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在晋献公时代,狐氏家族忠心耿耿,狐突曾担任过世子申生的老师兼车御,为晋献公开疆拓土立下了赫赫功劳,使狐氏家族一跃成为当时晋国最重要的家族之一。
狐突是世子申生的人,曾担任过申生的老师。而他的长子狐毛和次子狐偃与公子重耳交好,尤其是狐偃,与重耳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如果没有骊姬之乱,申生将继位为晋国国君,如果那样的话,狐氏家族将是晋国红得发紫的一大家族。
但晋献公老来发昏,听信骊姬谗言,最终不但使狐氏家族最值得依靠的申生这棵大树轰然倒塌,连公子重耳和夷吾都不得不流亡外国。
狐突是一位有远见的人,申生死后,他便命令自己的两个儿子追随公子重耳。
在他眼里,晋献公九个儿子中,申生是排第一位的贤人,重耳是排第二位的。
他坚信重耳这颗星星将会在晋国升起,投资,得有长远目光!
但几十年过去了,重耳这颗星星非但没有发光,反而是他并不看好的公子夷吾,咣地一声回来当上了国君,这使得狐突很沮丧。
狐突当然是不甘心的,所以他一直在国内为重耳服务,是重耳团队在国内的重要力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前面我们讲过的世子申生显灵事件,其实就是狐突与重耳团队共同谋划的一个阴谋。
此外,狐突在得知晋惠公派勃鞮行刺重耳时,第一时间告密,帮助重耳及时逃离翟国。
反正一句话,只要是有利于公子重耳的事,他都要做。
而且,由于政坛经验丰富,狐突在国内的一切活动,绝对不会被任何人抓住把柄。
在公开场合,狐突就是一位忠义的晋国大夫,前世子师傅,前国君最信任的人之一,为晋国立下了赫赫功劳,为晋国的民富国强躹躬尽瘁,劳苦功高,德高望重,深得国人爱戴。
现在,晋怀公时代了,晋怀公看到了眼前的狐氏家族可能给自己带来的巨大隐患,他必须消除这个隐患!
晋怀公的措施也很简单:让狐突将狐氏兄弟召回晋国,然后一并除之。
狐突是谁?
浸淫政坛多年的老家伙,晋怀公一个小年轻这点花花肚肠,怎么逃得过狐突的法眼?
狐突当即予以了严词拒绝,狐突道:“老臣只知道,自古以来,只有教导儿子忠君爱国的父亲,没有教导儿子背叛主人的父亲。
老臣两个儿子,既然视公子重耳为他们的主人,那老臣就要教导他们忠心侍奉重耳,怎么可以教导他们以二心事主呢?”
晋怀公冷冷道:“如果大夫不肯听奉寡人之令,那就是不忠。不忠之臣,必然受到惩处!”
狐突以更冷的声音回道:“惩处?因守忠臣之节而视为不忠?
国君之令,可谓自古以来最荒诞无稽的命令了吧?如果国君真的要这样做,那老臣也只有听命了。”
晋怀公听后勃然大怒,立即下令斩杀狐突。
可怜老臣狐突,就这样在黎明前倒下了。
但是,狐突的被杀,使原本与前世子申生以及现公子重耳交好的晋国公族大夫们,对晋怀公心凉如冰。
这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晋国政坛的公族大夫们,还有一直以来都视申生、重耳为晋国未来希望的国人们,对晋怀公深深失望,就象想当年对晋惠公深深失望一样。
晋怀公的这一招棋,实在是下得太臭了。
他用杀了狐突这样的幼稚举动,将吕省、郤芮等人为晋惠公收获的民心顿时给杀散了。
整个晋国人心惶惶,人们都在内心呼喊着:公子重耳,您在哪里?晋国,盼着您回来啊。
喜欢春秋晋国风云请大家收藏:(xiakezw)春秋晋国风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从无底深渊里一步一步爬出的王昭,终于在现代有了一席之地,本以为以后将是一条一马平川金光闪闪的大路。却万万没想到,因为一本玛丽苏修仙文,穿越到文中凄凄惨惨的18号小女配身上。一夜重回小可怜呀,爹无情娘疯癫,还时时刻刻有着被天道抹杀的风险。且看心志强大,美艳无双的王昭,如何爬出深渊,登云之上九万里,终成大道尽鸿钧。注...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11序章打开自身属性面板,装备,石头一个一个数过。有些甚至还清晰的记得是在什么情况下合成的,什么情况下打上的。哪一件装备来的最费时,哪一件占了便宜暗器,武魂,神器,防具,直到戒指护符数到底,关上面板,他操纵着那个已经在这里坐了半多个小时的人物站起身专题推荐青轩书生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
为了还债,只是在青楼卖了两首词,一不小心成了词坛领袖为了赚钱,只是发明了一点农具,非得说我心系万千农民为了享受生活,只是做生意随意赚点钱,非得说我控制国家经济命脉我只是没来得及更换豪宅,非得说我勤俭持家,德行高尚我购置了豪宅,娶了美妾,却说我懂得韬光养晦,懂得自污,有太子之资。想安静地当个提花遛鸟的逍遥皇子怎么就这么难呢?我只想当个逍遥皇子...
1他那个貌美娇弱的姑姑。千娇百媚,腰细腿长,世人皆道她是金枝玉叶的贵女,既得之,当以金屋贮之。直到一朝变故,真公主归来。她离开凤阳宫,变为罪臣之女,成了朵人人可欺的娇花。...
第十八次看到沈月菱从楚宴的房里出来,我终于死心了。一路同行的苏掌事蹙着眉,转眸看向我浅浅,再过半月你便二十五,到了可以出宫的年纪,当真要为了九千岁继续蹉跎在这深宫?...
1984年夏,高考报名现场。宋绮安凝着墙上漆红的‘今天力争考大学,来年为国搞科研’的标语,再一次确定她真的重生回到了四十年前。热热闹闹的红砖瓦房教室,同学们都挤在脱漆讲台上填写报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