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人的本性与天命的正途,并非轻易就能契合;天下的事务纷繁复杂,也并非轻易就能治理好;关键就在于如何用心罢了。
性命的道理体现在具体的事物之中,道理之外并没有独立存在的事物;天下的事务都是因应具体的事物而产生,而每件事物都有它自身的道理。遵循道理,并且根据事物的实际情况去应对,那么对内成就圣德、对外施行王道的方法就都具备了。有人说只要遵循道理,用一种自然而然、没有杂念的心去应对就足够了,天下人谈论道,有的说法看似超出了这个范畴,但实际上并非如此。道理与具体的事和物紧密相连。遵循事物的秩序,坚定自己的志向,远离那些危险和让人疑惑的事情,这可不是仅仅依靠见闻和亦步亦趋就能顺应自然法则的。遵循道理的关键在于用心,所以说关键就在于如何用心。
古代的圣人治理内心的方法,不是依赖于某一件事来作为处理万事的关键,也不是追逐某一个事物来成为万物的主宰,而是设想一个总的关键,并且详细探究它在具体事务中的巧妙作用,他们说:“安于你应处的位置,要关注事物的细微变化,保持内心的安宁。”那么,应该安于什么呢?关注什么细微变化呢?怎样保持安宁呢?事物没有固定不变的名称,没有固定的样子,道理也不是固定在某个地方,但是在心中把握这些事物的张弛开合,就是这样的关键,这是历代帝王的宗旨,也是众多圣人衡量事物的标准。
心在发挥作用的时候,担心的是不能专注统一;然而,专注统一之后,又担心过于执着。过于执着于统一,还不如不追求统一。只专注于一点并且执着不化,还不如不发挥这个作用。世俗之人沉迷其中不知回头,异端邪说的人言辞荒谬、危害正道,究其原因,都是顺着自己内心觉得便利的方向,将其当作唯一的准则并固执坚持。
懦弱而固执的人说“我这样是为了谋求安稳”,聪慧而机灵的人说“我这样是为了明察事物的细微变化”,傲慢而狂妄的人说“我这样是为了顺遂安乐”。人心的灵动,本足以让人充分发挥本性并应对天下之事,但他们这样做难道真的能达到目的吗?广泛地探究天地的规律、万物的情状、事物发展的顺逆之势、是非的标准、治乱吉凶的缘由,想要找到符合中正之道的方法,难道真的能通过他们那样的方式做到吗?
而且,要做到在该停留的地方安定下来,也必须明确什么才是真正应该停留的地方;去审视事物的细微变化,也必须能洞察到其中的端倪。依据应当停留的地方来安身,难道事物的变化就会停止吗?懦弱而固执的人说:“我安于自己的位置,哪有闲暇去担忧别的!”正因为如此,他们实际上并不安稳。天下没有只局限于一个方面的恰当做法,就能让内心毫无波动的。
能够洞察事物的细微变化并且频繁地去迎合这种变化,难道就不能获得安宁吗?聪慧而机灵的人说:“利用我对事物变化的洞察,来应对天下的变化,本来就不需要安宁。”正因为如此,他们实际上并不能获得安宁。天下没有仅仅依靠改变内心的想法,就能应对天下各种变化的。
人心之所以不知道该在何处安定下来,进而陷入危险境地,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欲望和意念扰乱了它。真正安于所处位置的人,是以遵循道义作为心灵的归宿,不让意念流于邪僻,欲望也无法乘虚而入,但他们仍然担心过于坚定自信会让自己失去内心洞察细微、穷究变化的能力。人心,获得了如同天一样循环运转、永不停息的灵动,以此作为自身不断变化的本体,却被困在自以为是的狭小空间里,这样能安稳吗?只有在内心极其宁静的时候,意念不妄动,欲望不纷扰,并且对于道理能够深入研究、全面梳理,以各种方式去顺应那些刚刚产生的头绪,所以能端庄凝重地对待事物,内心的聪慧能够洞察一切,自然就不会有片刻的停滞。所以要急切地告诫那些追求安于所处位置的人,一定要关注事物的细微变化,这是为了充分发挥内心的生机和活力。
然而,在用心钻研、竭尽思虑之后,既不能因为依赖所获得的安稳而自我束缚,又要防止内心因为过度劳累而频繁变动。那些人之所以不能保持内心的安宁,是因为人心的灵动之处就在于容易变动,就像平静的水面稍有晃动,就会泛起层层涟漪。于是,有的人觉得智慧足以依靠,技巧足以带来快乐,就任由自己的内心随意发展,越陷越深,越来越偏离正道,这样一来,机巧智谋就产生了,而道理也无法成为约束他们的界限。而那些善于洞察事物细微变化的人,是用心去观察变化,而不是因为变化而扰乱自己的内心。所以,充分发挥内心的作用,可以达到大到没有边际、小到没有间隙的境界,可以在别人没有听闻的时候就有所行动,在别人不听劝谏的时候深入其中。而他们对于事物变化的洞察,是充分发挥内心的作用,而不是让外物耗尽自己的心力。所以,他们能如同听到神灵的声音一样敏锐,像寂静的光明照耀万物一样洞察一切,不被智慧所诱惑,不被技巧所改变。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像《易经》中所说的“大明终始”,让天地间的各种事物都能各自处在恰当的位置。到了这个地步,内心的作用才算得到了充分发挥。
所谓充分发挥内心的作用,并不是在某些方面做到极致就够了,而是在安静的时候能想到即将到来的行动,在行动的时候又能考虑到安静的状态,一个念头之中包含着多种变化,并且这些变化不会相互冲突。内心的作用充分发挥了,那么人的本性与天命的正途也就完全契合了。于是,面对纷繁复杂的天下事务,都能以正确的方式应对,无不顺遂而恰当。
这是为什么呢?“一动一静,构成了天地之间的变化。”阴阳形成了各种现象,万物有了各自的形态,是非有了既定的道理,吉凶有了一定的定数,这些都是相对静止、不会随意变动的,运动的事物最终必然会归于静止,即使想要不安稳也做不到。然而,那些被利害得失扰乱内心的人,常常无视这些既定的规则,内心在各种事情之间摇摆不定。秉持正道的人,能够驾驭阴阳的变化,分辨万物的差异,判断是非对错,预测吉凶祸福,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只顾自己安稳而忽视外物。而是因为他们内心本就安稳,以平静的心态去应对同样平静的事物,所以能安于这种安稳。
然而,天下的事物总是处于变化之中,这是因为静止之后必然会有运动。阴阳的变化没有界限,在极盛的时候开始显露,在衰败之后才更加明显。万物的作用没有固定的模式,它们在各自顺应本性的同时,又有着相互感应的关系。是非的界限非常微妙:君子有时也会有不可依赖的仁爱之举,小人也并非完全没有常有的道德观念。吉凶的到来难以预测:成就吉祥的人,不会满足于已有的收获,而是迎接未来的挑战;身处困境的人,在小的诚信行不通的时候,就要仔细权衡变通的方法。所以,当我们看到事物处于静止状态时,实际上其中的变动因素早已存在。而就在事物变动的时候,静止的因素也并未消失。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安定下来的,关键就在于洞察事物的细微变化,所以说:“能洞察事物的细微变化,就如同神明一样啊!”就像《易经》中所说的“介于石”(像石头一样坚定不移)。
然而,阴阳的变化,都是可以承受的;万物的作用,都是可以利用的;是非的标准虽然会发生变化,但无论如何变化都有其合理之处;吉凶交替出现,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获得吉祥;一动一静之间,天下的道理就都包含其中了。所以,能够洞察事物细微变化的人,仅仅知晓这些还不够,还要善于利用这些变化。穷究事物的神妙、知晓事物的变化,通达人们的志向和情感,并且内心始终保持平衡,这样又怎么会不安宁呢?
唉!到了内心安宁的境界,耳朵听到什么都能顺应,随心所欲却又不会超越规矩,帝王之道、圣人之功到了这个地步就达到极致了。孔子说“做到这些很难”,难就难在这里。心中有一个念头要安于所处的位置,同时也要有一个念头关注事物的细微变化,并且还必须保持内心的安宁。内心有这两种不同的作用,但必须要让它们协调一致。天下有三种容易让人陷入困境的情形,都要恰如其分地去应对。圣人用心,达到了义理精通、仁爱成熟的境界,巧妙地运用内心的张弛开合,来顺应天地间事物动静变化的微妙契机,每时每刻都谨慎地运用内心,让它充分发挥作用。用心这件事,圣人要一辈子坚持,哪怕是一顿饭的时间也不会松懈,不会说道理已经摆在面前,我只要遵循它就不会有差错。这是大禹传承下来的心得,是众多圣人的思想根源,真是至高无上啊!
小说《王夫之尚书引义通读本》第5章试读结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恶人成双作者鬼鬼梦游文案何为恶?畏,憎,欺压也。如何止恶,圣人云,教之,顺之,以善度之。对此,庄书晴嗤之以鼻,杀人不过头点地,何必搞得这么复杂,是不是?她既接下这份因果,自然无惧无悔,当然,如果有个依靠,更好。小说类别穿越重生001章一团糟更新时间2014920142718字专题推荐鬼鬼梦游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
大师兄画风太清奇作者雨霁山青文案更新时间一般情况下晚上九点左右大师兄一直以剑宗首席大师兄的身份为使命,力求做到完美无缺,不被人超越。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剑宗论坛,查看年轻弟子中自己人气是不是最高。然而大师兄是个高危职业,总有自命不凡的龙傲天师弟们前仆后继想要把他挤下来做垫脚石。大师兄傲然一笑,马甲尽出专题推荐龙傲天马甲文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
众人都有些静默看向我。在好奇我会点谁呢?不会还是本能的点到陆遇吧?陆遇似乎有些紧张,眼神避开。似乎不想我这么快就有本能反应。我身边的秦晏洲也带了紧绷。我带着笑,当然是点我的男朋友了。...
刚考上TOP1大学云似初没想到自己会因为救一个小孩,把命都给交代了。更没想到的是,她居然穿越到了刚看了一半的小说里。特么的,还穿成了那个悲催的炮灰真千金!妥妥的女主对照组,什么粗鄙没素质嫉妒心强心狠手辣的,简直就是炮灰命不久矣的剧本啊!正当云似初欲哭无泪的时候,穿越着的福利来了,一个叫做万能吃瓜系统跟她绑定了。...
...
沈绾白手起家,养活了所有婆家人。却因为不能生育,惨遭前夫背叛。重来一世。沈绾满身赚钱的本事,只想守着外婆过好日子。谁知道,那个不苟言笑的隔壁邻居,村里人人敬畏的退伍糙汉,却老跑自己面前献殷。沈绾我不能生。顾卫东巧了,我也是。半年后,沈绾一手抚着自己凸起来的肚子,一手拧住隔壁邻居的耳朵。沈绾顾卫东,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前夫原来是我,又穷又不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