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0章 经络是否存在的辩论(第2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小雨则忙着剪辑上午拍的实验花絮,她特意给王大叔前后对比的画面加了慢动作,又配上了轻快的背景音乐。“林哥,清瑶姐,你们快来看!”她举着手机跑过来,屏幕上是刚剪好的短视频,开头就是王大叔弯腰进店的画面,然后是艾灸过程,最后是他直起身子笑着感谢的画面,配文“中医艾灸治胃痛,十分钟见效?实验告诉你真相”。视频刚出去五分钟,就有几百个点赞,评论区里热闹非凡。“你看这个评论,‘我爷爷也是胃寒,求穴位位置’!”陈小雨兴奋地说,“我赶紧回复他了,告诉他至阳穴在第七胸椎棘突下,还拍了铜人上的位置照片。”她又刷新了一下,“还有个医生评论‘实验设计很严谨,期待后续结果’,这可是专业人士的认可!”

赵铁山端着一盘刚蒸好的艾草糕走进来,蒸笼还冒着热气,艾草的清香弥漫了整个堂屋。“你们俩别光顾着研究,饿坏了肚子可不行。”他把盘子放在案几上,拿起一块艾草糕递给苏清瑶,“尝尝你赵叔的手艺,用咱们后院种的艾草做的,加了点糯米粉,不粘牙。”苏清瑶咬了一口,艾草的清香混合着糯米的软糯,味道很好。赵铁山看着案几上的研究方案,笑着说:“你祖父当年也做过类似的尝试,他跟市里的医院合作过,用针灸治面瘫,也测过肌电图。”他回忆道,“那时候条件差,没有现在这么精密的仪器,但结果很显着,针灸组的治愈率比西药组高o。”他拿起林墨的医案,“你祖父常说,‘医道无止境,不墨守成规,不盲目否定’。你们现在用现代仪器研究经络,就是在走他当年想走的路,把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这才是中医的未来。”

林墨拿起一块艾草糕,慢慢嚼着,艾草的清香在嘴里散开,让他想起了小时候跟着祖父学艾灸的日子。祖父也是这样,一边蒸着艾草糕,一边教他认穴位,告诉他“艾灸不仅要找准穴位,还要懂病人的体质”。他看着苏清瑶认真记录的侧脸,阳光透过窗棂照在她的头上,泛起一层柔和的光晕;再看看案几上祖父的线装医案和苏清瑶的现代实验方案,忽然觉得这场关于经络是否存在的辩论,从来就没有输赢。苏清瑶用现代科学的方法验证中医的疗效,他用中医理论指导科学实验,这本身就是一种融合。就像艾草糕里的艾草和糯米,看似不相关,却能搭配出独特的味道。“其实我们争论的不是经络是否存在,”林墨轻声说,“是如何让更多人相信中医的智慧,如何用现代人能理解的方式解释中医。”

“清瑶,”林墨放下艾草糕,指着医案里的一组病例,“我们可以把研究再拓展一下,做一个‘经络-穴位-体质-疗效’的关联研究。”他翻到标注着“胃经穴位”的页面,“祖父记载了足三里、内关、中脘等不同穴位对胃痛的疗效,比如足三里治‘食积胃痛’,内关治‘气滞胃痛’,中脘治‘寒积胃痛’。我们可以招募不同证型的胃痛患者,分别艾灸对应的穴位,用你的仪器检测各项指标,看看是不是每个穴位都只对特定证型有效。”他拿出笔,在方案上画了个表格,“这样不仅能证明经络的特异性,还能为不同证型的胃痛制定标准化的艾灸方案,以后基层医生也能照着用。”

苏清瑶抬起头,眼里闪着兴奋的光,她立刻在写本上画了个复杂的实验设计图:“这个想法太棒了!我们可以分五个组,除了之前的三个组,再加足三里组和内关组,分别对应食积胃痛和气滞胃痛。”她查了查文献,“我看到有研究说,不同证型的胃痛患者,胃电的基础频率不一样,食积型的胃电频率偏低,气滞型的偏高。我们可以先测基础胃电,再艾灸对应的穴位,看看是不是能把胃电调节到正常水平。”她越说越兴奋,“如果这个研究做好了,不仅能证明经络和穴位的特异性,还能为中医的‘辨证施治’提供客观的电生理指标,这在国际上都是创!”她拿出手机,“我现在就给我们教授消息,跟他申请这个研究课题,有这么好的临床基础,肯定能获批!”

陈小雨在一旁听得热血沸腾,她举着手机开始拍研究方案的特写:“那我们的百草堂以后就是‘中医现代化研究基地’了!”她对着手机镜头说,“家人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林哥和清瑶姐要做一个大的中医实验,研究不同穴位对不同胃痛的效果,后续会持续更新实验进展,想了解的赶紧关注!”她放下手机,兴奋地说,“我还要做一个‘胃痛科普系列’,每天讲一个胃痛的证型和对应的艾灸方法,再结合实验案例,肯定能帮到很多人。”她翻着手机里的粉丝列表,“现在已经有五千多粉丝了,大部分都是有胃痛困扰的,要是能帮他们治好病,比什么都强!”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进百草堂,给案几上的经络图谱、实验数据和研究方案都镀上了一层暖光。林墨和苏清瑶头挨着头,在写本上修改着实验细节,为了样本量的问题争论不休,林墨觉得至少要o人才能覆盖不同体质,苏清瑶则认为o人已经能满足统计学要求,最后两人达成一致,招募人,预留个备用样本。陈小雨坐在一旁的椅子上,戴着耳机剪辑最新的科普视频,时不时抬起头给他们递个水果。赵铁山坐在门口的竹椅上,手里摇着蒲扇,看着眼前的年轻人,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堂屋角落里,艾灸的余烟还在袅袅升起,混合着艾草糕的清香和桂花的甜香,构成了一幅温暖而充满希望的画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墨抬头看向窗外,铜人巷的路灯已经亮起,昏黄的灯光透过窗棂,照在案几上的穴位铜人上。铜人身上用朱砂画的经络线条在灯光下格外清晰,那些嵌着的铜钉,就像一颗颗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星星。他想起祖父临终前说的话:“中医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古董,是能跟着时代进步的活学问。”那时候他还小,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现在看着苏清瑶手里的现代实验方案,看着陈小雨手机里的科普视频,忽然懂了。经络是否存在的辩论,从来都不是为了证明谁对谁错,而是为了让中医的智慧被更多人理解和接受。用现代科学的语言解释中医理论,用精密的仪器验证中医疗效,这才是中医走向现代化的正确道路。只有这样,才能让这门古老的学问在新时代焕生机,才能让更多人受益于中医的智慧。

“对了,”苏清瑶忽然想起什么,放下手里的笔,“我明天要去学校跟教授汇报研究方案,还要申请实验室的使用权限,可能要下午才能过来。”她把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打印出来递给林墨,“你帮我把这些数据按证型分类,实证和虚证分开,再统计一下两组的平均疼痛评分和胃电指标,我回来做统计分析。”她又想起一件事,“还有,招募患者的事要抓紧,我已经跟社区医院打好招呼了,他们会帮我们筛选符合条件的病人,你明天抽空去对接一下,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没问题。”林墨接过数据表格,认真地说,“我明天一早先去社区医院对接患者招募的事,顺便给他们的医生培训一下胃寒的辨证方法,免得筛选的时候出错。”他翻出祖父的医案,“我再把祖父记载的不同证型胃痛的病例整理出来,按实证、虚证、食积、气滞分类,每个证型挑几个典型案例,和实验数据做对比,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规律。”他想了想,又补充道,“对了,我下午去采购一些艾条和艾灸盒,实验用的艾条必须是三年陈的,保证药效一致,艾灸盒要选恒温的,避免温度波动影响结果。”

陈小雨立刻举起手机:“清瑶姐,我明天跟你一起去学校吧!”她眼睛亮晶晶的,“我可以拍你跟教授汇报的画面,再拍一拍学校的实验室,让粉丝们看看我们的研究多专业,不是随便瞎搞的。”她又想到一个点子,“还可以采访一下教授,问问他对中医经络研究的看法,专家背书更有说服力!”苏清瑶笑着点头:“好啊,不过跟教授汇报的时候要保持安静,不能拍太久,影响他们讨论。”陈小雨赶紧点头:“放心吧,我肯定安静拍摄,拍完就躲到一边剪辑,绝对不打扰你们!”

苏清瑶笑着同意:“好啊,不过到了实验室要保持安静,不能影响别人做实验。”

当晚,百草堂的灯一直亮到深夜。林墨坐在案前,铺着宣纸,一边整理实验数据,一边用毛笔记录心得。他把十位患者的舌苔照片、脉象描述、胃痛程度评分,和艾灸后的胃电变化曲线、疼痛缓解率一一对应,贴在专门的研究手册上。当整理到王大叔的资料时,他现王大叔的舌苔最厚,脉沉紧最明显,艾灸后的胃电频率提升最多,疼痛缓解率也最高,达到了o;而另一位虚证的张阿姨,舌苔薄白,脉沉细,艾灸二十分钟后的疗效比十五分钟时更好,胃电振幅从微伏升到了o微伏。“这说明经络的作用强度和患者的证型、体质密切相关。”林墨用毛笔在手册上写下心得,“胃寒实证者,寒邪凝滞,艾灸至阳穴能快温通经络,散寒止痛;胃寒虚证者,阳气亏虚,需延长艾灸时间,才能充分调动阳气,经络的温通作用才会更明显。这也印证了中医‘辨证施治’的核心思想,没有通用的治疗方案,只有适合患者的方案。”

林墨放下毛笔,揉了揉酸的肩膀,又翻到祖父医案的最后一页。那一页是祖父晚年写的,字迹有些颤抖,但依然工整,上面写着:“经络者,体之脉也,气血运行之通路,随体质而变,随证型而异,辨证而用之,则百病可愈。”林墨用手指轻轻摩挲着这行字,眼眶有些热。祖父一辈子都在探索经络的奥秘,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积累了上百例病例,却因为没有现代仪器,无法向更多人证明经络的存在。而现在,他有了苏清瑶这样的合作伙伴,有了精密的实验仪器,终于可以完成祖父未竟的事业,用科学数据证明经络的存在,让更多人认可中医的智慧。“祖父,您放心,我一定会把经络研究做好,让中医扬光大。”林墨在心里默默说道。

他翻到医案的前几页,找到祖父记载的第一例至阳穴治疗胃寒的病例,是年的一位煤矿工人,因为在井下受寒,突胃痛晕厥,祖父在现场用艾灸至阳穴,十分钟后患者苏醒。林墨把这个病例和王大叔的病例对比,现两人的症状、脉象、舌苔几乎一模一样,疗效也完全一致。“不管时代怎么变,人体的气血运行规律没变,经络的作用也没变。”林墨感慨道,“现代科学只是给我们提供了更精准的工具,让我们能更清楚地看到经络的作用过程,但中医的核心智慧,从来都没有过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林墨就背着医案去了社区医院。社区医院的李院长早就等在门口,他也是个老中医爱好者,一直很佩服林墨祖父的医术。“林大夫,你要的胃寒患者我们已经初步筛选了o个,都符合基本条件。”李院长把名单递给林墨,“不过我担心我们的医生辨证不准,特意等你来再把关。”林墨接过名单,逐一查看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初诊记录,“李院长,麻烦你把医生们叫过来,我给大家培训一下胃寒的辨证要点,主要看舌苔和脉象,再结合症状。”培训结束后,林墨和医生们一起给o位患者复诊,最终筛选出位符合条件的胃寒患者,加上之前实验的o位,已经有位了,还差o位就能满足实验样本量。“剩下的o位我来想办法,”李院长说,“我联系一下周边的社区医院,让他们帮忙筛选,明天就能给你答复。”

林墨回到百草堂时,王大叔已经在门口等着复诊了。他笑着走进来,手里提着一筐刚蒸好的包子:“林大夫,我给你带了点早点,我老伴儿早上刚蒸的,你尝尝。”林墨给王大叔搭了脉,脉象沉缓有力,比之前柔和了很多;再看舌苔,白腻苔已经变薄,颜色也浅了不少。“大叔,恢复得不错,脉象和舌苔都好多了。”林墨笑着说,“再巩固艾灸两次,以后注意少吃生冷食物,早上可以喝碗生姜红枣茶,温胃散寒,就能彻底断根了。”王大叔连连点头:“我听你的!昨天我特意买了生姜和红枣,早上喝了一碗,肚子里暖暖的,舒服得很。”他拿起一个包子递给林墨,“这是豆沙馅的,甜而不腻,你尝尝,我老伴儿特意少放了糖,适合你吃。”

林墨接过包子,咬了一口,豆沙的甜香混合着面粉的清香,味道很好。王大叔看着案几上的实验仪器,好奇地问:“林大夫,你们这个实验什么时候结束啊?我想把我那几个老伙计也带来看看,他们也都有胃寒的毛病,吃了很多药都没用。”林墨笑着说:“大叔,我们正在招募更多患者,如果你那几个老伙计符合条件,可以让他们来试试,不仅能免费治疗,还能为中医研究出份力。”王大叔立刻掏出手机:“我现在就给他们打电话!”没过多久,王大叔就带着三个老伙计来了,都是常年胃寒的老病号,林墨给他们逐一辨证,都符合实验条件,当场就登记了信息。

一上午的时间,十位实验患者陆续复诊,艾灸至阳穴的五位患者恢复得都很好,除了王大叔,张女士也能正常吃生冷食物了,之前她吃一根冰棒就胃痛,昨天特意吃了一根,居然一点事都没有;刘大爷的睡眠也完全恢复了,每晚能睡七个多小时,精神好了很多。而艾灸灵台穴的五位患者,有三位症状缓解不明显,李阿姨还特意带来了自己的病历本:“林大夫,我艾灸了三天,后背都烤红了,胃里还是疼,你给我换换方案吧,我也想试试艾灸至阳穴。”林墨给李阿姨辨证后,现她是典型的胃寒实证,确实适合艾灸至阳穴,就给她调整了方案,还详细讲解了艾灸的注意事项。另外两位患者也主动要求换成至阳穴艾灸,林墨都一一为他们调整了方案,同时记录下他们的复诊数据,准备交给苏清瑶做后续分析。

中午时分,苏清瑶和陈小雨兴高采烈地回来了。苏清瑶一进门就举起手里的研究批准书:“林墨,我们的研究课题获批了!教授说这是今年最有创新性的课题,还申请了专项经费!”她兴奋地挥舞着批准书,“实验室也申请下来了,下周一就能开始使用,仪器都给我们预留好了,包括红外热成像仪!”陈小雨举着手机跑过来,屏幕上是苏清瑶和教授的合影,还有实验室的照片:“林哥,你看!这是学校的生理实验室,里面的仪器都是进口的,特别精密!我还采访了教授,他说‘经络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的突破口,很有前景’!”她把视频播放给林墨看,教授的话清晰地传了出来,语气里满是认可。

陈小雨把手机里的视频保存好,笑着说:“这个视频出去,肯定能吸引更多人关注我们的研究!我已经想好了标题,‘中医经络研究获高校支持,顶级实验室助力揭秘真相’,绝对有吸引力!”她翻着粉丝评论,“你看,已经有很多粉丝留言说想参与实验了,还有人问能不能线上咨询,我都一一回复了,让他们先填个问卷,符合条件的我们再联系。”她又拿出一个笔记本,“我还整理了粉丝们的问题,比如‘胃寒和胃炎有什么区别’‘艾灸后皮肤红正常吗’,我打算做一个问答系列视频,一一解答这些问题。”

林墨把整理好的复诊数据递给苏清瑶,上面详细记录了每位患者的舌苔、脉象、疼痛评分和胃电指标变化:“你看,艾灸至阳穴的患者复诊效果都很好,疼痛缓解率平均达到了,胃电指标也基本恢复正常。”他指着王大叔的数据,“尤其是王大叔,他是典型的胃寒实证,艾灸后的疗效最显着,疼痛评分从分降到了分,胃电频率从次分升到了次分,已经完全正常了。”他又指着张阿姨的数据,“张阿姨是胃寒虚证,延长艾灸时间到二十分钟后,疗效明显提升,这说明体质不同,经络的反应也不同,我们在后续实验中一定要重点关注体质这个变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苏清瑶接过数据,快浏览着,拿出计算器核算了一下平均值和标准差:“这个现太重要了!”她在研究方案上用红笔做了标记,“我们在后续实验中要把体质作为分层变量,实证和虚证分开统计,这样结果会更准确。”她抬头看向林墨,眼里满是兴奋,“下周一开始招募新的患者,我已经和周边的三家社区医院打好招呼了,他们会帮我们筛选患者,预计三天内就能招满人。”她又补充道,“我还设计了患者日记,让每位患者每天记录胃痛程度、饮食情况和睡眠质量,这样能更全面地评估疗效。”她拿出打印好的患者日记样本,上面列着详细的表格,方便患者填写。

正在这时,马明哲打来电话,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惊讶:“林墨,苏清瑶,我把你们的实验数据做了详细的统计分析,结果太有意思了!”他刻意停顿了一下,像是在卖关子,随即郑重说道,“至阳穴组和灵台穴组的疗效差异特别明显,我计算了两组数据的p值,结果小于oo。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在统计学上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种疗效差异有以上的概率不是偶然生的,是真真切切存在的特异性效果!”他顿了顿,语气里多了几分认真,“我特意联系了我们医院的神经科主任张教授,他看了数据后也特别感兴趣,说这事儿值得深挖,愿意亲自带队提供技术支持。”

苏清瑶接过林墨递来的手机,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张教授也愿意支持?那太好了!他可是神经生理领域的权威,有他的支持,我们的研究就能更深入了!”她对着电话说:“张教授您好,我是苏清瑶,非常感谢您能支持我们的研究!我们已经设计好了实验方案,下周一开始招募患者,到时候想请您给我们指导一下神经机制的检测方法。”电话那头传来张教授和蔼的声音:“小苏啊,我看了你们的数据,很有说服力,这个研究很有意义,我肯定支持。下周我有空,到时候去百草堂看看。”挂了电话,苏清瑶兴奋地跳了起来:“林墨,张教授下周要来看我们的实验!他可是国家重点实验室

挂了电话,苏清瑶看着林墨,眼神里满是期待:“林墨,我们一定能把这个研究做好,用科学数据证明经络的存在,让更多人认可中医!”

林墨笑着点头:“我相信我们能做到。但不管实验结果如何,中医的传承都不能丢。我们既要用现代科学解释中医,也要守住中医的核心智慧,不能为了追求实证而丢掉辨证施治的精髓。”

赵铁山这时从后院走进来,手里拿着一束新鲜的艾草:“说得好!中医的根在传承,魂在创新。你们年轻人能把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就是对中医最好的传承。”他把艾草递给陈小雨,“小雨,把这些艾草晒干,以后做实验用的艾条,都用咱们自己种的,保证药效。”

陈小雨接过艾草,笑着跑去后院:“好嘞!我一定把艾草晒得干干的,让我们的实验数据更准确!”

接下来的一周,林墨和苏清瑶全身心投入到研究中。他们招募了二十位不同体质的胃寒患者,分成四组,分别艾灸至阳穴、灵台穴、足三里穴和非穴位对照组,用精密仪器监测艾灸过程中患者体内的各项指标变化。

马明哲和医院的神经科主任也参与进来,负责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神经机制的解读。陈小雨则每天拍短视频记录实验进展,科普经络和穴位的知识,百草堂的粉丝量越来越多,甚至有外地的患者慕名而来,想参与实验。

实验过程中,他们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艾灸至阳穴时,寒体质患者体内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明显下降,胃动素水平显着升高,而热体质患者的变化则不明显;艾灸足三里穴时,不管哪种体质,胃肠激素的变化都很显着,但对神经递质的影响较小;而艾灸灵台穴和非穴位对照组,各项指标变化都不明显。

“这个结果太有意义了!”苏清瑶看着统计报表,兴奋地说,“至阳穴对寒体质患者的神经-体液调节有特异性作用,这正好对应了中医‘寒者温之’的理论,也间接证明了经络的选择性作用。”

马明哲也点头认可:“从神经科的角度看,至阳穴的刺激可能通过脊神经后支,影响了交感神经链,进而调节胃部功能。但这种调节的特异性,确实和中医的经络循行规律高度吻合,值得进一步研究。”

林墨翻看着祖父的医案,里面记载的“至阳穴主治胃寒,不主治胃热”,与实验结果完全一致。“这说明古人通过长期实践,已经掌握了经络与体质、病症的关联规律。”他说,“我们的实验,只是用现代科学验证了这些规律。”

实验结束后,苏清瑶开始撰写研究论文。她把中医经络理论与现代神经、体液调节机制结合起来,详细阐述了至阳穴治疗胃寒胃痛的作用机制,引用了实验数据作为支撑。林墨则在论文中补充了中医辨证施治的思路和祖父的临床经验,让论文既有科学依据,又有中医特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论文完成后,他们将其投稿到《中华中医药杂志》。没过多久,就收到了录用通知,审稿专家对论文的创新性和科学性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研究为经络的存在提供了间接实证,也为中医穴位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收到录用通知的那天,百草堂里一片欢腾。陈小雨抱着手机,在短视频里向粉丝们报喜:“我们的论文被核心期刊录用啦!中医经络不是玄学,是有科学依据的!”

苏清瑶拿着录用通知,激动地对林墨说:“我们成功了!以后再也不会有人说中医是‘伪科学’了!”

林墨看着录用通知,又看向案几上的穴位铜人,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这篇论文只是一个开始,中医的现代化之路还很长,但只要他们坚持传承与创新结合,就一定能让中医文化扬光大。

赵铁山端着一壶热茶走进来,给每个人倒了一杯:“恭喜你们!这篇论文不仅是你们的成果,也是中医的进步。”他看着林墨和苏清瑶,“你们年轻人有知识、有闯劲,一定能把中医带到更高的舞台。”

林墨举起茶杯,对苏清瑶、陈小雨和赵铁山说:“这杯茶,敬传承,敬创新,也敬我们共同的中医事业!”

四人举杯相碰,茶香混着艾香,在百草堂里久久弥漫。窗外的铜人巷,阳光正好,街坊们笑着走过,偶尔有人探头进来,询问艾灸调理的事宜。林墨知道,这场关于经络是否存在的辩论,已经有了最好的答案——经络或许无法用解剖刀切开,但它存在于人体的功能网络中,存在于中医的临床实践中,更存在于传承与创新的碰撞中。

而这,只是中医走向现代化的第一步。未来,还有更多的传统智慧等待他们用科学的方法去解读,还有更多的中医技法等待他们去传承和创新。林墨看着身边志同道合的伙伴,心里充满了信心。他知道,只要他们坚守初心,携手前行,就一定能让中医的艾火,在新时代燎原不息。

喜欢艾火燎原:我的中医传承笔记请大家收藏:dududu艾火燎原:我的中医传承笔记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我的二手电脑里有个大佬

我的二手电脑里有个大佬

程安宁天生在抽奖这种事情上就没失手过。当然,仅限中小型抽奖。某天,她盯上一家新开张的数码店举办的免费抽奖活动。嘻嘻,毫不意外,中奖了。不过是一台闹鬼的二手电脑。(强颜欢笑jpg...

言情番外篇竟是百合文

言情番外篇竟是百合文

在狂拽校草爱上我一书中,由于作者正文写得太好,读者纷纷要求番外。作者却在番外中画风一变,从甜蜜玛丽苏恋爱剧情转为现实狗血向。原文女主张秋和男主顾北辰本来应该甜甜蜜蜜在一起,在番外中却因...

白日祈愿+番外

白日祈愿+番外

白日祈愿作者缠夏夏简介病弱小玫瑰女主vs爹系腹黑男主云乔是个小药罐子,为了不连累江祈她跑了后来她又回来了。开学第一天,江祈把云乔堵在墙角,声音没有一丝起伏的说我不管你为什么回来,这些都和我没关系你最好离我远一点。开学几个月后,江祈还是把云乔堵在了角落,只不过这一次他两只手紧紧的禁锢着云乔的腰肢,仿佛要把她揉专题推荐腹黑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

鸾凤和鸣

鸾凤和鸣

储缨五岁走失,十五岁被国公府寻回,据说期间在乡野杀了十年的猪。如今她大字不识一个,礼仪不知几分,行事乖张放纵,连衣裳都穿不齐整,是京城中的一朵奇葩。所有人都觉得此女绝对寻不到什么好夫婿,直到一日,皇帝下了圣旨,将她与太子赐了婚。★太子陆聿衡典则俊雅,是京城中最完美的标杆。他万事循规守矩,暴雨时衣裳不乱优雅如谪仙,凡事过他手从不失误,眼底揉不得一粒沙。遇见储璎的第一天,陆聿衡亲眼见她同时相亲八个男人,每个都笑盈盈留了帕子。他冷笑,世间怎么会有如此行事不端有伤风化的女子,简直不可理喻。赐婚后的第一天,陆聿衡将刀架在储璎脖子上今日起,你循规蹈矩万事听我的,如若违反,死。新婚夜,陆聿衡对她冷淡,地上,桌上,都能睡,你可以试试。婚后某日,竞猎场上年轻少年郎意气风发,脱去上衣露出腹肌比拼武力,储璎看得目不转睛,瓜子都忘了磕。回房后,陆聿衡抓着她的手,把她贴近自己,眼眸灼灼。我这儿,不光能看★小剧场★某次,储璎偶遇武状元,寒暄了两句。回去后,陆聿衡果不其然又不高兴了。储璎知道又是那成日不干正事的暗卫通风报信,于是随意哄了他几句,见他仍旧垮着脸,不耐烦便要走。转眼间她却被他死死捉着手摁在桌上,洒落了一地的书册。储璎求饶时,只听到他较着劲,咬牙在她耳边问出送命题。如若不是赐了婚,你会选八个人中的哪一个成婚?那你说说,是那武状元好,还是我好?陆聿衡本以为储璎是他无奈婚姻的将就。可到头来,神伤的是他,上瘾的是他,主动勾引的是他,暗自破防的也是他。于是他明白,他追求完美的人生中,只有极致,从未将就。完美主义秩序感禁欲(深度隐藏型重欲醋王)高岭之花VS不内耗机智勇敢直球人见人爱太子妃...

娶回家的小媳妇他成攻了

娶回家的小媳妇他成攻了

文案预收偏执受重生後更偏执了求个收藏,文案在最下。本文文案贺宣穿成了一个混子。混子招猫逗狗不求上进还好色,花三两银子买了个漂亮得不行的小姑娘,然後在洞房当夜被强买来的小姑娘提簪子戳死。贺很怕死宣後退两步,看着小姑娘手里的簪子,整个人都战战兢兢我不碰你,你别紧张,明日我就送你走。说不碰,就不碰,贺宣当场打了个地铺,然後一晚上都没敢闭眼,生怕小姑娘半夜扑上来弄死他。第二天,小姑娘却不走了,理直气壮缠着贺宣我不要回家,我娘对我不好,我回去还会被卖的,我不管,你娶了我,你就得养着我。贺宣养吧,也不是养不起。结果小姑娘越养越黏人,动不动就要亲要抱,最後还想扒贺宣衣服贺宣终于忍不住男女授受不亲。小姑娘气红了脸,拉着贺宣手就往身上放我是男的!!可贺宣还想再说什麽,就被小姑娘整个压到了床上,我说了我是男的,男的!!不信你试啊!!!十项全能科举受X娇纵任性作精攻预收文案偏执受重生後更偏执了容漪是一宗之主。要平衡各方,要护佑宗门,要仁爱弟子,宗内的事太多太多,要管的弟子也太多太多,理所应当的,容漪忽视了自己的小徒弟。可能是某次各方论衡,容漪为了维护宗门脸面当衆责罚与人争论的小徒弟。可能是某次宗门大比,容漪为了安抚门内弟子把小徒弟赢得的奖品送了出去。可能是某次秘境之行,容漪为了保护门内弟子弃陷于险境的小徒弟而不顾。所有人都知道,容漪仁爱所有弟子,唯独会牺牲自己的小徒弟。所以,在魔族来攻时。他们把容漪的小徒弟推了出去。反正,朝离玉死了,也不会怎麽样。容漪自千里之外赶回宗门,只看到自家小徒弟被啃食得不剩一丝血肉的尸骨。所有人都说容漪疯了,容漪也觉得自己疯了,他亲手屠了自己守护千年的宗门,费尽心力逆转时光,终于回到过去,见到了还完好无损的小徒弟。离玉。容漪颤声轻唤,锦衣玉带的少年缓缓回过头来,眉目依旧,开口,却满满都是恶意,师尊,我好疼啊。我死的时候,好疼啊!!!偏执成狂病娇受X圣光照世神君攻师徒年上狗血虐,开局重生,整体比较清奇,和正常火葬场不太一样,就,受重生後还是非常喜欢攻,只是变成了疯批,一心一意废了攻的修为打断攻的手脚弄瞎攻的眼睛把攻锁在床上完全掌控攻独占攻。内容标签年下穿越时空种田文科举古代幻想轻松贺宣姜延初姜寻王子进李靖嘉其它可爱少女攻,种田科举受一句话简介夭寿了,是千金小姐攻。立意禁止拐卖人口...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