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朋友圈里的共振波(第1页)

朋友圈里的共振波

一月的早读课,初三(9)班的暖气开得太足,窗玻璃上的冰花全化了,水珠顺着玻璃往下淌,像道没关紧的水龙头。宁昭用纸巾擦玻璃上的水痕,擦出块透明的区域,正好能看见操场东侧的篮球架,雪後的金属架泛着冷光,篮筐下的积雪被踩成了硬壳,像块凝固的声波图。

手机在桌肚里震动了一下,是微信朋友圈的提示音。宁昭的指尖顿了顿,物理课本上的“电磁波传播”示意图被指腹蹭得发皱。自从上个月把沈竣舟的微信设成“不看他的朋友圈”,这个提示音就很少响起——她的朋友圈里只有周野葵丶林昼声和几个小学同学,发的都是习题打卡和食堂菜谱,像台设定好的复读机,没什麽新鲜内容。

周野葵的钢笔在草稿纸上画着小熊:“你看林昼声的朋友圈没?她发了张物理实验报告的照片,说‘终于搞懂共振了’,下面有个陌生头像点了赞。”

宁昭的心跳漏了半拍。她点开微信的动作像在拆炸弹,指尖在屏幕上滑过“朋友圈”图标时,突然想起三个月前——沈竣舟在办公室说“她总找我”的那天,她就是这样,颤抖着点开他的朋友圈,却只看见条横线,像道被拉断的信号,从此再也没敢点开过。

林昼声的朋友圈停留在昨天晚上九点十七分。照片里的实验报告上,单摆的振动曲线被红笔圈了出来,配文是“原来17cm的摆长真的会共振”。点赞列表里,有个灰色头像格外刺眼——头像是片雪花,和沈竣舟物理竞赛报名表上的头像一模一样,下面的昵称是“f=17Hz”,像道刻意留下的频率。

宁昭的指尖在那个头像上悬了三秒,像在测某个物体的固有频率。屏幕的反光映出她发红的眼角,和上周在操场捡到的那块橡皮上的小熊图案重叠,那个没说完的“√”仿佛在屏幕上跳动,变成了这个点赞的形状,尖锐又清晰。

“是他吧?”周野葵的脑袋凑过来,呼吸吹在屏幕上,晕出片白雾,“‘f=17Hz’,除了沈竣舟谁会用这个昵称?他肯定是偷偷关注你,不然怎麽会出现在林昼声的点赞列表里?”

宁昭迅速退出朋友圈,手机屏幕按灭的瞬间,映出窗外的香樟树。枝头的积雪正在融化,水滴落在冰面上的声响,和她此刻的心跳频率完全相同,只是这频率里多了道杂音,像被谁故意调偏了的电波,刺得人耳膜发痒。

第二节课下课,宁昭的手机又震动了。这次是条直接的朋友圈提醒,来自“f=17Hz”:赞了你的朋友圈。

她的手指差点把手机捏碎。点开自己的朋友圈主页,最新一条是三天前发的——张物理错题本的照片,第17页的“共振现象”被用荧光笔标出,配文是“冬天的声波会反射吗?”。这条动态只有周野葵和林昼声点了赞,现在多了个灰色的雪花头像,像片突然落在书页上的雪,突兀又显眼。

“他怎麽会有你的好友?”林昼声的眼睛瞪得像铜铃,手里的保温杯差点脱手,“你不是说早就删了他吗?”

宁昭的指尖划过微信的“通讯录”。沈竣舟的名字还在列表里,备注是“高一(1)班沈竣舟”,头像是灰色的雪花,朋友圈权限显示“允许查看十张照片”。她突然想起初二的物理小组,那时为了传实验报告加了好友,後来闹僵时只设了“不看他的朋友圈”,忘了彻底删除,像道没关紧的门,留了条能透风的缝。

“可能没删干净。”宁昭的声音有点干,像被暖气烤过的纸,“回头就删。”

但她的手指没有动。屏幕上的点赞提醒还在闪烁,像颗持续发光的星。她点开沈竣舟的朋友圈主页,十张照片里,有八张是物理实验的照片:第1张是单摆共振的动态图,配文“17次秒”;第5张是碎掉的试管,配文“误差不可避免”;第10张是上个月的初雪,操场西侧的雪人举着钢尺,配文“f=17Hz的雪”。

最後这条的发布时间,是她在图书馆看见他打雪仗的那天。照片的角落,有个模糊的女生背影,穿着初三(9)班的校服,抱着英语练习册往实验楼走,像个被刻意框进画面的背景,却又在构图的中心位置,像道无法忽略的坐标。

宁昭的心脏像被什麽东西撞了下,疼得发闷。原来他那天看见了她,还把她拍进了照片,像在偷偷收藏某个瞬间,又像在给自己的频率找个参照系。她想起物理课上的“多普勒效应”——当波源和观察者靠近时,频率会变高,或许他们之间的距离,并没有她想的那麽远,只是被某种东西遮挡了信号。

“删啊,愣着干嘛?”周野葵的手指在屏幕上点了点,“他都那样说你了,现在又来点赞,肯定没安好心。”

宁昭的指尖划过“删除联系人”的按钮,却在最後一秒收了回来。她退出沈竣舟的主页,点开自己那条关于“声波反射”的动态,犹豫了三秒,然後点开“f=17Hz”的头像,回赞了他那条初雪的朋友圈。

手指落下的瞬间,窗外的积雪正好“哗啦”一声从枝头滑落,像道被激活的声波,在空荡的操场里回荡,频率稳定在17赫兹,和他昵称里的数字完全相同。

午休时,宁昭坐在图书馆的靠窗位置。阳光透过结了薄冰的玻璃,在物理辅导书上投下斑驳的光,像块被打碎的棱镜。她的手机放在书旁边,屏幕亮着,停留在朋友圈的界面,像在等待什麽信号。

十二点十七分,手机震动了。沈竣舟发了条新动态:张钢尺在雪地里的照片,17厘米的刻度处被用红笔标出,配文“低温下的长度变化:-0.17cm”。

宁昭的指尖在屏幕上悬了悬,像在测玻璃的温度。她想起上周物理课学的“热胀冷缩”,钢尺在零下17度时的收缩量,正好是0.17厘米,和他照片里的数值完全相同。这条动态像道物理题,题干清晰,答案明确,只有解题人知道,里面藏着个关于“17”的密码。

她点了个赞。点赞成功的提示音很轻,像片雪花落在雪地上,却在寂静的图书馆里格外清晰。没过半分钟,手机又震动了——沈竣舟回赞了她昨天发的“单摆实验视频”,配文是“振幅很标准”,像条经过校准的回声,和她发出的频率完美重合。

“你们这是在干嘛?”周野葵的声音压得很低,手里的三明治咬了一半,“用点赞传暗号呢?比谍战片还刺激。”

宁昭的脸颊有点发烫,像被阳光晒过的暖气片。她退出朋友圈,假装看物理辅导书,目光却总往手机瞟。第17页的“共振应用”章节里,有行用铅笔写的小字:“声波可以绕过障碍物传播”,字迹的笔锋和沈竣舟的很像,只是比他的字浅了很多,像怕被人发现,又像怕自己忘记。

手机第三次震动时,是条微信消息,来自“f=17Hz”:“你的单摆角度偏了3度。”

宁昭的指尖在输入框上停了很久。输入“关你什麽事”,又删掉;输入“知道了”,也删掉;最後只回了个“?”,像道等待解答的物理题。

“用手机测的。”沈竣舟的消息回得很快,“你的视频里,摆线和垂线的夹角,正好是3度,会导致周期误差0.17秒。”

宁昭看着屏幕上的“0.17秒”,突然想起在实验室,他帮她调单摆的样子。那时他的指尖离她的手只有3厘米,呼吸吹在她的耳廓上,像道温暖的声波,和此刻冰冷的文字形成鲜明对比,却又在某个隐秘的维度里,保持着相同的频率。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梁书雅谢远宸

梁书雅谢远宸

1988年,沪市外滩。傍晚,梁书雅捏着离职报告,穿过一众‘逐梦外滩,纵情外滩’的标语,来到沪市最大的外贸公司。走进办公室,迎面接上一句低沉悦耳的surprise!...

平凡女人的甘美(限)

平凡女人的甘美(限)

本文一女N男,三观不正,不能接受的慎入喔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被一个陌生的男人压倒在酒店床上!心碎离开,她决心摆脱不能见光的地下恋情和帅气的年下男重新开始,可事情远远没有这幺简单。她要面对的,不仅仅是众男...

张建国乔云+

张建国乔云+

我和老公是走婚,男不婚女不嫁,暮至朝离。因为他的职业特殊。所以我们结婚七年,却从未见过双方的亲朋好友。作为家属,我心疼又自豪,甘愿放弃进入科学院深造的机会为他照应后方。直到刚上小学的儿子放学回来。哭喊着说自己不是野种,要见爸爸。我心疼不已,决定趁着年关带儿子去基地探望,一家团聚。却没想到。这一趟,彻底朱镕基了我的人生。...

夏星沈夜冥

夏星沈夜冥

顾怀瑾心底生出几分不耐,冷冷道够了。庄奕还想说些什么,林素素拦住他,冲他摇头。好了,阿奕。今天是行舟的生日,我们还是进去吧。庄奕见顾怀瑾脸色不太好看,也不敢再说什么了。包厢中,喻颜本想叫几个男模,奈何夏星执意不肯,只能遗憾作罢。这里的男模质量可高了,身材也倍棒!那八块腹肌的手感啧啧啧,真是绝了!你摸过就知道了,简直让人爱不释手。夏星道我已经准备和顾怀瑾离婚了,这个时间段还是尽量小心一点,别被他们抓到什么把柄,我不想出现什么变故。喻颜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也对,免得被他们倒打一耙。喻颜是个静不下的性子,叫不了男模,便开始点歌唱了起来。不知过了多久,夏星身上的电话震了震。夏星看了一眼来电,发...

世间万物变幻,三界风起云涌

世间万物变幻,三界风起云涌

经过亿万年的沉淀,天庭的人才位置基本稳定,可是慢慢的人心萧条,众神也变得慵懒,致使天上人间一片怨气,玉皇大帝和太上老君如来佛祖商议,准备进行一次大的变革,重新开始一次封神计,姜子牙的徒弟袁浩宇,玉皇大帝的孙女张瑶光齐心协力,为天庭选拔人才,击败万古魔王,还三界个太平盛世...

异界传奇之破世神尊

异界传奇之破世神尊

在灵幻与现实交织的迷雾中,少年林羽踏上未知旅途。学院的钟声敲响成长与挑战的乐章,比试的硝烟修炼的瓶颈感情的涟漪交织成一幅绚丽画卷。神秘势力如暗夜幽灵,悄然渗透,世界在明暗之间摇摆。从中级学院迈向高级学院,是新生的希望还是黑暗的序章?林羽的传奇,在这似真似幻的异界徐徐展开,命运的齿轮已开始转动,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