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书接上回,武涉求见韩信。
“哪股香风把武先生吹来了?有失远迎,失敬失敬,万望恕罪。”
韩信和武涉一见面就寒暄了起来。
武涉是项羽手下的谋士,今江苏省淮安盱眙县人。
武涉和韩信并没多大的交情,当初韩信投奔项羽时见过武涉。
不过那时韩信还是无名之辈,像武涉这些在项羽身边的谋士,根本没注意到韩信的存在。
如今武涉主动找上门来,能有什么事呢?
韩信心想:“这家伙肯定当说客来了,除了说服我背叛刘邦还能有其他什么事?”
韩信没猜错,武涉也没遮遮掩掩,直接了当说是奉霸王之命来说服韩信。
武涉说:“韩将军,你跟着刘邦混以后没有好日子过,你看看刘邦是个什么东西?
楚霸王要是不怜悯刘邦,他家早被灭门了。
项王仁慈之心,换来的却是刘邦疯狂反扑,这种人没有感恩之心。
假如刘邦得胜,有句话叫做卧榻之侧岂能他人酣睡?将军想一想,刘邦能放过你吗?
韩信微微一笑道:“先生可能不知道我投奔项羽的经历,我在项羽身边多年,他根本没正面看我一眼,最后连个排长都没混上。”
“武先生,还是别说项羽了,他听过谁的话,我的计策他不用,对我的能力视而不见,因此我才背楚投汉的。”
韩信说的确是实话,当初韩信投奔了项羽,是项羽无识人之能,韩信明珠暗投白白耽误了几年光景。
万般无奈之下,韩信转投了刘邦。经过萧何的推荐,刘邦拜韩信为元帅。
此时韩信满怀感激道:“当时汉王不知道我能力有多大,但是他相信萧何的眼光。
在我没有战绩可参考情况下,汉王管我吃穿用度,放手让我统领三军,其信任和恩惠让我永世难忘!”
韩信的原话是:“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向利背义乎?”
翻译过来就是汉王待我不薄,他的华丽衣服先让我先穿,他的美食让我先品尝,车子让我随便坐。
我常听人说,让你坐车的人,你要和人家共患难,穿人家的衣服,你要为人家排忧解难。
吃人家的美食,你要为人家挡枪西。
也就是说人家对你好,你要百倍报答人家,汉王对我这么好,我能见利忘义吗?
还别说,韩信是个知道感恩的男人,是一个知恩图报的君子。
韩信一番肺腑之言让武涉没法接话茬。
武涉一看挑拨离间这招不好使,让韩信保持中立也行。
武涉不甘失败,继续做韩信的思想工作。
“将军,如今天下大势我算看明白了,将军帮刘邦,刘邦胜。
将军帮项羽,项羽胜。将军保持中立谁也不帮,天下将三分,三分天下,将军有其一。”
说完这些话,武涉望着韩信,意思是说保持中立谁也不帮是您最好的选择,良心过得去,利益最大化。
对于保持中立,韩信犹豫了一会,最终还是拒绝了武涉。
到了这种程度,武涉再说无益,只好起身告辞而去。
那么说了,韩信真的没动心吗?武涉说的这些话没起任何作用吗?
当然不是,韩信还没想出万全之策,另外武涉是项羽的谋士,有些话不可信。
另外人心隔肚皮。谁能保证武涉不把韩信要投靠项羽的话传给刘邦呢?
韩信对武涉有所防备,肯定不会敞开心扉说出自己想保持中立这种话。
谁也别指责谁不够忠诚,老人常说,人不为已天诛地灭。
还是那句话,韩信是人不是神,是人就有贪欲,是人就有踢开老大当老大的想法。
之所以韩信不背叛刘邦,是时机不到,当致命诱惑降临时,韩信最终……
送走了武涉,韩信端起茶杯呷(xia)了一口茶水。
这时韩信的谋士蒯通从屋里走了出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从无底深渊里一步一步爬出的王昭,终于在现代有了一席之地,本以为以后将是一条一马平川金光闪闪的大路。却万万没想到,因为一本玛丽苏修仙文,穿越到文中凄凄惨惨的18号小女配身上。一夜重回小可怜呀,爹无情娘疯癫,还时时刻刻有着被天道抹杀的风险。且看心志强大,美艳无双的王昭,如何爬出深渊,登云之上九万里,终成大道尽鸿钧。注...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11序章打开自身属性面板,装备,石头一个一个数过。有些甚至还清晰的记得是在什么情况下合成的,什么情况下打上的。哪一件装备来的最费时,哪一件占了便宜暗器,武魂,神器,防具,直到戒指护符数到底,关上面板,他操纵着那个已经在这里坐了半多个小时的人物站起身专题推荐青轩书生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
为了还债,只是在青楼卖了两首词,一不小心成了词坛领袖为了赚钱,只是发明了一点农具,非得说我心系万千农民为了享受生活,只是做生意随意赚点钱,非得说我控制国家经济命脉我只是没来得及更换豪宅,非得说我勤俭持家,德行高尚我购置了豪宅,娶了美妾,却说我懂得韬光养晦,懂得自污,有太子之资。想安静地当个提花遛鸟的逍遥皇子怎么就这么难呢?我只想当个逍遥皇子...
1他那个貌美娇弱的姑姑。千娇百媚,腰细腿长,世人皆道她是金枝玉叶的贵女,既得之,当以金屋贮之。直到一朝变故,真公主归来。她离开凤阳宫,变为罪臣之女,成了朵人人可欺的娇花。...
第十八次看到沈月菱从楚宴的房里出来,我终于死心了。一路同行的苏掌事蹙着眉,转眸看向我浅浅,再过半月你便二十五,到了可以出宫的年纪,当真要为了九千岁继续蹉跎在这深宫?...
1984年夏,高考报名现场。宋绮安凝着墙上漆红的‘今天力争考大学,来年为国搞科研’的标语,再一次确定她真的重生回到了四十年前。热热闹闹的红砖瓦房教室,同学们都挤在脱漆讲台上填写报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