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章 医道传承(第2页)

陈墨、罗启成和杨小红都转过头,只见张院长和梁明远站在门口,张院长手里拿着个文件夹,脸上带着笑意,梁明远则站在旁边,眼神里透着欣慰。三人赶紧站起来,陈墨先开口:“张院长,梁主任,您二位怎么过来了?”

“我来找明远谈点事,刚走到门口就听见你说的话。”张院长走进诊室,目光扫过桌上的《外科学》和杨小红的笔记本,笑着点头,“中西医结合、通俗化沟通,这都是很实在的想法。咱们医院一直提倡中西医互补,就是缺你这样敢想敢做的年轻人。不像有些老大夫,总觉得中医不能跟西医沾边,墨守成规可不行。”

梁明远也走过来,拍了拍陈墨的肩膀:“你刚才说的那些,我都听见了,思路很清晰。正好,张院长过来是有个会诊的事——外科那边有个病人,情况有点复杂,想让中医科派人过去看看。本来我要去,但刚才接到电话,家里有点急事得回去一趟,你就替我去一趟吧。”

陈墨愣了愣:“我去?外科会诊都是找资深大夫,我怕……”

“怕什么?”梁明远打断他,语气坚定,“你的本事我知道,杨老教出来的徒弟,辨证不会错。去了之后有什么说什么,不用藏着掖着,你代表的是咱们中医科,别给咱们科丢脸。”

张院长也附和道:“小李——哦,不对,陈墨,明远推荐你,我信他的眼光。那边病人还等着呢,跟我走吧,路上我跟你说说情况。”

陈墨见两位领导都这么说,不再犹豫,拿起桌上的笔记本和钢笔,又顺手把脉枕塞进白大褂口袋——中医会诊离不把脉,带上总没错。“那我跟您走。”他跟罗启成和杨小红点了点头,“罗哥,诊室这边就麻烦您了。小红,找梁主任的时候记得说清楚,就说是我建议你去中药房学习的。”

“您放心去吧!”两人异口同声地回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墨跟着张院长走出诊室,沿着走廊往外科方向走。走廊里很热闹,护士推着治疗车匆匆走过,车轱辘出“咕噜咕噜”的声音;病人家属提着暖水瓶来回穿梭,偶尔能听见病房里传来的咳嗽声。张院长边走边说:“病人是位老太太,八十二岁,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三天前突脑梗塞,现在昏迷不醒。外科做了ct,显示右侧基底节区梗塞,面积不小,而且老人肝肾功能不好,没办法手术,只能保守治疗。内科那边已经看过了,说没什么好办法,所以想请中医科过来,看看能不能用中药或者针灸试试,哪怕能让老人醒过来也行。”

陈墨点点头,在笔记本上记下“岁,脑梗塞(右侧基底节区),昏迷,高血压、冠心病史,肝肾功能差”,又问:“张院长,老人昏迷前有没有什么诱因?比如情绪激动、劳累,或者饮食不当?”

“听家属说,昏迷前一天晚上,老人跟儿子拌了几句嘴,情绪有点激动,然后就说头晕、恶心,第二天早上就叫不醒了。”张院长叹了口气,“家属里有位领导,对老人很重视,刚才还在会议室等着,你等会儿会诊的时候,别太紧张,正常挥就行。”

说话间,两人已经走到外科会议室门口。推开门,里面坐着七八个人,都是外科和内科的大夫,正围着桌子低声讨论。靠窗户的位置坐着个中年男人,穿着深灰色中山装,袖口平整,头梳得一丝不苟,即使只是随意坐着,也透着股沉稳的气势。他旁边站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穿着白衬衫,手里拿着个黑色文件夹,正弯腰在他耳边小声说着什么,看模样像是秘书。

张院长走进来,清了清嗓子:“好了,中医科的大夫来了。”会议室里的讨论声立刻停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陈墨。张院长指着陈墨介绍道:“这位是咱们医院中医科的陈墨大夫,别看他年轻,可是中医名家杨承和杨老的关门弟子,去年还凭针灸治好了一位多年的面瘫病人,在中医科很受认可。”他特意强调杨老的名字,是怕那位中年男人因为陈墨年轻而轻视他——毕竟能让张院长亲自陪同会诊的病人,身份肯定不一般。

中年男人抬起头,目光落在陈墨身上,眼神平静,没有惊讶也没有轻视,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陈墨也礼貌地颔,没有多说话——在没看到病人之前,任何判断都为时过早。

张院长走到桌子主位坐下,指了指旁边的椅子:“陈墨,坐。何主任,你把病人的详细情况跟大家说说吧。”

陈墨在离门最近的椅子上坐下,拿出笔记本和钢笔,抬头看向外科主任何平。何主任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头有些花白,脸上带着疲惫,显然这几天为了病人的事没少操心。他拿起桌上的病历夹,翻开说道:“病人姓名刘桂兰,女,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二十年,最高血压oohg,长期服用硝苯地平;冠心病病史十年,两年前做过冠脉支架植入术,平时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三天前晚上,病人因家庭琐事与儿子生争执,情绪激动后出现头晕、视物旋转,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咖啡样物质。家属当时未重视,次日清晨现病人呼之不应,意识昏迷,遂拨打o送至我院。”

他顿了顿,翻到下一页:“入院后急查头颅ct,提示右侧基底节区脑梗塞,面积约x;血常规示白细胞xo?l,中性粒细胞;肝肾功能示肌酐μol(正常范围-μol),尿素氮ol(正常范围-ol),提示轻度肾功能不全;电解质正常。给予甘露醇脱水降颅压、依达拉奉清除自由基、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但病人仍持续昏迷,gcs评分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对光反射迟钝,左侧肢体肌力o级,右侧肢体肌力级。”

何主任说完,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内科主任王大夫先开口:“病人目前的情况,内科这边确实没什么好办法。甘露醇用了三天,再用下去怕加重肾损伤;依达拉奉对高龄病人效果有限,而且病人肝肾功能不好,剂量也不敢加。现在只能维持基本生命体征,等着病人自己醒,但希望不大。”

他的话让会议室里的气氛更沉闷了。张院长看向陈墨:“陈墨,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陈墨放下钢笔,抬头问道:“何主任,病人昏迷期间有没有自主呼吸变化?比如呼吸急促、暂停?另外,有没有出现过癫痫作或者应激性溃疡?”

“自主呼吸一直比较平稳,呼吸频率-o次分,血氧饱和度在左右,不用呼吸机辅助;没有癫痫作,但昨天早上出现过一次应激性溃疡,呕吐了少量咖啡色液体,给予奥美拉唑后已经止住了。”何主任一一回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病人的舌象和脉象看过吗?”陈墨又问——中医辨证离不开望闻问切,即使病人昏迷,舌象和脉象也能提供重要信息。

何主任愣了愣,摇了摇头:“没注意,我们主要看西医指标,没关注这些。”

陈墨点点头,合上笔记本:“张院长,何主任,我想先去看看病人。中医辨证讲究‘四诊合参’,只听描述不够,得亲自看看舌象、把把脉,才能判断证型,给出治疗方案。”

张院长看向那位中年男人,眼神带着询问。中年男人站起身,声音低沉:“那咱们一起去病房。”他的脸色不太好,眼底有淡淡的青黑,显然这几天没休息好,语气里也透着几分疲惫——大概是对陈墨没抱太大希望,只是不想错过任何可能的机会。说完,他率先向门口走去,那位年轻秘书赶紧跟上,手里还拿着刚才的文件夹。

张院长站起身,对着会议室里的其他人说:“老何、陈墨,咱们三个去病房就行,其他人该忙什么忙什么。病人情况不稳定,人太多了反而不好。”

众人纷纷点头,收拾好桌上的病历夹陆续离开。陈墨跟在张院长和何主任身后,往外科病房走去。走廊里的消毒水味比中医科浓,偶尔能看到穿着手术服的大夫匆匆走过,脸上带着紧张的神色。陈墨一边走,一边在心里琢磨:老人昏迷三天,脉细弱,舌象大概率是舌淡苔白,结合有情绪激动诱因,应该是气血两虚、痰瘀阻络的证型,治疗得用益气活血、化痰开窍的方子,比如补阳还五汤加减,再配合针灸,说不定能有效果。

很快就到了病房门口。中年男人已经走进外间,年轻秘书站在门口,见他们过来,赶紧推开门:“张院长,何主任,陈大夫,里面请。”

病房是个套间,外间摆着两张沙、一张茶几,茶几上放着几个空的搪瓷杯和一个暖水瓶。沙上坐着三个人:一个穿军装的男人,肩章上有两颗星,看起来三十多岁,身姿挺拔,脸上带着焦虑;一个中年妇女,穿着蓝色碎花衬衫,眼睛红红的,手里拿着张旧照片,照片上是个年轻姑娘和老太太的合影,应该是病人的女儿;还有个十来岁的小男孩,坐在沙角落,手里攥着个玩具车,眼神怯生生的,大概是病人的孙子。

见他们进来,外间的三人都站起来。穿军装的男人先开口:“张院长,我奶奶情况怎么样了?”

张院长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们先去看看老人,看完再跟你说。”

中年男人指了指里间的门:“我母亲在里面,你们进去吧。”说完,率先走向里间。

陈墨跟着他们走进里间,外间的三人也跟了过来,站在门口,没人说话,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里间的病床上,躺着位白老太太,正是病人刘桂兰。她头花白,稀疏地贴在头皮上,脸上扣着氧气面罩,透明的管子连接着氧气罐,出“滋滋”的声音。手背上扎着留置针,输液管里的液体正一滴一滴往下落,旁边的监护仪上,心率、血氧、血压的数值不停跳动着,屏幕的光映在老太太苍白的脸上,显得格外刺眼。

张院长站在床尾,指了指病人:“陈墨,这就是刘老太,你过来看看吧。”

陈墨走到病床左侧,先轻轻掀开盖在老太太手上的被子——老人的手很瘦,皮肤松弛,布满了老年斑,手指微微蜷缩着。他又仔细观察老太太的面部:面色?白,嘴唇绀,眼角有淡淡的泪痕,大概是昏迷前哭过。然后,他小心地抬起老太太的头,用棉签轻轻拨开她的嘴唇,露出舌头——舌淡,苔白腻,舌体胖大,边缘有齿痕,果然和他之前判断的一样,是气血亏虚、痰湿内盛的表现。

做完这些,陈墨拉过把凳子坐下,轻轻握住老太太的手腕,将手指搭在脉枕上——脉细弱无力,如蛛丝般轻细,按之则无,属于虚脉中的微脉,提示气血衰竭,病情危重。他没有立刻松手,而是保持着把脉的姿势,仔细感受着脉象的细微变化,试图从中找到一丝生机。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转眼五分钟了。陈墨依旧低着头,眉头微蹙,专注地把着脉。门口的几人渐渐有些着急,穿军装的男人忍不住转头,对着旁边的年轻秘书小声问道:“王秘书,这位陈大夫……靠谱吗?这么年轻,能行吗?”

王秘书压低声音,凑近他耳边回道:“向东,陈大夫是杨承和杨老的徒弟。杨老你知道吗?四九城里有名的中医,以前给上边的领导看过病,医术很高明。”他怕向东不清楚“上边”的意思,说着抬手向上指了指——那是指代更高层级的领导。门口的中年妇女和小男孩也都看着王秘书,眼神里带着期待,显然也想知道陈墨的底细。

被称为向东的军装男点了点头,脸上的焦虑稍稍缓解了些。他爷爷以前也找过老中医看病,知道有些老大夫的徒弟虽然年轻,但本事却不差。只是奶奶的病情太重,他心里还是没底,忍不住又看向病床上的陈墨,希望能从他脸上看到些积极的信号。

喜欢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请大家收藏:dududu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苏木李昭卿

苏木李昭卿

重回十年前的相逢苏木李昭卿完结文完整文本是作者黑怕小猫又一力作,重回十年前的相逢是作者黑怕小猫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现代言情,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苏木李昭卿,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我为了就爱慕虚荣的老婆惨死河中。重来一世,我决定这次过好自己的生活!...

作茧(百合ABO)

作茧(百合ABO)

韩婧嫚喜欢我?凌遇嗯,喜欢你。韩婧嫚我是姐姐。凌遇没血缘的。韩婧嫚我比你大六岁。凌遇正好,我可以做你的学生。反正岁月悠长,徐徐图之。前期奶后期狼,学生AlphaX体贴温柔Omega导师。(正文番外pdf一起55rmb,po上订阅的...

旗有辞礼

旗有辞礼

央美一枝花钓系旗袍美人VS表面清冷内里腹黑法学教授壁画修复师VS法学系教授江南多雨,宋辞礼第一次见长大后的舒静妤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烟雨季节里,十七岁的少女身子纤细,一身黑色旗袍包裹着少女曼妙的身姿,衣襟前别着一朵白花,苍白的脸色,浮肿的眼眶,让她看上去带着几分破碎的美感…都说京北风水养人,宋辞礼第三次见舒静妤是在自家...

灵气逼人 1V1(重生 乱伦)

灵气逼人 1V1(重生 乱伦)

简介她有一具三十岁的老灵魂,却寄生于十五岁的身体里。灵魂已残破不堪,身体却还娇嫩芬芳。江灵决意不再爱陈止安。她的身体有股甜香,像某种动物发情时的味道。陈止安吃上了瘾,想舔一舔她孤傲的灵魂。涉及乱伦SM男渣女贱...

邪王通缉令:傻妃,哪里逃

邪王通缉令:傻妃,哪里逃

外界传言,阴冷恐怖,从不懂怜香惜玉的邪王竟娶了一位王妃。  此女不但是个身份低贱天生痴傻容貌丑陋的医学废柴,还曾是太子不要的未婚妻。  可那位貌美如仙...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