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用苎麻绳挨个穿过,缝在招幌上。
等出了摊,用竹竿一支,蓝色的旗子在风里飘,底下连排一长串的海螺贝壳叮叮当当地响。
引了路人回头,识字的便瞧见了上头的几个字,用手指着念出来,“四时鲜。”
有了显眼的招幌,自这日起,不少人记住了这家叫四时鲜的小摊。
蟹炒年糕
招幌挂上后,哪怕待在墙角处的小摊子上,也能被食客找到,吃过鱼丸鱼汤的,总惦记着那口味。
每个过来的人一定会指着招幌说:“那海螺贝壳吹起来,声音远远就听着了,好听得很。”
也有的说:“这名字好,我们海浦过四时八节才尝尝鲜,到你这就是时时鲜。”
不过老一辈看来,四时虽好,四念出来不好听,便扔掉那个四字,只叫时鲜,也有的喊海螺摊子。
有人说是烹鲜才对,其他摊子上烧不出这口味。
江盈知笑纳了,得亏没给她个海螺姑娘的名号。
这几日渔港来客多,到了摊子前就喊来碗汤,阔气地会再要一份醉泥螺。喝了汤定要再多要些鱼丸,或是上份敲鱼面,吃完后接着慢慢嗦着泥螺,走了包点烤鱼干,塞一根到嘴里,一路边嚼边逛。
哪怕外来的食客也认准了这个招幌,只觉得颇有趣味,有那促狭的,叼着鱼干要走前,伸手去晃晃那长串贝壳海螺,听它叮叮当当响了一阵,才颇觉满意离开。
要是离了这个招幌,便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江盈知瞧他们这样喜欢,又再做了个,换着用,日日一到渔港,先把招幌给竖好再说。
一时颇赚了许多回头客,钱袋子日渐叫铜板塞满。
可不止她忙,这段日子渔港人多,许多人是日忙夜忙,可着劲赚钱,天天累得倒头就睡,王三娘嘴角还起了个大水泡。
叫西塘关的药婆看了,她没好气地说:“都是累的,回去歇着。”
王三娘出来,跟另一个牙床肉都肿起来,捂着嘴进屋的妇人碰面,寒暄几句,嘶了声。
转回去问江盈知,“那蛏干能不能卖了?真是夜倒腾日倒腾,都上环礁那小岛挖去了,再不叫人来买,这群人能攒到明年去。”
“今儿就来,下午他坐船到这,”江盈知捶着胳膊,难得松快一天。实在是累,这几日站到她的腿都浮肿了,还去膏药婆那里买了几个膏药贴上。
王三娘回去把这件事跟大伙一说,有些刚剥了晒出去的就不甘心,问后几日来不来。
有的就急忙回去,叫来小孩一起,把竹匾上的蛏干挨个抠下来,放得松一点,不要被压扁了。
等她们收得差不多,江盈知去岸边等菜佬过来,她坐在礁石上看海,看这片陌生又熟悉的海域。
直到远处有艘大对船划过来,菜佬腋下卷着一叠麻布袋,从船上跳下来,招了招手,“小妹,上哪收去啊?”
“我同你讲,我这回要收得多,”菜佬把麻布袋提了提,后面背着一杆秤和几口碗,胸前是一袋沉甸甸的铜板。
江盈知问他,“收多少?”
“好的话,有多少收多少,”菜佬说,他不会告诉江盈知,自己这几天寻了两个大买主,他又问,“你家里头晒了多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受够了(完结)作者celiacici萧诚冉的父亲在妻子去世后娶了个富有的女人,带着十九岁的他搬进了豪宅。萧诚冉终日被女人及女人前夫的儿子莫卫当佣人使唤甚至欺辱。为了早日摆脱寄人篱下的命运,他偷偷打工攒钱,接了朋友谢昕介绍的大户人家的家教,谁知那男孩的父亲便是专题推荐celiacici家教同人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
黑暗的房间中,只有一面挂满了屏幕的墙壁,着荧光,将房间昏暗的照亮。墙壁的下方桌子上,一位长少女盯着眼前的笔记本,手指在键盘上敲出砰砰的机械之音。看向屏幕。那是一个对话框,是少女与某一位的对话。大大,我认识了一位女孩,是我的学妹,而且要考来同一所大学了,我早就对她一见钟情,我喜欢上她了,可是,我也是女生,她也只是个普通女孩,我该怎么办?少女问道。...
小说简介题名红楼黛玉弟弟又不做人了作者云间刀文案当黛玉幼弟顺利长大,林家屹立不倒林筠(很有礼貌)第一次当人,如有冒犯,还请多多担待。被冒犯的二房被冒犯的薛家被冒犯的其他人黛玉人生在世,岂能困于方寸宅院?英莲世间孤女多苦难,我自扶之探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惜春大漠敦煌,我之故乡湘云我就只能和林姐姐双宿双栖了林筠and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