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5章 义诊前夜的辨证叮嘱(第2页)

苏清瑶和陈小雨也收拾好东西,苏清瑶把资料放进文件袋,提在手里,陈小雨则把保温桶洗干净,装回背包。两人跟着林墨走出百草堂,关好门,赵铁山站在门口挥手送别,直到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巷口,才转身进屋。巷子里静悄悄的,只有他们的脚步声和偶尔传来的虫鸣,月光洒在青石板路上,像铺了一层银霜,反射着淡淡的光芒。路边的老槐树落下几片叶子,在月光下打着旋儿,慢慢飘落在地上。

“林墨,明天见。”苏清瑶站在巷口的路灯下,脸上带着微笑,路灯的光线照在她脸上,皮肤白皙,眼睛亮晶晶的。她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小袋子,递给林墨:“这是我妈做的核桃酥,明天早上没时间吃早饭的话,就吃两块垫垫肚子,别空腹干活,伤胃。”她顿了顿,轻声说:“别太紧张,我们都准备得很充分了,肯定没问题的。”

“嗯,明天见。”林墨接过袋子,入手温热,能闻到淡淡的核桃香。他看着苏清瑶的眼睛,月光下,她的眼睛亮得像星星,闪着温柔的光芒。“你也早点休息,路上注意安全。谢谢你今天整理的资料,真的帮了大忙,有了那些数据,咱们辨证就更准确了。”他顿了顿,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心里有些慌乱,只能挠了挠头,“明天……明天我早点去接你。”

陈小雨蹦蹦跳跳地说:“林哥,清瑶姐,明天我一定早点来,保证把登记工作做得妥妥当当!”

三人告别后,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走去。林墨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赵铁山的叮嘱、苏清瑶的细心、陈小雨的热情,还有那些等待着明天被帮助的老人,都让他觉得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但也充满了力量。

回到家,林墨没有立刻睡觉,而是拿出祖父的医案,翻开“老年病”那一卷。祖父的字迹苍劲有力,上面详细记录着一个个老年患者的病例,还有他的辨证思路和治疗心得。其中有一句话被祖父用红笔圈了起来:“治老年病,如烹小鲜,火候要足,调味要淡,耐心要够,不可急功近利,唯有辨证精准,方能药到病除。”

林墨看着这句话,心里豁然开朗。他知道,明天的义诊不仅是对他技艺的考验,更是对他辨证能力的检验。他深吸一口气,把医案合上,躺在床上,闭上眼睛,脑海里一遍遍过着常见病症的辨证要点和穴位组合,不知不觉间就睡着了。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铜人巷就被一层淡淡的薄雾裹着,巷口老槐树的枝桠在雾中若隐若现,几声清脆的鸟鸣刺破宁静,给这古朴的巷子添了几分生气。林墨不到六点就起了床,洗漱完毕后换上一身干净的棉麻褂子——这是祖父传下来的样式,袖口和领口都磨出了浅白的毛边,却带着一股说不清的温润气息。他习惯性地摸了摸口袋里的青铜脉枕,那是祖父留下的念想,冰凉的触感总能让他在紧张时迅平静。

走到百草堂门口时,远远就看见赵铁山蹲在台阶上抽旱烟,烟杆是老竹做的,烟锅冒着淡淡的青烟,和巷子里的晨雾缠在一起。“赵叔,起这么早?”林墨笑着走过去,脚下的青石板被露水打湿,踩上去有些滑。赵铁山磕了磕烟锅,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烟灰:“心里装着事,睡不着。你看这艾条我又检查了一遍,三年陈的都单独捆好了,用红绳系着,跟新艾条区分开,别忙中出错。”他指了指门口的小推车,上面整齐码着艾条箱、脉枕和消毒用品,最上面还放着一个盖着蓝布的竹篮,“里面是我腌的生姜片,艾灸时垫在穴位上,温经散寒的效果更好,老人们皮肤嫩,还能防烫伤。”

两人正说着,苏清瑶骑着电动车赶来,车筐里装着鼓鼓囊囊的背包,车后座绑着便携式血压仪和血糖仪。她扎着高马尾,额前碎被晨风吹得飘起来,脸上带着几分雀跃:“林墨,赵叔,早啊!我刚才路过社区广场,已经有老人在排队了,李主任带着志愿者在搭帐篷,说给咱们留了最向阳的位置,避风!”她从背包里掏出一个保温杯递给林墨,“我妈煮的红糖姜枣茶,早上喝暖身子,今天降温,义诊时站久了容易着凉。”

没过多久,陈小雨提着两个大保温桶跑过来,额头上渗着汗珠,粉色的运动鞋踩在石板路上“哒哒”响:“林哥!赵叔!清瑶姐!我妈熬了小米粥,还煮了茶叶蛋,咱们吃了再出!”她掀开保温桶盖子,小米粥的香气混着茶叶蛋的咸香扑面而来,“我妈说义诊要忙到中午,空腹干活伤胃,特意多煮了点,给社区的志愿者也带了一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四人围坐在百草堂门口的石桌旁,就着晨雾吃早餐。小米粥熬得黏糊糊的,茶叶蛋腌得入味,赵铁山一边吃一边给林墨讲注意事项:“等会儿遇到有心脏病的老人,施灸时离心脏远些,选内关、神门这些穴位,时间控制在五分钟以内;要是遇到糖尿病足的,皮肤知觉差,一定要用手试温度,不能光问老人的感受。”苏清瑶掏出笔记本,把要点记下来,补充道:“我带了血糖试纸,过ol的重症患者,我会标记出来,咱们建议他们先去医院控糖,再配合艾灸调理,不能耽误人家。”

吃完早餐,四人推着小推车,骑着电动车,朝着社区中心广场出。刚出铜人巷,就看见巷口的张大爷拄着拐杖在等他们,身后跟着他的老伴儿,手里提着一个布包。“林大夫,苏大夫!”张大爷远远就打招呼,声音洪亮了不少,“我跟老伴儿早早就起来了,想着帮你们搭搭手,昨天听小雨说你们要带不少东西呢!”他老伴儿打开布包,里面是几双干净的棉手套和几块擦汗的毛巾:“孩子们干活细,这手套防艾绒扎手,毛巾是新的,擦汗干净。”

林墨心里一暖,连忙扶住张大爷:“大爷,您身体刚好点,怎么好意思让您帮忙。”张大爷摆了摆手,拐杖在地上顿了顿:“林大夫,你这说的啥话!昨天你给我灸完腰,我晚上睡觉都没疼醒,今天早上还自己煮了粥,这点活不算啥!”一路上,陆续有老人加入他们的队伍,都是昨天提前听说义诊的,有的提着小马扎,有的拿着保温杯,还有的特意带了自家种的橘子,要给林墨他们尝尝。

走到社区中心广场时,雾气已经散了,太阳升起来,金色的光线洒在蓝色的义诊帐篷上,格外亮眼。广场上已经排起了长队,老人们坐在自带的小马扎上聊天,手里大多拿着百草堂的食疗方手册,有的还在互相交流之前调理的效果。李主任穿着志愿者马甲,正指挥着工作人员搬桌子:“林大夫,你们可来了!快到这边来,我给你们留了最大的帐篷,里面还放了暖风机,老人们施灸时不冷!”

众人齐心协力布置场地,陈小雨负责登记,她把桌子摆到帐篷门口,挂起“登记处”的牌子,还在桌上放了一摞编号牌和温水:“大爷大娘,登记不用急,先喝口水,报一下姓名和主要症状就行,我给你们排号!”苏清瑶调试着血压仪,把消毒棉片整齐地摆好,旁边放着记录册,上面已经提前印好了姓名、年龄、血压、血糖等项目。赵铁山则在帐篷里铺好垫子,把艾灸盒、艾条、生姜片分类摆好,还在帐篷门口挂了一张大大的经络图,方便老人们看穴位。

林墨刚把脉枕放在桌上,就有一位老大娘颤巍巍地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个旧手帕包着的病历本:“林大夫,我能先让你看看吗?我这膝盖疼了五年了,走一步都要扶着墙,昨天听邻居说你治得好,我凌晨四点就来排队了。”老大娘叫王桂兰,今年六十七岁,膝盖骨质增生,西医说要换关节,她怕花钱,一直拖着,现在连买菜都要让儿子陪着。林墨连忙扶她坐下,让她伸出手诊脉,又仔细看了看她的膝盖——膝盖有些红肿,按压时老大娘疼得皱起眉头,舌苔白腻,脉象沉迟。

“大娘,您这是寒湿阻络型的膝关节炎,年轻时是不是经常在水里干活,或者受凉了?”林墨问道。王桂兰连连点头:“是啊!我年轻的时候在纺织厂洗布,天天泡在冷水里,冬天也不例外,后来就落下了这个毛病。”林墨拿出经络图,指着膝阳关、阳陵泉等穴位:“我给您艾灸这几个穴位,再配合推拿,能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您试试效果。”他从竹篮里拿出生姜片,切成薄片敷在老大娘的膝盖上,再放上艾灸盒,点燃艾条。

刚灸了几分钟,王桂兰就惊讶地说:“林大夫,我这膝盖里暖暖的,不那么疼了!”周围的老人听到了,都围过来看热闹,有的还忍不住问:“林大夫,我这腰也疼,能给我看看吗?”“我高血压,能艾灸吗?”陈小雨连忙维持秩序:“大家别着急,都有号,按顺序来,林哥都会给大家看的!”

就在这时,广场入口处传来一阵汽车喇叭声,众人抬头望去,只见一辆白色的面包车停在门口,马明哲穿着白大褂,带着四个医护人员从车上下来,每个人手里都提着设备箱,气势汹汹地走进来。马明哲的目光扫过林墨帐篷前的长队,脸色沉了沉,对身边的助手小张说:“把咱们的全自动血压仪和心电图机摆到最显眼的位置,再把ct预约单和体检套餐的宣传页拿出来,给每个老人一份!”

小张犹豫了一下:“主任,这样会不会太明显了?李主任之前说让咱们配合义诊,不是抢患者。”马明哲瞪了他一眼:“配合什么?你没看见他们把咱们的老患者都抢走了吗?今天必须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科学医疗!”他走到王桂兰身边,故意提高声音:“大娘,您这膝盖红肿得这么厉害,光艾灸可不行,得做个膝关节x光片,看看骨质增生到什么程度了,万一有积液,还得抽液治疗,耽误了病情可就麻烦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桂兰愣了一下,有些不知所措地看向林墨。林墨站起身,平静地说:“马主任,王大娘的情况我已经辨证过了,是寒湿阻络,没有积液,艾灸配合推拿就能缓解。x光片能看出骨质增生,但看不出经络里的寒湿,而且大娘年纪大了,抽液有风险,温和调理更合适。”

“温和调理?”马明哲冷笑一声,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x光片,“这是上个月一位和她症状一样的患者的片子,骨质增生已经压迫神经了,就是因为轻信中医调理,耽误了手术时间,现在走路都得靠轮椅!”他把x光片递给王桂兰,“大娘,您可别被忽悠了,中医那套没有科学依据,我们这有专家坐诊,今天做检查打五折,手术还能报销,这才是对您负责!”

周围的老人议论起来,有的开始动摇:“听起来挺吓人的,要不还是去做个检查吧?”“可是林大夫刚才给张大爷治完,效果确实好啊。”陈小雨急得脸都红了,正要开口反驳,赵铁山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旧医案:“马主任,你说的那位患者我知道,后来是我给调理的,他不是因为中医耽误了病情,是因为自己停了艾灸,偷偷吃偏方,才加重的。”他翻开医案,指着上面的记录,“你看,这是他调理后的复查报告,骨质增生没有加重,现在能自己走路了。”

马明哲脸色一变,抢过医案翻了翻,又扔回给赵铁山:“这都是你们自己写的,没有医院的盖章,谁信啊?”他转头对王桂兰说:“大娘,我现在就带您去做检查,费用我先给您垫上,要是检查出问题,咱们马上安排手术,要是没问题,您再回来艾灸也不迟。”王桂兰有些犹豫,看向林墨的眼神里带着几分恳求。

林墨笑了笑,对王桂兰说:“大娘,您要是想去做检查也可以,我不拦着您,不过检查结果出来后,您可以拿给我看看,我再给您制定调理方案。”他顿了顿,又对马明哲说:“马主任,中医和西医各有优势,没必要互相诋毁,都是为了给老人治病,对吧?”

马明哲没想到林墨这么沉得住气,心里更不爽了,正要开口反驳,苏清瑶走了过来,手里拿着王桂兰的血压记录:“马主任,王大娘的血压o,很正常,而且她的血糖也不高,身体条件不错,但她有冠心病史,做手术的风险比普通人高o,您刚才说的手术方案,有没有考虑过她的基础病?”苏清瑶说着,拿出一份打印好的风险评估报告,“这是我根据她的病历做的评估,上面有计算公式和参考依据,您可以看看。”

马明哲接过报告,看了几页,脸色越来越难看——苏清瑶的评估很专业,引用的都是最新的医学指南,他根本挑不出毛病。周围的老人也看明白了,纷纷说道:“还是苏大夫细心,连基础病都考虑到了。”“马主任刚才都没问大娘有没有其他病,就说做手术,太不负责任了。”王桂兰也打消了去检查的念头,拉着林墨的手:“林大夫,我还是相信你,你给我调理吧。”

马明哲气得攥紧了拳头,对助手小张使了个眼色。小张会意,悄悄走到帐篷后面,拿出手机对着林墨施灸的场景拍摄,还特意拍了王桂兰的膝盖。马明哲看到后,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转身走进自己的帐篷——他才不会就这么算了,刚才拍的视频,只要稍微剪辑一下,就能说成林墨“无证行医,盲目施灸”,到时候举报到监管部门,看他还怎么开义诊!

林墨虽然没看到马明哲的小动作,但赵铁山却看得一清二楚,他悄悄碰了碰林墨的胳膊,递了个眼神。林墨心领神会,继续给王桂兰施灸,同时提高声音:“大娘,施灸前我先给您消毒了,用的是医用酒精,艾灸盒也是新的,每个患者用完都会消毒,您放心。”他特意让苏清瑶把消毒记录拿过来,给周围的老人看:“这是我们的消毒登记本,每个设备的消毒时间、消毒人都写得清清楚楚,保证卫生安全。”

王桂兰艾灸结束后,试着站起来走了两步,惊喜地说:“林大夫,我能不用扶着走路了!”她又走了几步,虽然还有些慢,但确实比之前利索多了。周围的老人都欢呼起来,纷纷排到林墨的队伍里,原本有些动摇的人也坚定了信心。陈小雨趁机喊道:“大家别挤,按号来,每个人都能看上!咱们还有食疗方手册放,里面有针对不同病症的食谱,都是简单易做的!”

一上午的时间,林墨团队忙得脚不沾地。林墨接诊了五十多位老人,大部分是腰腿痛、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他根据每个人的证型辨证施灸,有的配合推拿,有的教穴位按揉方法。苏清瑶测了六十多位老人的血压血糖,给二十多位重症患者做了风险评估,还耐心讲解用药注意事项。赵铁山则负责处理复杂病例,有位老人又有高血压又有腰腿痛,赵铁山和林墨一起辨证,制定了“先调血压,再理腰腿”的方案,艾灸时避开了升压穴位,还教老人家人怎么辅助调理。陈小雨登记了八十多位老人的信息,放了一百多本食疗方手册,还帮着给老人们倒热水、搬凳子,脸上一直带着笑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中午休息时,李主任端着盒饭过来:“林大夫,你们真是太厉害了!今天来的老人比预计多了一倍,都说你们调理得好,还有老人说要给你们送锦旗呢!”她看了看马明哲的帐篷,那里冷冷清清,只有几个老人在测血压,“马主任那边没什么人,刚才还跟我抱怨说你们抢了他的患者,我没理他,咱们凭疗效说话!”

林墨接过盒饭,笑着说:“谢谢李主任,都是应该做的。”他看向马明哲的帐篷,只见马明哲和助手正在低声交谈,手里拿着手机,不知道在商量什么。赵铁山凑过来说:“林墨,马明哲刚才让助手拍视频了,估计没安好心,咱们下午更要注意规范,施灸前多问几句,做好记录,别让他抓住把柄。”苏清瑶也点点头:“我下午把每个患者的检查数据和辨证结果都整理好,签字确认,这样就算他举报,我们也有证据。”

下午刚开工,就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铜人巷社区的老书记,他带着一位八十多岁的老爷子过来,老爷子瘫痪在床三年了,连话都说不清楚。“林大夫,麻烦你给看看,这是我父亲,西医说没什么希望了,我听说你医术好,想让你试试。”老书记的声音带着几分恳求。林墨连忙扶老书记坐下,走到老爷子身边,老爷子躺在轮椅上,面色苍白,嘴唇干裂,舌苔白腻,脉象沉弱。

赵铁山也走了过来,仔细诊脉后,对林墨说:“这是寒湿阻络兼肺脾气虚,虽然严重,但还有生机,咱们试试艾灸肾俞、肺俞、足三里、气海这几个穴位,先补气血,再通经络。”林墨点点头,拿出细艾条,用温和灸的手法给老爷子施灸,苏清瑶则在一旁监测老爷子的血压和心率。艾灸了十分钟后,老爷子忽然咳嗽了一声,老书记惊喜地说:“我父亲好久没咳嗽了!”又过了五分钟,老爷子慢慢睁开了眼睛,看了看老书记,嘴里出微弱的声音:“水……”

老书记激动得眼泪都流下来了,握着林墨的手:“林大夫,太谢谢你了!我父亲终于有反应了!”周围的老人也都围过来,感叹中医的神奇。就在这时,马明哲走了过来,手里拿着手机,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林墨,你这是无证行医!这位老爷子瘫痪在床,你没有资质给重症患者治疗,我已经拍了视频,现在就举报到监管部门!”

林墨站起身,平静地说:“马主任,我有中医执业资格证和祖传医馆的执照,而且我是在社区组织的义诊活动中提供调理,不属于无证行医。另外,我刚才给老爷子施灸前,已经和老书记沟通好了,告诉他可能的效果和风险,老书记也同意了。”他拿出手机,打开聊天记录,里面有和老书记的沟通内容,还有资格证的照片。

马明哲愣了一下,没想到林墨早有准备,他不甘心地说:“就算你有执照,你这调理也没有科学依据,要是老爷子出了问题,你负得起责任吗?”老书记怒了,指着马明哲:“马主任,你怎么说话呢?我父亲刚才有反应了,这就是效果!你要是再在这里胡搅蛮缠,我就向医院投诉你!”周围的老人也纷纷指责马明哲:“人家林大夫好心治病,你怎么老是找茬?”“就是,你自己治不好,还不让别人治!”

马明哲脸色一阵青一阵白,被众人说得说不出话来,只能狠狠地瞪了林墨一眼,转身走了。走之前,他对助手说:“等着瞧,我不会就这么算了。”林墨看着他的背影,知道这件事还没结束,马明哲肯定会再找机会刁难。

下午的义诊一直持续到五点,林墨团队又接诊了四十多位老人,那位瘫痪的老爷子在艾灸结束后,已经能简单说几个字了,老书记特意留下了联系方式,要请林墨上门调理。夕阳西下时,众人收拾场地,老人们还依依不舍地围着林墨,问下次义诊是什么时候。陈小雨笑着说:“大家别担心,我们下个月还会来,到时候提前通知!”

回去的路上,张大爷和几位老人一直送他们到铜人巷口:“林大夫,下次义诊一定要提前说,我们帮你宣传!”林墨连连道谢,看着老人们的背影,心里充满了成就感。赵铁山说:“林墨,今天虽然累,但值了,让更多人相信中医了。不过马明哲那边,咱们还是要小心,他肯定会报复的。”苏清瑶也说:“我明天把今天的病例整理好,做成科普视频,既宣传中医,也留个证据,万一马明哲抹黑咱们,咱们也有反击的办法。”

回到百草堂,众人虽然疲惫,但都很兴奋。陈小雨拿出手机,翻看着今天拍的视频:“林哥,你看这个视频,王大娘走路的对比,还有老爷子睁眼说话的片段,已经有好几万点赞了!好多人问咱们百草堂的地址,想过来调理呢!”林墨接过手机,看着视频里老人们的笑容,心里暖暖的。他拿出祖父的医案,翻开新的一页,写道:“今日社区义诊,接诊百余人,多为老年慢病患者,辨证施灸,疗效显着。遇马明哲刁难,凭辨证精准与规范操作化解,得百姓信任。中医传承,道阻且长,然民心所向,便是底气。马明哲心怀不轨,后续恐有风波,当严阵以待,以仁心仁术破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苏木李昭卿

苏木李昭卿

重回十年前的相逢苏木李昭卿完结文完整文本是作者黑怕小猫又一力作,重回十年前的相逢是作者黑怕小猫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现代言情,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苏木李昭卿,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我为了就爱慕虚荣的老婆惨死河中。重来一世,我决定这次过好自己的生活!...

作茧(百合ABO)

作茧(百合ABO)

韩婧嫚喜欢我?凌遇嗯,喜欢你。韩婧嫚我是姐姐。凌遇没血缘的。韩婧嫚我比你大六岁。凌遇正好,我可以做你的学生。反正岁月悠长,徐徐图之。前期奶后期狼,学生AlphaX体贴温柔Omega导师。(正文番外pdf一起55rmb,po上订阅的...

旗有辞礼

旗有辞礼

央美一枝花钓系旗袍美人VS表面清冷内里腹黑法学教授壁画修复师VS法学系教授江南多雨,宋辞礼第一次见长大后的舒静妤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烟雨季节里,十七岁的少女身子纤细,一身黑色旗袍包裹着少女曼妙的身姿,衣襟前别着一朵白花,苍白的脸色,浮肿的眼眶,让她看上去带着几分破碎的美感…都说京北风水养人,宋辞礼第三次见舒静妤是在自家...

灵气逼人 1V1(重生 乱伦)

灵气逼人 1V1(重生 乱伦)

简介她有一具三十岁的老灵魂,却寄生于十五岁的身体里。灵魂已残破不堪,身体却还娇嫩芬芳。江灵决意不再爱陈止安。她的身体有股甜香,像某种动物发情时的味道。陈止安吃上了瘾,想舔一舔她孤傲的灵魂。涉及乱伦SM男渣女贱...

邪王通缉令:傻妃,哪里逃

邪王通缉令:傻妃,哪里逃

外界传言,阴冷恐怖,从不懂怜香惜玉的邪王竟娶了一位王妃。  此女不但是个身份低贱天生痴傻容貌丑陋的医学废柴,还曾是太子不要的未婚妻。  可那位貌美如仙...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