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卡车开的很慢,好让一众村民都能瞧见陈浩,陈庆谷,孙苗苗三人。
红旗生产队,1个工分值1毛钱。
这事就像是长了翅膀一般,在各生产队间传开了。
各村间有通婚的,这个村的媳妇,那个村的娘家,再有姐妹可能嫁到隔壁村,口耳相传,可能不知道陈浩的名字,但1个工分1毛钱,这种让人羡慕的事,不少人早就听说了。
已经羡慕了好一阵子。
这会儿公社的卡车,载着陈浩等人到处宣传,又让这些人心里羡慕的那团火升腾而起。
“种地也是革命,也是在为国家做贡献,也能填饱肚子!”沈慧琴站在卡车上,手里拿着喇叭。
卡着车开到哪里,她喊到哪里。
浑身都充满了劲。
“各位乡亲,各位同志,要向陈浩同志学习,向陈庆谷同志学习,向孙苗苗同志学习,大干,苦干,卖力的干!”
“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我们花山公社也有自已的榜样,副业学花山!”
10家大队,卡车一路慢腾腾的开着,在没人的路上,开的快点,到了大队里,开的慢些,甚至还要原地停留10来分钟!
各个大队,都聚集了不少人!
有人甚至远远听到锣鼓声,就跑出村子,跟着卡车边上走。
“还是人家生产队的干部厉害啊,听说他们生产队去年1个工分才5分钱,今年就1毛钱了,搞不好明年还能更多。”
“是啊,还是得要有个有能力的人带着才行。”
“另外两个戴红花的,他们生产队的工分也很值钱吗?多少钱一个工分?”
围观的一众村民都非常羡慕。
感叹陈浩年轻,又感叹红旗生产队有一个好干部。
谈的话题也都是跟工分有关。
谁能带着自已将日子过好,让工分更值钱,村民就夸谁,就羡慕谁。
非常直白了当。
把日子过好比什么都重要。
“这3个人我都认识,中间那个年轻人是陈浩,他是红旗生产队的,就是他帮助红旗生产队将工分值提升到1毛钱,听说家家户户今年都多分了好几百块钱,都能买2辆自行车了。”一名村民说道。
“分的钱最多的那一家,听说有将近1000块钱。”
听到这个话,周围的一众村民吸了口凉气。
心里盘算着这1000块钱到底是多少钱。
“1000块钱,这也太吓人了吧?100块钱还说得过去,1000块钱感觉有些不靠谱啊,今年咱们生产队的决算也搞完了,我家5口人,总共也才拿了40块钱。”一名村民有点不太信。
“这还能骗人?自已算也能算清楚,平常的生产队,一个工分也就5分钱,一个壮劳力一年能挣3000个工分,家里有3个壮劳力,就能有9000个工分,一个工分多出5分钱,就能多分450块钱。”先前的村民很快给出了计算结果。
还真是这么回事!
“旁边那个年纪稍微大一点的,戴的红花小一点的,跟中间的年轻人是叔侄关系,不过他这当叔的不行,对侄子不好。”
“他能戴小红花,根本就不是队里工分值高,是因为投机取巧,把自家的屋顶给掀了,搞苦肉计,这才戴了红花。”
这名村民对陈庆谷的评价很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老公和闺蜜是真爱,只有我是炮灰杨文聪秋池后续完结畅销巨著是作者轻浅又一力作,看我咬定不松口,杨文聪又开始打起了感情牌。秋池,你不想孩子一出生,就没有爸爸吧。你不是怕带着孩子不好嫁人吗,如果我被追债的砍死,那谁来抚养孩子啊。换情感频道了是吧,没关系,我也会啊。我也声情并茂可是,我也没有钱了。我前一阵买了一只股票,因为涨势特别好,我为了多赚些钱,就把这个房子抵押了。但是那只股票现在已经退市了,我现在已经还不上钱,这个房子马上就要被银行收走了。杨文聪这个时候才想起来,让他亏了大钱的那只股票,是我推荐的。只不过我不是对他说的,而是对丁佳韵说的。他这时候还站上了道德制高点,开始谴责我了。简秋池,你怎么还成了一个赌徒呢?你看哪个赌徒不是输得倾家荡产的,你怎么还能陷进去呢。我当然不会陷进去,我还大赚了一笔呢。...
...
唐人建房子的速度全世界第一!唐人拆房子的速度认了第二,没谁敢认第一!建设大唐,建设世界,让唐人的楼房遍布世界!唐人的公路通向世界!以大唐帝国的名义宣判你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