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季平子立,而不礼于南蒯。南蒯谓子仲:“吾出季氏,而归其室于公。子更其位。我以费为公臣。”子仲许之。南蒯语叔仲穆子,且告之故。
季悼子之卒也,叔孙昭子以再命为卿。及平子伐莒克之,更受三命。叔仲子欲构二家,谓平子曰:“三命逾父兄,非礼也。”平子曰:“然。”故使昭子。昭子曰:“叔孙氏有家祸,杀立庶,故婼也及此。若因祸以毙之,则闻命矣。若不废君命,则固有著矣。”昭子朝,而命吏曰:“婼将与季氏讼,书辞无颇。”季孙惧,而归罪于叔仲子。故叔仲小、南蒯、公子谋季氏。告公,而遂从公如晋。南蒯惧不克,以费叛如齐。子仲还,及卫,闻乱,逃介而先。及郊,闻费叛,遂奔齐。
南蒯是南遗的儿子,季氏的家臣,季氏封邑费地的行政长官。季孙意如继承家业后,对南蒯无礼。南蒯对公子慭(字子仲)说:“我赶走季氏,将他的家产献给公室,您取代他为卿,我当公室的费宰。”公子慭答应了。南蒯又把这件事告诉了叔仲小(叔仲带之子,谥穆),而且告诉他自己为什么要背叛季氏。
前面说过,季孙意如的父亲季纥(谥悼)天不假年,先于其父季孙宿而死。季纥去世的时候,叔孙婼被鲁昭公以二命册封为卿。鲁昭公十年,季孙意如等人带兵讨伐莒国获胜,叔孙婼改受三命。叔仲小想离间季孙意如与叔孙婼,对季孙意如说:“三命超过了父兄,这是不合礼的。”季孙意如说:“是这样的。”于是派人要求叔孙婼主动辞谢,不接受三命的待遇。叔孙婼当然不干,说:“叔孙氏家有灾祸,杀嫡立庶,所以我才有今天。如果是因为这件事来问罪,那我听到了。如果不废除国君的命令,那我本来就应该有那样的地位。”
叔孙婼气不过,上朝的时候命令官吏:“我将与季氏打官司,写诉讼状的时候不要偏颇。”叔孙婼强硬起来,季孙意如倒是害怕了,将责任推到叔仲小身上。叔仲小就更害怕了,他为了自保,干脆与南蒯、公子慭联合起来谋害季孙意如。公子慭将这件事告诉了鲁昭公,然后就跟随鲁昭公前往晋国朝见晋昭公——这是夏天发生的事。鲁昭公当然是支持公子慭的。如果能够搞掉季孙意如,将季氏的家产充公,他又何乐而不为?君臣二人前往晋国,大概是想获得晋国的支持吧。但是没想到,鲁昭公在黄河边上被劝退了,公子慭只能孤身前往晋国。对于南蒯来说,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他害怕公子慭不能成事(这种担心绝非多余),转而独自行动,以费邑为见面礼,叛逃齐国。公孙慭从晋国返回,经过卫国的时候,听到国内动乱的消息,丢下副使先行回国。抵达曲阜郊外,听说费邑已经叛变,于是又逃奔齐国。
南蒯之将叛也,其乡人或知之,过之而叹,且言曰:“恤恤乎,湫乎,攸乎!深思而浅谋,迩身而远志,家臣而君图,有人矣哉!”南蒯枚筮之,遇《坤》瘙棥之《比》瘙棫,曰:“黄裳元吉。”以为大吉也,示子服惠伯,曰:“即欲有事,何如?”惠伯曰:“吾尝学此矣,忠信之事则可,不然必败。外强内温,忠也。和以率贞,信也。故曰‘黄裳元吉’。黄,中之色也。裳,下之饰也。元,善之长也。中不忠,不得其色。下不共,不得其饰。事不善,不得其极。外内倡和为忠,率事以信为共,供养三德为善,非此三者弗当。且夫《易》,不可以占险,将何事也?且可饰乎?中美能黄,上美为元,下美则裳,参成可筮。犹有阙也,筮虽吉,未也。”
将适费,饮乡人酒。乡人或歌之曰:“我有圃,生之杞乎!从我者子乎,去我者鄙乎,倍其邻者耻乎!已乎已乎,非吾党之士乎!”
南蒯将要叛乱的时候,家乡有人知道了,经过他的家门时就叹息,而且说:“忧愁啊,忧啊,愁啊!处心积虑却缺少计谋,身在季氏却心在外头,身为家臣却为国君图谋,世上竟然有这样的人啊!”南蒯听到了,大概是心烦意乱吧,于是“枚筮之”,也就是用周易算卦却不算具体的事,得到一个“遇坤之比”。
《坤》卦瘙棥的上卦、下卦均为《坤》;《比》卦瘙棫的上卦为《坎》,下卦为《坤》。《坤》卦变为《比》卦,是九五爻(从下往上数第五)发生了变化,其爻辞为:“黄裳元吉。”从字面上看,这是一个大吉的预兆。南蒯拿着这个结果去请教孟椒:“假如要办一件大事,会怎么样?”孟椒说:“我也曾经学过易,你如果要办忠信之事,那就可以;不然的话,必败无疑。”孟椒为什么这么说?且听他解释——
外表坚强而内心温顺,叫作忠(从卦象上看,《比》卦上为坎,代表艰险、坚强;下为《坤》,代表温和、平顺。上卦又叫作外卦,下卦又叫作内卦);以平和的心态来行占筮之事,叫作信(坎为水,坤为土,水土相合,谓之平和),所以说“黄裳元吉”。黄是中间的颜色(古人以五行配五色,土居中央,为黄色),裳是下身的服饰,元是善的开始。内心不忠,不能匹配黄色;处下不恭,不能说是下裳;事情不善,不能适用元的含义。内外和谐就是忠,办事守信就是恭,崇尚黄、裳、元三种美德就是善,没有这三种美德就当不起这个卦象。
“《易》不能用来预测冒险的事,你到底是想干什么?而且你能不能在下位而谨守恭敬呢?中间美为黄,上头美为元,下面美为裳,三美皆备才可以占筮。如果有所缺失,占筮虽吉,也不可信。”孟椒这样告诫南蒯。
南蒯将要去费地,请乡里人饮酒。有人唱道:“我有菜地,却生长了枸杞啊!跟从我的人是君子啊,不跟从我的人不是东西啊,背叛邻居的人实在是可耻啊!罢了,罢了,他压根不是我们一伙的!”
但是对于南蒯来说,所有的这些明示暗示都没用了。叛逃之事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平子欲使昭子逐叔仲小。小闻之,不敢朝。昭子命吏谓小待政于朝,曰:“吾不为怨府。”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季孙意如也知道自己上了叔仲小的当。他恨叔仲小,但是又不让大伙知道事情的内幕,因为那是一件丢人的事,于是唆使叔孙婼去驱逐叔仲小。叔仲小得知消息,不敢上朝。叔孙婼命令官吏去叫叔仲小在朝堂上待命,说:“我可不充当招人恨的角色。”
说穿了,谁都不是傻子,可偏偏有人自作聪明,把别人都当傻子。
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楚子次于乾溪,以为之援。雨雪,王皮冠,秦复陶,翠被,豹舄,执鞭以出,仆析父从。右尹子革夕,王见之,去冠、被,舍鞭,与之语,曰:“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四国皆有分,我独无有。今吾使人于周,求鼎以为分,王其与我乎?”对曰:“与君王哉!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齐,王舅也。晋及鲁、卫,王母弟也。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王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对曰:“与君王哉!周不爱鼎,郑敢爱田?”王曰:“昔诸侯远我而畏晋,今我大城陈、蔡、不羹,赋皆千乘,子与有劳焉。诸侯其畏我乎?”对曰:“畏君王哉!是四国者,专足畏也,又加之以楚,敢不畏君王哉!”工尹路请曰:“君王命剥圭以为,敢请命。”王入视之。析父谓子革:“吾子,楚国之望也!今与王言如响,国其若之何?”子革曰:“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王出,复语。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对曰:“臣尝问焉。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王是以获没于祗宫。臣问其诗而不知也。若问远焉,其焉能知之?”王曰:“子能乎?”对曰:“能。其诗曰:‘祈招之,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王揖而入,馈不食,寝不寐,数日,不能自克,以及于难。
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乾溪?”
楚灵王到州来狩猎,暂住在颍尾,派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五位大夫带兵围攻徐国。徐国是吴国的属国,围徐之意,在于震慑吴国。楚灵王则屯兵乾溪,作为五大夫的后援。时值冬季,雨雪纷飞,楚灵王头戴皮帽,身穿秦国赠送的羽衣,披着翠羽披肩,脚蹬豹皮鞋,手里拿着皮鞭走出来,太仆析父跟随着他。右尹郑丹(字子革)晚上请求晋见,楚灵王见到他,脱掉帽子、披风和他聊天,说:“从前我先王熊绎与吕伋(姜太公之子丁公)、王孙牟(卫康叔之子康伯)、燮父(晋唐叔之子)、禽父(即周公旦之子伯禽)一起侍奉周康王,他们四国都分到了珍贵的礼器,唯独我国没有。现在我派人去京师,请求将九鼎分给我们,天子会同意吗?”
楚灵王将熊绎和齐、鲁、晋、卫四侯并论,显然是妄自尊大了。周朝初年,王室大封诸侯,以齐、鲁、晋、卫、宋、燕六国最为重要。熊绎拿着桃木弓箭侍奉天子,扮演的不过是一个远道而来的山里巫师的角色,勉强被授予子爵已经偷笑了,岂能跟那些大国享受同等待遇?而九鼎象征着王室统治天下的权力,当年楚庄王问九鼎的轻重都被驳回,王室岂能答应授人?对此,郑丹回答:“当然会给大王啊!从前我们的先王熊绎居住在偏远的荆山,筚路蓝缕开辟草莽,跋山涉水去侍奉天子,拿着桃木弓箭尽忠王事。齐侯吕伋,是周成王的舅舅;晋国、鲁国、卫国的先祖,都是天子胞弟,所以他们都有颁赏,唯独楚国没有得到。现在是周朝与四国都服侍大王了,将唯命是从,难道还会舍不得九鼎?”
楚灵王又说:“从前我的皇祖伯父昆吾居住在旧许,而今郑国人贪恋旧许的土地而不给楚国。我如果去要,他们会给吗?”
据《史记》记载,祝融的儿子陆终生了六个儿子,老大叫昆吾,老幺叫季连。楚国是季连的后裔,所以楚灵王称昆吾为“皇祖伯父”。昆吾居住的地方,即原来的许国,所以又称为旧许。多年前许国为郑国所逼,迁入楚国,旧许已经成为郑国的领土。楚灵王以昆吾的名义向郑国要求交还旧许,就好比现在有一个人拿着族谱要求政府给他一片土地,理由是“两千年前我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哥哥就住在这座山上”。而且,楚灵王跟郑丹说这个事也不合适,因为郑丹是郑国人,虽然现在已经在楚国做官,在这种事关郑国利益的大事上恐怕也很难表态吧!可是郑丹却说:“他们当然会给您啊!王室不爱惜九鼎,郑国岂敢爱惜土地?”
楚灵王如果聪明一点,应该听出郑丹话里有话,可他偏偏不是个聪明人,又得意扬扬地问道:“从前诸侯以为楚国遥远而敬畏晋国,现在我在陈、蔡、不羹修筑了大大的城池,每个地方都能提供战车千乘,您是有功劳的,诸侯应该都害怕我了吧?”
郑丹说:“当然怕!光是这四座城池(不羹有二,分别为东不羹和西不羹),已经足够让人害怕了,再加上楚国本土的兵力,谁敢不害怕您呢?”
这时候工尹路请求说:“大王命令破开圭玉来装饰斧柄,请下指示。”楚灵王于是进去察看。析父乘机对郑丹说:“您在楚国也是很有名望的人了,今天和大王说话就像是他的回声,他说什么你都说没问题,有没有考虑过国家怎么办?”郑丹说:“我刚刚磨好刀,等大王出来,我的刀刃就砍下去了。”
楚灵王出来,谈兴未尽,又和郑丹说话。正好左史倚相快步经过,楚灵王便指着他说:“这是个好史官,你要好好看待他!他能够读懂《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是什么?史上有多种说法。有人以为《三坟》《五典》即三皇五帝之书,有人以为《八索》即为八卦之书,有人以为《九丘》即天下九州的方物志,总之都是上古时期的资料,而且没有只字片语流传于世。所以,各种解释都只能是推测。
郑丹接过楚灵王的话题,说:“下臣曾经问过他,从前周穆王想要放飞自我,周游天下,让各地都有他的车马去过的痕迹。祭公谋父作了《祈招》之诗来约束他的私欲,周穆王因此得以善终于祗宫。下臣问他这首诗,他都不知道。如果问更古老的事,他岂能知道?”
楚灵王大概感觉到不太舒服——此人刚刚还像个应声虫啊,怎么突然就不会说话了?本能地反问:“那你知道吗?”
郑丹说:“知道。这首诗是这么说的,祈招安详和顺,展现有德之音。想起我王的法度,如玉又如金。爱惜百姓的力量,自己没有醉饱之心。”
楚灵王再颟顸,也听得出郑丹这是在批评自己穷奢极欲、不惜民力了。他竟然没有生气,向郑丹作揖,走进去,端上来的食物不吃,躺下来又睡不着,一连几日都是这样,魂不守舍,不能自制,直到遇上祸事。
孔子就此评论:“古人说,克己复礼就是仁,真是说得好啊!楚灵王如果能够这样,岂会有乾溪之辱?”克己,就是克制自己的私欲;复礼,就是做事情不违背原则。楚灵王最大的问题就是好大喜功,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身为一国之君,尤其是大国之君,最重要的不是争当天下第一,而是要忍住争当天下第一的欲望,将心思放到国计民生这些“小事”上来。这样的道理,楚灵王不懂。
晋伐鲜虞,因肥之役也。
晋国人故技重施,消灭肥国回来,顺势进攻鲜虞。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文案这本还有救,全文精修优化中,建议修改完毕再看赵栖穿成了某小说里的昏君。昏君无恶不作,还有不举的毛病。赵栖穿过来,可以举了,但他拒绝後宫,坚持IV1道路不动摇。宫宴上,赵栖的酒里被人下了药。恍惚之中,他抓到一个人,就一觉醒来,他发现自己亏大发了!赵栖大怒可恶!居然敢占朕的便宜,朕一定要把那人揪出来阉了!遂让掌事公公呈上宫宴的名单,确定了四个嫌疑人。凉薄冷情的丞相,风流倜傥的王爷,武功盖世的将军,以及被原主抢入宫,恨他入骨的探花郎。两个月後,人没揪出来,赵栖却出现了呕吐嗜睡等症状,他招来太医一看太医吓懵皇丶皇上,您这是喜脉啊!排雷攻是丞相,万人迷文,受和炮灰攻有一些亲密接触内容标签生子豪门世家甜文穿书轻松赵栖萧世卿预收全天下为我火葬场(穿书)一句话简介龙蛋寻爹记立意古代宫廷和谐生活...
...
在遵循师命退婚之时,安不然觉醒了前世的记忆。原来他穿越到仙侠魔幻世界中成为一名大反派!他有重瞳,也有个身负仙骨的堂妹,指不定啥时候母亲就会挖来给他。他生性冷漠,对待任何人皆是如此,尤其是妹妹安不冉更是严苛对待,不打则骂丝毫不当人!以及母亲为他找的童养媳,更是完全被当做丫鬟,当做性奴,当做奴隶使唤。纯粹的利己主义者,为了资源不择手段,连自己的大师姐都能下手,导致后者失去席之位。绝望之际,幸好觉醒系统。安不然为了悬崖勒马,苟活下去,决定向命运起进击!...
被人算计,失身于陌生男子,身为检察官的林洛黛深陷于网络丑闻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男人终于现身,她被拉出了丑闻的泥沼却陷入了他霸道的陷阱。白暮云恋上了林...
我出生的城市并不大。我念大学,在另一个城市。家中不算宽裕,父母辛勤供养,我过的节俭但还算无忧。今年恰好大三,春运的高峰我咬牙花了三倍的价钱买了一张回家的票,挤了将近7个小时在无座的绿皮车厢里,就为了回家过一个年。出站的时候,我的人和行李都快严重变形,我站在寒风里冻的打哆嗦。有出租司机前来兜生意,我说有人接。然后在司机的目光里,我等来了另一辆出租,迫不及待跳上了车。开车的男人,三十岁,平头,一见我便笑。我也笑。怎么能不笑。这是我哥。我的亲哥哥。他叫林6珂,我叫林海琼。...
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卫聂)弑君秦时明月同人作者焦糖布丁文案这个时代,战火烧毁家园,没有权势的人们无依无靠,只能在战乱中死去。我们手握权势,站在黄沙吹过的边城。这个时代,英雄辈出也是这个时代,至亲至疏白首不聚。你心目中理想的国度,从来都没有存在过,师哥。内容标签搜索关键字主角专题推荐焦糖布丁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