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杜中宵想了想,道:“现在全国禁军,幽州参战的五十五万人,大同府十万人,河东路五万人,陕西路五万人,一共七十万大军。契丹败了,这么多禁军确实是过于多了。在我看来,以后河北路没有了契丹强敌,可能需五万人驻扎。河东路不再是边疆,若包括大同府,与陕西路一起有五万人够了。河曲路总要五万人,西域和河西需要五万人,这就要二十万大军了。京城驻军,以十万到二十万为宜。加上其余的林林总总,四十万到五十万禁军就已经足够。此次裁撤,除了各军校之外,总还有十万人以上要除役。”
田况点了点头:“太尉说的是。我原先想的,保持六十万禁军,十五万人入军校。没想到,太尉想的人数更少。不过,没有了契丹强敌,四五十万禁军也就够了。”
杜中宵道:“整训过的禁军与以前不同,是真正能够野战的军团,人数不必过多。与此相对,厢军的数量应该会比以前多,也是正常。裁撤下来的禁军,可依其意愿,妥善安排就是。”
随着经济发展,宋朝需要的厢军数量远多了以前。未发展起来的时候,因为有了蒸汽拖船,拉纤厢军裁掉,杜中宵依此开展了营田务。现在营田范围扩展到了两湖,需要的人数更多。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商业机构,还有运输军队,加上维持地方秩序的,人数不少。
厢军除了内地维持秩序的,还有大量参与工商业生产的,不是越少越好。他们中的很多人,直接创造财富,算是官营工商业的一部分,是生产者。
田况又道:“原来的军校有三处,重新建立起来,似乎不需要这么多?”
杜中宵想了想,道:“河北路的军校可以裁掉,以后若有必要,条件充分了再建就好。京城的军校为主,河曲路的军校位于边疆,以培养骑兵为主。两座军校,配合五十万左右禁军,应该就够了。”
其实除了这两处军校,杜中宵倒是想在南方或者沿海再设一所军校,培养水军为主。不过自己一直没有发展过海军,现在说起来太过突兀。还是等以后,条件合适了再提不迟。
收复西域,灭亡党项,大败契丹之后,宋朝疆域大大向北拓展,需要大量骑兵。现在的宋朝也不缺马,需要一所专长于培养骑兵的军校。以前杜中宵在河曲路的时候,武都军校培养各种军官,以后会慢慢改变。有了京城军校,大部分军官还是由这里培养得好。
随着禁军整训,增加了大量官员,指挥权被分割,实际上军队指挥官的权力受到限制,不可能再像从前一样,可以带军队造反。不过,皇帝怎么考虑,可难说得很。军队的布置,必然会在京城有大规模的机动兵团。所谓内外相制,这一点只怕不会改变。
第116章都堂议事
进了都堂,与中书的诸位宰执见礼,各人落座。
文彦博道:“京城新得大同府来的消息,耶律宗愿已经献城,收复大同府。到现在,燕云地区土地已经尽复,大宋一统宇内。接下来如何,需要我们仔细商议。这几年对外战事不断,朝廷花钱太多,有些撑不住了。幽州之战,已经卖了一年的债券,接下来的一年要还本付息啊。”
其实杜中宵记忆中的国家债券,没有这么麻烦。从来都是一年比一年的债券多,发新债还旧债,只要政权稳定,根本不需要考虑还债券的问题。不过这是新生事务,朝廷还真当是一回事情。这些年的财政状总良好,朝廷不希望欠债。如果入不敷出问题巨大,他们就想着赖账了。
田况道:“幽州和云州,山前山后,本是连成一体。现在尽取两地,夹在两州之间的奉圣州朝廷必取。如若不然,奉圣州可以威胁两地,时间长了,契丹实力恢复,又成大患。我与杜太尉商量过,现在天下有禁军七十五万,契丹大败,当行裁撤。保留四十万到五十万之数为宜。裁撤禁军,不是一天就可以做完的。在此之前,可以用兵于奉圣州。一边打仗,一边裁军。”
杜中宵道:“裁军有许多种办法,一是直接裁掉某些军号,二一个就是各军裁减人数。除了少数几支精锐之外,大多数军,平时不满员。比如一般的军,保留三万人,就能裁不少人。”
韩琦点头:“这个办法好。现在各军,有大量的炮兵、骑兵等,不适合裁减。而里面的步兵,比较容易补充。只要留下骨干,到了战时,迅速补人就是。”
杜中宵点了点头:“不错。所以此次裁军,不必大张旗鼓,让军中人心惶惶。我们招兵的时候,普通士卒,都有服役的期限,一般是五年。到了现在,许多人的役期到了,只要不招新兵,人数自然慢慢就减少下去。时间长了,人数裁够,再慢慢恢复招兵就是。”
文彦博等人商量一下,都觉得这样最好。要是在大胜之后,迅速裁减军队,难免军心不稳。这样用自然退役的办法,不损害军队利益,就和缓许多。
韩琦道:“进攻奉圣州要用哪些军队?现在契丹兵力不多,不必集中大军。”
杜中宵道:“幽州一战后,刘几五万人驻幽州,张岊五万人驻平州,防契丹和女真各部。马怀德五万人驻大名府,驻河北路。贾逵五万人,由幽州去攻儒州,与王凯、和斌一起攻奉圣州。其余各军,暂且全部撤回京城来。重立军校,各军整训后,再分驻各地。”
宋庠沉吟道:“十万人攻奉圣州是不是少了些?幽州一战,可是五十余万大军。”
杜中宵道:“幽州一战后,契丹已经没有多少军队了。耶律宗愿献城之后,现在契丹能不能组织起十万军队来,很成问题。现在对外用兵,一二十万人已经是大军,不必再像以前那样聚集兵马。”
韩琦点头:“不错。耶律洪基被俘,到现在,契丹都没有立新主,国内一团乱麻。我们出兵,攻城掠地,实际并不困难。东京道女真人作乱,攻占了许多州府,契丹人都无力镇压。”
杜中宵道:“女真人吸收了渤海人后,也是大族,不可大意。等到占领中京道后,要聚集大军前去征讨。东京道地方广大,又多耕地,可以供养数万之军。一有不慎,被他们发展起来,又是大患。”
文彦博道:“女真人茹毛饮血之辈,吃饱也是艰难,不必惧他们。”
杜中宵摇了摇头:“相公,历朝历代,都是在强盛的时候,不关注边疆异族。结果时间长了,他们慢慢聚成一团,就成了大势力。以前不征讨异族,是地理过于遥远,虽然用兵并不多,但运粮就难了。我们现在有了火车,运粮容易,就不要犯前朝的错误了。凡不服王化者,不可令其东征西讨而成大患。”
文彦博点了点头:“太尉说得也有道理。这是后话,现在先放在一边吧。”
杜中宵道:“凡撤回京城的禁军,除了上四军外,都开始裁军。等到占领奉圣州后,其他各军也要裁减人数。七十余万禁军,朝廷虽然供养得起,却没必要了。”
韩琦皱了皱眉:“上四军也不必齐装满员。他们常驻京师,并无强敌,只要留住炮兵、骑兵和军中骨干即可。到了用时,再被入兵员不迟。”
杜中宵笑道:“上四军的事情,还是要看圣上如何说,我们不好做主。天下兵马,总要有一些军队归于殿前,我们臣僚不必干涉过多。”
文彦博本要出声反对,仔细想一想,杜中宵说的也有道理。作为皇帝,不管是真管也好,还是假管也罢,总要直接插手军事。便如以前,军中凡是指挥使以上,都要皇帝亲自任命,便是如此。现在军队中士卒的征募,军官的升迁,都有了制度,但不能把皇权影响彻底排除。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穿越重生八贤王偷听傻王妃心声上了瘾作者旅途中的红蜗牛完结 简介 穿越宫斗空间医术扮猪吃老虎爽文现代军医肖倩在海外执行任务时,遭遇身亡,一缕香魂却意外的穿越到了大宋学士...
女主阮初音二十三世纪一位普通的大四学生穿越到男多女少的世界。能拿的出手的除了美貌,只有厨艺。美若天仙的她遇到了一个又一个优秀的男人,从日思夜想穿越回家到踏踏实实留在异世成家立业,一步一步实现暴富。女主性子娇软,厨艺在手,气运之女,贵人环绕,生活无忧。镇国公府的世子非她不娶,冲冠一怒为红颜连捅临淮王三剑。临淮王爱江...
结局番外无人怜我痴情意何晏之林尽染精彩小说欣赏是作者寒夜泊舟又一力作,02何晏之未说完的哽在喉咙里,他脸上还带着诧异的表情,也许是这一次我的反应太过反常,他忍不住冲过来重重敲我的门林尽染,你又在搞什么鬼?我告诉你,闹脾气也要有个限度!你不就是想锁住我,逼我和你结婚吗?我告诉你,我偏不!我站在门内只觉得可笑。我今年已经二十八了,并不算年轻,早几年的时候哥哥给我打电话偶尔会问到我的婚事,刚开始我还坚定地告诉他,是因为何晏之现在公司忙,等创业成功一定会娶我。于是,我哥便分了一部分资源,给何晏之开了几个大单,他的公司蒸蒸日上,可后来我再问何晏之,他却总是推脱,次数多了,他就开始发脾气,渐渐地我也就不敢再问。有一次,我听到他和几个兄弟喝酒,他的兄弟打趣问他什么时候结婚。何晏之笑道谁知道呢。婚姻是爱...
娇蛮肆意张扬公主×克己复礼禁欲首辅长安城人人皆知,人嫌狗憎的昭明公主看上了一位进京赶考的穷书生。为了追求他,昭明公主利用权势欲逼他就范,只可惜穷书生宁折不弯,视若无睹。后来,昭明公主触怒龙颜,被贬回封地,临走前,她对穷书生留下差劲二字后,跑了!三年后,昭明公主奉旨回京,当年的穷书生已然成为位极人臣的清贵首辅,想要嫁他的京中贵女不计其数。原本想要装作不认识,春日宴上,圣上询问她可有心仪之人时,她随手指了个初入仕途的状元郎。宴席上,首辅大人神色如常,可谁知当晚就被他抵在了宫墙角落!江烬霜,他才学不如我,相貌家世亦不如我。还有,我学过了。回京之后,江烬霜觉得裴度一如既往的古板愚钝,实在无趣。好友将尚在襁褓中的婴孩托付给她几日,这事也不知怎么,传到旁人耳朵里就变了味儿。人人都传,是她爱而不得,生下孩子想要困住心上人!那一日,向来清贵骄矜的首辅大人闯入公主府,眼尾猩红,声音颤抖地开口嫁我,孩子我视如己出。江烬霜???高岭之花被拉下神坛裴度,世间诸事,不是强求便有结果的。倘若是我,偏要强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