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7石麦子买了剩下的盐,100石麦子买了钢制曲辕犁,贺老爷在村民们面前炫耀了一番自己的财力之后,带着微微心痛的感觉回家了。
钢犁虽好,但100石的价格也是真贵。若不是为了想装个逼,另外结好延寿教,贺老爷也不至于用6吨麦子换一个钢犁。
今天是开业日,买钢犁另送了锄头、镰刀各一把,算是让贺老爷心痛的感觉稍减。
钢制的刀剑倒是有,农具是真的不常见,他花这么多粮食买农具,也是看在这钢材上了。
延寿教能拿出这么多钢制农具,说明势力不是只在冕州本地,别处肯定也有势力。
这延寿教隐藏的势力深不可测啊。贺麓珅愈发不敢小看延寿教,想着好好结交一番,将来万一有变,也好求得庇护。
盐被贺老爷一波清空之后,就没人买得起东西了。村铺这边的农具都偏贵,村民们买不起,觉得自己多费点力气木锄头也能用,买一个钢锄头太费钱了。
好在村铺说明天肯定要再进货的,大家要是有东西送过来,村铺也可以先收下东西,盐先欠你的,等货到了再给。
饭团还是有不少人吃到了,而且是半个拳头那么大的饭团。
有些比较贪的村民拿比较多的粮食过来换盐,就得了大饭团,吃了个爽。
今天囊山村和南村的伙食队食材猛增,蛋有几百个,鱼和肉也多。有村民把自家做的腊肉也拿来换盐,全进了护教者们的肚子。
护教者吃得好,原本是流民的他们身上终于有肉,比原来都壮了不少。他们也开始了操练,主要是练习队列和挺刺。
不用他们操心农事,生活条件也和普通教众拉开差距之后,护教者们的思想正在逐步转变为保卫延寿教。只要延寿教在他们就能一直不用操心自己的吃穿,单身没有家庭的他们不知不觉中有了一点点职业士兵的味。
仅仅9月26日一天的时间,南村和囊山村两个村就换到了300石左右的主粮和不好统计的各种副食。无一例外两个村铺都把盐换光了。
之前村铺还想把盐都拿出来换了算了,可有人觉得不能第二天就没货了,显得村铺实力不行。就留了些盐等后面再换。
否则第一天肯定不止300石主粮。
只可惜何一民老爷没有像贺麓珅老爷一样买个钢犁,否则就是400石主粮了。
得知这个成果后周宇很高兴,这一下子就能让延寿教1万人的口粮多出来七八天。
延寿教的教众们挖野菜、摘野果、捕鱼、山上抓野猪这些都是日常了,大家手里有锄头的时候还会种点东西,种出来什么吃什么。
否则就凭周宇最开始那三十几吨米,是不可能养活这么多教众到现在的。估计早就找粮商们买买买去了。
周宇心想盐这件事得立刻解决,毕竟其他四个村的村铺也得开业。
周宇找到竹季远:“竹司长,这城里的官盐是谁在管?”
竹季远答道:“别说知县了,知州都管不了。皇帝老爷派了太监看管这州盐运司,每个州的盐税都得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进国库。”
“那这官盐都这样了,盐税还能收得上去?”
竹季远哼了一声:“谁不知道这些阉人正事不做,只会吃拿卡要。官盐又贵又差,没人要他们就摊派到酒楼饭店里,或者逼商人买,这些地方那些人谁敢说自己用的不是官盐嘛。全当是花钱消灾。”
“官盐都是这么差?”
“都是贪一部分盐后,为了让重量对得上就掺土掺沙,反正贵到天上去也没人买。被贪掉的盐,都被那些人卖了私盐了。这些事情早就传遍大街小巷,连老叟都知道上哪儿买私盐,估计就宫里的陛下被这些公公瞒着不知道。”
周宇只在乎官盐里也有好盐:“哦?那反正他们也要卖盐,为什么不私卖给我们?”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从无底深渊里一步一步爬出的王昭,终于在现代有了一席之地,本以为以后将是一条一马平川金光闪闪的大路。却万万没想到,因为一本玛丽苏修仙文,穿越到文中凄凄惨惨的18号小女配身上。一夜重回小可怜呀,爹无情娘疯癫,还时时刻刻有着被天道抹杀的风险。且看心志强大,美艳无双的王昭,如何爬出深渊,登云之上九万里,终成大道尽鸿钧。注...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11序章打开自身属性面板,装备,石头一个一个数过。有些甚至还清晰的记得是在什么情况下合成的,什么情况下打上的。哪一件装备来的最费时,哪一件占了便宜暗器,武魂,神器,防具,直到戒指护符数到底,关上面板,他操纵着那个已经在这里坐了半多个小时的人物站起身专题推荐青轩书生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
为了还债,只是在青楼卖了两首词,一不小心成了词坛领袖为了赚钱,只是发明了一点农具,非得说我心系万千农民为了享受生活,只是做生意随意赚点钱,非得说我控制国家经济命脉我只是没来得及更换豪宅,非得说我勤俭持家,德行高尚我购置了豪宅,娶了美妾,却说我懂得韬光养晦,懂得自污,有太子之资。想安静地当个提花遛鸟的逍遥皇子怎么就这么难呢?我只想当个逍遥皇子...
1他那个貌美娇弱的姑姑。千娇百媚,腰细腿长,世人皆道她是金枝玉叶的贵女,既得之,当以金屋贮之。直到一朝变故,真公主归来。她离开凤阳宫,变为罪臣之女,成了朵人人可欺的娇花。...
第十八次看到沈月菱从楚宴的房里出来,我终于死心了。一路同行的苏掌事蹙着眉,转眸看向我浅浅,再过半月你便二十五,到了可以出宫的年纪,当真要为了九千岁继续蹉跎在这深宫?...
1984年夏,高考报名现场。宋绮安凝着墙上漆红的‘今天力争考大学,来年为国搞科研’的标语,再一次确定她真的重生回到了四十年前。热热闹闹的红砖瓦房教室,同学们都挤在脱漆讲台上填写报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