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秦念很快就找出来源——
汉武帝继位后,下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这一次的策问中就包括了这个问题,这段话被记载于《汉书·董仲舒传》,也就是著名的天人三策中的第一问。
不过汉武帝的第一问,问的是天命与君王、国运之间的关系。
扮演刘彻的人问的却是这个大问题内部的一个小问题。
这个小问题的前半段,问的是以前的君王效仿先王却依旧会亡国,是效仿的方式错了、还是天意就是要亡其国。
刘彻跳过前半截,是因为提及以前的君王可能违反规则二,还是单纯的不想问得太复杂?
那她的回答应该只针对刘彻的问题,还是要在不违法规则的情况下把前半截也回答?
秦念再次感慨日薪两千不好赚。
【秦念:董仲舒认为君主的行为符合天意,就会有天降祥瑞,反过来就会天降灾祸。】
刘彻颔首。
秦念看懂了他在问什么。
从董仲舒的对策入手进行回答,可以避开规则的限制。
………
董仲舒知道自己的理论将被后世秦皇驳斥。
天人三策穷尽他一生之所学,其中有多少是为了迎合陛下喜好所作的更改,他最清楚。
那绝非至理。
孔子被秦念质疑“改史”,其他儒生或许无法接受,但董仲舒接受。
他自己就是“改史”之人。
他会曲解孔子之言,使得策论更为可信。
所以他也理解孔子为了推广儒学,以“春秋笔法”书写《春秋》。
他想知道秦念将如何回答陛下的三问。
董仲舒铺开空白的竹简。
朝闻道,夕死可矣。
【秦念:但拿著名灾异天象荧惑守心来说,这种罕见的自然天象就是八十年内必会出现两次,而后世的科学家可以推测出下一次出现的准确年份。】
【秦念:期间不管君王是昏庸还是贤明,它都会准时出现。】
荧惑守心确实是著名的灾异之兆。
尤以始皇帝三十六年的荧惑守心最为著名。
秦念却说这是可以被预测的自然天象?
天幕禁止谎言,此言必然为真。
此言不是“不信天意”这种“主观”看法,而是“八十年内必会出现两次”这样的事实!
秦后各朝皇帝都震惊地望着天幕。
【刘彻:日蚀也是自然天象?】
刘彻认为秦念刻意提及荧惑守心,就是为始皇帝的灾祸异象作解释。
所以他询问日蚀异兆。
他的大父曾因日蚀之事下罪己诏。
【秦念:是。由于日食月食没那么罕见,可以精确到下一次出现的日期。】
刘启已然开始相信“天意不存”之说。
先帝以日蚀罪己,然而日蚀竟是可以被推测出现日期的天象?
这怎么会是天意的预兆?
【李世民:天灾又何解?】
李世民连忙问道。
异象可预知,那天灾……
【秦念:地震、旱灾、洪涝、蝗灾这些灾害在后世也能提前预知。同样的,庆云彩虹景星之类的祥瑞也都可以被提前预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时光长河漫漫,岁月星辰流转,在三生石畔,一段情,跨越千年时光,历经百世轮回,如璀璨星辰,照亮了彼此的生命。作为现代人的杨过,穿越在神雕位面的杨过身上又会发生什么事情?而杨过和李莫愁的感情纠纷又将是什么?它是否会如同一首永恒的诗篇,在岁月的长河中流传,成为了世间最浪漫的传奇。...
全本完结他是盛世集团太子爷,富甲一方女人心目中的奉若神一样的男人,神秘的背景,强大的商业帝国却独宠她一人今天开始,你就是我的人!你是不是觉得整个世界都是你的,哦也对!现在是夜...
...
薄砚初跟众人递了个眼色,轻声道别闹,她胆子小。他说别闹,自然也就没人敢为难她,但出于尊重游戏规则,薄砚初还是饮完了面前的酒。护着的意思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