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集本(第2页)

甲一、正明大乘两种根本

我们在讲授菩萨戒法之前,把修学的宗要作一个说明,这当中分两科:甲一、正明大乘两种根本,甲二、结示菩萨五德。根本就像一棵树的根本,树有根本才能够产生枝叶华果;我们修学菩萨戒亦复如是,要依止两种根本才能够开展出广大的菩萨戒法。大乘两种根本:第一个是菩提心,就是我们心中的愿力;第二个就是正知见,心中的智慧。

乙一、菩提心

丙一、明心为趣入大乘之门

菩提心我们分两科,先看丙一、明心为趣入大乘之门,说明菩提心是趣入大乘之门,这当中我们看《广论》,有三段。先看第一段总说:

《广论》云:此中佛说两种大乘,波罗蜜多大乘与密咒大乘,除此更无所余大乘。于此大乘随趣何门,然能入门唯菩提心。

佛陀在大乘经典当中讲到大乘法门有两个:第一个是「波罗蜜多大乘」跟「密咒大乘」。「波罗蜜多大乘」又叫做显教大乘,显教;「密咒大乘」就是密教大乘。显教的意思是说,在整个修学当中,显教它的义理观念,它所观的实相道理是明白的用文字表达出来,比如说佛陀在诠释无常,他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用梦幻泡影来解释一切法的无常、来解释一切法的自性空。这种道理,我们从文字上的闻思修,就能够把文字上的义理转成我们心中的智慧。所以显教大乘强调的是一种修止观,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密教大乘强调持咒、三昧加持,就是身业结手印、口业持本尊咒、意业观想本尊,三业、三密加持。持咒当然就不能明白道理,它是密诠实相,但是我们在修学三密加持的时候,它就能够慢慢的引导我们趣入实相,这个密咒它是从秘密不可思议的境界而悟入实相的道理。

显教不是,显教是从一种明白的观念当中思惟而悟入实相。这两个都是一个可以选择修行的法门。「除此更无所余大乘」,就是在大乘的法门当中,大方向是显教跟密教。「于此大乘随趣何门,然能入门唯菩提心。」在这个当中,我们可以随顺我们的根机去选择我们所要修的法门,这两个都可以入大乘之门,而这当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能入门唯菩提心」,不管你修大乘的止观、或者修密宗里面的持咒,你一定要依止菩提心,这是我们进入大乘之门的基础。

换句话说,你不依止菩提心,不管你修止观修得再好、咒持得再好,只能够当做是一种善业,善业的力量不能使令你成佛,它会引导你在三界得一个杂染的安乐果报,如此而已。所以这个地方讲到不管你修什么法门,显教、密教都要依止菩提心,它是一个根本。这是一个总说,再看第二段的别明:

若于相续,何时生起未生余德,亦得安立为大乘人;何时离此,纵有通达空性等德,然亦堕声闻等地,退失大乘。大乘教典多所宣说,即以正理亦善成立。

这一段是把菩提心的内涵再详细的说明:

假设在相续,就是我们一期生命当中,何时生起菩提心,其实我们即使还没有生起其它戒定慧的功德,这样子也能够安立为大乘人,因为你已经成就大乘种性了,虽然你所有的功德没有具足。就像印光大师说的:王子坠地,功群臣。你一个王子在王族的地方出生,你对国家没有贡献,但是你毕竟是王种,你迟早要继承王位的。

「何时离此,纵有通达空性等德,然亦堕声闻等地,退失大乘。」你什么时候对无上菩提、对度化众生不再生有好乐之心,这样子的心情退失以后,纵然你通达空性的功德,你的生命顶多只能够趋向声闻等地,而退失大乘的功德。这种观念,在圣言量里面大乘的教典是多所宣说,就是所有的功德要以菩提心做根本。

「即以正理亦善成立」,其实如果我们不依止圣言量,我们从大乘的因缘观也可以观察出来。也就是说,佛法强调因缘观,你栽培什么因,你自然成就什么果;你今天用苹果的种子,不管你用再好的肥料,它也只能够成就苹果,不能变成葡萄:因为你的种性如此,如是因招感如是果,这是一个等流性。假设我们退失了菩提心,纵然你修天大的善法,你也不可能成佛,因为你的种性不是成佛的种性,所以这个地方讲到菩提心是成佛的根本。最后我们作一个总结:

故于最初入大乘数,亦以唯此心安立;后出大乘,亦以唯离此心安立。

所以我们判定这个人到底是不是一个大乘的菩萨,关键点不在于他造了善业或造了罪业,关键点在于「唯此心安立」,这个人他内心当中是不是真实的想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假设这个人他以后退出了大乘菩萨的阶位,也是因为他离开了菩提心而安立他退出了大乘:关键点在于菩提心之有无,而不在于一个人的善业、罪业。这个地方是讲到根本的问题。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讲一句话:「诸法无性,尽随心转:心为菩提,一切法趋菩提;心为名利,一切法趋名利。」诸法无性,我们今天造作一个善业,或者你布施、或者持戒,或者你修习忍辱、禅定,我们可以说这样的善业能够成就安乐的果报,我们只能够这样讲,就是善业招感安乐的果报,这样子判断是对的;但是这个安乐的果报到底趋向什么方向,这个善业还没有决定一个方向。诸法无性,我们创造一个善业以后,这个善业的方向性是谁来决定呢?尽随心转,你的因地心,就给与这个善业一个方向。

如果你今天修习善业是为了菩提,「心为菩提,一切法趋菩提」,你的布施、持戒乍看之下是一个人天的善法,但是因为你有菩提心的引导,整个都带有菩提心的气氛。如果你今天布施、持戒是为了成就人天的安乐果报,「心为名利,一切法趋名利」,你整个善业都沾满了名利的气氛。就是因地是有漏,自然是招感有漏的果报。

所以我们可以思惟一件事情:佛陀在因地的时候修习种种的善业,魔王在因地的时候也修习很多的善业。我们从经典可以知道,魔王,当然我们今天是厌恶魔王,因为他障碍修行人,但是魔王在因地的时候,他可也是盖寺庙、修习种种的布施、修了很多无遮大会,这当中还供养一个辟支佛、还奉持八关斋戒,以三种福业的关系生为魔王,享受世间五欲的快乐。

但是我们想说,为什么佛陀在因地的时候修习善业,而这个善业成就佛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的万德庄严,清净庄严的果报?同样一个善业,跑到魔王的内心当中,这个善业变成一个杂染五欲的果报?为什么同样的善业,出现在佛的心情跟出现在魔王的心情会有不同的结果呢?就是我们因地心的不同,就是这个善业我们给它们不同的方向,这个善业就趋向于不同的结果。

印光大师在《文钞》当中讲一个譬喻说:牛去喝水,毒蛇也去喝水,它也会口渴去喝水。但是牛喝了水以后,牛因善心的因缘,创造了牛奶来滋润滋养众生;毒蛇去喝水,因为瞋心的关系,而把这个水转成毒液来毒害众生。这两个众生同样去喝水,一个创造了牛奶,一个创造了毒液,说是诸法无性,尽随心转。

所以我们在刚开始修学佛道的时候,一定要先「诚意正心」,你一定要把你的目标弄清楚:

你到底要想干什么?你到底要追求什么?在你的生命当中你想追求什么?这个就是一个关键点。

假设我们今天忘失了菩提心修诸善法,那都是魔业。在《华严经》上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为什么是魔业呢?你不想追求无上菩提,你修习善法是追求人天果报,你来生招感一个富贵的果报;但是富贵的果报会使令一个人容易堕落。你福报一大的时候,你的业力愈大、你的事情更多,这是你前生所造的善业变成你今生的障碍,你想要修学佛法就有困难,因为你有太多事情要去忙碌、分心。这个障碍,你修习圣道就是魔业,魔王所做的事情就是障碍修行人,希望大家都不要出离,在三界里面继续的流转。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今天要知道什么样的因缘能够入大乘,并不在于你今天积集多少的功德,而在于你内心当中真实起菩提心,这是我们第一个基础。

丙二、示菩提心之修学方法

既然菩提心如此的重要,怎么样才能够真实菩提心呢?这个地方在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讲到,菩提心要以出离心做根本。就是说你今天不先出离心,直接菩提心,你这个菩提心会夹杂你个人的贪欲,你这个菩提心就不够清净了,所以我们照这个次第,也应该要先修出离心。

出离心的修学有两个,主要是对治我们对三界果报的贪爱,

一、先我们要先对治对今生安乐果报的爱着。

有些人,特别是福报大的人,他过去生有种种的善业,所以今生有种种的福报、享受的境界现前;有些人身体特别健康,很少生病,精神体力特别旺盛,而且他眷属美好、财富资具又特别的广大。在这种如意的境界当中,他很难出离三界果报,因为这些都是如意安乐的境界。那怎么办呢?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引导这些福报大的人解脱福报的障碍呢?这个当中就是要思惟死殁无常,死殁无常就是说:

第一个、你要思惟死亡,你相信「你今生绝对要死亡」的,有生必有死,乃至于三乘的圣人、尊贵的佛陀都要面临死亡,所以我们即使福报再大,我们总有一天要面临死亡,这是第一个,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第二个、死亡的时间是不决定的,不是等到老再死亡,有些人说「我现在年轻,老了再死亡,至少我这十几年能够好好的享受放逸一段时间」,不对,死亡的时间是不决定的,也可能明天就随时会死亡。在面临死亡的时候我们要作些什么准备呢?

第三个、你思惟死亡的时候,除了佛法的功德以外,其余的都带不走,其余的对你都没有帮助。就是说当死亡到来的时候,我们所有的福报都被死亡所破坏,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

这个时候,也就是我们的生命规划,我们一般人的生命规划只规划到今生,就是我们从小时候读书就立定志向,要怎么怎么的:我好好的读书几年,好好的工作几年,好好的规划我的退休生涯。但是我们人很少规划到来生,你来生干什么不去想。问题是我们既然有来生,我们为什么不为来生作规划,为什么不为来生积集资粮?

一个人不应该把所有的精神体力耗损在今生,否则死亡的时候你一定恐怖,因为你把所有精神体力都在经营今生的快乐,而死亡到来的时候,你会觉「你今生的任何果报都完全破坏」,你内心没有依靠,没有善业依靠。所以我们一个人要花一半的时间经营今生,这是可以理解;但是你要花一半的时间为来生积集资粮,因为你要面临死亡,你迟早要面临来生。

所以这个时候透过死亡的观察,我们知道「我们今生这个生命当中只是暂时的因缘」,我们马上要面临一个新的生命,而新的生命到底是快乐痛苦,跟我们今生的修行有关系。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会开始想到要积集善业,因为在死亡到来的时候,当今生所有果报结束了以后,我们内心的善业不会被死亡破坏,从今生带到来生去受用。所以这个地方,我们透过无常的思惟来对治对今生福报的爱着,因为我们还要为来生积集资粮,这是第一个。

二、我们要断除对来世安乐果报的爱着。

有些人说「我今生苦一点没关系,我希望来生做大国王、到天上去」。这怎么办呢?要思惟生死的过患,思惟在三界当中有三恶道的痛苦,你就算暂时不到三恶道去,但是在流转当中,我们内心当中有罪业,迟早到三恶道去。

你看迦叶佛时代有一个维那师,他因为讥嫌一个老比丘「诵经的声音像狗在叫」,就堕落到狗身。在做白狗的时候,它去偷吃主人的肉,被主人把四条腿都打断了,打断以后就丢到森林当中。这只狗就起瞋心:我只不过吃了你的肉,你把我伤成这个样子!这个时候舍利弗尊者在寮房当中天耳遥闻,以神通力带了一杯牛奶给这只狗喝,然后为它说法,说四圣谛的法门,把它的瞋心化解掉,这只狗就在安详的法义当中往生,就没有到三恶道去,后来出生做舍利弗尊者的徒弟叫均提沙弥。你想想看,这个维那师他可是一个修行人,一个僧团里面做到维那师不容易,一念差池,造了口业堕落到狗身!

所以我们在三界里面基本上是不安稳的,因为你随时都有可能到三恶道的危机。在经典上讲一个譬喻说:三界的安乐果报你为什么不能贪着呢?因为「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就是三界的果报,你心里要有准备,它虽然是一个甜美的食物,但是它夹杂毒药,一个有甜美的食物夹杂毒药,有智慧的人是不会去吃的。因为你吃下去以后,虽然你感受到内心的快乐,但是你也把毒药吃下去了。所以在三界当中流转,你虽然可能一时做国王、做天人,但是你迟早有三恶道刀山油锅的危机,它不是一个究竟的安乐处。

所以我们透过对于无常的观察、对于苦谛的观察,来对治我们对今生安乐的爱着、对治对来生安乐的爱着,开始知道要出离三界,我们知道三界不是我们的归依处,我们应该追求出世的究竟解脱,这样子的生命才是安稳的。这是我们在修菩提心之前,应该先修出离之心来做菩提心的基础。

我们今天先讲到这个地方,阿弥陀佛。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一场坍塌事故将唐宾原本美满的家庭一下子破碎殆尽,仅留下他和即将临盆的嫂子,以及一贫如洗的家,生活该如何继续?那一晚,唐宾看到嫂子居然在自我抚慰,然后就有了他和嫂子的萌人故事。且看唐宾在嫂子控这种终极心理影响下,如何一步一步实现心目中他的美好新生活可是,面对美女们的逆袭,他又该如何反抗呢?...

未来兽世之古医药师/未来兽世之古医药师+番外

未来兽世之古医药师/未来兽世之古医药师+番外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未来兽世之古医药师作者弦文案在一次意外中,齐骏穿越到了未来兽人世界,成为了祁骏。两世为人,同为私生子的身份让他不被亲人所待见。面对着这样的亲人,祁骏乐得跟他们脱离关系。一个人的生活再孤单,也比每天被人唾弃得好。诶?怎么会多了一个百草空间?种植药专题推荐弦生子文空间文兽人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

天才攻略论[全息]

天才攻略论[全息]

天才宿莫包揽多个荣誉,盛名拥簇,却因F级体质无法登录虚拟星网,从而与星网时代脱轨。宿莫以为他这辈子日复一日过着平淡生活直到生命终止。直至他遇见全息探索式网游天寰一款彻底打破体质限制,自由登入全息世界的新虚拟模式网游。天寰开服不到三月,纵天启任务完成,全服妖魔封启动,无数玩家一战成名,天寰排行榜更迭换代。而大魔王momo的画风与这个游戏世界有点不一样。救命?那是另外的价钱。11点了,我得睡觉。下本?早上八点开始可以吗?明天不行,我得做体检。后来,阵营战开始前十分钟,全阵营玩家严阵以待。副指挥问莫哥,先埋伏还是直接干?耳麦里安静了几秒,才响起少年平淡的声音速战速决,我不熬夜。郁臻初次见到宿莫时,少年站在特殊病症医疗室门口,盯着手里的糖发呆。再次见面时,少年彬彬有礼,在长辈的介绍下喊了他一声哥。宿莫拘谨礼貌,聪明伶俐,永远是一副好孩子的模样。殊不知这满身病骨之下,藏不住少年意气,藏不住傲骨凌霜。有慵懒,有任性,是他喜欢的模样。ps1全息网游,药罐子天才受x男神攻。2文案精修过,之前文案内容均有保留。3网游情节居多,有私设,部分游戏设定参考现今网络游戏,拒绝写作指导。4感谢基友厌姝的封面。...

原神钟离bg之小青龙穿越了

原神钟离bg之小青龙穿越了

是小青龙林涣的提瓦特异世界游记。同样也是小青龙林涣对某位先生的可念不可说更是小青龙林涣对这个世界,对她身处之地,对她的故乡深深的爱她还想要,给她的先生好多好多…更多的爱。她深深爱着的一切…她的故事,她的友人以及她身边所有的所有…都想要永远的庇佑虽说结局之前,今朝有酒今朝醉…但偏偏…爱是那一双,颤抖着伸出去,然后又小...

谁与同归

谁与同归

他们遇见了用生命圈养恶鬼,只为片刻情爱的女人遇见了爱子如命,却最终对亲子痛下杀手的母亲遇见了守着一份承诺直至死亡,却不自知,依然沉浸在无尽的等待中的老人这世间有太多的求不得。他同她一起看到别人的,也窥见了她的。然后,她成了他的求不得,而她的求不得与他无关。她说你觉得自己喜欢我吧?但实验上那只是你的错觉。...

(综漫同人)自从我捡到了双黑+番外

(综漫同人)自从我捡到了双黑+番外

自从我捡到了双黑作者晚稻文案短篇,全文已完结,多数篇幅为养崽日常提问在海边捡了两个熊孩子的感受是什么?谢邀。现在就是很后悔,十分地后悔。某一天,月见在横滨的海边捡到了两个穿着大号衣服小孩子。一个孩子身材矮小,赭发蓝眸。一个孩子缠着绷带,黑发鸢眸。月见秉着热心市民的心将他们带回了家,于是就有了以下几种情况专题推荐综漫轻松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