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蜀山观·雾隐阴阳
离开东海四月,苏妄与裴昭抵达西蜀“蜀山”。
此地因常年云雾缭绕得名,正月的山雾将峰峦织成白纱,石阶隐没在雾中,只偶尔露出半截,像悬在半空的天梯。按沉船坞珊瑚印的指引,蜀山观就藏在“太极峰”的云雾深处,可峰上只有一座半塌的道观,观门匾额“蜀山观”三字被苔痕覆盖,唯有“观”字的“见”旁,刻着个极小的阴阳鱼,在雾汽中泛着青幽的光。
“就是这里。”苏妄拨开额前的雾珠,掌心的堪舆令突然灼热,令符上的云雷纹与道观的梁柱纹路隐隐共鸣,“《营造秘录》‘平衡篇’末章提过,西蜀古宅多借‘山势’与‘云雾’设阵,名为‘雾隐阵’,需待正午雾散方能破。”
裴昭踏上道观前的平台,平台的青石板竟天然形成阴阳鱼的图案,鱼眼处各嵌着块黑石与白石。他将青铜令按在黑鱼眼上,石面突然渗出细缝,缝中涌出的雾气在半空凝成八个字:“阴中有阳,阳中藏阴”——是道家“太极生两仪”的玄机。
正午雾散,阳光穿透云层,照得道观轮廓渐显:这是座依山而建的三进道观,山门是青石雕的牌坊,坊上刻着“道法自然”四字,柱上的对联却是半副:“一阴一阳之谓道”,下联空缺,似在等来人补全。
“是‘阴阳门’。”苏妄认出这是《营造秘录》中记载的“道家机关”,需以“阴阳相生”之法开啓。她指着牌坊左侧的“阴”字碑,“碑後应有下联,需与上联对仗,且合阴阳之理。”
裴昭绕到碑後,果然见石缝中嵌着块青石板,上面刻着半行字:“……万法归一谓之常”。他与苏妄对视一眼,同时伸手补全——苏妄书“两仪四象”,裴昭书“三才五行”,合为“两仪四象三才五行,万法归一谓之常”。
对联成的刹那,山门“吱呀”洞开,露出观内的景象:一进院是“太极殿”,殿中央的三清像由整玉雕成,像前的香炉里,残香竟还泛着馀温,炉底刻着“先天八卦”的图案,卦象与地面的青砖纹路严丝合缝。
“去丹房。”裴昭的青铜令在袖中轻颤,他记得《营造秘录》提过,道家古观的核心多在丹房,藏着“天人平衡”的秘辛。丹房在二进院,门是块巨大的云母石,石上的天然纹路竟构成“六十四卦”,其中“乾”“坤”二卦的位置,各嵌着颗鸽卵大的夜明珠,在暗处泛着幽光。
“是‘卦象锁’。”苏妄指尖抚过“乾卦”珠,“需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卦意转动。”她转乾卦向上,裴昭同时转坤卦向下(应“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云母石“咔”地滑开,露出房内的景象——
丹房不大,却异常整洁:墙角的丹炉是青铜所制,炉身刻着“九转还丹”的纹路,炉边的石案上,摆着卷泛黄的《道德经》,书页间夹着张羊皮纸,上面用朱砂画着幅“蜀山龙脉图”,标注着观内与山体相连的暗脉,脉眼处写着“阴阳交汇,生生不息”。
“这是‘地脉图’。”裴昭展开羊皮纸,发现图中暗脉的走向,与他们掌心令符的纹路完全吻合,“蜀山观的机关,是借山体阴阳二气驱动的,我们的血脉,恰是引动这股气的钥匙。”
三进院是“观星台”,台顶没有屋顶,只立着根盘龙石柱,柱顶的铜盘能随星象转动,正是“浑天仪”的简化版。盘上刻着“二十八宿”,其中“角宿”与“奎宿”的位置,各有个凹槽,大小正好容纳苏妄的堪舆令与裴昭的青铜令。
“是‘天人阵’。”苏妄将令符嵌入凹槽,石柱突然发出“嗡”的轻响,台基的石板缓缓下沉,露出个石室,室中央的石台上,躺着个紫檀木匣,匣外刻着“天地平衡秘录”六字。
匣内铺着锦缎,放着三样东西:
——一卷《蜀山观手记》,是初代观主所书,纸页是用树皮纤维制成的,字迹清瘦:“天地平衡,非强为之,乃顺其性。山有阴阳,水有清浊,人有善恶,皆需容之,而非禁之。萧烈以力迫平衡,恰如以石堵川,终致溃堤。”
——一枚“阴阳鱼佩”,鱼身是黑白两色玉拼接而成,黑玉上嵌着苏妄的云雷纹,白玉上刻着裴昭的青铜令纹,两鱼交缠处,刻着“共生”二字。
——一幅《万物生息图》,画中没有刀兵,只有中原的稻禾丶西域的牧草丶塞北的牛羊丶东海的渔舟,在同一片天空下生长,图角题着“平衡者,非守一域,乃融万邦”。
“原来如此……”苏妄的指尖抚过《万物生息图》,“守护者守护的,从不是某座古宅丶某个王朝,而是万物共生的本真。凝血针丶狼烟丶潮汐,都只是手段,真正的平衡,是让山自青丶水自绿丶人自安。”
裴昭将阴阳鱼佩合在掌心,玉佩突然生出金红色的光,与石柱顶的浑天仪相呼应,观星台的雾中竟浮现出星轨的影子,轨迹与《蜀山观手记》中“天人合一”的描述严丝合缝:“星轨不乱,非因约束,乃因各循其道;万物不争,非因怯懦,乃知共生之利。”
就在这时,观外传来脚步声——是几个采药的山民,见观门敞开,好奇地探头:“这道观荒废三十年,怎麽突然亮了?”
苏妄将《万物生息图》递给为首的老者:“老丈,这图上的景象,是你们想要的日子吗?”
老者望着图中稻禾丰茂丶渔舟唱晚的景象,眼眶发红:“想啊!若天下都能这般,谁还愿动刀兵?”
夕阳西下时,苏妄与裴昭站在观星台顶,望着山雾中的蜀山观。云雾再次漫上来,将道观裹入其中,只馀石柱顶的浑天仪,在暮色中泛着微光,像颗指引方向的星。
“结束了吗?”苏妄轻声问,掌心的堪舆令与裴昭的青铜令,正与阴阳鱼佩共振,发出细碎的嗡鸣。
裴昭摇头,指着山下的炊烟:“才开始。”他将《蜀山观手记》收入行囊,“前人把平衡藏在古宅,我们该把它还给天下人。”
山风吹过,带来松针的清香,观内的残香馀烟与山雾交融,像在诉说着一个新的约定:平衡从不是秘辛,是每个普通人都该懂的道理——如蜀山的雾,聚时为纱,散时为露,不争不抢,自归其道。
苏妄望着裴昭的侧脸,他耳後的咒文早已淡成浅痕,在夕阳下泛着温润的光。她突然明白,祖父说的“听懂时光的话”,不是听懂古宅的机关,是听懂万物对安宁的渴望。
“走吧。”她系紧行囊,与裴昭并肩走下观星台,“天下的古宅还很多,但我们的路,不止于探宅。”
蜀山的雾又浓了,石阶再次隐入白纱,只留下两串浅浅的脚印,在雾中渐渐延伸,像条通往远方的路——路上有炊烟,有稻禾,有渔舟,有所有为平衡而生的平凡日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有着现代灵魂的十二岁渔村小村姑江小鱼,说的好听点是单纯不谙世事,醒来却成了江小余,为保护小姑姑斗小白花,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学医救人,却给自家救了个大麻烦回来,当朝七皇子遇险受伤,幸好遇到了初学医术的小村姑,装失忆留下来,顺便见证了小村姑的发家史,世人眼中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医,因缘际会,呆萌皇子化身恶狼要她一生相...
...
一纸泛黄婚约,连起两个不同轨迹的人。姜清雨穿过烟雨朦胧的小巷和他擦身而过。顾云翊衣冠楚楚,清冷的眸子在看到她的一刻却涌出前所未有的情绪。后来她躺在他怀里听他说这段的时候,锤着他胸...
全文已完结,欢迎收看不小心手滑杀了县太爷怎麽办?有狗赖狗,无狗赖小,什麽都没有的话…就随机赖一个咯无辜路过的华应飞???因目睹杀人现场,被误认成了秦不弃的情夫,还被卷进杀县太爷的罪名里,于是学了一身武艺的堂堂皇子,只能提桶跑路秦不弃没想到自己杀个人也能走上狗屎运,随随便便就遇上了个身份不凡的人,还能屡次三番被对方所救,这等天赐的良机,她怎麽可能会放过,必须要好好利用一下于是,二人的相处模式变成了…线索查不到?华应飞,上!报案不让报?华应飞,上!非常好用的华应飞(指自己帮助秦不弃极大的缩短了调查时间,只不过结果有点出人意料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查自家人秦不弃也没想到,查到最後她要和华应飞的家人玩对对碰,这太欺负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了,而且华应飞这次好像不打算继续帮她了,还要她冷静冷静个屁,不帮就不帮,弱女子孤身跋涉千里,进京告御状,也不是不行身为不学无术的代表,华应飞什麽离谱事都干过,追鸡撵狗翻墙爬洞样样在行,唯独没被人当成过情夫追的满街跑,他这辈子大概都没有今天丢脸丢的多自从认识了秦不弃,他每天遇刺,杀杀杀,查案,查查查,报官…哦,县太爷死了,不给报,秦不弃每天利用华应飞,像吃饭喝水一样简单自然那他的国家大事咋个搞哦,只能自个加班加点了关于被人利用,华应飞有话要说华利用就利用呗,反正除了我她还能利用谁?华应飞的随身侍卫阿辅有言我家公子真的很不值钱主页有待开预收,喜欢可以点点收藏哦内容标签宫廷侯爵江湖布衣生活市井生活正剧...
顶级京圈太子爷VS娇贵小玫瑰原书名(他吻小玫瑰)重生后再见到自己曾爱的死去活来的人,宁秋棠干涸的心里只剩下害怕。她处处逃避水泥封心,卸了脸上曾为了他一句不喜欢乖乖女就大胆改变的艳丽妆容,穿上曾经被自己丢在角落的碎花裙,当回了他最讨厌的乖乖女。可当她提出和他解除婚约后。高不可攀,恶劣风流的太子爷突然低头眷顾,顶着那张绝世容颜开始明目张胆的撩拨他的小玫瑰。他曾说你不配喜欢我。他现在求你再爱我一次。—我吻玫瑰,也在吻你。—冬风过境八万里,回头是岸也是春。—为你颠覆命运,为你迎来归途。是重蹈覆辙,也是十万次我爱你。女主死在男主手里有误会,耐心看男主纯坏高智商心狠手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