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章 陈艾里的光阴(第1页)

清晨的雾霭还没散尽,青藤巷的青石板就被露水浸得亮。林墨推开百草堂的门时,看见陈小雨已经蹲在门槛旁分拣艾草,竹筛里的新艾沾着细碎的水珠,在微光里泛着翡翠般的光泽。

林医生早!女孩抬头时,鼻尖沾着点艾绒绿,像只刚采完花蜜的小蜜蜂,赵爷爷说今天要教炮制陈艾,我特意提前来把去年的陈艾翻出来晒着。

林墨笑着应了一声,目光却被墙角那口陈年陶瓮吸引。那是他第一次跟着师父采药时背回来的,如今表面已经爬满青苔,瓮口还系着褪色的红绸——那是师父在他出师那天亲手系上的。

小墨,过来看看。陈小雨突然招呼道,这批新艾的品质比去年还好,叶脉清晰,香气纯正,真是难得的好料子。

林墨蹲下身子,指尖轻轻抚过艾草的叶片。凉意从指尖传来,带着露水特有的清新。他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艾草特有的清香混合着泥土的芬芳,在鼻腔里氤氲开来。这熟悉的味道,让他想起了十年前那个同样雾气弥漫的清晨。

那时他刚拜入赵老门下,第一次跟着师父上山采药。也是这样的雾天,山路湿滑,他差点摔下悬崖。是师父用那双布满老茧的手,紧紧抓住了他。记住,采艾要选向阳的山坡,端午前后的品质最佳。师父的话犹在耳边,可如今,那个教他辨认百草的老人,已经躺在病床上半年了。

林医生?陈小雨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赵爷爷昨天还念叨,说你该把《艾草经》重新整理一遍了。

林墨点点头,起身走向药房。墙上挂着的那幅《艾草图》是师父亲手所绘,画面上的艾草栩栩如生,连叶片上的脉络都清晰可见。画的下方,是一排整齐排列的药柜,每个抽屉上都贴着师父工整的小楷标签。

他拉开标着的抽屉,取出一本泛黄的线装书。这是师父家传的《艾草经》,书页间夹着几片干枯的艾草标本,每一片都标注着采集的时间和地点。林墨轻轻翻开书页,墨迹早已晕染,但那些关于艾草炮制的记载依然清晰可辨。

要炮制出好的陈艾,需要经过九蒸九晒。师父的声音仿佛又在耳边响起,每一次蒸制的火候,每一次晾晒的时辰,都有讲究。差之毫厘,药效就会大打折扣。

正想着,门外传来一阵咳嗽声。林墨抬头,看见赵老正拄着拐杖站在门口。老人的头已经全白,脸上的皱纹更深了,但眼神依然矍铄。

师父,您怎么起来了?林墨急忙上前搀扶。

听说今天要炮制陈艾,我这老头子躺不住了。赵老笑着说,目光扫过药房里的一切,小墨,你跟着我学了十年,该是把这些本事传给更多人的时候了。

陈小雨也凑了过来,手里拿着新采的艾草:赵爷爷,您快给我们讲讲,这陈艾到底该怎么炮制?

赵老在藤椅上坐下,示意两人靠近:炮制陈艾,讲究的是顺天时,应地气。先将新艾洗净晾干,然后用山泉水浸泡三个时辰。这水啊,必须是清晨从山涧取来的活水,带着天地间的灵气。

林墨一边听,一边在心里默默记下。这些话,师父已经讲过无数遍,但每一次听,都有新的感悟。

泡好的艾草要放入蒸笼,用松木火蒸。这火候最难把握,太急则药性散,太慢则香气失。赵老顿了顿,蒸好后要立刻拿到太阳下暴晒,晚上再收回来阴干。如此反复九次,才能去掉艾草的燥性,留下温通经络的药效。

陈小雨听得入神,急忙掏出本子记录。林墨则走到窗前,望着外面渐渐散去的雾气。阳光穿透云层,洒在青石板路上,给整个百草堂镀上了一层金色。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宁静。一个中年妇女抱着孩子冲进药房:林医生,快救救我家娃!他高烧,说胡话,怎么都退不下来!

林墨快步上前,仔细查看孩子的情况。孩子小脸通红,额头滚烫,脉搏急促。他略一思索,转身对陈小雨说:取三年陈艾,再准备些生姜、葱白。

赵老也站起身来,眼神里满是关切:用艾绒灸大椎、曲池,再煮碗葱姜艾水。

林墨点点头,动作娴熟地将陈艾搓成艾绒,制成艾条。艾草燃烧时特有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带着丝丝暖意。他将艾条悬在孩子的大椎穴上方,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孩子原本烦躁不安的情绪,在艾烟的缭绕下渐渐平静下来。

与此同时,陈小雨已经煮好了葱姜艾水。林墨扶起孩子,一勺一勺地喂下。半小时后,孩子的体温开始下降,烧也慢慢退了。

真是太谢谢你们了!中年妇女激动得热泪盈眶,跑了好几家医院都不见好,还是老祖宗的法子管用!

送走患者后,赵老望着林墨,眼中满是欣慰:小墨,你记住,中医之道,在于用心。一株艾草,经过精心炮制,就能救人于危难。这就是我们的使命。

林墨郑重地点头:师父,我记住了。我一定会把这份传承下去,让更多人知道中医的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药柜上的艾草标本上,也照在墙上那幅《艾草图》上。在这片温暖的光晕中,陈小雨又开始分拣新采的艾草,竹筛里的艾草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中医药文化千年的传承与延续。

这一天,对于百草堂来说,不过是平凡的一天。但对于林墨而言,却是新的开始。他知道,师父的期望,患者的信任,都将化作他前行的动力。而那株小小的艾草,也将在他的手中,继续书写着救死扶伤的传奇。

夜幕降临,青藤巷渐渐安静下来。林墨坐在书桌前,翻开《艾草经》,开始整理白天的所学所悟。窗外,月光如水,洒在晾晒的艾草上,泛着柔和的银光。他知道,明天,又将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清晨,而百草堂的故事,也将继续在这艾草的香气中,代代相传。

诊室角落的竹筐里,果然摊着半筐深褐色的艾草,叶片卷曲如老茶,却透着沉郁的香气。林墨想起祖父医案里的话:“新艾性烈如火,陈艾温如春水”,指尖抚过那些干枯的叶片,触感粗糙却带着温润的质感,仿佛能摸到时光沉淀的重量。

晨光刺破薄雾时,林墨正蹲在药铺后院的井台边。铜盆里浸泡的艾草在水中舒展着蜷曲的叶片,暗绿的脉络间还凝结着昨夜的露水。这是他第三次尝试处理这批梅雨季采来的艾草,前两次晒制的成品都因受潮霉变,此刻堆在墙角的竹筐里,散着刺鼻的酸腐味。

吱呀——

老旧的木门被推开,赵铁山佝偻的身影出现在晨光里。老人肩头扛着的黄铜炭盆压得棉袍微微倾斜,盆底暗红的炭火在晨雾中明明灭灭,像蛰伏的赤蛇。林墨慌忙起身,水珠顺着袖口滴落在粗布裤脚:赵伯,您怎么亲自来了?

炮制陈艾,先得懂三分晒,七分烘的道理。赵铁山将炭盆重重搁在窗下青石板上,铁钳拨动炭火的声响清脆如叩击编钟。火星迸溅在青砖缝隙里,惊起几只沉睡的潮虫。梅雨季的艾草含着七分水汽,直接晒?老人浑浊的眼珠转向墙角霉变的艾草堆,喉间出一声叹息,那是暴殄天物。

林墨蹲下身,仔细端详着跳动的火苗。炭火表面覆盖着层薄薄的白灰,中心却透出熔岩般的暗红。赵铁山从腰间掏出个紫铜烟锅,在炭盆沿轻轻磕了磕,烟草末掉进火里腾起细小的青烟:烘艾的火候,比熬中药还讲究。火太急,艾草的香气就散了;火太弱,潮气又去不净。

老人颤巍巍地从竹篓里取出个刻满纹路的木架,表面被岁月磨得亮。每个刻度旁都用朱砂标注着时辰,边缘还残留着几处深浅不一的灼痕:这是你爷爷年轻时做的,当年他在屋檐下挂了二十个竹筛,日夜守着炭火调整高度。有回我半夜起来解手,还见他对着月光看烟气的颜色。

林墨将新采的艾草均匀铺在竹筛上,叶片在晨风中轻轻颤动。当竹筛架上木架时,他突然现每个刻度旁都刻着细小的符号——有的像蜿蜒的火苗,有的似飘散的烟缕。赵铁山用烟锅指着那些符号:这是你爷爷自创的火候图谱,左边这个字,代表火太旺;右边这个字,就是潮气没散尽。

炭火的温度渐渐攀升,竹筛里的艾草开始出细微的噼啪声。林墨目不转睛地盯着烟气,青白色的雾霭中偶尔掠过几缕黑烟。赵铁山突然抓住他的手腕,将竹筛往上提了半寸:看!黑烟里带着焦糊味,离火太近了。当年你爷爷为了找这个最佳距离,烧坏了整整七张竹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苏木李昭卿

苏木李昭卿

重回十年前的相逢苏木李昭卿完结文完整文本是作者黑怕小猫又一力作,重回十年前的相逢是作者黑怕小猫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现代言情,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苏木李昭卿,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我为了就爱慕虚荣的老婆惨死河中。重来一世,我决定这次过好自己的生活!...

作茧(百合ABO)

作茧(百合ABO)

韩婧嫚喜欢我?凌遇嗯,喜欢你。韩婧嫚我是姐姐。凌遇没血缘的。韩婧嫚我比你大六岁。凌遇正好,我可以做你的学生。反正岁月悠长,徐徐图之。前期奶后期狼,学生AlphaX体贴温柔Omega导师。(正文番外pdf一起55rmb,po上订阅的...

旗有辞礼

旗有辞礼

央美一枝花钓系旗袍美人VS表面清冷内里腹黑法学教授壁画修复师VS法学系教授江南多雨,宋辞礼第一次见长大后的舒静妤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烟雨季节里,十七岁的少女身子纤细,一身黑色旗袍包裹着少女曼妙的身姿,衣襟前别着一朵白花,苍白的脸色,浮肿的眼眶,让她看上去带着几分破碎的美感…都说京北风水养人,宋辞礼第三次见舒静妤是在自家...

灵气逼人 1V1(重生 乱伦)

灵气逼人 1V1(重生 乱伦)

简介她有一具三十岁的老灵魂,却寄生于十五岁的身体里。灵魂已残破不堪,身体却还娇嫩芬芳。江灵决意不再爱陈止安。她的身体有股甜香,像某种动物发情时的味道。陈止安吃上了瘾,想舔一舔她孤傲的灵魂。涉及乱伦SM男渣女贱...

邪王通缉令:傻妃,哪里逃

邪王通缉令:傻妃,哪里逃

外界传言,阴冷恐怖,从不懂怜香惜玉的邪王竟娶了一位王妃。  此女不但是个身份低贱天生痴傻容貌丑陋的医学废柴,还曾是太子不要的未婚妻。  可那位貌美如仙...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