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鲁昭公三十二年
公元前510年,鲁昭公三十二年。
三十二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言不能外内,又不能用其人也。
三十二年正月,鲁昭公在亁侯,这是说他内外交困,又不能重用子家羁这样的贤臣。
夏,吴伐越,始用师于越也。史墨曰:“不及四十年,越其有吴乎!越得岁而吴伐之,必受其凶。”
夏天,吴国讨伐越国,这是吴国对越国用兵的开始。史墨说:“不用四十年,越国就要占有吴国了。越国得到岁星,吴国却讨伐它,必定受到岁星的降灾。”
岁星即木星。原文所谓“越得岁”是什么意思,后人众说纷纭,却都难以自圆其说。按照汉朝以前的分野学说,吴国和越国同属星纪。当年如果是岁在星纪的话,越国得岁,吴国也得岁,上天何故厚越薄吴?对这些难以理解的记载,咱们没有必要太过深究,姑妄听之吧。
秋八月,王使富辛与石张如晋,请城成周。天子曰:“天降祸于周,俾我兄弟并有乱心,以为伯父忧。我一二亲昵甥舅不遑启处,于今十年。勤戍五年。余一人无日忘之,闵闵焉如农夫之望岁,惧以待时。伯父若肆大惠,复二文之业,驰周室之忧,徼文、武之福,以固盟主,宣昭令名,则余一人有大愿矣。昔成王合诸侯城成周,以为东都,崇文德焉。今我欲徼福假灵于成王,修成周之城,俾戍人无勤,诸侯用宁,蝥贼远屏,晋之力也。其委诸伯父,使伯父实重图之,俾我一人无征怨于百姓,而伯父有荣施,先王庸之。”
关于成周这个地方,有必要说明一下。周朝刚刚建立的时候,统治者们在首都镐京以东八百里的洛水北岸营建了一座巨大的城,并且在那里驻扎了强大的军队,以威慑尚未心悦诚服的殷商遗民。这座城就是雒邑,又被称为成周。相对应地,首都镐京则被称为宗周。从字面上理解,宗周是周朝兴起之地,成周则是周朝大功告成之地。成周即是雒邑,这么说是没错的。但是实际上,雒邑由一东一西两座相邻的城池组成。西边的大城是主城,又叫作王城,或者京师。东边的小城,用于驻扎军队和安置殷商遗民,也叫作成周。《左传》中提到成周,基本上是指雒邑的东城,而非相对于宗周的成周。
话说王子朝作乱的时候,雒邑城中有不少人是支持王子朝的。周敬王在晋国的帮助下平定了叛乱,却感觉到雒邑已经不安全。想住到成周吧,城池又确实太小。于是这一年八月,周敬王派大夫富辛与石张前往晋国,请求晋国帮助扩建成周,说:“上天降祸于周朝,让王室兄弟都萌生乱心,造成伯父的担忧,几个亲近的甥舅之国也不得休息,到现在已经十年了。诸侯派兵勤王,前来戍守京师也已经五年。我本人没有一天忘记诸侯的辛劳,心心念念有如农夫渴望丰收,诚惶诚恐地等待收获的时候。伯父如果施与大恩大惠,再建晋文侯、晋文公的大业,缓解王室的忧患,求取周文王、周武王的赐福,以此巩固盟主之位,向天下宣扬美名,这就是我本人最大的愿望。从前周成王召集诸侯修建成周,以作为王室的东都,尊崇文治之德。而今我想向周成王求取福佑,修缮成周的城墙,好让戍守的诸侯将士不再辛劳,诸侯得以安宁,将坏人屏蔽于远方,这都必须依赖晋国的力量。谨此委托伯父,请伯父慎重考虑,让我本人不要招致百姓怨恨,同时伯父也有光荣的功绩,先王会有奖赏的。”
范献子谓魏献子曰:“与其戍周,不如城之。天子实云,虽有后事,晋勿与知可也。从王命以纾诸侯,晋国无忧,是之不务,而又焉从事?”魏献子曰:“善!”使伯音对曰:“天子有命,敢不奉承以奔告于诸侯,迟速衰序,于是焉在。”
冬十一月,晋魏舒、韩不信如京师,合诸侯之大夫于狄泉,寻盟,且令城成周。魏子南面。卫彪徯曰:“魏子必有大咎。干位以令大事,非其任也。《诗》曰‘敬天之怒,不敢戏豫;敬天之渝,不敢驰驱’,况敢干位以作大事乎?”
己丑,士弥牟营成周,计丈数,揣高卑,度厚薄,仞沟恤,物土方,议远迩,量事期,计徒庸,虑材用,书糇粮,以令役于诸侯。属役赋丈,书以授帅,而效诸刘子。韩简子临之,以为成命。
接到天子的请求,士鞅对魏舒说:“与其戍守京师,不如修缮那里的城池。天子都这样说了,就算以后有事,晋国也可以不管了。服从天子的命令以缓解诸侯的压力,晋国没有忧患,这种事情都不干,还干什么事?”魏舒说:“说得好。”派韩不信(韩起之孙,字伯音,谥简)应对王室的使臣,说:“天子有命令,岂敢不接受而奔告诸侯?工程的各项安排,都由我们来负责。”
晋国人说干就干。十一月,魏舒、韩不信来到京师,在狄泉会合各国大夫,重温过去的誓言,下达了修缮成周城墙的命令。魏舒南面而坐,发号施令。这当然是不合适的!卫国的彪徯说:“魏子必定有大灾,侵犯君位而颁布重大的命令,这不是他应该做的。《诗》上说:‘要敬畏上天的愤怒,不敢当作儿戏;要敬畏上天的变化,不敢放纵随意。’何况是逾越身份来做大事呢?”
十四日,士弥牟制定了成周的修建方案,测量城墙的长度、高度、厚度,度量壕沟的深度,安排土方,计算远近,预估工程进度,计算人工数量,考虑物料耗材,记载所需粮食,以命令各国出人、出物、出粮。划分好工程段,书面分配任务给各国大夫,汇总到刘文公那里。韩不信负责监工,以此作为工程实施方案。
十二月,公疾,遍赐大夫,大夫不受。赐子家子双琥、一环、一璧、轻服,受之。大夫皆受其赐。己未,公薨。子家子反赐于府人,曰:“吾不敢逆君命也。”大夫皆反其赐。书曰“公薨于乾侯”,言失其所也。
十二月,鲁昭公颠沛流离的人生走到了尽头。病重之际,对随行的人员都有赏赐,大伙都不接受。赐给子家羁一对玉虎、一只玉环、一块玉璧,以及精细的服装。子家羁接受了,于是大伙都接受了赏赐。十四日,鲁昭公去世。子家羁将赏赐的东西都归还给府人(国君的仓库管理员),说:“我不敢违抗君命。”大伙也跟着归还了赏赐。
《春秋》记载:“公薨于乾侯。”是说他死的地方不对。
赵简子问于史墨曰:“季氏出其君,而民服焉,诸侯与之,君死于外而莫之或罪,何也?”对曰:“物生有两、有三、有五、有陪贰。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有妃耦。王有公,诸侯有卿,皆有贰也。天生季氏,以贰鲁侯,为日久矣。民之服焉,不亦宜乎?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修其勤,民忘君矣。虽死于外,其谁矜之?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故《诗》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三后之姓于今为庶,主所知也。在《易》卦,雷乘《乾》曰《大壮》瘙椓,天之道也。昔成季友,桓之季也,文姜之爱子也,始震而卜,卜人谒之,曰:‘生有嘉闻,其名曰友,为公室辅。’及生,如卜人之言,有文在其手曰‘友’,遂以名之。既而有大功于鲁,受费以为上卿。至于文子、武子,世增其业,不废旧绩。鲁文公薨,而东门遂杀立庶,鲁君于是乎失国,政在季氏,于此君也四公矣。民不知君,何以得国?是以为君慎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鲁昭公死得波澜不惊,赵鞅问史墨:“季氏赶走自己的国君,而百姓顺服,诸侯和他来往,国君死在国外也没有人追究他的罪责,这是为什么?”史墨说:“但凡事物,有的成双成对,有的成三成五,有的有辅助。所以天有三辰(日、月、星),地有五行,身体有左右,相互配对。天子有公,诸侯有卿,都有辅助。上天生了季氏来作为鲁侯的辅佐,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百姓顺服,不也是很正常的吗?鲁侯世代放纵安逸,季氏世代勤勤恳恳,百姓已经忘记他们的国君了,就算他死在外面,又有谁会可怜他?社稷本无常主,君臣本无常位,自古以来都是这样。所以《诗》上说:高高的河岸变成山谷,深深的山谷变成丘陵。三皇之后,现在已经是庶民,这您也是知道的。《周易》的卦象,雷(即震)在亁上叫作《大壮》卦,这是上天之道(震代表诸侯,乾代表天子,下居上位,如天上有雷)。从前季氏的先祖季友,是鲁桓公的小儿子,文姜最疼爱的小孩。文姜刚刚怀孕的时候占卜,占卜师向鲁桓公报告,说这孩子‘生来有好名声,他的名字叫作友,成为公室的辅佐’。等到出生,如占卜师所言,在他手掌心有个‘友’字,于是以此命名。后来他在鲁国立下大功,受封费地,成为上卿。此后的季文子、季武子世代扩大家业,不废弃过去的功绩。鲁文公逝世,公子遂杀嫡立庶,鲁侯从那个时候起就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政权被季氏掌握,到这一位已经是四代了。百姓都不知道有国君,国君怎么能够享有国家?所以为君者必须慎重对待公器和名位,千万不能假手于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穿越重生被迫营业後咸鱼女星爆红了作者容黎完结番外 简介 穿越工作者陆萌攒够後半生的养老钱,潇洒辞职了。 不想系统出bug,下班前一秒她被拉入小说世界 成为人嫌狗憎丶双商低下的糊星炮灰女配 被迫加班的「炮灰」表示不想费力逆袭只想当咸鱼路人甲! 无奈原主虚荣超前消费给她留了一笔几百万...
这真的是让何慧秀叫苦不迭,那些话又绕口,她也没读过几本书,根本记不住。学不会就不学了。秦闵看着何慧秀一脸的苦恼直接发话了,只是嬷嬷收的是谢皎的银子,秦闵的话她就当屁给放了。无妨的,姐姐都是一片好心。夫人自然是心好的,就怕有些狼心狗肺的不领情!如今嬷嬷对何慧秀是处处看不惯,说起话来更是毫不留情面。这间铺子是怎么回事,怎得连续两月都是亏损。谢皎提起的铺子是个杂货铺的,平日里卖些米面粮油之类的,收益虽说没有多好但绝不是现在的这种赤字。奴婢依稀记得这个掌柜是年前才换的,之前一直是铺子的小二。这个铺子芙蓉记得比较清楚,之前的老掌柜一直在谢家,这也是年龄大了才特地请辞。走的时候把这个小二给推了上来,想着掌柜的这些年的辛苦她也...
我叫王刚,今年十八岁,个子不高,甚至可以说是有点矮了,相貌当然没有特别帅啦,但应该可以称为可爱吧,跟室友一比我就像一个小孩子,谁能想到我已经上大学,成为了一名大学生了呢。之前一直都在家附近上学,...
...
火影手游不知名策划陈言穿越到火影忍者的世界。身为不会忍术的普通人,他却因为开发游戏,而使得忍界的风云因其搅动。在通关游戏关卡波之国剧情之后,卡卡西带着一众上忍埋伏再不斩。在通过中忍考试启临后,三代目带着木叶的高端战力集体蹲守大蛇丸。忍者们看着被做成游戏角色的自己,纷纷陷入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