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长安城的晨雾像一层薄薄的纱,笼罩着渭水之畔。水汽氤氲中,李杰的身影显得格外挺拔,他身着绯色官袍,衣角被晨露打湿了一小块,却丝毫不影响他眼中的热忱。身旁的两名司农寺文书,手里捧着笔墨纸砚,鼻尖冻得通红,却依旧挺直了腰板,紧随其后。
李杰手中那张泛黄的麻纸,质地坚韧,上面的字迹笔力遒劲,正是李世民的亲笔旨意。墨迹淋漓处,“凡胡椒工坊所需,三司不得推诿”几个大字格外醒目,朱红的玺印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仿佛带着皇权的威严,让人不敢小觑。
“李少卿,您看这处如何?”一名文书指着不远处的河滩,声音因寒冷而微微颤。那里地势平坦开阔,一眼望不到边,靠近渭水码头的位置,几艘漕运船只正缓缓靠岸,船夫们吆喝着搬运货物的号子,在寂静的晨雾中传出很远。“此处离长安城三十里,水运便利得很,从码头到这儿,推车半个时辰就能到。而且地价低廉,征用的都是盐碱地,不占良田,百姓们也不会有怨言。”
李杰俯身,双手抓起一把泥土。指缝间的沙砾硌得生疼,冰凉的触感从指尖蔓延到掌心。他将泥土凑到鼻尖闻了闻,一股盐碱的苦涩味直冲鼻腔,呛得他忍不住皱了皱眉——但这正是他要找的地方。盐碱地无法耕种,用来建工坊再合适不过。
三个月来,他带着人踏遍了关中的十二个县,测量了近百处地块的土壤酸碱度、水源流量和交通路况。光是绘制的地图,就堆了半尺高,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种数据和符号,都是他和手下人用脚步丈量出来的成果。
“就这儿了。”李杰直起身,用脚在地上划出大致轮廓,动作果断有力。“东西长两百步,南北宽一百五十步,按原料区、加工区、储存区、销售区四部分规划。”他的脚尖碾过结霜的地面,留下清晰的印记,仿佛已经勾勒出工坊的雏形。“原料区挨着码头,方便胡椒卸货,省得来回搬运浪费人力;加工区居中,用夯土墙隔开,墙要砌三尺厚,防止香料串味,影响品质;储存区要建在高台上,比地面高出五尺,底下铺三层防潮的青石板,石板之间用糯米汁混合石灰勾缝,保证滴水不漏;销售区临街,修十二间铺面,每间面宽三丈,进深五丈,前门卖成品,后门直通工坊,这样补货方便。”
文书们埋头记录,笔尖在竹简上沙沙作响,生怕漏了一个字。其中一个年轻文书,约莫二十出头,脸上还带着些许稚气,忍不住停下笔问:“少卿,这各区之间为何要留三丈宽的通道?寻常作坊都是挤在一处,恨不得把所有空间都利用起来,您这样是不是太浪费了?”
李杰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出流水线的示意图,线条清晰明了。“通道是给推车走的。”他耐心解释道,“你看,胡椒从码头运到原料区,清洗干净后送进加工区,研磨成粉再入储存区,最后到销售区,每个环节由专人负责,推车顺着通道走,一环扣一环,半点乱不得。这样一来,效率能提高一倍不止。”树枝划过的线条纵横交错,像一张精密的网,“就像春蚕吐丝,从头至尾,有条不紊,既省时又省力,还能减少损耗。”
年轻文书恍然大悟,连连点头:“少卿英明,小的明白了。”
开工那日,渭水岸边插满了司农寺的青色旗帜,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像一群展翅欲飞的鸟儿。三百名工匠扛着夯土杵列队站好,他们个个身材魁梧,皮肤黝黑,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为的老匠人,头花白,脸上刻满了岁月的沟壑,他捧着一个粗陶酒碗,高声道:“我等必不负少卿所托,三个月内定让工坊立起来!”说完,将碗中的酒一饮而尽,然后猛地将酒碗摔在地上。“啪”的一声,酒碗四分五裂,酒液泼在地上,渗入干裂的泥土,激起一阵尘土。
工匠们齐声呐喊:“定不负少卿所托!”声音洪亮,震得远处的芦苇荡都在颤动,惊起几只水鸟,扑棱棱地飞向天空。
李杰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之上,看着工匠们开始丈量地基。有人用准绳拉直线,绳子绷得笔直,像一条银色的线;有人用木尺量尺寸,一尺一寸都毫不含糊;夯土的号子声此起彼伏,“嘿哟、嘿哟”的声音充满了力量。他的思绪不由得飘回了穿越过来的那个雨夜,自己裹着偷来的破棉袄,躲在长安城的破庙里啃冷馒头,怀里紧紧揣着那包保命的胡椒种子——那时的他,惶恐不安,连明天能不能活下去都不知道。而现在,他却能站在这里,指挥着数百人建造工坊,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慨。
三个月的时间,弹指而过。当第一缕秋阳照在胡椒工坊的青砖墙上时,十二座工坊已如卧龙般盘踞在渭水之畔,气势恢宏。原料区的木架高达两丈,上面挂满了晾晒的胡椒串,一串串饱满圆润,红得像一串串玛瑙,在阳光下闪耀着诱人的光泽;加工区的石磨正嗡嗡作响,几个赤膊的汉子推着磨盘,肌肉线条在汗水的冲刷下显得格外健硕,雪白的胡椒粉顺着磨槽流淌,像一条细细的瀑布;储存区的陶罐整齐排列,足足有上千个,每个陶罐上都贴着标注产地和日期的标签,一目了然;销售区的铺面刚挂上幌子,“李记胡椒”四个大字苍劲有力,在风中猎猎作响,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观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杰站在工坊大门前,仰望着那块黑底金字的匾额。匾额由整块紫檀木雕刻而成,沉重而华贵,工匠们特意在匾额边缘雕刻了缠枝胡椒藤,每一片叶子、每一颗果实都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会散香气。他伸手抚过冰凉的木质,指尖触到那些凹凸的纹路,突然觉得眼眶热——从仓皇穿越到立足大唐,他用一把胡椒,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扎下了根,这其中的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
“少卿,第一批胡椒粉要装罐了,请您去查验!”老王头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这位在禁苑帮他抢救胡椒苗的老农,如今已是工坊的管事,穿着一身干净的粗布衣裳,腰间系着的围裙上还沾着细碎的胡椒末,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
李杰点点头,跟着老王头走进加工区。二十名工人正围着陶缸忙碌,他们分工明确,动作娴熟。有人用细绢筛粉,神情专注,确保胡椒粉细腻无杂质;有人往陶罐里装粉,一手扶着陶罐,一手拿着木勺,动作均匀,不多不少;有人用蜂蜡密封罐口,将陶罐倒置过来检查是否漏气,一丝不苟。每个人都专注于手中的活计,动作娴熟得如同行云流水。这是他根据现代流水线理念设计的工序,每个环节专人负责,不仅效率高,还能减少浪费,保证品质。
“每罐净重十二两,误差不能过一钱。”李杰拿起一杆银秤,秤杆上的刻度清晰可见。他随机拿起一罐胡椒粉放在秤盘上,仔细调整秤砣,秤星精准地停在十二两的刻度,分毫不差。“很好。”他满意地点点头,转头对老王头道,“贴上防伪火漆,明日便可运入长安销售。”
那火漆是他特意设计的,用松香、蜂蜡和朱砂混合而成,上面刻着司农寺的印章和胡椒藤图案,遇水不化,仿冒难度极大——这是他能想到的,保护胡椒产业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当晚,李杰躺在工坊的临时卧榻上,借着油灯昏黄的光线翻看账目。账册上的字迹工整清晰,记录着本月收获的胡椒已加工出三千斤胡椒粉、五百坛胡椒酱。按市价计算,利润足以支付整个司农寺半年的俸禄,这还不算后续的持续产出。他揉了揉胀的太阳穴,指尖突然触到一个冰凉的硬物——是那枚穿越时就带在身上的铜制令牌,上面刻着的农科院徽记已被磨得亮,却依旧清晰可辨。
就在这时,眼前突然闪过一道淡蓝色的光幕,熟悉的系统面板浮现出来:
【主线任务:胡椒产业初步成型】
【完成度:oo】
【奖励:香皂制作工艺升级(含精油提取技术)】
【解锁新支线:改善民生之洁身篇】
李杰盯着“香皂制作工艺升级”几个字,心脏猛地一跳,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他原以为香皂制作还需等上数月,没想到系统会提前奖励。精油提取技术意味着不仅能做普通香皂,还能做出带有胡椒精油、玫瑰精油的高档皂——这又是一个能改变大唐的产业,市场潜力不可估量。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在账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一幅流动的画。李杰将令牌紧紧攥在手心,金属的凉意顺着指尖蔓延到全身,却让他热血沸腾。胡椒产业只是开始,接下来,该轮到贞观犁了,他要让大唐的农业,也焕出新的生机。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喜欢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请大家收藏:dududu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与天地同寿的仙石因为缺乏人性,而始终不能成仙,在仙界高人的指点下,仙石转世为富家子弟李飘飘,历经人间七情六欲,以修炼出人性,以成仙道无尽的美女,无尽的天香国色,当然了,还有无尽的H...
顾渊穿成了真假少爷文里的豪门假少爷。小可怜真少爷茶里茶气,纨绔假少爷作天作地。假少爷一门心思追着竹马做舔狗,舔到最后,假少爷众叛亲离,一无所有,真少爷跟竹马喜结连理大团圆。顾渊纨绔不是这么当的。顾渊做纨绔呢,不能光仗着别人的资本胡吃瞎玩,得长脑子,有实力,自己做自己的资本才能玩得有底气,玩个爽快!顾渊汉子也不是这么撩的。顾渊看我给你示范教科书级追攻套路,学着点,OK?顾渊撩汉子,首先得先把眼睛擦亮,挑个极品下手。顾渊这一手下去,傅极品竹马他舅老房子笙着了火,变着花样想成为顾纨绔优秀本秀渊的背后资本。顾渊老房子火忒旺,就有点受不住。老干部攻X纨绔少爷受,一边撕逼搞事业一边撩上人生巅峰。...
甜宠双洁病娇重生娇气小哭包VS病娇禁欲大佬许湘上辈子被人陷害,没想到关键时刻是自己恨之入骨的仇人厉震衍用生命拯救自己。重生归来许湘暗暗下定决心这辈子由她守护厉震衍,可小哭包的本性暴露无疑。时不时就要撩一下厉二爷,本来撩了就想跑。她跑他追,她插翅难飞。心肝,亲一下许湘吧唧了一口。宝贝,再亲一下许湘极不情愿的,但只能照做。崽崽,最後最後一口许湘撸起袖子,在大家震惊的目光中揪着某位大佬的脸再要给你嘴啃秃皮!全小甜文,双向奔赴。手撕虐渣,复仇爽文。阿衍,你的愿望是什麽?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