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61章 ○木工博物馆之4(第1页)

第二十二章永远的学徒

王师傅七十岁生日那天,博物馆休馆半天,专门给他办了场“谢师宴”。来的都是他的徒弟,有头花白的老伙计,有像小陈这样半路拜师的,还有小满和那个自闭症孩子这样的“小徒弟”,满满当当坐了一院子。

叶东虓特意定做了个蛋糕,上面用巧克力做了把小刨子和一个榫卯模型,王师傅看着,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我这辈子,没收过这么多徒弟。”他举起酒杯,手有点抖,“以前总说,手艺怕失传,现在不怕了,你们手里的刨子,就是我的底气。”

小陈给王师傅鞠了一躬,递上自己新做的一把榫卯结构的太师椅:“师傅,这椅子用了您教的‘攒边打槽’工艺,您试试,稳当不?”王师傅坐下,前后晃了晃,点头:“嗯,卯眼打得深,榫头留得足,有我当年的影子。”

小满则送上了自己刻的木牌,上面写着“永远的学徒”,字歪歪扭扭,却很认真。“王爷爷,您说过,做木匠的,一辈子都是学徒,得跟着木头学。”

王师傅摸了摸小满的头,眼眶有点红:“对,木头是最好的师傅。它教你耐心,教你诚实,教你怎么在硬邦邦的世界里,找到柔软的平衡。”

宴会上,徒弟们轮流给王师傅敬酒,说的都是木头的事:谁的榫头终于做到严丝合缝,谁用边角料做出了新奇的玩意儿,谁教自己的孩子认榫卯……王师傅听着,时不时插一句:“记得顺木纹刨”“胶别涂太多,木头要透气”。

叶东虓看着这一幕,突然明白,所谓传承,从来不是把技艺封存在某个时刻,而是像王师傅这样,把自己活成一座桥,让手艺从过去流到未来。而每个站在桥上的人,不管学了多久,永远都是那个对着木头心怀敬畏的学徒。

第二十三章木头上的年轮书

年底,出版社把博物馆的老物件故事编成了书,名叫《木头上的年轮》。叶东虓和江曼联手写了序言,里面有句话:“每个老物件都是一页书,合在一起,就是中国人与木头相依为命的历史。”

式就在博物馆的互动区举行,来的人比想象中多。有抱着孩子来的年轻父母,说想让孩子知道“家具不是从工厂里冒出来的”;有头花白的老人,在书里找自己用过的工具;还有林溪这样的学生,拿着书对照着展品看,说“书上的字突然活了”。

李伯翻到讲墨斗的那一页,指着自己的照片,跟旁边的人说:“这墨斗啊,当年救过急……”说着说着,声音就低了,眼睛却亮了。周婶则把书里周木匠的榫卯模型照片折了角,说要带回家,“让孙子看看爷爷的手艺”。

最让人意外的是那个自闭症孩子,他拿着书,一页页摸过去,突然指着一把木勺的图片,说:“小张哥哥做的。”他妈妈眼圈一红,对叶东虓说:“这书里的每个字,都带着木头的温度,孩子能懂。”

叶东虓把第一批书送给了馆里的老物件“认养人”——那些送来工具的家庭。他在每本书的扉页上写:“感谢你让时光在木头上停留,现在,它要去更远的地方了。”

书卖得很好,有学校把它当成课外读物,有设计师把它当成参考书,甚至有海外的华人书店来进货。江曼说:“原来木头的故事,能漂洋过海。”

第二十四章雨季的新榫卯

那年夏天雨水特别多,老楼的屋顶有点漏,滴下来的水在地上积了个小水洼,正好在展厅中央的旋转台旁边。叶东虓爬上屋顶查看,现是几十年前的木瓦松动了,有的已经朽了。

“得换瓦。”他对江曼说,“但别用水泥瓦,还得用木瓦,跟原来的一样。”他们找来了做传统木瓦的匠人,选了耐腐的杉木,按老尺寸削瓦、开槽。

王师傅的徒弟小张自告奋勇来铺瓦,他说:“王师傅教过,木瓦得‘搭三露七’,下面的瓦要压住上面的三分之一,才能不漏雨。这跟榫卯一个理,得互相咬着劲。”

铺瓦那天,雨停了,阳光很好。小张在屋顶上忙碌,叶东虓在下面递瓦,江曼则用相机拍下来,说要做成“老楼修复日记”。杉木瓦的清香混着泥土的味道,在空气里弥漫,像老楼在轻轻呼吸。

新瓦铺好后,又下了场大雨。叶东虓和江曼守在展厅里,看着旋转台旁边的地面,干干的,一点水迹都没有。“成了。”叶东虓笑着说,心里松了口气。

小张从屋顶上下来,满头大汗,手里拿着片换下来的旧瓦:“你看这旧瓦,上面的纹路跟新瓦能对上,就像新榫卯咬着老榫头。”

江曼看着那片旧瓦,突然说:“其实老楼就像个大榫卯,我们添的每块木瓦,补的每道裂缝,都是新的榫头,跟原来的老木头咬合在一起,才能让它站得更稳。”

第二十五章孩子们的木工课

新学期开始后,博物馆的“小小木匠”课火了,每周日上午,互动区都挤满了孩子,有的在学用小刨子,有的在拼榫卯模型,有的在木片上画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教孩子们的是小张和林溪,小张负责教手艺,林溪则给他们讲木头的故事。“这是松木,闻起来香香的,适合做家具;这是桦木,花纹漂亮,适合做木勺;这是榆木,最结实,老祖宗用它做房梁……”

有个叫朵朵的小女孩,总爱捡地上的刨花,说要“给娃娃做裙子”。林溪就教她把刨花粘成小花,朵朵高兴得举着跑:“我的娃娃穿木头裙子啦!”

叶东虓看着孩子们的笑脸,想起自己小时候在木工车间玩的日子,那时的快乐很简单,就是看着刨花飞起来,听着锯子“沙沙”响。他突然觉得,这些孩子触摸木头的瞬间,和几十年前的自己,和更久以前的老木匠,其实没什么不同——都是在用手感受木头的温度,用心听懂木头的语言。

课程结束时,每个孩子都能带走自己做的小物件,有的是歪歪扭扭的木勺,有的是拼不整齐的榫卯模型,有的是粘满刨花的小画。家长们笑着说:“这是最有分量的作业。”

江曼把孩子们的作品摆在互动区的小架子上,旁边写着:“未来的木匠,从这里开始。”

第二十六章老工具的新旅程

博物馆和一家公益组织合作,起了“老工具新生命”计划,选出一批馆里的复制品工具,送到偏远山区的学校,让那里的孩子也能接触木工。

第一批送出去的有十套工具,包括小刨子、木锯、榫卯模型,还有那本《木头上的年轮》。叶东虓和小张跟着去了,在山里的小学搭了个简易的木工角。

孩子们从没见过这些工具,好奇地围过来,怯生生地不敢碰。小张拿起刨子,在一块松木上推了一下,木花卷起来,孩子们“哇”地叫出了声。“这叫刨子,能让木头变光滑。”小张笑着说,把刨子递给一个小男孩。

男孩小心翼翼地接过,学着小张的样子推了一下,虽然没出木花,却咧开嘴笑了。老师说,这些孩子平时没什么玩具,木头就是他们最好的玩伴,“这下好了,他们能给木头做‘新衣服’了”。

临走时,校长送了他们一筐山里的核桃,说:“孩子们说,要谢谢那些会‘说话’的工具。”叶东虓看着筐里的核桃,突然觉得,这些老工具的旅程,才刚刚开始——它们从城市的博物馆出,走进山里的课堂,最终会变成孩子们手里的木勺、木牌、小玩具,变成新的故事。

第二十七章榫卯里的四季

叶东虓和江曼在院子里种了棵石榴树,春天芽,夏天开花,秋天结果,冬天落叶,像个活着的日历。他们现,木头也有四季:春天,老木头会因为潮湿微微膨胀,榫卯变得更紧;夏天,阳光晒得木头散清香,刨花飞得更高;秋天,空气干燥,木头收缩,能听到榫头与卯眼轻微的“咔嗒”声;冬天,木头沉静下来,像在积蓄力量。

“就像人一样,”江曼说,“有生长,有绽放,有沉淀,有等待。”

他们在展厅里加了个“木头四季”的小角落,放着同一根木头在四季的样子:春天的湿痕,夏天的木纹,秋天的裂纹,冬天的包浆。旁边配着王师傅的话:“别担心木头会变,变才是活的证明。”

有个摄影师来拍纪录片,跟了整整一年,拍下了石榴树的四季,也拍下了老物件在四季里的细微变化。纪录片播出后,有人留言:“原来木头也在过日子,跟我们一样。”

那年秋天,石榴树结了十几个果子,叶东虓摘下来,分给来参观的孩子。孩子们捧着石榴,坐在互动区的木凳上吃,石榴汁滴在木屑里,像撒了一地的小红宝石。小张说:“这是木头和果子的约会。”

第二十八章跨越山海的木信

博物馆收到一封来自国外的信,是个华裔女孩写的,说她在爷爷的箱子里找到了一把老木梳,梳背上刻着简单的榫卯图案,爷爷说是年轻时从家乡带来的。“我想知道,这图案是什么意思?”

叶东虓认出那是“十字榫”,常用于木梳、木盒这些小物件,结实又好看。他给女孩回了信,寄去了一张十字榫的结构图,还有一片博物馆里的刨花。“这是爷爷家乡的木头味道,”他在信里写,“不管走多远,榫卯总会记得回家的路。”

不久后,女孩寄来了自己做的木梳,梳背上也刻着十字榫,说:“我跟着您寄的图学的,虽然不好看,但爷爷说,有家乡的样子。”

叶东虓把两把木梳放在一起展出,一把旧,一把新,像跨越山海的对话。说明牌上写着:“木头会记得根在哪里,就像人会记得家在哪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综漫同人)全咒界都能听见阿银我的吐槽+番外

(综漫同人)全咒界都能听见阿银我的吐槽+番外

小说简介全咒界都能听见阿银我的吐槽作者银发天然卷文案一大把年纪却不要脸地和一群热血少年挤在jump漫里当中年主角的某天然卷杀青了好几年,已经过上了每天躺沙发在枕头里散发废柴大叔臭味的退休生活。但都快奔三了依旧jump毕不了业,每周一都会摸到实体店买漫画看,一遍看一遍吐槽。啊啊不是说少年漫的核心是友情努力和胜利啊,怎...

晓晓马雅

晓晓马雅

初入职场的那些年晓晓马雅完结文完整版是作者上上签大人又一力作,出来?小猪停了笑,淡淡的道我们两个大学毕业生初入职场都被社会狠狠的上了一课啊!不过事情也不算是太糟糕,至少经历了那些劫难后,我遇到了真心待我的小帅。而你也不差呀,你经过魔鬼训练般的的工作强度,你的设计水准都能够在公司独当一面了,有经验有技能在手,你还担心找不到好的下家吗?只怕以后的工作单位,待遇会越来越好的,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看开一些吧,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听了小猪的劝,马雅的心中郁结也一扫而空,是啊,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呢,以后的路还长着呢,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是自己穿牛角尖了,想了想,自己也笑了,两个人相互看了一眼,默默的拿起酒杯碰了一下,一切尽在不言之中,我们都相信,以后的人生一定会过的越来越...

(综漫同人)[综]我以为你要攻略我+番外

(综漫同人)[综]我以为你要攻略我+番外

综我以为你要攻略我作者竹岚子文案濑良垣深雪是个戏疯子。她会为了找一个合心意的新人,在城市的街头流浪一天。也会为了摸清某个角色,改头换面,制造一场成为对方此生阴影的邂逅。今天的深雪,也在为对手戏演员的尴尬演技而发愁。也在躲避被骗身骗心后寻人未遂的无辜群众。也在这位先生,我看你容貌清秀身材娇小,要不专题推荐综漫少年漫甜宠文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

女穿男:清冷影后疯狂爱上我

女穿男:清冷影后疯狂爱上我

当垃圾导演和烂戏演员一起穿进古早狗血虐文中,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花瓶女演员变货真价实男霸总,狗血虐文变甜宠先婚后爱!女变男,爱豆转演员的蓝溪和垃圾导演穿进书中,被绑定了影后养成系统。评分达到90才能脱离世界,两人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走剧情,殊不知从一开始就错付了小白花女主早已换成失忆的御姐影后,即使失忆...

陈泽柳如烟

陈泽柳如烟

青梅竹马十八年,不如天降十八天陈泽柳如烟番外全集小说推荐是作者赛博居士又一力作,是的,非诚勿扰!根据昨天聂有容的资料,赵金兰正在和死对头大乱斗,争夺荔枝台综艺部一把手的位置。这种体制内的职位,往往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只有前面的人退了,后面的人才能接上来。一旦错失机会,可能要等很多年。因此这种暗斗,常常就是赢者通吃。输掉的那一方,虽然不会被辞退,但一朝天子一朝臣,结局要么转岗,要么被边缘化。如此一来,问题就简单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赵金兰的死对头,那就是方州的天然盟友。这份非诚勿扰企划案,便是他的王炸!…收起企划案,方州牵着小土豆一起去吃早餐。老板,来一份胡辣汤一份小笼包!方州喊道。小土豆也有样学样,脆生生地喊道老板,一份豆腐脑一份煎饺!他们没有打包,直接在早餐店里吃堂食。陈晚柠小口小口吃着,不...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