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李申之的一番奏对,让赵构很满意。
看着李申之离去的背影,赵构不禁感慨万千,想起了与李纲在一起的柔情岁月,铁血时光:“真有乃父之风啊!”
赵士褭也跟着感慨:“李相当年若有申之一半圆滑,也不至于是那般下场了。”
当年李纲为相时,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又是何等的权倾朝野,秦桧见了都得紧紧地把尾巴夹起来。
怎奈李纲过于刚愎,树敌太多,就连岳飞都上书请求罢免李纲。
一代名相忠君爱国,最终只落得个惨淡收场。
李申之就不同了,能荤能素,一套豪华马屁祭出,阿谀奉承的套路花团锦簇,就连李世民听了都受用,更何况赵构。
秦桧心中暗叫不妙,重新将金人搬了出来。
在以往,只要赵构稍微表现出一点点的雄心壮志,秦桧就拿出“金人南下”来吓唬他,宛如大人拿老虎吓唬小孩子一样。
屡试不爽。
赵士褭经过李申之的一番点拨,早已对秦桧的伎俩了然于胸,频频打断秦桧的恐吓。
终究还是保住了一点胜利果实,没让官家被吓着。
赵构下达了第一条命令:“告诉冯益,让他即刻通知魏良臣,谈判时暂且不要答应金人任何条件,只虚与委蛇即可。”
官方的通信渠道类似于驿站体制,速度慢,效率低,不如皇城司的运转体系快。一遇到这种事情,赵构最先想到的还是冯益。
第二条命令,是对赵士褭下达的:“请皇兄推荐一个谈判使者,最好脑子活一点,骨头硬一点。至于副使,可以带上那个李申之,还可以从皇室子弟中酌情选出一个。”
赵士褭问道:“使者人选,官家可有一个范围?”
赵构右手抚着龙椅的扶手,说道:“谈判使者最好是一个精明能干,又老成持重之人。可眼观朝堂诸位相公,能干的人不够老成,老成的人不够能干,着实有点为难呐。”
赵士褭忽然间推金山倒玉柱,拜在赵构面前:“官家,看老臣如何?”
赵构赶忙站起来去扶赵士褭:“皇兄这是为何,快快请起。有皇兄替朕分忧,朕自然放心。”
秦桧却出言阻止道:“陛下,那金人……”
赵士褭赶忙打断道:“丞相张口谈金人,闭口说南下的,莫非真如坊间传言,秦相公是金人细作不成?”
赵构打着哈哈,赶紧打圆场:“皇兄这是哪里话,秦相公也是为了和议顺利,一片劳苦用心难免被人所误会。”
在赵构的心中,秦桧是连接他和金人之间的桥梁,是双方都信任的一个传话人,轻易不敢得罪。万一这条线断了,想跟金人议和可就难了。
秦桧见今日已经大势已去,识趣地不再说话。
赵士褭奏道:“官家,关于副使的人选,老臣拿捏不定,还请官家赐教。”
赵构沉吟片刻,没有出声,似是在盘算着什么。
秦桧建言道:“官家,臣举荐赵璩担当副使。赵瑗虽然年长一些,但自幼体弱多病,怕是性格上有些懦弱。”
赵构收养的这两个孩子,赵瑗和赵璩,赵瑗(皇位竞争最终胜出者)年岁稍大一些,赵璩稍小一些。论身体,赵瑗虽然大,但是长得瘦瘦弱弱,不如白白胖胖的赵璩讨喜,赵构在一开始也是中意赵璩,这一点秦桧知道。
殊不知前段时间发生了一件小事,让赵构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那天赵构正在给两个皇子训话,忽然跑来一只狸猫捣乱。
赵瑗纹丝不动,继续认真地聆听赵构的教诲,而赵璩却很快表现出不耐烦的姿态,还抬脚去踢那只猫。
历来当皇帝的,最忌讳别人猜自己的心思。
忌讳中的忌讳,是猜自己想立谁为太子的心思,这关系到皇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从无底深渊里一步一步爬出的王昭,终于在现代有了一席之地,本以为以后将是一条一马平川金光闪闪的大路。却万万没想到,因为一本玛丽苏修仙文,穿越到文中凄凄惨惨的18号小女配身上。一夜重回小可怜呀,爹无情娘疯癫,还时时刻刻有着被天道抹杀的风险。且看心志强大,美艳无双的王昭,如何爬出深渊,登云之上九万里,终成大道尽鸿钧。注...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11序章打开自身属性面板,装备,石头一个一个数过。有些甚至还清晰的记得是在什么情况下合成的,什么情况下打上的。哪一件装备来的最费时,哪一件占了便宜暗器,武魂,神器,防具,直到戒指护符数到底,关上面板,他操纵着那个已经在这里坐了半多个小时的人物站起身专题推荐青轩书生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
为了还债,只是在青楼卖了两首词,一不小心成了词坛领袖为了赚钱,只是发明了一点农具,非得说我心系万千农民为了享受生活,只是做生意随意赚点钱,非得说我控制国家经济命脉我只是没来得及更换豪宅,非得说我勤俭持家,德行高尚我购置了豪宅,娶了美妾,却说我懂得韬光养晦,懂得自污,有太子之资。想安静地当个提花遛鸟的逍遥皇子怎么就这么难呢?我只想当个逍遥皇子...
1他那个貌美娇弱的姑姑。千娇百媚,腰细腿长,世人皆道她是金枝玉叶的贵女,既得之,当以金屋贮之。直到一朝变故,真公主归来。她离开凤阳宫,变为罪臣之女,成了朵人人可欺的娇花。...
第十八次看到沈月菱从楚宴的房里出来,我终于死心了。一路同行的苏掌事蹙着眉,转眸看向我浅浅,再过半月你便二十五,到了可以出宫的年纪,当真要为了九千岁继续蹉跎在这深宫?...
1984年夏,高考报名现场。宋绮安凝着墙上漆红的‘今天力争考大学,来年为国搞科研’的标语,再一次确定她真的重生回到了四十年前。热热闹闹的红砖瓦房教室,同学们都挤在脱漆讲台上填写报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