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知知的眼睛眨了眨:“那还好呼隆被打回老家了,不然他儿子都丢了。”宋钰拍大腿:“谁说不是呢?”“听说啊,那个叫巴格塔的不仅力气大,而且能说会道,擅长笼络人心。把那边草原几个零散的部落都收归麾下,然后一起往西边打……”知知:“听着是个很厉害的人,我以后要是有机会也去西域的话,我也想看看他是什么样的人呢。”if线-助人为乐小和尚快过年的时候,严毓打算去京郊的慈光寺祈福。慈光寺在京城附近这一带很有名气,香火一直很旺。不少人家在过年时都会来上香。裴家人都是大忙人,裴凌风和裴凌云公务缠身,伍瑛娘忙着黑山食肆新店开业,裴璇在禁卫军中值守,裴姝和薛玉琢今年不回来过年。严毓身为裴府当家主母也忙,但她还是坚持要去慈光寺上香,祈求家中人人健康,她才安心。府里的教书先生都休息了,几个孩子也有空了,便跟着一起去。严毓的两个孩子裴昭远和裴清菡已经分别十岁和十一岁了,往年也跟着上山祈福。严毓不担心这两个孩子的体力,但是知知和薛澈不满七岁,她担心这两个孩子吃不消,万一上山的时候摔伤就不好了。“知知、阿澈,上山会有些累,你们若是不想去的话也没关系。”严毓摸摸知知的脸。知知眼里都是兴奋:“大伯母,我要去我要去,我好久没爬山了,我爬山很快,手脚都能爬。”薛澈:“裴大伯母,我也想去,我要给薛家军祈福。”裴昭远和裴清菡也说:“娘,我们会带好知知和阿澈的。”于是,严毓带上了一双儿女、知知还有阿澈一起去慈光山。前几日下了好大的雪。今日天气晴朗,万里阳光。京城内的雪化了不少,可山上的雪还积得很厚。知知在上山的时候,时不时捡两个雪球玩。她今年第一次在北方过年,以前没有见过雪,所以一看见雪就玩得停不下来。薛澈在知知身边不断提醒:“知知,你的袖子要湿了。”“雪太凉,寒气伤身,快放下。”“我的意思是放到地上,不是叫你放进口袋……”薛澈说得实在有点心累。知知把一块雪塞进薛澈的手里:“阿澈,你快捏捏,雪是脆的,而且也不是很冰。”薛澈想说不要不要,可是他的手心里已经握了一团雪,捏了两下,发出咯吱声。一团蓬松的雪被捏成了冰。薛澈不叨叨了。因为他也觉得有点好玩。严毓本来也想制止两个孩子,怕他们着凉,结果走过去一摸他们额头,发现他们玩得身上都出汗了。严毓哭笑不得:“好了,先上山喝口茶去,别玩了。”裴昭远和裴清菡分别牵着薛澈和知知,不让弟弟妹妹乱玩了。等到了山顶上,一行人进了寺中祈福,还吃了斋饭和热茶。严毓还要听寺中僧人讲经。几个孩子听不懂念经,就在殿外的空地上玩。知知说要用雪堆出一个人。于是四个孩子就合力滚雪球。滚了一个大的做身子,小一点的当脑袋。知知和阿澈推脑袋雪球的时候,知知一下没控制好力度,太用力了,雪球咕噜咕噜滚了好远。“我的脑袋!”知知赶紧去追。地上的雪厚,知知跑得时候没跑稳,不小心栽进了雪里。“小施主,你的脑袋还在你头上,没有丢。”一道童稚的声音在上方响起。知知抬头,看见了一个小和尚。圆头圆脑,像脖子上挂的佛珠一样圆润。小和尚要伸手去扶知知,但知知已经很利索地自己爬起来了。薛澈也从后面追了过来:“知知,你摔伤了么?”“我没摔疼,”知知指着不远处撞在石块上的雪球,“但是雪球撞碎了,要重新滚一个了。”接着知知又跟小和尚解释:“我刚才说的是雪人脑袋,不是我的脑袋。”她站起来之后,发现小和尚比自己矮半个头,明显年纪比自己小。知知惊叹:“你也是僧人么?这么小就可以做和尚么?”薛澈:“小师父应该是从小就在庙中修行了。”小和尚把两只胖嘟嘟的手合在胸前:“阿弥陀佛,小僧当然是这里的弟子,小僧有法号的,叫悟真。”知知问:“悟真小师父,你为什么不用进去念经啊?”悟真有点羞赧:“我还不会念经,师兄们说等我以后会念了,我就能去了。不过,你们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知知问:“你和我们一起堆雪人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没有人。直到这一刻,...
苏洛!你看看清楚,我是谁!这道尖锐的声音,终于将苏洛拉回了现实。她四下环顾了一圈,看到病房里没有其他人影之后,才将视线落到沈亦琛身上。阿琛,你怎么在这儿?...
长庚剑仙陈青源董问君结局番外全文免费阅读是作者沐潇三生又一力作,太烫了。陈青源接过茶水,将茶杯放下,摆谱道。我重新给你倒一杯。韩山赶紧施展道术,让壶中的茶水保持到了一个合适的温度,重新倒茶,双手端到了陈青源的面前。茶叶差了点儿。抿了一口,陈青源又开始挑刺了。韩山没有觉得半点儿不适,赶紧换了一种上等的茶叶,重新泡茶。陈青源很清楚韩山的脾性,如果自己不摆谱的话,韩山肯定会心生怀疑。所以,陈青源越是这么刁难,韩山的心里越是舒坦,因为脱单之事有了着落。只要把道侣的问题解决了,什么事我都能扛着。韩山的名声在圣地不太好,一般的女子入不了他的眼,有本事和颜值的女子又看不上他,想寻到一个合适的道侣太困难了。陈兄,看在咱们兄弟一场的份上,你答应我的事情一定要办到。韩山谄媚的说道。好说好说。陈青...
...
宣和三年,上元佳节。北贼宋江,南寇方腊,齐聚汴京这是一场三天三夜,生与死的博弈。这是一盘三十六个时辰为限,影响大宋国祚三百年的棋局。何为棋盘?谁为棋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