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晨雾还没散尽,百草堂前的青石板就被清扫得干干净净。陈小雨背着装满宣传册的双肩包,手里举着块手绘的木牌,上面用彩色粉笔写着“夏至节气灸义诊”,旁边画着个咧嘴笑的艾灸小人。“林医生,赵爷爷说社区活动中心八点开门,我们得提前去占位置!”女孩的运动鞋踩在石板上,出轻快的哒哒声。
石板缝里凝结的夜露被晨光折射出细碎的银芒,陈小雨蹲下身,用指尖蘸着露水在青石板上画了个小小的太极图。这是她跟着林医生学中医推拿时养成的习惯,总爱用随处可见的自然之物练习基本功。露水画出的阴阳鱼渐渐洇开,像极了记忆里老家池塘里泛起的涟漪——那时奶奶总在夏至这天,用艾草煮鸡蛋给她当早饭。
小雨,把保温箱再检查一遍。林秋白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晨雾特有的湿润。这位四十岁出头的中医师正将针灸包仔细叠进牛皮箱,金丝眼镜后的目光专注而沉稳。他白大褂口袋里露出半截泛黄的《黄帝内经》,书页间夹着的银杏叶书签随着动作轻轻颤动。
陈小雨应了一声,拉开帆布包拉链。薄荷绿的保温箱里,二十个艾绒柱整齐排列,还冒着丝丝缕缕的热气。这些艾绒都是林医生亲自调配的,混合了蕲春三年陈艾、当归、川芎等药材,在夏至阳气最盛时施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她想起昨夜加班捣制艾绒的情景,捣药臼与杵碰撞的声音,和窗外的蝉鸣织成了独特的夜曲。
突然,街角传来三轮车的铃铛声。卖豆腐脑的王大爷推着木车拐过来,白围裙上还沾着豆浆渍:小林大夫又要去义诊啦?我今早特意多熬了两锅,给你们带碗尝尝!说着掀开保温桶,腾腾热气里飘出黄豆和卤水混合的清香。
林秋白连忙摆手:使不得使不得,您老留着做生意。但王大爷已经麻利地盛了两碗,撒上虾皮、榨菜和葱花,夏至要吃热乎的!我这豆腐脑加了黄芪,补气提神正好。
陈小雨接过碗,瓷碗的温度透过指尖暖到心里。她望着木牌上的艾灸小人,忽然想起林医生说过的话:中医不仅是药方和银针,更是人与人之间的温度。此刻晨雾渐散,阳光给王大爷的白镀上金边,这种带着人间烟火气的温暖,不正是他们坚持义诊的意义吗?
正想着,手机在包里震动起来。陈小雨掏出一看,是社区网格员来的消息:林医生,张阿姨听说你们来义诊,特意推迟了去菜市场的时间,说要第一个来做节气灸。她把消息读给林秋白听,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欣慰。
这时,百草堂的卷帘门哗啦拉开,学徒小吴探出头:师父,药材都按您说的备好了,需要现在装车吗?林秋白点头,转头对陈小雨说:你先去活动中心布置,我把这些药材送去义诊点,咱们路上见。
陈小雨背着包往社区走去,晨光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路过巷口的老槐树时,几个晨练的老人正在打太极。李奶奶看见她手里的木牌,笑着问:丫头,今天义诊能调理老寒腿不?我这膝盖一到阴雨天就疼。
当然能!陈小雨停下脚步,从包里掏出宣传册,夏至是调理虚寒体质的最佳时机,林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施灸。您看,这里详细写了节气灸的好处她一边讲解,一边比划着人体穴位,老人们围拢过来,晨练的队伍变成了临时的健康课堂。
等她赶到社区活动中心时,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赵爷爷正拿着喇叭维持秩序:大家别挤!按号排队,每个人都能看上!见陈小雨来了,连忙招手:丫头,快把易拉宝支起来,宣传册一!
陈小雨刚把木牌挂好,就听见人群里传来惊呼。回头一看,只见林秋白推着装满药材和器械的手推车匆匆赶来,额头上沁着汗珠。他顾不上擦汗,立刻投入工作:小雨,帮我把脉枕拿出来。张阿姨,您先坐这边,我给您看看舌苔
义诊现场渐渐热闹起来。艾灸的烟雾袅袅升起,混合着药材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中。陈小雨穿梭在人群中,给老人量血压、讲解艾灸注意事项,偶尔抬头望向忙碌的林医生。阳光透过活动中心的玻璃窗,照在他专注施灸的侧脸上,那神情仿佛在雕琢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这时,一个抱着孩子的年轻妈妈走过来,眼眶通红:医生,我家宝宝总咳嗽,吃药也不见好林秋白轻声安抚:别着急,让我看看。他用食指轻轻点按孩子的天突穴、肺俞穴,手法轻柔得像春风拂过。孩子原本不安的哭闹声渐渐平息,大眼睛好奇地盯着跳动的艾火。
记住,小儿艾灸温度要控制好,时间不宜过长。林秋白一边操作,一边给陈小雨讲解,夏至灸大椎穴,可以激阳气,增强免疫力。陈小雨认真记录着,突然明白为什么林医生总说临床是最好的老师。这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经验,正是中医传承的精髓所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着日头升高,义诊进入尾声。收拾器械时,陈小雨现宣传册已经全部完,保温箱里的艾绒柱也所剩无几。她望向窗外,几个刚做完艾灸的老人正坐在长椅上聊天,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其中一位大叔举起保温杯:小林大夫,这是我自己泡的枸杞菊花茶,您尝尝!
林秋白接过杯子,琥珀色的茶汤里,枸杞和菊花沉沉浮浮。他突然想起师父临终前的话:行医者,当怀菩萨心肠,施岐黄妙术。此刻晨雾散尽,阳光正好,这不就是他一直追寻的中医理想吗?用一根银针、一柱艾草,连接起医患之间的信任与温暖。
林医生,该回诊所了。陈小雨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两人推着空车往回走,身后传来社区工作人员的感谢声。路过王大爷的豆腐脑摊时,老人又塞给他们两个荷叶包:刚出锅的粽子,红枣馅儿的,带着路上吃!
夕阳把他们的影子叠在一起,拖得很长很长。陈小雨望着林医生白大褂上沾着的艾灰,突然觉得这些不起眼的痕迹,比任何勋章都珍贵。或许这就是中医的魅力吧——在日复一日的义诊中,在一碗碗温热的豆腐脑里,在一次次耐心的问诊间,传承着千年的智慧,也传递着人间的温情。
当暮色笼罩百草堂时,陈小雨正在整理义诊记录。林秋白翻看着厚厚的病历本,突然说:下周三伏天,我们再加一场义诊吧。女孩抬头,窗外的月亮已经升起,清辉洒在青石板上,像是为下一次的相聚铺上了银色的请柬。
林墨拎着铜制灸盘和分装袋,里面是按比例调配好的艾绒——三分新艾混七分陈艾,还掺了少量晒干的薄荷碎,按祖父医案里的说法,“夏至灸加薄荷,能清暑气,补而不燥”。赵铁山跟在后面,肩上扛着个折叠桌,桌腿上还缠着去年义诊时用的红布,“你爷爷当年去乡下义诊,就靠一张桌子、一筐艾条,治好了半个村子的人”。
社区活动中心的院子里已经聚了不少人,大多是提着菜篮的老人,还有几个抱着孩子的年轻妈妈。看见林墨他们过来,卖菜的王阿婆率先迎上来,手里还拎着个保温桶:“小林医生,我煮了绿豆汤,你们义诊累了好喝。”她转头朝人群喊,“这就是林鹤年先生的孙子,手艺好得很,我夏天穿两件衣服的毛病就是他治好的!”
人群里立刻起了骚动。有人好奇地凑过来看灸盘,有人翻着陈小雨递来的宣传册,也有人小声嘀咕:“这么年轻,能行吗?”“还是去医院靠谱,艾灸能治什么病?”
林墨没在意这些质疑,跟着赵铁山把桌子摆好,金属折叠桌在石板路上出细微的摩擦声。陈小雨抱着三脚架从车里钻出来,防晒袖套滑落半截,露出小臂上被晒出的明显分界线。她边调试手机支架边絮叨:林医生,等会儿施灸的时候我多拍几个镜头,剪个短视频网上,肯定能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学节气灸。镜头前的补光灯突然亮起,刺得林墨眯起眼睛,他望着社区广场上逐渐聚集的人群,注意到几个穿着太极服的老人正指着义诊台窃窃私语。
第一个坐下的是位头花白的老爷子,深蓝色中山装袖口磨得亮,右手拄着雕花木拐杖,每走一步都伴随着关节处令人揪心的吱呀声。林墨连忙起身搀扶,触到老人嶙峋的手肘时,仿佛握住了一截干枯的树枝。小伙子,能治关节炎不?老爷子掀开裤腿,膝盖肿得像面馒头,皮肤泛着不正常的青紫色,密布的老人斑在浮肿的皮肤上显得格外突兀,医院说我这是退行性关节炎,要换关节,我这把老骨头哪经得起折腾。
林墨半跪在冰凉的地面上,手指轻轻按压患处。老人疼得倒抽冷气,膝盖周围的肌肉下意识地紧绷。您这寒湿入体太严重了。林墨掏出随身携带的银针包,我先用温针灸疏通经络,再配合隔姜灸驱寒,不过得按疗程来。他从药箱里取出生姜,用锋利的小刀切成均匀的薄片,每片都细心地扎出细密的小孔。
陈小雨的镜头对准林墨的动作,手机麦克风收录着银针刺入皮肤时轻微的声。老人的眉头拧成疙瘩,豆大的汗珠顺着皱纹沟壑滚落。忍一忍,通则不痛。林墨点燃艾条,橘红色的火苗在风中轻轻摇曳,温热的气息渐渐包裹住患处。随着艾烟袅袅升起,老人紧绷的身体慢慢放松下来,出一声绵长的叹息。
围观的人群中传来议论声。穿碎花衬衫的大妈扯着同伴的袖子:这靠谱吗?我听说针灸不当会扎坏神经。戴金丝眼镜的退休教师推了推眼镜:《黄帝内经》记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夏至阳气最盛,正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争论声中,林墨始终专注地调整着艾条的高度,灰烬簌簌落在隔热垫上。
施灸过半,老人突然颤抖着抓住林墨的手腕:小伙子,我感觉膝盖没那么僵了!他试着轻轻屈伸关节,虽然依旧疼痛,但活动幅度明显增大。人群中爆出一阵惊叹,几个原本在观望的居民开始往前挤。穿运动服的年轻人举着手机直播:家人们看,这是真的有效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陈小雨忙得满头大汗,不断切换拍摄角度。她注意到林墨后背的白大褂已经被汗水浸透,在阳光下晕开深色的痕迹。艾烟弥漫中,林墨的侧脸被映得红,睫毛在眼下投出细密的阴影,专注的神情让她想起大学课堂上那个总坐在第一排记笔记的少年。
这时,穿碎花衬衫的大妈终于按捺不住,挤到桌前:大夫,我最近总失眠,半夜惊醒一身冷汗,能灸吗?林墨抬头时露出温和的笑:您这是心肾不交,我用脐灸调理。他熟练地调配中药粉,将桂圆、花椒、艾绒捣成的药丸敷在大妈肚脐上,盖上姜片点燃艾炷。
暮色渐浓,广场上的白炽灯次第亮起。林墨揉了揉酸的肩膀,看了眼排队的人群,又摸出几根艾条。陈小雨递来矿泉水,瓶身凝结的水珠浸湿了他的指尖。林医生,今天接诊三十七个了。她翻着记录册,声音里带着兴奋,好多人问下次义诊是什么时候。
林墨望着老人蹒跚远去的背影,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手机突然震动,弹出新消息提醒:您布的夏至节气灸义诊实录短视频播放量突破十万。评论区里,有人晒出自己艾灸的照片,也有人询问病症。他回复着私信,手指在屏幕上快滑动,直到看到一条特别的留言:林医生,我爷爷看完视频非要来试试,他说从你施灸的手势里,看到了年轻时给他治病的老中医的影子。
广场上的人渐渐散去,林墨收拾着沾满艾灰的器具。晚风送来远处夜市的喧闹,混着艾草特有的清香。陈小雨关掉摄像机,存储卡里的素材承载着一天的忙碌与希望。赵铁山递来盒饭,打趣道:小林,你这算是把传统医术玩出网红范儿了。林墨咬了口凉透的米饭,望着天边最后一抹晚霞,突然觉得所有的疲惫都值得——那些质疑的目光,那些期待的眼神,都在这夏至的夜晚,化作了传承的力量。
林墨帮他把脉,脉象沉迟,舌苔白腻——是寒湿阻络的典型症状。“爷爷,您这病适合灸足三里和阳陵泉,再配合推拿,能缓解疼痛。”他拿出艾条点燃,“今天夏至,再灸下关元穴,补补阳气,冬天就不容易犯病了。”
赵铁山在一旁帮着推拿,一边按一边说:“你爷爷以前治关节炎,就爱用‘艾灸加推拿’的法子,艾灸通经络,推拿松筋骨,双管齐下才管用。”老爷子起初还皱着眉,等艾火的热力渗透进去,渐渐舒展开来,“舒服!真舒服!比贴膏药管用多了,膝盖里暖暖的,不那么僵了。”
围观的人见有效果,渐渐围了过来。一个抱着孩子的年轻妈妈犹豫着上前:“医生,我家孩子总爱感冒,能灸吗?”孩子看起来才两岁,小脸圆圆的,却总往妈妈怀里缩。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重回十年前的相逢苏木李昭卿完结文完整文本是作者黑怕小猫又一力作,重回十年前的相逢是作者黑怕小猫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现代言情,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苏木李昭卿,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我为了就爱慕虚荣的老婆惨死河中。重来一世,我决定这次过好自己的生活!...
韩婧嫚喜欢我?凌遇嗯,喜欢你。韩婧嫚我是姐姐。凌遇没血缘的。韩婧嫚我比你大六岁。凌遇正好,我可以做你的学生。反正岁月悠长,徐徐图之。前期奶后期狼,学生AlphaX体贴温柔Omega导师。(正文番外pdf一起55rmb,po上订阅的...
央美一枝花钓系旗袍美人VS表面清冷内里腹黑法学教授壁画修复师VS法学系教授江南多雨,宋辞礼第一次见长大后的舒静妤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烟雨季节里,十七岁的少女身子纤细,一身黑色旗袍包裹着少女曼妙的身姿,衣襟前别着一朵白花,苍白的脸色,浮肿的眼眶,让她看上去带着几分破碎的美感…都说京北风水养人,宋辞礼第三次见舒静妤是在自家...
简介她有一具三十岁的老灵魂,却寄生于十五岁的身体里。灵魂已残破不堪,身体却还娇嫩芬芳。江灵决意不再爱陈止安。她的身体有股甜香,像某种动物发情时的味道。陈止安吃上了瘾,想舔一舔她孤傲的灵魂。涉及乱伦SM男渣女贱...
外界传言,阴冷恐怖,从不懂怜香惜玉的邪王竟娶了一位王妃。 此女不但是个身份低贱天生痴傻容貌丑陋的医学废柴,还曾是太子不要的未婚妻。 可那位貌美如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