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东汉(汉灵帝刘宏位面)
熹平四年(175年)三月,洛阳城内,未央宫中。
汉灵帝刘宏正襟危坐于龙椅之上,看着眼前天幕上播放的景象,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画面中,阳光明媚,和风煦日,太学门外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蔡邕、李咸等一群大臣,正围着一排排新刻的石碑指指点点,脸上满是自豪之色,仿佛完成了什么旷世奇功一般。
“这群老家伙,不就是刻了几块石头嘛,至于高兴成这样?”
汉灵帝心中暗自腹诽,脸上却不动声色,摆出一副求知若渴的模样,问道
“诸位爱卿,天幕上所显示的,可是你们所说的熹平石经?”
“回禀陛下,”
只见太尉李咸上前一步,躬身答道,
“正是!这些石碑上所刻的,皆是儒家经典的标准文本,由蔡侍中等人亲自校对、书写,历时数月,方才完成,其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啊!”
“哦?竟有此事?”
汉灵帝故作惊讶地说道,
“那依爱卿所言,这熹平石经,究竟有何意义啊?”
李咸捋了捋胡须,正色道
“陛下,您想想,这儒家经典,乃是我汉家立国之本,如今却版本众多,错漏百出,甚至有人行贿修改皇家典藏,实在是有辱斯文,动摇国本!
如今,我等将经典刻于石碑之上,便可流传千古,万世不易,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正本清源,统一经义,更可以让天下学子,都能够学习到正统的儒家思想,这对于我大汉江山社稷,可是有着莫大的好处啊!”
“嗯,爱卿言之有理。”
汉灵帝点了点头,一副深以为然的样子。
他知道,这些儒家经典,对于巩固皇权,维护统治,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而且,这熹平石经一出,那些世家大族想要再借着经书注解的机会,宣扬自家学说,攻击朝廷政策,可就难上加难了。
想到这里,汉灵帝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再次看向天幕,
只见画面一转,出现了一群工匠正在用一种特殊的工具,将石碑上的文字拓印到纸上的场景。
“这是什么?”
汉灵帝好奇地问道。
“回禀陛下,这叫做‘捶拓’,是用纸和墨,将石碑上的文字拓印下来,以便于抄录传播。”
蔡邕连忙解释道。
“哦?竟有如此神奇之术?”
汉灵帝顿时来了兴趣,
“这拓印出来的文字,可与石碑上的一模一样?”
“回禀陛下,正是如此。”
蔡邕答道,
“这捶拓之术,虽然比抄写要省力不少,但要想拓印出一份清晰完整的经文,也并非易事,需要耗费不少人力物力…”
“嗯…”
汉灵帝沉吟了片刻,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他看着天幕上那清晰工整的经文拓本,心中暗道
“这熹平石经,不仅可以用来教化万民,还可以用来…赚钱啊!”
“陛下英明!”
一直侍立在旁的中常侍赵忠,最善于察言观色,眼珠一转,立刻明白了汉灵帝的心思,连忙拍马屁道,
“这熹平石经,乃是我大汉立国以来,从未有过之盛事!陛下此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宁璃记得初遇沈战,只当此人也是他人生中的一位过客,匆匆一眼。那知後来,在沈战手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算是万千娇宠。宁璃是亲王之後,公主之子,大儒之徒,学得是君子之道,可是君子之道里,没有一条教他如何去喜欢一个男人!沈战一眼,便看上这个明媚的少年,十几年如一日的,将人捧在手心里,可惜少年熟读经史子集,一身正气,最终除了护着,疼着,却只能看着。写一个少年的成长,不全是感情,还有阴诡权谋,兄弟情义,家长里短,父子相处,朋友道义。本文很杂,而且是倒叙,看起来有点费力,作者自认写了几本书了,文笔尚可。我们的攻,沈战沈将军,第十八章才会出来。还有本文很甜,不虐,结局He,我们的阿璃是个团宠。对外生冷对阿璃温柔体贴沈将军攻×喜欢低调对沈将军口是心非宁二公子受。这是一本我从七八年前就开始构思写的文,前前後後写了很久,光开头就改了不下十次,最後一次写了九十多章,四十万字,但是依旧不满意,所以摆烂了,就随便发发,挣个全勤。...
内容简介当青涩的回忆不再是永恆,取而代之的是每一夜的彻夜难眠,就只为等一人归来,在冰冷的双人床上,早已寻不到任何一丝温暖,原来孤独才是他的归处。『越离,外面冷,来我这吧。』前阳...
...
墨京玉加班猝死后穿进她前几天看的小说的玛丽苏小说了,穿的却是小反派的恶毒后妈。路人甲她都认为什么是惨死的恶女啊!!和女主作对,妥妥早死命啊!虐待儿童!不行不行!!!墨京玉决心改变她命运努力苟活住,拒绝惨死。儿子,我们拒绝做法外狂徒!最重要的不要和姓谢的争!小命要紧!来和我念,学习新思想,争做新青年小反派啊...
相逢意气为君饮他是令警校组五人敬仰钦佩的病弱老师,以此消瘦身躯撑起指路明灯。这话说的,咳,我可还活着呢。此恨绵绵无绝期那一天,身浸黑暗的正义之手于淤泥深处触碰到了不可思议的无暇并蒂之花。苏格兰离开组织。就拜托你了,波本先生。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鱼战力爆棚却又怂又怕死的天才少年很想把自我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