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我当然记得私盐贩子啊。”蜘蛛回答道。
延寿教当然是买私盐吃。
曲阳城里官盐一石8贯,私盐质量更好一石才4贯,正常人谁也不会去吃官盐啊。
之前和私盐盐枭接触过,买东西给钱痛快,而且买的量大,因此延寿教有成为私盐消费大客户的趋势。
每次买盐都是一下子买几石,几千人吃他们的盐,私盐贩子看在钱的份上,都会对延寿教客客气气的。
周宇对蜘蛛说:“除了有盐井的地方,都是越靠海盐越便宜。在这个盐铁专营的社会,私盐价格越往内陆越高。因为私盐贩子的运盐成本会随着运输距离变远节节攀升。”
就说私盐贩子要么带足够的粮食来支撑远距离移动,要么就得在某些地方设置补给点,而这补给点必须设得隐蔽,那就意味着路难走。
风险高,加上艰苦,不卖个高价他们怎么赚钱?
而且他们就算卖到更远的地方,也只能卖给当地的零售商拿到银子铜钱。
周宇的盘算则是:“我的设想是在当地成立商业点,以和当地私盐一致的价格卖私盐,但只收粮食不收钱。而且粮食价格也可以用当地的粮价来计算。当然,如果粮价太离谱的话,我们也不会跟。”
蜘蛛想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直接花钱买粮食不是更好吗?”
周宇解释道:“首先,我的银子多,如果不想把粮价抬起来,那就得从粮商之外的渠道收粮食。可粮商的粮食收购价比起售价要低得多,这让想要钱的群体会不舍得把粮食卖给粮商换钱。我们用盐换粮的做法等于用高价跟缺钱需要钱的人买粮食,还可以不引起粮商的反弹。”
蜘蛛有些明白了:“而且我们是卖盐只收粮食不收钱,和卖盐只收钱的私盐贩子也并不是很冲突。”
周宇点头:“重点就在于盐是和粮食一样的必需品消耗品,急需卖粮筹钱又嫌收购价低的,自然会想到在我们这用高价粮换盐,再想办法出手,比直接卖给粮商更好。而盐是必需品,需要吃盐的农民直接找我们换盐就完事了。”
这是周宇想到的建立商业点从民间收粮食的做法。
私盐贩子艰难的走私之路,对拥有次元空间的他来说毫无难度。所以如果能批发到更多的盐,他在冕州每个县建立起来私盐贩卖点,粮食就会源源不断落入他的口袋,最终支撑起延寿教不让任何一个教徒饿死的教义。
“明天就着手实施吧。”
9月19日,有了改进的金属曲辕犁帮助,以及高达1500人数量的教众努力下,南村12顷地已经全都耕好,今天就开始播种了。
周宇的到场让这场播种显得更具有仪式感了。
“教主!”
“教主万福!”
“教主寿与天齐!”
“教主英明神武!”
周宇也不知道这些人都是哪里听过来的祝语,怀疑是不是看戏时听到了台词就用到这里。总觉得有点像给皇帝的。
但他不至于担心这个,只是和大家挥手,享受着教众一波接一波的欢呼。
南村的人今天也过来看延寿教播种冬麦。他们不种冬麦,因为刚刚秋收不久,再种的话除非是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灾害而不顾土地肥力抢种,否则他们不会种。
但延寿教在原本缺乏人耕种而抛荒的田地上种冬麦,他们不至于去阻止。只是比较好心地过来提醒哪些地块应该休一年,否则种下去也肥力不够。
周宇之前就从善如流,指示该休的地就休,这次种一半冬麦就行。剩余一半田地留给春播。
但已经耕开的地,那些休耕的地会种一轮“占豆”,60天就能收获,固氮还不会损伤土地肥力。
南村的村民们纷纷探头探脑看向周宇,不停交谈。
“呀,那个就是延寿教的教主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从无底深渊里一步一步爬出的王昭,终于在现代有了一席之地,本以为以后将是一条一马平川金光闪闪的大路。却万万没想到,因为一本玛丽苏修仙文,穿越到文中凄凄惨惨的18号小女配身上。一夜重回小可怜呀,爹无情娘疯癫,还时时刻刻有着被天道抹杀的风险。且看心志强大,美艳无双的王昭,如何爬出深渊,登云之上九万里,终成大道尽鸿钧。注...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11序章打开自身属性面板,装备,石头一个一个数过。有些甚至还清晰的记得是在什么情况下合成的,什么情况下打上的。哪一件装备来的最费时,哪一件占了便宜暗器,武魂,神器,防具,直到戒指护符数到底,关上面板,他操纵着那个已经在这里坐了半多个小时的人物站起身专题推荐青轩书生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
为了还债,只是在青楼卖了两首词,一不小心成了词坛领袖为了赚钱,只是发明了一点农具,非得说我心系万千农民为了享受生活,只是做生意随意赚点钱,非得说我控制国家经济命脉我只是没来得及更换豪宅,非得说我勤俭持家,德行高尚我购置了豪宅,娶了美妾,却说我懂得韬光养晦,懂得自污,有太子之资。想安静地当个提花遛鸟的逍遥皇子怎么就这么难呢?我只想当个逍遥皇子...
1他那个貌美娇弱的姑姑。千娇百媚,腰细腿长,世人皆道她是金枝玉叶的贵女,既得之,当以金屋贮之。直到一朝变故,真公主归来。她离开凤阳宫,变为罪臣之女,成了朵人人可欺的娇花。...
第十八次看到沈月菱从楚宴的房里出来,我终于死心了。一路同行的苏掌事蹙着眉,转眸看向我浅浅,再过半月你便二十五,到了可以出宫的年纪,当真要为了九千岁继续蹉跎在这深宫?...
1984年夏,高考报名现场。宋绮安凝着墙上漆红的‘今天力争考大学,来年为国搞科研’的标语,再一次确定她真的重生回到了四十年前。热热闹闹的红砖瓦房教室,同学们都挤在脱漆讲台上填写报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