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日午後,沈砚在藏书楼一个僻静的角落,正埋首抄录一本难得的《水经注疏》。府学藏书楼规模宏大,典籍浩瀚,是他最常流连的地方。正抄得入神,一个爽朗的声音在身旁响起:
“咦?《水经注疏》?沈兄也对此书感兴趣?”
沈砚擡头,见一位身材高大丶面容俊朗丶穿着半新绸衫的少年正站在桌旁,饶有兴致地看着他手中的书。少年眼神明亮,笑容坦荡,带着一股阳光般的亲和力,正是邻县案首陈啓明。他旁边还站着一位身材瘦削丶气质沉静丶穿着洗得发白布袍的少年,是另一位寒门出身的廪生李文博。
“陈兄,李兄。”沈砚放下笔,拱手见礼。他对这两位同斋学子有些印象,陈啓明性格豪爽,课业扎实;李文博则沉默寡言,但每次策论都见解独到,字迹更是清峻不凡。
“沈兄不必多礼。”陈啓明自来熟地拖过旁边一张凳子坐下,拿起沈砚抄录的纸张看了看,“好字!方正刚劲,有筋骨!难怪能中案首。这《水经注疏》可是水利地理的宝典,沈兄抄录它,莫非对河工水利也有研究?”
“不敢言研究。”沈砚谦逊道,“只是觉得水利关乎国计民生,多了解些总是好的。家乡村边有条小河,年年泛滥,苦无良策,便想从书中寻些前人的智慧。”他简单提了提清河村那条无名小河夏涝冬涸丶常毁农田的情况。
“原来如此!”陈啓明一拍大腿,眼中露出赞赏,“沈兄果然心系实务!不像某些人,整日只知空谈玄理,不食人间烟火!”他显然对“心学”那套不太感冒。
一直沉默的李文博此时开口,声音低沉平缓:“治水之道,堵不如疏,疏不如导。前汉贾让治河三策,其上策便是‘不与水争地’,徙民居高地,放任河流自然宣泄。然此法耗资巨大,迁徙百姓,阻力重重。中策‘多穿漕渠,分杀水怒’,于青州此类多山多水之地,或可参详。”他寥寥数语,直指核心,显示出深厚的积累。
沈砚眼睛一亮,这正是他思考的难点!他立刻接口道:“李兄所言极是。然疏导分流,需详查地势水情,开凿沟渠更需大量人力物力。小民力薄,官府若不主导,恐难成事。且分流後,河道淤塞丶水源分配亦是难题。”他结合前世对水利工程的粗浅认知和今生的观察,提出了实际问题。
“哈哈,有趣!”陈啓明见两人讨论渐入佳境,也来了兴致,“沈兄务实,李兄博闻!依我看,大工程难行,不如因地制宜。沈兄家乡那条小河,可否在易泛滥处筑些低矮的束水堤坝,迫其冲刷下游泥沙?再于上游多植树木,固土保墒?这总比干瞪眼强!”
三人围绕着水利这个具体问题,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沈砚的务实观察,李文博的引经据典,陈啓明的灵活思路,相互碰撞,竟擦出了意想不到的火花。从水利,又谈到农具改良丶赋税积弊丶吏治清浊……话题越拓越宽,思想越辩越明。不知不觉,日头西斜,藏书楼内光线渐暗。
“痛快!真是痛快!”陈啓明站起身,伸了个懒腰,“好久没聊得这麽畅快了!沈兄,李兄,日後课业之馀,我们三人定要多聚聚,互相切磋!比跟那些只会掉书袋的强多了!”
李文博也难得地露出一丝浅淡的笑意,点了点头:“沈兄见识不凡,啓明兄亦思路开阔,与二位论道,受益良多。”
沈砚看着眼前这两位志趣相投的同窗,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在陌生的府学,能结识这样的朋友,是意外之喜,更是求学路上的宝贵财富。“承蒙二位兄台不弃,砚亦感荣幸。日後还请多多指教!”
三人相视一笑,一种惺惺相惜丶志同道合的情谊在暮色中的藏书楼悄然滋生。沈砚在府学的日子,因这意外的“论道”,骤然明亮了起来。
与此同时,清河村,沈家小院。
夕阳的馀晖将小院染成温暖的橘红色。林清喻穿着那件细棉布的新衣,正蹲在菜畦边,小心翼翼地给几株刚移栽不久的茄子苗浇水。院角的月季抽出了嫩红的新芽,豆架上的藤蔓郁郁葱葱,已经结出了细小的豆荚,南瓜藤也爬满了篱笆,开出了几朵明黄色的喇叭花。
新家整洁而充满生机。堂屋的桌椅擦得锃亮,厨房的竈台干干净净,西厢房里,针线筐丶纺锤丶还有一小卷沈砚特意留下的上好棉线,都摆放得井井有条。林清喻甚至用碎布头拼缝了几个坐垫,放在椅子上。
他站起身,捶了捶有些酸麻的腰,望向通往村外的小路尽头。夫君离家已有月馀,只有一封简短的家书托人捎回,报了平安,叮嘱他照顾好自己和田地。思念如同藤蔓,在每一个寂静的夜晚悄然滋长。
他走到东厢书房门口,轻轻推开门。里面一尘不染,书案上笔墨纸砚摆放得整整齐齐,仿佛主人随时会回来。墙上挂着沈砚亲手写的“耕读传家”四个大字,墨迹已干透,透着沉稳的力量。林清喻的目光落在书架下层那几本沈砚留下的农书和算书上。他认得上面的字——《农政辑要》丶《算经辑注》。
夫君说过,读书能明理,能长本事。他迟疑了一下,走到书架前,踮起脚,取下了那本相对薄一些的《算经辑注》。翻开书页,里面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奇怪的符号(算筹图)。他看不懂,但他认得一些简单的字:一丶二丶三丶十丶百丶田丶亩…
他搬来一个小马扎,坐在书案旁,就着窗外透进的最後一点天光,翻开书页,从最前面认得的字开始,用手指点着,一个个艰难地辨认丶默念。遇到不认识的字,他就用秃笔在旁边的草纸上歪歪扭扭地画下来,准备等夫君回来再问。
油灯被点亮,柔和的光晕驱散了书房的昏暗。林清喻伏在案前,眉头微蹙,神情专注。笔尖在粗糙的草纸上划过,留下生涩却无比认真的笔画。沙沙的书写声,伴随着院外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在这寂静的乡村夜晚,显得格外清晰。
他在学习,用自己笨拙的方式。不仅是为了能帮夫君记账,更是为了离那个在府学奋笔疾书的身影,更近一点。新家给了他安身之所,而此刻的挑灯夜读,则让他触摸到了一丝精神成长的微光。守护家园,不仅仅是守住这方寸之地,更要努力成长,成为能与之并肩同行的人。
青州府学藏书楼的灯火,与清河村沈家小院书房的油灯,隔着遥远的山水,在同一个夜晚,默默燃烧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番茄第一奇文。你看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会觉得是七女主,可看到最后一章才突然明白其实只有一女主,七个女主其实是女二。说他是修仙文,他却在谈恋爱。你说他在谈恋爱,他却在和人斗智。你说他在斗智,最后发现原来他在查案。人,仙,妖,魔,鬼。。。。样样齐全。讲的是明月镇一个名叫许无忧的少年在流浪过程中拜张元清为师,从捉鬼开始到上应...
杀了她,她知道的东西太多了这声音冷酷无情,带着无尽的杀意。可,可她非常的忠心,不会背叛我们的。杀了她好。砰!...
小说简介本书名称综英美专业神偷,在线接单本书作者种子野本书文案塔莎,性别女。正在绝赞逃脱蝙蝠家族的追杀中。没办法,作为一名神偷。韦恩庄园的存在对她来说,不亚于遇到亮晶晶的龙。于是听完被抓到塔莎解释的众人纷纷痛苦面具。怪不得他们的安全屋越升级越容易被塔莎光顾。而蝙蝠老爷难以理解所以,这就是你闯入蝙蝠洞的原因?塔...
...
...
结婚两年,婆婆一直嫌弃苏贝农村人的身份。当着亲戚朋友的面对她极尽刁难,讥讽她不择手段攀权附贵,明里暗里嫌弃她是只不会下蛋的鸡。苏贝有口难言,婆婆刁难,丈夫短小快,自己欲求不满。为了保住婚姻,保住现在的一切,黑化的苏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