,所以赋税才会连年减少。
结果,朱高爔却直接粗暴地撕碎了这些文臣缙绅的遮羞布,将他们最丑恶的一面暴露在人前。
哪里有那么多的天灾?
分明就是人祸!
一时间,朱允炆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但这才刚刚开始。
朱高爔可从来不会惯着他!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建文年间,朝廷下令减免江南赋税,对吧?”
朱棣听到这话,嘴角微微上扬。
他知道,好戏马上就要开场了。
朱允炆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依旧在极力辩解道:“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洪武二十六年,江南八府(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应天、嘉兴、湖州、杭州,即后世的苏南和浙北)征收米麦合计六百八十六万担,占全国总税粮的两成三,各府中又以苏州为最,苏州一府交纳的税粮将近全国的一成!”
“此外除了税粮之外,江南地区每年还要负责输送漕粮近两百万担,粮食运输成本极高,千里运粮,途中消耗的粮食可达实际运量的数倍以上,而这部分运输成本,也同样由江南地区承担。如此,每年在江南地区征收的漕粮可能达千万担之巨!”
“如此沉重的负担之下,江南子民不堪重负,生活愈加困苦,卖屋者有之,卖田者有之,卖牛者有之,卖子女者有之,很多底层佃户只能向江西、湖广等地逃亡。”
话说到这儿,朱允炆便愤怒地看向朱高爔。
“朕为了江南子民着想,减免赋税,这难道有错吗?”
“当然没错!”朱高爔笑了,“可你身为大明皇帝,难道就没有动动脑袋思考过,为什么江南会是重赋重税之地?”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句话从前宋就开始出现了!难道这江南重赋之地,光是我大明王朝独有的吗?”
面对朱高希的接连质问,朱允炆顿时哑口无言。
“前宋朝廷大文豪韩愈曾说过,“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天下的赋税十分之九来自江南!”
“当然,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事实就是如此!唐宋之际江南重赋已初见端倪,江南财赋甲天下也不是一句空话!”
“为什么?因为江南自唐宋起就逐渐成为了中原大地的经济中心,而且江南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所以适宜耕种水稻,是不折不扣的膏腴之地,经济之繁华远其他州府!”
这一点,朱棣和朱允炆都清楚。
不是什么太祖高皇帝心胸狭窄,因张士诚、方国珍而对江南子民不满,所以定下重赋税之策,而是事实就是如此,从唐宋开始江南之地就成了重赋税的地方,并且这个趋势还在不断增强!
因为经济中心从唐朝开始就不断南移,中原与江南已经不在一个同等地位上了。
“你建文身为大明皇帝,当初下这道命令的时候,怎么就不想一想,你把江南赋税给减免了,那朝廷赋税从何而收?”
朱高爔一怼再怼,怼得朱允炆脸色铁青。
他好几次张了张口,最后只能蹦出来一句,“我这是为了百姓”!
朱高爔本想就此打住,结果他这么一说,顿时就被气笑了。
“哈哈哈……你说是想为江南百姓减轻负担?但是江南百姓日子当真好过了吗?”
“你逃出金陵之后,应该途径过江南地区吧?你亲眼所见这些江南子民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此话一出,朱允炆顿时就怔住了。
朱高爔继续进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前世,木枫无意中获得了一个神奇的空间,里面不仅可以种植作物,养殖牲畜,还有一个神奇的灵泉。自从有了这个神奇的空间,木枫的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惜他太不谨慎了,没过多久,他拥有空间的事情就被有心人发现了。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下,木枫失手被擒。那些人想要从他身上获取空间的秘密。没想到,木枫居然会玉石俱焚,献祭了空间里面的所有物资,换来了与敌人同归于尽。你们以为这就完了么?当然没年代我在东北吃穿不愁的日子...
...
郑湘冒着大雪赶到普众寺,院里已经停了一辆加长版的红旗L9,7777的尊贵豹子号,全防弹结构。 这是靳司礼的车。 靳家就是王权富贵的象征。...
前世。牛马一生的陆锦瑟被渣男无情辜负。眼睁睁看着他与白月光纠缠不清五十岁那年,她在手术台上含恨而终。重生。陆锦瑟回到婚礼前夕,一切还来得及。这一世绝不做任人摆布的傀儡,不为渣男蹉跎一生。毅然取消婚约!令她意外的是,异父异母的妹妹陆丽丽也重生了。竟然看上渣男,千方百计嫁进许家。她推波助澜…...
玄武炼体,白虎炼气,青龙炼神,朱雀涅槃!远古传说中,一旦聚齐四相诀,可纳二十八星宿于体内,成为至尊无上的星之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