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百页。辛二,别述二难。
当我们在修学楞严王三昧的时候,基本上要注意两个重点:第一个就是云何应住,第二个就是云何降伏其心。我们知道整个生命是变化的,所以,我们这一念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先你要想到你要安住在一个什么样的根本。从本经上来说,我们一定要找到我们的现前一念心性。
这个现前一念心性,基本上它的特质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它不能有任何的相状,因为那个相状是变化的。我们心中只要有相状,这个相状一变化,你的心就跟着变化了。所以,在修学的时候,你的依止处这一念心不能有任何相状,你一定要找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真实的心性,才能够安住下来。无相的心性找到以后,它有两个基本的功能德用:第一个,它是有不变性;第二个,它是有随缘性。
心性找到以后,第二个就是“云何降伏其心”。我们安住在一念心性,但是我们有很多的烦恼习气会不断地干扰我们,所以我们要随时地调整。调整,在本经当中就是用空假中三观来加以调整。空观是破除我们对相状的执取,明我们心中这个不变的理性。所以,我们心中开始执取的时候,我们先守住不变,以空观安住不变。然后,以假观来成就随缘的妙用。当我们把心中的虚妄相扫掉以后,我们根据佛法的施设,又安立了很多很多的假名假相。比方说,我们安立了布施的假相,来成就我们的福报;我们安立了持戒的假相,来成就我们的尊贵身;我们安立忍辱的假相,来成就我们未来的庄严;乃至于我们安立了忆佛念佛的假相,来成就往生净土、成就不退。所以,空观是在破除我们心中的执取,而假观是在建立种种的庄严的假相,中观等于是把空假二观作一个平衡。所以说,我们在修楞严王三昧,先依现前一念心性而住,以空假中三观来作调整。
曾经有人问我一个问题,说是《金刚经》也是在破相,《楞严经》也是在讲破相,那么这两种有什么差别呢?《金刚经》以空性的智慧破相以后,它显出来的是一种空性;《楞严经》用空观把相状破坏以后,显出来的是现前一念心性。这个地方有所不同。我们可以这样讲,“破妄”这两方面是一致的,但是“显真”有所不同。《楞严经》认为:空性的智慧不能当安住,空观只是破除我们执着的一种方便;安住的是一念心性,它才能够安住。所以这个地方大家要清楚,《楞严经》它是破妄又能够显真,这样子才是比较圆满。
辛二、别述二难分二:壬一、从阴入处界文中起理违事难;壬二、从七大文中起相违性难
我们看辛二,别述二难。
这一科的大意是说,佛陀讲完了三卷经文来明相妄性真、真妄不二的道理以后,二乘的无学之人对于这样真妄不二的道理产生了两种的疑问。我们看科文。“别述二难”,就是各别地叙述二乘的无学心中疑惑所产生的两种难问:第一个是“从阴入处界文中起理违事难”,第二个是“从七大文中起相违性难”。
壬一、从阴入处界文中起理违事难
先我们看第一科。
佛陀前面讲到四科的经文: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二乘的无学之人生起了所谓的理性违背事相的这样一个难问。佛陀在讲四科的时候,基本上是会事入理,对五阴的身心世界的生灭因缘,都说它们是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最后是当体即空;而当体即空当中,佛陀又说它是一念心性之所显现,当体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对这样子的观念——会事入理,二乘的无学产生了心中的疑惑。我们看经文就知道他到底产生什么疑惑。
我们看第一段。
【图一】
世尊!若复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终而复始?
这段的经文分成两小段,第一段是富楼那尊者引用佛陀的开示。他说,世尊!正如您老人家前面的四科经文说的,在十法界的世间当中,这一切的有为诸法,包括了六根、六尘以及六识的种种的作用,乃至于产生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这种种的色心诸法,这种生灭变化的因缘法,你说它们是相妄性真的,它们的相状是生灭的,但是它的本性却都是我们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如来藏妙真如性,都是清净本然的。这正是佛陀前面说的会事入理的观念。这一段是引用佛陀的法语。
第二段正式说明心中的疑惑。那么,“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呢?也就是说,既然我们众生本具的如来藏妙真如性是清净本然的,是离一切相的,那么怎么就能够产生众生的依正二报,这种身心世界、这种有为诸法呢?产生有为诸法以后,又会产生一种次第的迁流变化,乃至于终而复始相续地循环不断,包括有情众生的生老病死,无情世界的生灭迁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一段经文的大意是说,在二乘人的观念当中,既然心性是无为法,身心世界是有为法,怎么一个无为法能够创造一个有为法出来呢?这是二乘人心中的迷惑。
这一点我们简单地说明一下。我们讲到现前一念心性的时候,它不是有为法,但是它也不是无为法。我们不像二乘人,二乘人讲空性,那真的是无为法。我们讲心性的时候,它不是有为,也不是无为。因为它随缘不变,是跟无为相应;但是它不变又随缘,又跟有为相应,所以它是亦有为、亦无为,非有为、非无为。
从这段经文当中我们可以知道,二乘人对于心性的随缘不变之体是认同的,但是对这个不变随缘之用产生了疑惑。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这一念清净心能够“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现”,能够受业力的熏习而变现身心世界。随缘的作用这一部分,二乘人的确是产生了障碍。就是,既然清净本然,又怎么能够变现这些山河大地,变现出来以后它又不断地流转?这个是说明理违事难。
壬二、从七大文中起相违性难
第二个疑惑,是从七大的经文当中产生了事相违背理性的这样一个难问。
我们讲一下这个理跟事。本经要讲到理的话,那都是讲心性,以不变为理,心性是不变。讲到事相,就是讲身心世界。前面是说一念心性是怎么变现成身心世界,理违事难;这段“相违性难”是说,身心世界又怎么能够回到一念心性?前面是说一心怎么产生万法,这个地方是万法又怎么能够回归到一心。这个地方产生了障碍。
我们看经文。
【图二】
又如来说,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世尊!若地性遍,云何容水?水性周遍,火则不生,复云何明水火二性,俱遍虚空,不相陵灭?世尊!地性障碍,空性虚通,云何二俱周遍法界?
第一段的经文也是引用佛语,说,世尊您老人家在“七大”当中讲到一个观念说,地水火风乃至于空大。当然,身为七大,相状是生灭的,但是它的本性,所谓的如来藏妙真如性,是圆融无碍、是周遍法界,而且是湛然不动、是不生不灭的。相状是生灭的,而体性是不生灭的。这个观念是佛陀前面说过的“相妄性真”,这个没有问题。
这以下就正式地说出他心中的疑惑,说:“世尊!若地性遍,云何容水?”身为一个地大,地大的体性是坚固的,是一种障碍的,而水的体性是湿润的,有地大就不能含容水了,有水就不能有地大。在二乘人的观念,是认为地、水这两种性质是互相障碍的,那你怎么能够说是相互圆融呢?这是第一个问题,地、水的两个法门的互相障碍。
再看第二段,这一段是讲到水火之间的障碍,说“水性周遍,火则不生”。说水大是一个湿性的,而火大是热性的,水火根本是不能够兼容的。你看火能够把水烧干,水也能够把火扑灭,所以水火二性是互相障碍的。那么怎么能够说水火二性,这两个体性都遍满虚空,而不互相地去陵夺、不互相地消灭呢?也就是说,认为水火二性是有障碍的。
第三段讲到地、空两个法的障碍,说,世尊!地大的体性是障碍的、是坚固的,而虚空的体性是虚无通达的,那么这两个又怎么能够都周遍法界,都能够圆融无碍呢?
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二乘人对这个法的观念,是一个很坚固的法执。那个坚固的法执是怎么来的呢?因为他认为这个法是离开这一念心而个别有体性,他不认为一切法是内心所变现,他认为法是真实的。你看他“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他对三界非常畏惧的。他看到三界的可怕,就把这一念心的我执消灭了。不再招感三界,他就认为大事已办。至于这个三界是怎么回事,他不管。
大乘佛法认为一切法是如梦如幻的,地狱是我们一念心所变现的,极乐世界也是我们一念心所变现的,所以一切法能够互含互摄。互含互摄的基础点要安立在法空的思想。而这个法空的思想,要安立在一切法是唯心所现,你才能建立法空的思想。二乘人由于心外求法的缘故,所以他认为法法是不兼容的,每一个法都是有真实的、独立的体性。
蕅益大师讲到这个地方,对于二乘人两种疑问提出他的看法。他说,二乘人的思想,真不能容妄,妄也不能容真。二乘人认为,真实的空性不能容受虚妄的有为诸法,有为诸法也不能容下真实的空性;真实就是真实,虚妄就是虚妄。这个是二乘人的概念,两个永远是汉贼不两立。大乘佛法是认为真中有妄、妄中有真,关键在一念的迷悟的差别。你要是觉悟了,一切法都是真实;你迷惑的时候,一切法都是虚妄。这是大乘的“不二”的思想。身为一个二乘法执重的人,提出这个观念是可以理解的。
总而言之,两种疑惑都是对真妄不二的思想产生了疑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好,把二乘人的疑惑牒出以后,我们就知道,其实整个后面的半卷经文,都是在回答这两个问题。我们看辛三,请佛开示。
辛三、请佛开示
富楼那尊者讲出了二乘人心中疑惑以后,很恭敬地请佛陀开示。
我们看经文。
而我不知是义攸往,惟愿如来宣流大慈,开我迷云,及诸大众。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钦渴如来无上慈诲。
富楼那尊者讲出了心中疑惑,说,我现今是真的不能够了知这个性相二义,所谓的真中有妄、妄中有真。一念心性能够变现万法,一心而产生万法,万法又能够产生一心,这个心跟法之间是不二的。这个观念我实在是很难理解。对这样的一种真妄不二、性相圆融的道理,这样的一个宗旨,它的趣向,实在是很难能够融会贯通。惟愿如来世尊能够依止大悲心,来为我等广泛地宣说,来开示我心中的迷云,乃至于整个二乘无学之人,来破除我们心中的疑惑。作是语后,富楼那尊者就五体投地,心中怀着钦慕、渴仰的心情,来等待佛陀慈悲的开导。
这个地方,古德的注解上说,富楼那尊者讲出这句话,说明他这个人是有自知之明。佛法是很忌讳增上慢。也就是说,你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基本上,佛陀在开导二乘人的时候是为实施权。佛陀在讲小乘法的时候,并没有把整个生命的全貌讲出来,只是讲到诸法是无常无我的,从无常无我当中而证得我空真如,趋向偏空的涅盘。对于我们这一念广大的现前一念心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并没有广泛地开显。也就是说,佛陀在小乘法当中只是引导他们怎么从有为法而悟入空性。这空性怎么出来,怎么从空出假,这个教法佛陀并没有宣说。所以他们自然是产生了障碍。
我讲一个小故事,诸位体会一下。这个讲到“国王的名言”。说古代有一个国王,非常的贤能,每天处心积虑要造福老百姓,设立很多的制度,也帮助很多的弱势团体,做了很多福利大众的事情。但是众生的心是有各式各样的想法,所以,他怎么做都有人去赞叹他,怎么做也是有人毁谤他。他觉得非常的苦恼:我怎么能够让大家都满意呢?有一天他睡觉的时候,有一个老者,白苍苍的一个老人家,就告诉他说,你要让大家满意,有一句话你要记住,这一句话你能够实践它,一定会让大家都满意。这个国王听了以后非常欢喜。听了这句话以后,他醒过来,欸,把这句话给忘掉了。忘掉了以后说,哎呀,糟糕,这句话是让我离苦得乐、趋吉避凶的法宝,怎么忘掉了呢?这个时候他就倾他所有的财产,去做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钻石,昭告天下:哪一个人能够把我梦中的那个名言找出来,解除我心中的痛苦,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满意我,我把这个钻石送给他。后来有一个在山中修行的老者,听到这个传闻以后就走下来,持大悲心来到国王的面前,说,国王!请你把那个钻石拿给我。他说,你知道答案了吗?他说你先把钻石给我。拿到钻石以后刻了几个字,就把钻石还给大王,然后掉头就走。国王看到这个钻石,这个戒环旁边刻了字,就是:一切都将过去。他看了以后恍然大悟,就是我梦中里面的名言,一切都将过去!
不过,这句话从佛法的观念,我们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什么事情都是我们心在动。如果你不执着,它不会伤害你的,色不迷人人自迷。我们要知道,外境不会伤害我们,一定是你对它有执着,它才会伤害你。这个大家都知道的。我们对它产生执着以后,它对我们产生牵动嘛!你说这一切都会过去,等于是无常的智慧。这个时候你的心等于是收回来,开始把外境收回来。
但是,“一切都将过去”,我觉得只是破妄,其实它只是一种止痛药。一切都过去,然后呢?然后就没有了。我们应该说,这一切都将过去,我们现前一念心性即将到来。破妄显真。因为你把一个东西破了,那么云何应住呢?所以我们佛法是有所破坏、有所安立,它讲离一切相又即一切法,一定是双向思考。当然,这种双向思考的观念,二乘人是很难理解的,所以他以一种真妄对立的心,提出他的看法。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后来听说我走后傅斯年疯了。...
无原型楚湘在出道前分手,可惜组合没能如所有人的愿大红大紫,无人问津直至出道前和同组合的阮淮水在游乐园吃冰淇淋的视频上了热搜。可惜妹妹不只是妹妹,是过去的恋人,对方也在分手後从乖巧无害小孩变成了和她针锋相对的不和睦的队友。公司不愿意放弃这点流量,把两人打包上综艺博取热度。脱离了隔在中间做缓冲的队友们,两人小心翼翼地掩饰着过去,也都发现了对方的成长。在她心里,对方不再是随时翻身露出肚皮要她撸的天真小狗,反而凶得像摸一下就要亮出牙齿咬人的狼狗,但相处下来,也偶尔有求顺毛的时候。不管怎样,对方有在好好学会变成大人。她不知道的,在对方的心里,她从永不降落的月亮变成时刻飘散的云,过去是强大冷酷不给予一点温柔的姐姐,变成脆弱敏感留不住又过分美丽的易碎品。究竟要怎麽样留住天边的月,抓住被风吹散的云?楚湘,和我待在一起,很为难你吗?楚湘,和我分手到现在,後悔过吗?楚湘,你不会心软吗?心软了。阮淮水终于留住了她的月亮。预收求求走过路过内容标签年下都市近水楼台破镜重圆正剧HE...
电竞冠军娱乐圈影帝一代明君无限世界通关者他们拼搏半生,历经艰难才在各自领域登顶。重活一世,他们不想努力了,只想吃软饭。电竞世冠FMVP重生成路人高手(FMVP我本想拒绝,但他给的实在是太多了。)娱乐圈娱乐圈影帝重生成18线(影帝总裁,医生说我胃不好,只能吃软饭。)摄政王一代明君重生成傀儡皇帝(皇帝摄政王,无卿相伴,朕夜不能寐。)末世S级异能者大佬重生成普通人(异能者丧尸皇,来贴贴蹭蹭亲亲。)九千岁九千岁重生成总管太监(九千岁陛下,臣不缺金银,只缺个对食。)星际和亲小王子重生成落跑人鱼(人鱼元帅,快来接我回去,我不跑了。)无限流无限世界通关者重生为新人(通关者BOSS,饭,饿,懂?)待定食用指南☆迟阮凡攻,锦竹受☆类似于单元故事集,每个世界的主角都是迟阮凡和锦竹...
李小鱼穿越了,穿成一个抢亲,还拿嫁妆上赶着再嫁他人的小混蛋。看着小混蛋被亲爹用扁担打伤,送回家徒四壁的顾家。大家都在看笑话。看她如何欺负那位不仅瞎眼,还断了一只手和一条腿的倒霉新郎。日子一天天过去。他们没等到倒霉新郎被欺负,反看到李小鱼挑着箩筐走街串巷地卖锅盔,把家中那位除了容貌一无是处的废物养成了美娇郎。其实李小...
陈雾穿成某小说里,深爱男主的炮灰男配陈雾也,穿过去时,男主正冷酷无情的将契约文件和支票甩他脸上。契约内容是假扮男主的废物现任,作用是与男主白月光做对比,然后被拉踩,以此来衬托白月光的完美,达成让白月光嫁入豪门的目的。原文中,陈雾也为了更接近男主,答应了假扮男友,却分文没收,最后人财两空!被泼的一身脏水还洗不掉了!陈雾回想完剧情,抹了一把脸,收下了支票。谈感情多伤钱啊,整活儿才是缔造生命意义的伟大工程。钱不钱的不是问题,主要还是想撮合主角攻受,让有情人终成眷属!陈雾开始在剧情人物面前兢兢业业开始表演,背地里却本性难移,泡吧蹦迪,浪的没边儿。但是谁来告诉他,为什么剧情里突然出现了一个没听说过的人物傅沉霆,还是原男主他哥?他哥还比他更积极的撮合男主和白月光?甚至蛮横的将他后悔了的亲弟给撵出了国。最后,傅沉霆举着玫瑰,一脸严肃的对他开口按道理来讲,我搅黄了你的姻缘,当赔你一场。笑死,昨晚还野人一样粗暴撕了他衣服的人,现在来跟他讲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