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42章 沟沟坎坎总会绿上一些(第1页)

霍正廉起身负手而立,轻叹口气,感慨道:“确实,早先我来宁平县时,就察觉到了黄土地的雨水流失、土壤冲刷之害。我也曾到一些峁和洼里的村子里走访过,那里的百姓就是天不旱,风调雨顺的年景,也不敢敞开吃。

塬上一个人一天吃个八两粮,那些村子就得减半。吃个稠的,就揪个片片;不敢吃馍馍,就做些汤汤,放点面,也放得少得很,再和着点菜,就是菜汤汤。

当时,我从京里来,见惯了富贵人家锦衣玉食的日子,再看看自己治下百姓艰难困苦的日子,我这心里也是格外的难受。

同为我朝百姓,有人酒池肉林,奢靡华贵,有人吃糠咽菜,一盆水用四遍。我也曾想做出一些改变,但人与天斗,实在弱小,也只能听天由命!”

“大人能懂我等百姓疾苦,实为我等之福!”纪永灵由衷地行一礼道。

霍正廉摆摆手:“若是全县能够推行坡地山地改造梯田之策,那粮食总产量,光是想想就让人欣喜不已!不过,丫头,你可知这其中的工程量不小啊!

虽说你这册子里梯田改造的法子并不难。但如今,家家劳力都是靠人,若是富裕一些的村子还好,有畜力可以帮忙。可那些穷苦的村子,这种费工又费力的活计,怕是很难推行。”

纪永灵何尝不知道呢?

越是贫穷的人,往往越不敢改变现状,或者说是害怕改变。他们宁愿选择继续在舒适区内生活,也不愿冒险去尝试新的机会。

因为他们没有抗风险能力。

“大人,越是穷苦的村子,才越是要推行!如今百姓开荒出的坡地多为外低内高,若是不加改良,雨水冲刷,土壤流失,地力日渐减退无可避免。‘水平化’梯田技术改造是我们黄土地上治理水土流失的良方。

假以时日,百姓一定会知道它的好处,所以要积极推介才好。大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可以让各村的里正或者村民来我们牛家庄看看我们村的梯田和产量。

看过之后,我相信他们一定会认可梯田的价值。另外,不知道县衙可否派一些人当作技术员,去每个村督饬指导百姓修筑几块梯田当作示范田。

如坡度大,每梯可以窄些,如坡度小,每梯就宽些,这样做花费土工较少。等亲眼见到示范图的蓄水、保土、增产作用,百姓们自然会自效仿修筑。”纪永灵态度诚恳到近乎卑微地说道。

霍正廉还是第一次在这个丫头脸上看到近似哀求的表情,他的心里何尝不动容。他一个父母官知道这是利民的好事,但是强制推行,肯定会引起逆反。

但大丈夫立足于世,何惧放手一搏?

“技术员?就是匠人?这个法子倒也可行!你一个小丫头既不为官,又不图钱,都如此竭心尽力为我们宁平县的土地献计献策。那我这个父母官,何尝有不支持之理!”

言毕,霍正廉又想了一下,不由笑道:“先前听说你这丫头爱种树,说是想让咱宁平县的沟里变绿。别说其他人,就连我都觉得这是一件不可实现的事。不过如今再看,你这丫头有这样的决心和毅力,敢想敢做,倒也不是不可能!”

纪永灵想起后世西北默默无闻的种树治沙人,有些感慨道:“大人,我们宁平县就这样子一个艰苦的自然条件,但再难我们都要去尝试改变!若是我们不改变它,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它都是老样子,甚至还会更差。

到那时,子孙后代如何还能在这里生存?所以我想改变它,想让它变好,不想留一个烂摊子给后人!一口吃不出大胖子,只要每年做出一点改变,一年、两年,它总要变一些,三年、五年就变得多一些。

十年、二十年……那我们黄土塬可能就不再是祖祖辈辈遗留下来的这个黄土漫天的老样子,那些沟沟坎坎总会绿上一些。”

黄土地上的愚公移山啊!

听完这一番话,霍正廉觉得他要是再年轻一些就好了,他愿意和这个丫头一起去见证这黄土变绿的奇迹!

他道:“水再浑浊,只要经过长时间的沉淀,最终都会变得清澈透明!黄土再厚,也会有绿树能够扎根向上生长!丫头,既然你有这样的想法,那就坚定地去做,能实现多少算多少!或许,真的像你说的那样,我们这黄土大地总有一天会变绿!”

纪永灵走后,霍正廉翻来覆去把那两本册子看了好几遍。

他突然心中冒出一个念头,若是如此聪慧的女子成了自己的儿媳妇,那对他霍家来说,无疑是一桩大幸事!

不过他转念一想,就觉得这个事肯定不成。

先不说纪永灵这丫头,自始至终就没有刻意讨好过他这个县令,她的眼神清亮地没有一丝想嫁入高门的谄媚之意。

就说他那傻儿子,对纪永灵这丫头也没有一丝男女之意,更多的是把她当师当友。

再说,这样有想法、主意又正的女子,也不适合做他们这种人家的当家主母,她更适合像个男娃一样,在外头做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惜到底是个姑娘家,不然他真是想将这丫头带在他身边,来帮他一起做事。说不定,他二人真能做出一番改变这大西北的事业。

霍正廉也不是一个优柔寡断之人,他没过多纠结,便立刻召集人来县衙商议硒矿和梯田的事宜。

硒矿毕竟属于矿藏,霍正廉决定先行上报朝廷,再做下一步打算。至于梯田,他和县衙里的其他人商议后,立刻按纪永灵建议的那样做了安排。

于是秋收过后,很快在宁平县流传起了一“挖了地坎沟,培起埂子地变平,不论是犁还是耱,梯田方便又平整,关键还能多打几斗粮!”的童谣。

在县衙的宣传和倡导下,大部分有山地和坡地的村子开始了全力以赴在山坡开展改造梯田工程。

因为他们听说,梯田能够蓄水、保土、增产,亩产最大能翻一番,所以对县里要求修筑的梯田示范田很是支持。

各村先由县衙派来的“技术员”指导某一片坡地山地造梯田的样式及长宽,接着在里正的带领下,村里男女就开始干活改田。

有的抡镢头挖土,有的挥铁锨铲土,有的驾辕拉车,有的拉土平地。

人多力量大。

一天天过去,宁平县几乎每个村子都有了大大小小,一片片的梯田。远远望去,沟里也变得齐整多了。

庄稼人还充分挥自己的智慧,按田面坡度不同将梯田分为反坡梯田、坡式梯田、复式梯田等。

宁平县及周边一带农村造的大多是反坡梯田。所谓反坡梯田,就是水平阶整地后坡面外高内低的梯田。

喜欢穿越古代黄土高原种田养家日常请大家收藏:dududu穿越古代黄土高原种田养家日常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孟斯昂傅羽茜

孟斯昂傅羽茜

视线,眼尾的湿润一闪而过。拍卖会开始后,傅羽茜展露了在商场上的狠辣果决,频频举牌。最后,将海洋之...

乱世如何开辟大航海(基建)

乱世如何开辟大航海(基建)

基建发展文,又名乱世就要搞基建防盗50,2731号不是在山上就是在车上,更新不定,零点没有就没有了,少的回来会补。打工人宋时一朝猝死,却穿越乱世,天崩开局。大魏摇摇欲坠,天灾人祸,民不聊生。海上风起云涌一日三变,蛮夷外番虎视眈眈。而中原这片土地却还没有准备好加入这场巨变,它独自陷入了一场长达数百年的落日。从官宦千金沦为荒野流民。一开始宋时想做只有三个字活下去。后来,她想让更多的人,都活下去。搞基建,收银矿,大炼钢,开航路,守护第一岛链,我辈义不容辞!嗯?南洋千年耕耘,澳洲百年开垦,怎么不算我家第一岛链?美洲岛,怎么不算岛了?黑夜过后,旭日终将从东方升起。三百年后继征服大陆后,帝国制霸了海洋,军舰游弋在深蓝的海面,蓝星的贸易航线被牢牢掌控。第一和第二岛链如同珍珠项链层层环绕在帝国的海疆,与天上的星链相互辉映。从太空俯瞰,帝国疆域以外地方,在夜晚后便陷入黑暗,灰尘和雾霾充斥着每一个角落。唯有帝国的疆域,即使在夜晚也闪耀生辉,亮如白昼。低空轨道在亚洲全面铺开,帝国的边疆从北极延伸到南极后,伸展向宇宙。谨记开国之君的遗诏星空,将成为帝国最后的方向。也是,最初的起点。阅读指南1女主成长型,无系统金手指,慢热。2有男主,感情线不多。3背景大概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水平,架的很空。4走沿海包围内地路线,重点会在航海和攻城略地搞发展上面。5写作能力有限,但是会统一天下,不太确定会不会是女帝路线,得看后续发展,但是假如有孩子肯定不随父姓(你预收基建太费脑了,后面想写点减压的。古言蓬莱香擅长调香的富家软妹x寡言少语的糙汉前仆人因为被嫡姐的未婚夫看上,对方想要苏澜作为媵妾一同嫁过去。为了不碍眼,作为庶女的苏澜在有人求娶的时候,被夫人匆匆嫁了出去。等掀开了盖头,苏澜才发现眼前的人和当年家中的旧仆长的一模一样。等等,夫君,你长的好眼熟,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陆言有什么旧,不如洞房后再续。预想是甜甜甜的流水账日常生活的文,带美食和调香元素。年代文在年代文里被代嫁了斗极品爽文,狗血,婚恋日常文。易秋秋看了一本狗血极品年代文,因为里面离谱剧情和作者吵了起来。结果当晚穿进了小说里面,还成了里面同名同姓的除了美貌一无所有的恶毒女配。原主此刻已经被代嫁了,表妹拿着她的照片和她谈好的婚事逃出了这个极品遍布的家。难缠的奶,冷漠的爷,愚孝的爹,沉默的妈,加上吸血的叔,贪婪的姑,还有一群爱八卦看热闹的邻居。易秋秋你跑,我也跑!谁还没长腿啊!转头就撞上了过来寻亲的营长孟磊,不是!也没人说他长的这么帅啊?条顺盘靓大长腿,关键是原著里面,对方死的早。这个寡妇!我当定了!想试试写斗极品的爽文,可能会偏日常一点。...

飞升失败后成了小白皇帝

飞升失败后成了小白皇帝

男主无cp,古代世界但只有他是修仙者的金手指基建文简介穿到修仙界,飞升失败的我,转生成了古代世界的皇子好消息是这个世界有灵气,可以继续修炼,坏消息是莫名其妙天降皇位。皇帝是要好好做的,道是要好...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